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杂交水稻》2019,(1):1-5
概述了除草剂的常见类型及其作用机制,综述了抗除草剂水稻育种的研究进展,展望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抗除草剂水稻育种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转抗除草剂Bar基因、pat基因和aroA基因水稻的抗性机理,抗除草剂基因导入水稻的常用方法及导入后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抗除草剂基因在水稻研究和生产上的应用以及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问题,同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抗除草剂作物的选育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草害和杂草抗药性问题,20世纪80年代美、英一些学者提出利用抗药性作物来解决世界农业面临的难题;于是选育抗除草剂作物成为近20多年来育种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国内外选育抗除草剂作物的进展以及选育机理和方法,并指出了现存问题及今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杂草是制约油菜生产的重要生物灾害之一,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培育抗除草剂油菜品种是防除油菜田间杂草的经济、有效的途径。本文综述了已被广泛应用的草甘膦、草铵膦和ALS酶抑制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植物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机制以及国内外这三类油菜抗性种质的创制和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油菜抗除草剂种质的发展策略,加强抗性机制研究和基因的发掘力度,利用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创制抗除草剂油菜新种质,培育具有多种除草剂抗性的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北方水稻》2021,51(5)
旱作水稻田中杂草的发生是影响旱作水稻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解决杂草生长影响旱作水稻发育的问题,调查了旱作水稻田间杂草发生情况,并进行了四种常用除草剂组合试验,同时调查除草剂的药害情况。结果表明:旱作水稻田杂草种类多,数量大。3%氯氟吡啶酯乳油80 ml/667 m~2+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100 ml/667 m~2组合作茎叶处理对旱作水稻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好,在后期除草剂安全性调查中表现良好,是此试验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培育抗除草剂品种在水稻育种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以黑龙江优质粳稻品种为材料,编辑乙酰乳酸合酶ALS基因,创制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水稻材料。【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以乙酰乳酸合酶ALS为靶基因,构建单碱基突变载体pH-nCas9-PBE-ALS,以松粳22、龙粳46和绥粳18为转化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对转基因植株的突变位点进行测序结合除草剂喷施试验,鉴定基因型及表型。【结果】经分子水平检测验证,获得ALSS627N突变植株10株,ALSS627N1884G-A但第628位氨基酸未改变突变植株1株,ALSS627N/G628E突变植株1株。相较于野生型,以上三类突变植株均具有较强抗除草剂特性。【结论】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具有抗除草剂特性,能够稳定遗传,不含转基因标记的纯合株系,可为抗除草剂水稻育种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7.
抗草甘膦除草剂棉花品系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花的省工栽培会使用除草剂,除草剂虽然可杀灭杂草,但也会伤害棉花;培育抗除草剂的棉花品种,是解决除草剂使用安全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多年的研究,用草甘膦作棉花抗除草剂的筛选药剂,筛选出了KH-1、KH-2、KH-3等抗草甘膦性能良好的棉花品系和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8.
《垦殖与稻作》2005,(6):53-53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了抗除草剂的转bar基因水稻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相继通过了农业部“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规定的中间试验和环境释放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转入的bar基因能稳定遗传,并在不同生育期均能充分发挥表达对除草剂的抗性,  相似文献   

9.
丁草胺是近几年大面积应用的优良稻田除草剂。但是,由于该药杀草谱的局限,不少稻田在多年使用之后,一些双子叶杂草如矮慈菇、鸭舌草、田蓼等成为稻田新的优势草种。为了解决稻田杂草群落新变化,引进了广州农药厂生产的35%丁滴乳油新的内吸性复配合剂,进行了杀草谱、有效剂量及对水稻生育与产量影响的试验、示范。试验表明,35%丁滴乳油对稻田杂草防除效果和对水稻安全性较之以往推广的除草剂有明显提高,尤其杀草谱比丁草胺草剂有明显扩大。在亩施75毫升、100毫升、125毫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是我国长江中下游主要的粮食生产区,长期以来水稻生产受稻瘟病的严重影响。在过去的10年,浙江省在稻瘟病防控技术上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本研究回顾了浙江省稻瘟病菌优势种群的变化和优势小种的更新情况,总结了近10年已育成的203个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变化趋势,归纳了稻瘟病抗病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以及这些抗病基因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在水稻抗病育种中的应用情况。本文还展望了田间水肥的管理模式、抗稻瘟病基因聚合水稻品种选育和无毒基因在稻瘟病流行预测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3月20日,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决定组建浙江农业基因工程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将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技术正式投入产业化开发。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猪技术不仅解决了杂交稻制种过程中纯度不高的难题,而且对防治直播稻田草害,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推广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该项技术被500名两院院士评为199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首。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微生物发酵农药生产企业,也是浙北地区第一家上市公司。1998年公司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继续保持全国同行业第一。双方决定实行…  相似文献   

