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采伐林木的政策限制,基层林业部门以林木病虫害危害严重为由进行病虫木、枯立木采伐的事情时有耳闻。这些采伐木绝大部分来源于人迹罕至的天然林区。这种情况在国内绝大部分省份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甚至是必须的。因为枯死木被认为是“虫害发生、繁衍的温床”  相似文献   

2.
大兴安岭林区资源危机,并由此造成经济危困,一方面是由于长期过量采伐的结果,另一方面与森林火灾、滥砍滥伐、森林病虫害即所谓“三害”也是分不开的.特别是森林火灾,在林区对森林的危害尤为严重。据统计,1952年至1988年全林区共生产木材10843万立方米,年平均生产木材293万立方米。而1962年至1988年因火灾烧毁的森林1372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3.
一、林区伐根材急待利用伐根是人们十分熟悉但又常被人们所忽视的采伐剩余物。林区采伐每年遗弃在采伐迹地的伐根材,数量很大,却被白白地浪费掉了,实属可惜。在当前我国木材供应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伐根材的生产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全树利用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森业资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这一点,在当前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一、林区伐根材急待利用伐根是人们十分熟悉但又常被忽视的采伐剩余物。在广大农村,伐根常被社员挖掘出来利用;而在林区,数量很多的伐根材却被白白浪费掉了,实在可惜。利用伐根材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全树利用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对这个问题,当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建国以来,由于在林业生产指导思想上没有认真贯彻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注意力只放在原木生产上,对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改变单一的原木生产结构的意义认识不足,加之受到  相似文献   

5.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木材和林产品生产基地。由于林区长期集中过量采伐,采伐方式不合理;加之森林更新、森林抚育严重滞后,使林区陷入了"两危"处境。为恢复林区资源,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但工程重点没有放在森林培育上。当前实施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对林区资源恢复可能有一定好处,但从长远考虑必须积极加强森林经营,因为合理的森林采伐是森林培育的重要手段,科学利用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必然。保障国家木材安全是林业部门的重要职责。对天然林应当进行分类管理。要走出困境深化改革是前提,加强森林培育是基础,发展林业产业是关键,国家政策扶持是保障。  相似文献   

6.
新疆地域辽阔,建国以来水土流失问题一直未引起重视,可是熟不知,新疆的水土流失就局部地区而言是比较严重的。在伊犁、阿尔泰等地的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已对生产带来很大的危害。有些地区由于滥砍乱伐林木,大面积地开荒造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沟壑区一直是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地区,1991年,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的陕西省长武县和甘肃省泾川县被列为全国首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试验示范县,以使水土保持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由于农田防护林能保护农田,防御或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危害,保障农业生产的稳产和高产,所以,农田防护林的经营和发展也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探索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新路子,保证其健康发展,我们对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农田防护林建设有一定代表性的长武县农田防护林的发展历史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经营对策,以期指…  相似文献   

8.
林木采伐调查设计是林业采伐作业的法律性文件,是实施采伐作业和相应管理的重要依据,在林业生产经营中具有重要地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2007年利用数据库技术研发了林区林木采伐调查设计和伐区管理系统软件,并通过应用mapinfo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实现了调查设计图面信息化管理。文章以此系统为基础,论述了林木采伐信息化管理的内容、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前言海南岛尖峰岭、坝王岭、吊罗山等林区由于多年大面积强度采伐,引起光热突变,水土流失。水热失去平衡后,不仅改变了小气候状况,也影响到区域性气候。比如林区伐前河流常年有水,伐后河水大量减少以致干涸,影响了农业生产。采伐迹地遭致人为反复破坏变成荒山。有的造了林生长不良、生态环境改变给恢复森林造成困难。世界上热带地区也有类似情况,亚马逊河原始林区主要在巴西境内,是世界上最大的热  相似文献   

10.
试论林业多种经营的生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长期过量采伐,东北国有林区的林木资源锐减,为了尽快恢复森林资源,维系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从80年代起,国有林业企业相继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开发利用林区的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草资源等,发展以种植、养殖、采集、加工为主的林业多种经营,收到了较好的经...  相似文献   

