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天然草原植被20年动态遥感监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遥感技术为手段,通过均值法、差值法、统计法等方法,利用20世纪80年代初和21世纪初植被生长旺期的GIMMS NDVI数据为数据源,分析内蒙古天然草原植被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天然草原植被状况动态变化较大,近20年中,植被状况呈现整体变差的趋势,61.88%的天然草原状况变差,30.17%持平,7.95%变好。植被覆盖度高、产量多的区域减少,植被覆盖度低、产量少的区域增多。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利用和保护好草原,民和县草原站通过3a的时间定点监测境内温性草原的生产力。结果发现:监测样地的植被盖度、高度及植物种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毒草比例下降;2011和2012年牧草总产量分别比2010年增长了11.24%和111.91%,可食草产量增长率分别为16.50%和105.05%。说明全县草原植被和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乌拉特草原天然草场以荒漠草原为主体,低矮稀疏的植被特点决定必须通过放牧的方式加以利用。目前正在采用的禁牧、休牧是荒漠草原地区植被退化到一定程度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抢救性措施,草地资源的利用最终还得通过放牧来实现。、通过对乌拉特天然草场多年的观测,对其营养、品种、生长、产量分布、质量以及家畜对牧草的利用等特点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荒漠草原植被恢复途径,为草原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为准确掌握全区草原资源与生态状况,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2014年对草原植被生长状况、草原生产力及利用状况、灾害情况、保护建设工程效益等进行了监测。监测工作由农牧业厅负责,草原监督管理局具体组织、协调、指导、实施,草原勘察规划院承担遥感技术服务,草原工作站负责鼠虫害监测及人工草地、青贮饲草饲料统计工作,盟市、旗县草原监督管理机构、草原工作站负责地面监测及数据汇总上报  相似文献   

5.
荒漠草原生物量监测研究中植被指数选择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涛 《内蒙古草业》2006,18(1):35-37
荒漠草原是我国北方典型草原带与荒漠区之间的狭长过渡带,呈东北—西南走向。荒漠草原在生态和经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对荒漠草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在应用先进的遥感技术与基础调查数据结合对荒漠草原进行研究方面还有欠缺。本文对植被的光谱特征进行介绍,概述了常用的植被指数及其优缺点。探索选择适合荒漠草原监测的植被指数方法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全面调查内蒙古荒漠草原植被与环境因子的基础上,以植被、土壤、气象、人畜为评价因子,运用数学方法并结合遥感技术,对2003~2005年内蒙古荒漠草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并提出荒漠草原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标准及评价方法可为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科学技术,恢复天然草原植被,提高草原再生能力和牧草产量及品质,实现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畜牧业经济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用科学技术,恢复天然草原植被,提高草原再生能力和牧草产量及品质,实现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畜牧业经济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9.
要闻     
农业部:我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51% 农业部日前发布《2011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指出,2011年我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51%,草原植被总体长势偏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达100248.26万吨,较上年增加2.68%,但草原超载过牧依然严重,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仍在不断发展,全国草原生态环境治理步入攻坚阶段。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乌鲁木齐市草原监理站对2004年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实施的乌鲁木齐市1.1万hm2温性荒漠草原禁牧区植被生长恢复情况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通过7年的围栏禁牧封育,首府周边1.1万hm2天然草原植被得以休养生息,植被覆盖度得以恢复,使生态脆弱区的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在我市周围已形成一道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发挥出了显著的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草原植被长势MODIS遥感监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基于MODIS数据对我国2005年的草原植被长势进行监测。结果表明:2005年全国草原植被长势总体上比2004年略差,并呈现“前期较好、后期较差”的时间演变特征;长势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部、青藏高原东部青海与四川交界区域、新疆天山北部等区域,总体长势差的区域则分布在内蒙古中部、西南地区,以及西藏西南高山草原等地区;重点省区草原长势变化各异,例如内蒙古总体长势与2004年接近,但时空分布不平衡,而西藏前期长势好于2004年同期,后期则差于2004年同期。  相似文献   