12.
国外转基因抗除草剂甜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外抗除草剂甜菜的创制原理、方法以及在修饰基因、除草效果、经济效益、食品安全评价和抗性基因漂移研究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付久才 《北方水稻》2012,42(4):47-49
应用除草剂可有效清除水稻田间杂草,减轻了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劳动强度,但其使用不当所导致的药害也会对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水田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诊断、预防和补救四方面介绍了水田除草剂药害问题,以期指导农户科学、合理地使用水田除草剂,减轻或避免水田除草剂药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草铵膦在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培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和水稻耕作方式的革新,如何高效防除杂草成为当前水稻栽培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的培育成功为此提供了重要途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水稻组经过十多年的研究,成功培育了具有灭生性除草剂草铵膦抗性的“香125S/Bar68 -1”和“株1S/Bar68 -1”等多个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组合,并进入到生产性试验阶段.近年来,课题组围绕草铵膦在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大田栽培中的应用开展了系列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香125S/Bar68 -1”和常规杂交稻“株两优819”为材料,采用直播、抛秧和手插3种栽培方式,设置草铵膦除草、常规1次除草和不除草3种除草处理,初步探讨草铵膦除草剂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草铵膦除草剂对“香125 S/Bar68 -1”的直播、抛秧和手插3种栽培方式稻田中的杂草防除效果均比常规除草剂好,在直播栽培中的效果尤为显著.“香125S/Bar68 -1”在各处理间的主要经济性状表现优势为:抛秧和手插田草铵膦除草>直播田草铵膦除草>抛秧和手插田常规除草>直播田常规除草.(2)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株1 S/Bar68 -1”为材料,常规除草剂2次除草方式为对照,比较了草铵膦除草剂1次除草方式在直播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除草相比,草铵膦除草对供试材料株叶形态无明显影响,但使田间杂草数量(主要为千金子)减少577%,同时显著增加了有效穗数和直链淀粉含量,极显著增加了千粒重,实际增产49.4%,节约成本37.5%.(3)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香125S/Bar68 -1”为材料,常规除草剂2次除草方式为对照,比较了草铵膦除草剂1次除草方式在抛秧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草铵膦除草处理区杂草茎数(主要为双穗雀稗)仅为常规除草剂处理区的11.7%,实际增产12%,节约成本42%.(4)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组合“株1 S/Bar68 -1”为材料,采用草铵膦除草剂1次除草的除草方式,进行了手插和抛秧的栽培示范研究.结果表明,草铵膦1次除草效果良好,手插和抛栽区基本无可见杂草,手插栽培产量和有效穗数均比抛秧栽培高5.2%,但差异不显著.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初步提出了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栽培中应用草铵膦1次除草的技术要点为:草铵膦有效成分浓度0.6 g/L,每公顷用量480 ~ 960 L(有效成分剂量288~ 576 g/hm2),于分蘖盛期或末期(视杂草发生情况而定)紧挨冠层均匀喷雾,冒头杂草重点喷施.同时认为开展培育矮秆少蘖的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应用于直播栽培研究、大田应用草铵膦同时除草除杂技术研究和草铵膦施用浓度及喷施技术研究等,将能进一步发挥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的巨大优势.  相似文献   

