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牦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引起各方的注意,肃南牦牛作为珍贵的牦牛地方类群,也越来越受到当地政府和畜牧部门的重视。分析肃南牦牛的放牧管理现状,有效解决肃南牦牛冬春乏弱死亡,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缓解草畜矛盾,不断提升生态、生产水平,就必须加大饲草料供给、建立草地放牧兼补饲制度和合理利用天然草地,用科学的饲牧管理方式保护牧区生态,发展牧区经济,实现牧区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正>肃南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型牦牛中的一个珍贵的地方良种,其牦牛毛、绒及尾毛经济价值高,是我国的畜产品特产。高原牧区传统的养殖方式以放牧为主(只在春季进行少量的青干草补饲),进入冬季,牦牛开始掉膘,尤其是进入春季,掉膘现象更为严重,最多的时候可达原体重的40%,严重的时候可能因掉膘严重而死亡,春季犊牛的成活率也会大大降低。其它高原家畜的育肥保膘研究已经有了一定进展。董全民等在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黑牦牛在  相似文献   

3.
高颂  于应文  冯琦胜 《草业科学》2017,34(12):2554-2560
采用入户访谈方法,对青南牧区典型雪灾地达日县、玛多县和称多县牧户家畜养殖结构、繁殖成活率、出栏量,冷季死亡、掉膘和补饲情况,牧户暖棚建设和收支及对冬春雪灾设计方案效益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户均家畜养殖数为82.5~423.2AU(羊单位,animal unit),家畜年补饲水平为1.2~26.5CNY·AU-1,牧户家畜几乎不出栏,有暖棚设施的牧户占总牧户的1/3,收入主要靠政府补贴,饲草料储备低,占家庭总开支不到5%。牧户应对雪灾能力弱,在大雪灾和中雪灾年份,研究区家畜繁殖成活率分别为41.5%~75.9%和65.0%~86.4%,冷季死亡率分别为13.2%~24.4%和8.2%~12.8%,掉膘率分别为30%~40%和20%~30%。针对牧户家畜管理存在主要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定出栏量+补饲的对策,以减少家畜冬春雪灾死亡损失,提高牧户应对雪灾能力。  相似文献   

4.
牦牛冷季放牧加补饲育肥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牦牛是高寒牧区特有的畜种 ,由于它所处的严酷生态自然环境的制约 ,一直处于夏活秋肥、冬瘦、春乏死亡这一恶性循环之中。近年来虽然开展季节畜牧业生产模式 ,大大减少了春乏死亡 ,但是春乏对牦牛业的发展仍是一大制约因素。为了探讨“补饲”对牦牛越冬的积极作用 ,在冷季对牦牛进行了放牧加补饲的育肥试验 ,以便大幅度提高牦牛业的整体经济效益。1 试验地自然环境试验地设在天祝藏族自治县抓喜秀龙乡红疙瘩村。该乡地处祁连山区 ,气候寒冷 ,相对无霜期 90~ 12 0天。平均气温-0 2~ 1 4 2℃ ,极端低温 -30℃。降水量 2 6 5~ 416mm。主要…  相似文献   

5.
5 为什么要建堆草圈和草棚? 我国的季节气候各地差异很大,在北方牧区尤为突出。冬春枯草期长达半年之久,单靠放牧不能满足羊只的营养需要。所以,无论牧区、农区或半农半牧区,必须在入冬前为羊只贮备优质的饲草饲料,冬春季节进行补饲,达到全年均衡饲养,发挥优质高效的养羊作用。因此,养羊场或养羊户在羊舍附近均要建堆草圈或草棚。  相似文献   

6.
针对内蒙古草场单位面积的畜产品产量低,牲畜超栽,“三化”严重以及冬春季节牲畜严重掉膘的情况,提出加强地方品种改良进程,快速育肥、缩短饲养周期;枯草期补饲、冬春舍饲或半舍饲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7.
两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补饲精料对减少牦牛冷季掉膘有明显作用。8月龄牦牛补饲精料试验组比对照组少减重2.81kg,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0月龄补饲精料牦牛试验组比对照组少重2.19kg,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通过计算投产比得出,补饲精料是增加三江源区牦牛冷季营养供给,减少掉膘,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2月,海南州共和县切吉乡祁加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一成年公牦牛由于冬春季节舔食干草时泥沙进入消化道,以及补饲牦牛高效养殖专用饲料后,养殖管理不当,牦牛圈断水而造成瓣胃阻塞,继发瘤胃积食,触诊瘤胃内容物坚硬,轻度臌胀,瓣胃检查蠕动音减弱或消失,浊音区扩大;触诊或叩诊时,有疼痛反应。由于发现较早,治疗合理,经过2周治疗和科  相似文献   

