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的关键在于充足的资金支持,利用革命老区961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研究农户借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资金借贷现象普遍,无息借款比重高;非正规金融是农户融资的主要渠道;农户金融需求存在"二八分化"现象;农户借贷资金需求呈多元化;小额借贷比较普遍;借贷方式不规范。值得注意的是,户主年龄对农户获得正规金融借贷有反向的显著影响,而对借贷频率、无息小额借贷均有正向的显著影响。户主文化程度对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借贷、大额借贷、借贷规范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借贷频率的影响为倒"U"形。农户人均收入与在正规金融机构办理业务的次数成同方向变动,人均收入越高的农户越倾向于向正规金融机构借贷,农户家庭收入来源与其借贷资金用途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此外,农户的劳动力人数对农户借贷需求影响不确定。最后,本研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人民银行农户借贷情况问卷调查的微观数据,统计分析后发现农户金融借贷需求在地区间具有显著差异,形成地区间4类主导的借贷机构;在地区间影响因素分析上,运用Probit方法,引入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5大类特征变量,揭示特征变量与农户金融借贷需求地区差异关系。结果表明:农户资产存量因素、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互动机制是影响农户金融需求地区差异的主导因素,农户家庭基本情况、人力资本水平、资金用途对借贷地区差异相对弱化。最后,就如何实现我国农村金融差异化平稳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瑜  杨林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326-4327,4329
通过对甘肃省250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甘肃农村民间借贷的特点及其积极和消极影响,提出通过加强监管、优化民间借贷环境促进民间借贷健康发展以及建立资金互助组织、引导民间借贷资本进入正规金融机构从而规范民间借贷活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正规金融政策精准落地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户生计策略向好、向优发展的关键。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利用CFPS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Simpson指数和多项选择模型(M-Logit),分析正规借贷嵌入和农户生计策略,探讨正规借贷嵌入对农户生计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生计抉择有务农主导型、创业主导型和务工主导型三种,不论农户是否正规借贷,创业主导型占比均最低,务工主导型占比均最高。正规借贷农户创业主导型和务工主导型占比均高于未正规借贷农户,但务农主导型占比低于未正规借贷农户。务农主导型和务工主导型农户正规借贷以小额贷款为主,而创业主导型农户正规借贷额度整体较高。正规借贷显著促进了农户创业主导型或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的选择,且对创业主导型生计策略的促进作用更明显(2.436>1.371),正规借贷额度显著促进了农户创业主导型生计策略的选择,但对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的影响程度并不明显。正规借贷对中部和东部地区农户选择创业主导型生计策略的影响效应较大,务工主导型次之;东北地区正规借贷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务农主导型生计策略,务工主导型次之。此外,农户生计策略还受到户主因素、家庭因素和社区因素等相关...  相似文献   

5.