15.
采用莱斯特,草克星,丁草胺,苄嘧黄隆四种化学除草剂在海南进行防除热带稻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这四种除草剂对热带稻田绝大多数草防除效果显著,对牧草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适量;正确使用对水稻生长副作用,且均有增产效果,其中苄嘧黄隆,莱斯特和丁草胺增产效果达显著或极显著。  相似文献   

16.
长残效除草剂田下茬种植水稻药害缓解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模拟在土壤中施用三种长残留除草剂后移栽水稻,研究长残留除草剂对水稻的影响,同时应用生物缓解技术做处理,调查水稻整个生育期的生长情况、株高、分蘖、结实率及产量,结果表明:在含有咪草烟、阿特拉津、氯嘧磺隆的土地上插秧,对水稻药害大;水稻应用生物缓解技术做处理可以有效缓解长残留除草剂药害,增加水稻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提高水稻产量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对不含有长残留除草剂的处理有促进生长,增加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草害是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种植抗除草剂品种,配合化学除草是解决油菜田杂草防治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为筛选适合抗除草剂油菜新品种搭配使用的除草剂,本研究以非转基因抗磺酰脲类除草剂油菜新种质M342为材料,比较了苯磺隆等11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防除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显示,11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对油菜田杂草的鲜重防效均在70%以上,均能显著降低杂草对氮、磷、钾和水分的消耗。啶嘧磺隆对M342有严重药害,喷施后植株腐烂并逐渐坏死。苄嘧磺隆和氟唑磺隆也对M342的产量有显著影响,分别比人工除草对照减产6.22%和16.59%。其余8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对M342的产量均无显著影响,可应用于抗磺酰脲类除草剂油菜新品种田间杂草的防除。  相似文献   

18.
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对稻田杂草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草铵膦作为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的专用除草剂,对千金子、节节菜、陌上菜、丁香蓼、鳢肠、双穗雀稗、四叶萍和水竹叶表现出优良防效,但不能有效防治牛筋草、牛毛毡、矮慈姑、野荸荠和空心莲子草。在田间使用草铵膦可以有效防治早期出苗的无芒稗,但不能防治中后期出苗的莎草科和阔叶类杂草。与常规稻秀水11相比,转基因水稻99 1的每穗实粒数显著高于秀水11,从而获得了更高产量。转基因水稻嘉禾201与亲本丙94 02比较,对稻田主要杂草密度和生物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转基因水稻99 1和嘉禾201对无芒稗的影响因子R显著大于化感潜力品种地谷,但与非化感品种秀水11相当,表明99 1和嘉禾201无化感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为开发机直播水稻田高效安全的封闭除草剂,采用大田试验,比较了不同时期应用含有乙氧磺隆成分的除草剂对阔叶草和莎草科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发现,播种时同步喷施五氟·乙氧或混配乙氧磺隆与其他除草剂能够有效抑制机直播稻田阔叶草和莎草科杂草的萌发和生长,且对水稻出苗安全。机直播后10 d或15 d施用对阔叶草防效下降,但播种15 d后撒施0.65%五氟·乙氧控释颗粒剂97.5 g/hm2对杂草防效较好,密度防效达到90%以上。表明采用五氟·乙氧或混配乙氧磺隆与其他除草剂防除机直播稻田阔叶草,越早施药效果越好。但如果因气候条件或其他因素影响错过施药窗口期时,撒施0.65%五氟·乙氧控释颗粒剂97.5 g/hm2或喷施30%氰氟草酯112.5 g/hm2+30%五氟·乙氧90 g/hm2也可以防控绝大部分直播田杂草。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现有稻田近1700万亩,其中化学除草面积在98%以上,两次以上施用除草剂面积超过30%。可见,化学除草在水稻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长期使用某些除草剂和水稻耕作方法的改革,使稻田杂草群落发生了演变,过去的杂草防除体系已不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放必须建立与当前水稻生产相适应的新的除草体系。1稻田杂草群落的演替杂草群落的变化受耕作方式、灌溉条件、防治措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自50年代后期开始稻田使用除直剂,使敏感性杂草明显减少,而抗性杂草却大量繁延。耕作方法的改变,对杂草影响也很大。过去,稻田多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