9.
四川阿坝州畜牧兽医研究所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投资3万元自行安装调试出全省第一台用于高寒牧区牦牛、绵羊颗粒饲料加工机,该机于1999年10月27日试机成功。颗粒饲料加工规模日产2~3吨,已研研制出牛羊冬春补饲、夏秋育肥、泌乳三个饲料配方,填补了阿坝州饲料加工业空白,为探索和制定牦牛、绵羊饲养标准迈出可喜一步。开发饲料加工业不仅是牧区冬春补饲和抗灾的需要,亦是“人草畜”三配套建设的需要,更是提高牧区畜牧业综合效益、合理利用饲料资源、走畜牧业产业化道路的需要。阿坝州畜科所开发的牛羊颗粒饲料在我州具有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内蒙古草场单位面积的畜产品产量低,牲畜超载,"三化"严重以及冬春季节牲畜严重掉膘的情况,提出加强地方品种改良进程,快速育肥、缩短饲养周期;枯草期补饲、冬春舍饲或半舍饲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甘南牦牛枯草期补饲饲养模式研究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甘南牦牛枯草期的补饲饲养模式。[方法]本研究在枯草期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组群的牦牛开展了不同方式的补饲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通过补饲减少掉膘损失398元/头,保活盈利380元/头,提高繁殖成活率增收247.5元/头;补饲育肥增收520元/头,舍饲育肥牦牛增收610元/头,犏牛增收874.5元/头。[结论]因此,牦牛枯草期可通过补饲减少掉膘,提高繁殖率和成活率,通过错峰育肥出栏缩短养殖周期,增加养殖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伊维菌素对牦牛皮蝇蛆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牦牛养殖是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全县现存栏牦牛14万头,其中天祝白牦牛3.9万头。牦牛皮蝇蛆病在天祝牧区流行广泛,危害严重,感染率达98%以上,感染瘤庖为1~168株,平均感染强度为40.9%,在有些不经过防治的牧区,牦牛几乎全部感染。此病不仅使牦牛产奶量降低,产肉量及毛皮受损失,而且还造成牦牛冬春季节大批乏弱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当地牦牛健康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在兰州兽医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选用伊维菌素浇泼剂、注射剂,在牦牛皮蝇蛆病的重发区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2月,海南州共和县切吉乡祁加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一成年公牦牛由于冬春季节草干水枯,舔食草食时泥沙进入消化道,以及补饲牦牛高效养殖专用饲料后,养殖管理不当,牦牛圈断水而造成瓣胃阻塞,继发瘤胃积食,触诊瘤胃内容物坚硬,轻度臌胀,瓣胃检查瓣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瓣胃浊音区扩大;触诊或叩诊时,有疼痛反应。由于发现较早,治疗合理,经过2个星期治疗和科学饲养管理牦牛恢复健康。1病因  相似文献   

14.
牦牛采食量受牧场草量的限制,体重呈季节性波动,冷季补饲是减少牦牛冬季掉膘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冷季补饲试验,结果为:冷季牦牛掉膘率为13%,相比传统饲养方法减少掉膘20%左右,牦牛体重在4月减少得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高寒地区放牧牦牛补饲尿素糖蜜营养舔块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季对放牧牦牛补饲尿素糖蜜营养舔块,可使牦牛少减重19.10~25.85kg,减少损失171.90~232.65元,相应多获利63.99~83.34元;暖季通过90d放牧补饲育肥,补饲后牦牛体增重达到37.96~46.16kg,比同龄对照组提高40.13%~70.39%,补饲后牦牛多获利77.13~148.59元,经济效益极为显著。根据其补饲效果,提出高寒牧区放牧牦牛较为适宜、绿色、环保、营养物质平衡的饲草料供给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干草是指牧区或半农半牧区,为了解决家畜饲草不足而在夏秋季节,当植物生长旺盛,予物质积累达到高峰时,刈翻晒干的牧草。一般待冬春缺草时,用来补饲家畜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西藏本地及引进的7种优质牧草进行采集和品质分析,筛选出了适宜本地规模化应用的牧草品种豌豆草,以其作为原料之一设计出高、中、低3种能氮比的补饲饲粮(Ⅰ组为869.09.1,Ⅱ组为785.71.1,Ⅲ组为524.62.1),并在海拔3 600 m地区开展母牦牛补饲试验,研究开发出适宜于西藏高寒牧区牦牛的冷季能氮比补饲技术,解决西藏高寒牧区牦牛在冷季补饲技术上和牦牛营养模式上的短板,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及犊牛的生长发育等,优化牦牛营养结构。  相似文献   

18.
正1试验目的及原因1.1环境因素甘南藏族自治州年均气温1~6℃,牧草生长期不足5个月,而枯草期长达7个月之久,因而造成了牧草供应上的季节不平衡。1.2冬春季节缺草抵卸疾病能力降低牦牛在冬春季节因缺草少料、风雪严寒而掉膘减重且多有死损。1.3草场因过载退化长期以来草场严重超载,天然草场可提供的营养物质总量同牦牛的营养需求总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其结果是以草场不断退化,牦牛生长发育缓  相似文献   

19.
特效米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效果明显朱贞友(四川省德昌县畜牧局)德昌县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南部,地形复杂,冬春季节气候多变,温差大。每年冬春季节大量流行猪传染性胃肠炎,造成仔猪死亡,架子猪、肥猪迅速掉膘,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危害养猪的生产发展。为使养猪户...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增加高原生态环境下犊牦牛的初生重,提高犊牦牛成活率。[方法]本研究采取了在母牦牛怀孕后期补饲的方法,在怀孕后期,母牦牛自然放牧回圈后,每晚每头母牦牛补饲250g母牦牛浓缩精料补充料,连续补饲3个月。[结果]表明,试验组犊牦牛的初生重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而且母牦牛产后掉膘少,产后发情率高。[结论]对地处高海拔地区的自然放牧母牦牛围产期补饲母牦牛浓缩精料补充料后,能有效提高犊牦牛的初生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