系统研究正规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异质性,是创新符合实际需求普惠金融产品与流程的基础和关键。本文基于生理性弱势差异,使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了农村弱势群体之间正规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老年人、农村残疾人、农村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劳动供给和经济水平依次递增,农村弱势群体之间的正规借贷行为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异质性。与农村老年人不同,农村残疾人、农村慢性病患者的生产和投资性资金需求更高,面临的信贷约束稍弱,非农自雇等劳动因素和地区金融发展因素对且仅对其正规借贷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相对最高的劳动供给和经济水平,使非农受雇的负向影响、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正向影响仅显著于农村慢性病患者。而健在父母可有效弥补农村残疾人的生理缺陷,对且仅对其正规借贷额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解丹莹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12):213-215+231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民进行生产性投资时面临生产上的不确定性和经济的波动性双重风险,往往需要通过借贷提高经营效率,增加抗风险能力。农户获取融资的渠道是影响农户资金可得性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农村居民生产性融资的渠道偏好,采用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对山东省137户农村家庭进行入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在生产用途的融资方式选择上偏好民间借贷,表现为民间借贷行为普遍、规范性弱、利率两极分化的特征,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正规信贷供给不足、农村乡土社会的特征和农户资金运用的特殊性。因此,政府应当通过增加正规金融的定向资金供给,规制民间借贷的无序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生产性投资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0):148-149
由于受到金融政策、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渠道借贷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农村金融市场中的金融抑制现象还仍然存在,农户的借贷需求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等还不能通过农村金融市场获得满足,因此结合实例研究小范围地区农户借贷行为的相关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对优化当地农村资金配置、促进农村生产经营水平提高、改善农户借贷行为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商洛市商南县城关镇为研究对象,基于商洛市商南县城关镇农户借贷的相关数据对该地区农户借贷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解决农民融资困难,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用博弈理论,对农户与正规金融之间的借贷行为进行博弈分析,并建立博弈模型。根据模型,得出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下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精炼贝叶斯均衡。结果表明:农户必须主动与正规金融合作,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才能实现农户与正规金融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采用随机方式对安徽省16地市的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对农户借贷需求进行统计分析,并分皖南、皖中和皖北3个地区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利用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农户金融需求较为旺盛,但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较难;皖南、皖中和皖北地区农户金融需求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其中农户家庭年收入和农户借款历史是影响3个地区农户金融需求共同的因素,且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农户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主体,也是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主体。随着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和农户经营的多元化,借贷资本对农业及农户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重要。农户的借贷需求将影响农村金融市场的规模和结构,也将影响农户的生产、生活现金支出,进而影响农户生产投资的规模和农户商品需求的规模。因此,分析影响农户借贷需求的因素,研究农业信贷需求的决定规律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将首先描述影响农户借贷的因素,构建理论假说;然后运用农户数据和计量分析方法(Tobit模型),对影响农户借贷需求的因素进行研究;最后得出农户收入水平、自有资金,生产经营规模以及自身特征对农户借贷需求都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林农信贷需求与信贷供给情况的调查发现:在金融需求方面,林农信贷需求十分强烈,借款以生产性用途为主,资金需求规模大、期限长,且主要来自正规金融,但林农普遍面临信贷约束,现有信贷需求未能有效满足;在金融供给方面,林业信贷服务体系存在缺陷,林业信贷供给不足。总体来看,林业信贷供求矛盾突出,其根本原因是有效金融供给不足。因此,为增加有效金融供给,需围绕林农信贷需求特征,构筑一个功能完备的金融服务体系并形成相关配套政策,增强金融机构信贷供给意愿和金融创新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林业信贷供求矛盾。  相似文献   

12.
Financial support is a crucial part of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effort. Thus, it is vital to understand how formal credit impacts income growth in rural households. In 2012, 2015, and 2018, a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obtain a panel dataset of 592 rural households from 6 poverty-stricken counties in western China, including counties in Guizhou, Yunnan, and Shaanxi provinces. We use the data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formal credit on rural household income and the mechanism that underlies this effect. We find that formal credit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rural households' income in deprived areas in western China. Furthermore, formal credit promotes the reallocation of household labor from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to the non-agricultural sector and changes rural households' decisions about investment-consumption behavior. These are the drivers of changes in the amount and structure of household income. Further analyses show that formal credit may widen income inequality among rural households in western China's deprived areas.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households, such as different levels of material capital, human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 bring about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of formal credit on income growth. This study emphasize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rmal credit is an essential strategy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but policymakers should not excessively interfere with the financial market.  相似文献   

13.