12.
针对草原鼠害防治中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了生物、化学、物理等综合防治技术与草原改良、植被恢复、天敌保护和利用等生态控鼠技术相结合的草原鼠害持续控制技术,并通过在阿坝州51 334 hm2草原鼠害的持续控制及5年来的鼠情和草原植被变化监测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针对草原鼠害防治中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了生物、化学、物理等综合防治技术与草原改良、植被恢复、天敌保护和利用等生态控鼠技术相结合的草原鼠害持续控制技术,并通过在阿坝州51 334 hm2草原鼠害的持续控制及5年来的鼠情和草原植被变化监测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近日,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的监测结果显示;全国草原生产力与上年基本持平,保护建设工程区植被呈现良性恢复势头,但草原灾害仍较严重,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15.
草地在全球碳循环、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草原遭受了严重的土地退化和荒漠化,导致草场和畜牧业生产及相关社会经济功能受到负面影响。遥感技术已经成为监测草原不可或缺的手段,为草原健康评估和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本文探究了遥感技术在草地生物量估算、植被物候监测、草原多样性监测、放牧强度估算和草原退化识别中的应用。指出了遥感技术应用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未来应与其他先进技术相结合,提高其在草原监测和管理方面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李学武 《四川畜牧兽医》2006,33(7):15-15,25
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是通过围栏建设、草种补播以及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提高草原生产力,促进草地畜牧业协调发展而实施的一项基本建设性草原工程项目。通过实施以草原围栏禁牧、休牧、草场补播为主要措施的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建设项目,达到天然草原植被盖度明显增加,产草量明显提高,“三化”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人为破坏草原的行为得到有效遏止,基本实现草畜平衡,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天然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草原指数保险是农业保险中的一种新型类别,它有比传统赔偿保险更加科学的触发机制,包括指数变量和触发水平。它选取与草原生产紧密相关的指标作为指数变量,通过研究不同尺度上草原生产中产量/气象/NDVI和经济指标数据的关联机制,精密计算出核定尺度下指数变量的触发水平,可极大化地缩小基差风险,从而通过触发机制来衡量投保人是否能够获得赔偿。本研究探索了11个国家18种运营中的草原指数保险的触发机制,发现它们按照指数选取的不同标准可以分为区域产量指数保险、天气指数保险和卫星遥感指数保险。区域产量指数保险以选定区域的平均产量为基础,当该区域的实际平均产量低于指定水平时,所有投保人获得相同额度的补偿;天气指数保险选择气温、降水等气候条件作为指数,衡量它们对草原生产的损害程度;卫星遥感指数保险创新性地结合卫星、遥感技术,NDVI是它最常用的指数。然而,作为世界草原大国,我国对草原指数保险的研究十分匮乏,在试点或运营的相关产品屈指可数,这不利于草原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到我国气象站点覆盖密度低导致数据源缺失,且草原区域幅员辽阔,照搬别国的现有产品不现实。因此,针对中国的方案设计亟待提出。本研究提出以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为框架,遥感数据源提供宏观数据,以无人机技术补充中观数据,通过农牧户入户调查得到微观数据,实现宏观、中观、微观数据源全覆盖,通过系统分析该类型中多年产量/气象/NDVI和经济数据之间的关系,明确该类型草原的触发机制。最终实现只要投保人的生产性收入状况偏离了正常年份的平均水平,就能获得赔偿。  相似文献   

18.
草地遥感估产的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海亮  赵军 《草业科学》2009,26(3):34-38
在介绍草地遥感估产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单纯的遥感模型、遥感模型与地学模型相结合等不同估产方法及草地面积动态监测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并对草地遥感估产方法发展趋势做了总结。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草地遥感估产技术和方法也将继续发展,基于遥感数据和方法的草地估产模型更加趋于成熟,其应用也将向草原生态系统、草地退化监测、草地植被生长监测等领域扩展。  相似文献   

19.
草地资源动态化监测是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加大草原生态建设、合理规划利用草原的基础。通过动态化监测,能掌握辖区范围内草地资源分布情况和生态现状,明确当地的草原类型、生产能力、植被组成及草原退化、沙漠化等因素,确保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能健康有序开展。为更好地推动草原生态建设,该文探讨新疆巴里坤县草原生产现状,论述动态监测对草原生态平衡的作用,提出相应的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20.
气象卫星遥感信息具宏观,快速、经济等优势,利用气象卫星传递地面植被信息的能力,可对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进行估测。本文通过选取不同时相的NOAA卫星绿度值资料对锡林郭勒干草原进行草地和初级生产力动态监测,探讨了绿度值的变化与草地类,放牧强度及降水量等因素的关系,从而为快速获得牧草长及产量分布情况,探索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的动态变化规律提供新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