11.
发展非木材林产品 保护天然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天然林,担负着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洪防涝,保护大江大河,改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重要任务。但是,由于过量采伐,毁林开垦,乱砍滥伐和自然灾害等,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洪水泛滥和水土流失,荒漠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野生动物遗传资源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的破坏。影响了国有林区的发展,影响到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护好天然林资源是当务之急,天然林转轨经营势在必行。根据世界林业的发展趋势和经验,发展非木材林产品是保护林区资源和转轨经营的重要途径。“林副产品”一词是根据森林永续利用学…  相似文献   

12.
1990年在大兴安岭林区发现了大面积落叶松毛虫危害林木,其中一部分虫口密度很大,危害严重,给林木生长构成威胁,已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据查阅文献,这次大发生在历史上尚属首次。为弄清落叶松毛虫发生发展规律,给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就落叶松毛虫在大兴安岭发生危害情况、发生原因及严重性谈谈初步看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最近,国务院批准了国家林业局提出的关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方案,这是一件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好事。几十年来,国有林区对森林资源的过量采伐,造成了严重的植被破坏、生态失衡、水土流失,森林资源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人类对环境的过度破坏,环境也必将对人类...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天然林资源集中分布在大江大河源头,担负着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洪防涝,保护长江、黄河、松花江等大江大河,改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任。但是,由于过量采伐,毁林开垦,乱砍滥伐和自然灾害等,已引起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洪水泛滥和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日趋加剧,自然灾害频繁,野生动物遗传资源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的破坏。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国有林区的生存与发展,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采取切实的对策保护好天然林资源是当务之急,天然林转轨经营势在必行。根据世界…  相似文献   

15.
“林业是农业的屏障”。因此,开发山区,建设优质高效林业,是当前和今后林业生产发展的方向;是挖掘山林潜力,造福人类,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林业由粗放经营,过渡到集约经营的必然趋势。1 林业发展历程和趋势回顾我省解放以来林业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过量采伐、采育结合、大规模营林等阶段。第一阶段:为了大量取得原木,人们对森林进行了过量采伐。解放初期,湖南林区先后  相似文献   

16.
去冬今春,辰溪县数干干部群众纷纷上山整地,植树造林,掀起了生态林建设的新高潮。“七山半水一分田”的辰溪,是全省的重点林区县之一。但多年来,由于森林过量采伐,致使全县林木蓄积量锐减,植被遭到玻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1994-1996年连续三年遭遇特大洪水袭击,损失达10多亿元、辰溪县委、县政府痛定思痛,及时调整林业工作思路,把林业建设迅速转移到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的轨道。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按照中央。省、市就林业生态建设出台的许多政策与措施,该县更是增加了紧迫感和责任感,抢抓机遇,加大了生态林建设的力度。于是…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我国林业职工为林业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长期过量采伐,资源濒临枯竭,采育失调,生态环境恶化,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疏林化、灌木化、草原化。旱涝风沙灾害经常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国有林区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行了严格的限额采伐,林业企业木材产量大幅度下降。以木材作原料的木材加工和综合利用厂,由于没有原料也大部分停产。尽管林业企业单位各级领导作了很大努力,仍然有很多职工没活干,大面积下岗,无收入或收入明显降低,生  相似文献   

18.
一、长白山林区森林更新造林树种的现状长白山林区开发较早,特别是日伪统治时期,铁路线延伸到长白山下,掠夺式的采伐,使长白山森林遭到严重的破坏,有的森林被垦殖为农田,有的由于火灾和不合理的采伐,则演替为杨、桦、柞等次生林,严重者则变成了荒山秃岭。建国后,党中央十分重视造林工作,扭转了只采不造的错误倾向,大力开展了植树造林工作,据吉林省十七个企业局(包括红石林业局),一九七九年森林更新造林普查资料统计现有人工林242,159公顷,其中成林136,153公顷。  相似文献   

19.
我局是一个具有八十多年采伐历史的老局,由于长期过量采伐,正处在“三大危机”时期,即:“资源危机,资金危困,劳力过剩”.为了解决采育失调、劳力过剩的矛盾,我们在积极探索、培育后备森林资源的同时,全面开发利用长白山林区资源优势,发展多种经营生产.1980年我局提出了  相似文献   

20.
白龙江林区属于冷云杉成过熟林占优势的单层原始林区,经验证:宜采用小面积块状皆伐的采伐方式,伐后人工植苗更新,同时论述了该采伐方式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并强调了按林业部颁《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伐后及时人工更新恢复植被是不会引起水土流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