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与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情况,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基于高质量发展和五大发展理念建立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粮食主产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偏低,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江苏长期保持第一的位置;中高水平区数量呈现比较明显的递增趋势,由中国沿海地区扩展到中部地区的湖北、湖南和江西等地;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正向集聚趋势不断增强;大部分粮食主产区相互之间联系较弱,呈现孤立发展的态势;农业高质量发展热点区域呈现萎缩然后又扩展的态势,热点区由北向南、由东部沿海向中部地区演变且不断增强。建议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技术投入,促进农业区域合作,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以提升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有效拓宽建档立卡农户融资渠道可以进一步增强其脱贫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基于宁夏南部山区建档立卡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对农户融资行为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情支出越多、农户间信任程度越高,农户越倾向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农户家庭成员中有村干部和亲戚中有政府工作人员对农户选择正规和非正规融资渠道均有显著影响。促进农户社会资本信息传递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农户融资成本,应积极引导非正规金融规范发展,充分发挥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的补充作用;加大建档立卡户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增加农户非农经营收入以提升其融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王杰  蔡志坚  吉星 《世界农业》2022,(3):109-122
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农村创业成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研究生计资本对农村家庭非农创业和农业创业的影响,并就改进的家庭生命周期模型,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下生计资本对家庭创业行为的异质性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生计资本对农村家庭非农创业、农业创业和多行业创业行为都有促进作用,其中人力资本对非农创业和多行业创业行为的边际贡献最大,物质资本对农业创业行为边际贡献最大。②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村家庭非农创业和农业创业行为都有影响,其中相比较其他家庭,抚养期和负担期的家庭开展非农创业活动的可能性最高,抚养期和稳定期的家庭从事农业创业活动的可能性最高。③处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非农创业和农业创业行为影响因素有较大差异。④生计资本对农村家庭非农创业和农业创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为了更好地应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可从农村家庭生计资本改善上实施政策,建议把握各类家庭的规律和特点,使政策更为精准地定位到家庭需求,从而使得政策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16.
对甘肃省多个贫困地农户人力资本和收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户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 收入有重要影响,受教育程度存在9 年的门槛值,跨过门槛值后,人力资本对收入的影响产生了质的 飞跃。因此,保障贫困地区教育质量和义务教育十分重要,最后为类似地区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农村中,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都是农户,同样,农户也是农村金融市场的借贷关系的最基本单位。农户是我们研究农村金融问题的逻辑起点。深刻把握农户的借贷行为特征,是研究农村金融的基础。该文基于安徽省部分代表乡镇农户的调查问卷,分析农户的借贷行为特征,针对这些特征提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CFD和CHFS微观农户数据,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耕地撂荒的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研究发现,非粮食主产区显著高于粮食主产区,西部地区显著高于东中部地区;户主老龄结构和身体健康程度以及耕地细碎化对全国农户耕地撂荒影响正向显著,农业劳动力规模、土地转出规模和撂荒机会成本对全国农户耕地撂荒影响负向显著;驱动各地区农户耕地撂荒的因素存在差别。耕地撂荒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农业弱势地位和农民的老龄化问题,区域差异的原因是区域发展失衡、人口迁徙和"三农"问题的深层次体现。因此要通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来解决耕地撂荒。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农村信贷资金的供求矛盾问题依然突出。随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金融约束现象将越来越明显。针对福建省农村地区金融需求现状,文章深入分析了影响农户借贷需求的各种制约因素,进而就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缓解农村金融供求矛盾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垦利、镇赉和察布查尔3县468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采用二项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信贷对每个区域每一种盐碱地治理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耕作治理技术而言,垦利县受到信贷期限和信贷年利率影响;镇赉县和察布查尔县农户信贷对农户采纳耕作治理技术行为没有影响.2)对于水利工程治理技术,垦利县受信贷期限和信贷金额影响;镇赉县受信贷来源和信贷金额影响;察布查尔县受到信贷担保和信贷期限影响.3)对于化学治理技术,垦利县受到已还信贷金额和信贷年利率影响;镇赉县受到信贷来源和已还信贷金额因素影响;察布查尔县受到已还信贷金额影响.4)对于生物治理技术,垦利县受已还信贷金额影响;镇赉县受信贷来源影响;察布查尔县受到已还信贷金额和信贷用途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