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优质水稻品种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是南方粳稻生产大省,推进水稻的优质化布局对于江苏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打造千亿级稻米产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江苏具备水稻品种优质化布局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但当前也存在着品种布局不均衡、优质品种结构化矛盾突出、品种应用不适应市场需求、与生产实际相脱节等矛盾,应充分利用江苏水稻生产区位优势、生态资源优势,加快绿色优质食味品种育种攻关,加快优质品种审定和推广,科学优化品种应用布局,促进优质粳稻安全优质生产,推进江苏优质水稻品种利用布局合理化、科学化,以进一步提高江苏稻米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世界上其他水稻生产国家的育种现状,以期为我国水稻育种提供参考。国外水稻育种不仅着力于产量育种,更注重于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优质稻米品质育种以及适宜于不良环境的抗性和耐逆水稻品种的育种。  相似文献   

3.
辽宁是水稻的主要产区 ,单季粳稻生产具有较高水平 ,单产已达到 975 0kg/hm2 ,然而却出现水稻增产不增收 ,丰产卖粮难的现象。为了更好地发展水稻生产 ,真正达到高产高效 ,必须开展优质米育种研究 ,提高稻米品质 ,发展优质米生产。1 辽宁水稻品种研究的回顾1 1 概况 辽宁的水稻品种研究历史较长、水平较高。从 1 9世纪中叶始 ,辽宁开始水稻品种研究 ,1 949年后得到迅速发展 ,到目前为止辽宁的水稻品种研究已属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前列。 70年代以来先后引进和育成了 70多个品种 ,极大地推动了辽宁的水稻发展。使辽宁的水稻生产水平由 1…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稻育种也由原来只注重产量不重视米质,发展到现在产量与米质并重。吉林省通过4届优质米的评选活动,已经鉴评出23个优质粳稻新品种(品系),其中吉粳88号不论从抗性、米质还是产量上比原来吉林省主要种植的品种都有较大突破。但是,我国的优质品种与外国一些优质品种相比,品质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市场竞争力不强。为改变这种局面,提高我们的育种水平,有必要回顾我们的育种历程,正确判断现状,确定发展的目标和可行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5.
宁夏水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兴盛 《北方水稻》2007,(1):19-22,31
从宁夏水稻的生产历史、地理生态条件、生产及科研现状、发展中存在问题、发展之展望五个方面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宁夏水稻。明确指出了宁夏水稻的发展是伴随着宁夏引黄灌区的开发而发展,宁夏水稻高产而上乘的品质是与宁夏独特的生态条件相关联。阐述了宁夏水稻品种、栽培技术演变及其成效。从宁夏种稻所具有的良好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强调了宁夏引黄灌区种稻的重要性,分析宁夏水稻生产发展中的问题,展望了宁夏未来水稻面积、区域优化布局、品种、栽培技术多样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许雷 《中国稻米》1999,(6):41-42
一、育种目标的确定育种目标,是每个育种者最先确定的,是选择杂交亲本、杂交后代及优良株系的依据。水稻生产要想高产高效,优良品种占主要份额。优良的水稻品种必须具有“优质、高产、多抗、适种区域广”,才能增产增效。优质能提高效益,高产能稳定效益,多抗能保证效益,适种区域广能提高总体效益。多年来,我一直遵循这个原则来确定水稻新品种的选育目标,具体指标如下:1.米质:米质80%以上的指标必须达到国家部颁优质粳米一级标准,20%以下的指标须达到国家部颁优质粳米二级标准。2.产量:试验产量必须比生产应用的主栽品种增产…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主栽优质米水稻品种特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水稻是吉林省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46.7万hm^2左右,20世纪90年代末达66.7万hm^2以上,但优质米品种所占比例较少,仅占十分之一左右。因此,品质改良是提高稻农效益,稳定发展水稻生产的基础。本试验主要研究了吉林省主要优质米水稻品种的特征特性,以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指导优质米育种工作,提高吉林省稻米的竞争力和农民的种粮效益。  相似文献   

8.
二十一世纪水稻育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稻矮化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和理想株型育种。阐述了21世纪通过挖掘野生稻资源,扩大杂种优势利用的范围,拉大杂交亲本的遗传距离,通过基因工程、生物工程提高光舍效率等手段,实现选育水稻高产、优质、抗病、抗逆品种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苎麻品种资源纤维品质鉴定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苎麻品种资源丰富,已经调查发现的地方品种有六百余份,是育种和发展生产的宝贵物质基础。建国以来,麻区群众和科技人员从品种资源中评选出一些优良品种应用于生产,对苎麻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苎麻品种之间存在着高产品种品质不优,优质品种产量不高的矛盾,加上过去重高产、轻优质,造成目前生产上高产中质的品种所占比例大,麻纺工业所需优质原料少,影响了高档织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水稻生产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忠鹏  王之旭  孙洪义 《北方水稻》2011,41(6):72-75,80
水稻是辽宁省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粮食作物,辽宁是东北大米的主产区之一,辽宁省水稻产量的稳定提高对于确保粮食安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辽宁省水稻生产和育种研究现状,明确了辽宁省水稻生产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水稻种植区划,回顾了水稻育种研究进展和品种更替过程,对未来水稻育种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自 2 0世纪 60年代末以来 ,日本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水稻育种成就辉煌 ,一方面为水稻生产提供了一批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及与之配套的新型栽培技术 ,实现了稻米自给有余 ;另一方面随着日本人民膳食结构的变化 ,适时调整育种目标 ,在稳产高产的前提下 ,更加注意优质食用稻米品种的选育和非食用稻米品种的开发。 1998年日本水稻种植面积 19 53万hm2 ,单产 6416 3kg/hm2 。在亚洲中、日、韩三国中 ,列韩国之后居第二位。本文拟就日本水稻育种中原始材料的收集与开发 ,基础研究 ,育成品种及世纪末的育种计划等方面进行简介。1 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牡丹江市水稻生产现状,针对目前水稻生产中存在的品种退化混杂较严重、水稻栽培技术不配套、农民科学技术缺乏、稻米加工技术落后、水稻产业化开发程度较低等问题,提出抓好优质品种的引进推广、指导好优质品种的区域布局,大力推广先进的优质米生产配套技术,强化技术指导,提高农民实际生产水平,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东宁县绿色稻米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东宁县发展绿色稻米的优势,指出了东宁县水稻生产存在生产成本增加,种稻效益下降;优质品种和栽培技术与时代生产不配套;水稻产业化开发程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优化品种和提高品质、优化布局、强化加工转化延长水稻产业链条、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制、强化信息服务等发展对策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盐粳68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于2003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该品种较辽宁省水稻主栽品种辽粳294株型好、产量高,生产中平均产量650kg/667m^2,较对照增产10%以上。具有米质优、抗病性强等特点。在生产上极具推广潜力,在水稻育种上展示出较大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安全和稻米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水稻生产和大米消费市场的需求,广西农科院水稻所及时调整育种目标,整合育种资源,选育优质高抗的杂交稻新品种。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先后育成了秋优1025、秋优998、百优838等一批优质高产组合,促使广西杂交稻优质化育种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为进一步提高杂交稻产量和质量,研究人员以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自育的优质常规品种八桂香与闻香占进行有性杂交,  相似文献   

16.
1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粮食生产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选育高产、抗病、优质、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是广大育种工作者的首要目标。福建省优质早稻育种与生产起步较迟,近年来,许多育种工作者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和选育出一批优质水稻新品种,如厦大生物系培育...  相似文献   

17.
近40年我国水稻育成品种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及时总结前人的育种经验,掌握育成品种的系谱,不仅有助于了解育种历史,而且对育种家选择亲本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有效减少育种工作中的盲目性。【方法】基于Asp. net和VB. net,编写程序算法,对数据库中收录的水稻品种数据进行分析,相关结果用R语言进行展示。【结果】1979−2018年,我国省级以上共审定水稻品种9563个,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品种4159个。籼稻骨干亲本多为杂交稻保持系和恢复系,但杂交稻的使用也降低了亲本多样性。【结论】过去的40年,我国水稻育种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育成品种层出不穷,品种的单产得到提高,食味品质提升,稻瘟病抗性和白叶枯病抗性也得到改良。  相似文献   

18.
王才林 《中国稻米》2022,28(5):82-91
江苏是我国水稻主产省之一,水稻常年种植面积220万hm2左右,总产1 950万t左右,单产近9.0 t/hm2,在保障江苏乃至全国粮食安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长期以来,江苏省的水稻育种一直以高产为主要目标,进入21世纪以后,优质成为江苏水稻育种的首要目标。本文综述了江苏省水稻优质育种的背景、食味品质改良的途径和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培育的进展,剖析了江苏省优良食味粳稻育种的启示及今后江苏省水稻食味品质改良与优质育种发展的方向,以期为广大水稻育种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黑龙江省水稻育种及栽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认为黑龙江省水稻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考虑气候变化和科技发展,存在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与生产脱节的情况,未充分考虑当地水稻生产的要求,由此产生了品种审定要求与水稻研究目标不同的现象。另一方面,还存在信息平台建设不足、育种和栽培概念上不统一等情况。由此提出了建设信息平台、加强学科之间研究、打破对照品种生育期限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1988年9月4~11日,作者应邀考察了日本农业科研和水稻超高产育种。日本水稻面积232万公顷,占水田面积78%。由于品种和栽培技术的改进,水稻产量逐年上升,平均单产糙米由1961年的3.8吨/公顷提高到1985年的4.81吨/公顷,最高年份达5.17吨/公顷。日本水稻育种分三部分:一是食用水稻品种改良,即常规粳稻优质米育种,现推广的新品种如绢光和秋力,表现优质高产;二是超高产育种,其主要途径是籼粳杂交育种,向大穗大粒型发展,如北陆129、北陆130,亩产可达706公斤;三是杂交水稻选育,主要应用BT型粳三系配组杂交粳稻,有北陆交1号进入小面积示范。现已找到光敏核不育材料,并加强两系法籼粳交杂种的研究利用。在成果推广上面向农民和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