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4-D和6-BA组合配比对金达苜蓿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建立一个高效的金达苜蓿(Medicago sativa L. cv. Jinda)组织培养再生体系,我们以金达苜蓿无菌苗的胚轴上段、下段、子叶为外植体,进行了2,4-D和6-BA不同组合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和胚性愈伤组织及胚状体分化的影响,这对其以后建立遗传转化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结果表明:胚轴上、下段和子叶是很好的诱导愈伤组织的外植体;在MSO胚状体诱导培养基上,分化出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2,4-D、6-BA剂量配比为8:0.2,成苗培养基为MSO+30 g/L蔗糖+6 g/L琼脂。  相似文献   

2.
外源激素对甘草愈伤组织诱导及染色体加倍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文芳  黄惠英  王清 《草业学报》2008,17(3):142-145
采用不同浓度配比的外源激素NAA、2,4-D和BAP对甘草不同外植体(子叶、下胚轴和胚根)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再生苗分化及细胞染色体加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无差异,均以MS 1.0mg/L NAA 1.0 mg/L 2,4-D 1.0 mg/L BAP培养基的诱导频率最高,均达100%。而再生苗分化具有极显著的差异,以下胚轴最好,在MS 3.0 mg/L BAP 2.0 mg/L ZT 10.0 mg/L GA3培养基上获得的再生苗频率最高,为4.57%。另外,不同外植体类型、不同浓度的NAA、2,4-D对愈伤组织细胞倍性的影响不同,其中下胚轴诱导的四倍体频率明显高于子叶和胚根,平均为42.23%;而1.0 mg/L 2,4-D下的子叶、下胚轴和胚根外植体愈伤组织的四倍体加倍率也达到最高,分别为61.25%,60.00%和58.13%。除此之外,细胞染色体加倍频率随着愈伤组织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紫花苜蓿离体培养植株再生及其RAPD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对苜蓿(品种农宝)的下胚轴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建立了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子叶和下胚轴切段在附加0.2~1.0 mg/L IAA和2.0 mg/L 6-BA或2.0 mg/L KT的MS培养基上培养,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子叶所诱导的愈伤组织不具有分化能力。下胚轴切段培养5~7 d即可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分化出绿色芽点,在原培养基上进而可分化出大量的丛生芽。在含0.2 mg/L IAA和2.0 mg/L 6-BA的MS培养基上,其分化率最高可达到42.6%。这些芽在含0.2 mg/L IAA和0.5 mg/L KT的MS培养基上长成2 cm左右的幼苗时,将其切下转至1/2 MS0培养基上,培养10 d即可诱导生根,得到再生植株。随机选取实生苗和下胚轴愈伤组织再生苗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所用的50个随机引物中有5个扩增出差异性条带,甚至再生植株之间也有1条引物扩增的条带有差异,这说明经组织培养所得到的再生植株与实生苗相比,在DNA水平上发生了一定程度变异,并且这种变异也存在于再生植株之间。  相似文献   

4.
以红三叶真叶、子叶、上胚轴和下胚轴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根据愈伤组织形态分为A型、B型和C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外植体来源和类型的愈伤组织内异黄酮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初代培养中,来自真叶的愈伤组织异黄酮含量最高(1.562μg/mL),其次是子叶(0.904μg/mL)和下胚轴(0.885μg/mL),上胚轴的最低(0.774μg/mL);继代培养1次后,上胚轴的含量升高(0.941μg/mL),真叶,子叶和下胚轴的含量均下降;3种愈伤组织类型,均以B型的异黄酮含量为最高,其次为A型,C型的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5.
三叶草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王友生  王瑛  李阳春 《草业学报》2009,18(2):212-215
以4个三叶草品种的胚轴、叶片和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外植体愈伤诱导率差异较大,杂三叶下胚轴为较适宜的外植体,其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体细胞胚形成率最高可达96.7%和33.4%;改良SH+2,4-D 4.0 mg/L+KT 1 mg/L为最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O培养基适宜三叶草胚状体的形成及植株再生。  相似文献   

6.
以野生天蓝苜蓿种子发育5~7d无菌苗的子叶、下胚轴和种子苗叶片为外植体,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分化的基本培养与外源激素组合和浓度配比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对子叶、下胚轴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宜的基础培养基分别是MS、B5和SH;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对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因不同的外植体有很大的差异。其中,子叶、下胚轴以MS+NAA(0.5~1.0 mg/L)+6-BA(0.7mg/L)效果较好,叶片以SH+NAA(0.5~1.0mg/L)+2,4-D(1.5~5 mg/L)+6-BA(0.7mg/L)较好,少量下胚轴在MS+NAA(0.5mg/L)+6-BA(0.7mg/L)和MS+NAA(0.5mg/L)+KT(0.5 mg/L)的培养基中直接分化出胚状体,并成功发育成植株。在培养基Whb5上,子叶、下胚轴和叶片的分化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分化率分别为43%、57%、40%,15~30d后都能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7.
不同外植体对马蹄金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不同外植体的生长时间、切取方式和光照条件诸因素探讨了对草坪地被植物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下胚轴和子叶的生长时间只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始愈时间和生长势有影响,生长期越短,则始愈时间缩短,愈伤组织生长势强,而对出愈率、愈伤组织状态和愈伤组织分化率无明显作用;光照和黑暗培养只对下胚轴诱导愈伤组织的生长状态有影响而对子叶诱导愈伤组织无作用;外植体的不同切取方式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始愈时间有影响,经切取后可缩短始愈时间;仅从完整子叶离体培养诱导愈伤组织获得了再生植株,其分化频率为13.9%~18.6%。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按应用正交试验,以MS为基础培养基,分析热研5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Reyan No.5)在诱导高频、优质愈伤组织过程中激素6-BA、2,4-D浓度和外植体类型对诱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6-BA是影响柱花草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以及褐化率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2,4-D和外植体;柱花草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2,4-D(0.2~0.5 mg·L-1)+3%蔗糖+0.7%琼脂粉,p H 5.8。子叶、真叶、下胚轴、生长点、上胚轴、根均能诱导愈伤组织,根的愈伤诱导率为80%,其余外植体的诱导率均在95%以上,下胚轴上段形成的愈伤组织芽的分化率高于其他外植体。  相似文献   

9.
桑子叶愈伤组织的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陈爱玉  王勇 《蚕业科学》1995,21(2):120-121
桑子叶愈伤组织的培养与植株再生陈爱玉,王勇,倪国孚(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桑树多种离体材料,如桑芽、未成熟叶、雌幼穗、花药和胚珠的培养都已成功地再生出植株[1-4]。然而,桑愈伤组织培养成植株尚有较大困难。目前,只有桑下胚轴、茎段和幼胚的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0.
苜蓿子叶体细胞胚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重要的豆科牧 草,全世界种植面积约3300万hm2,我国约133万 hm2.苜蓿营养丰富,含粗蛋白质17%~20%,是多种畜禽喜食的优质蛋白饲料.苜蓿组织培养始于20世纪 70年代,30年来,国内外采用的外植体种类繁多,如茎 尖、叶片、茎段、幼芽、子叶、下胚轴、上胚轴、花药、花 粉、种子、胚珠、根、叶柄等.  相似文献   

11.
早开堇菜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早开堇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类型(子叶节、叶片、叶柄)和不同激素配比对其不定芽诱导、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成功建立了早开堇菜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1) 诱导子叶节和叶柄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 MS+2.0 mg/L 6-BA+0.1 mg/L NAA,叶片不适合作为直接诱导不定芽的外植体。2) 3种外植体均能诱导愈伤组织,子叶节愈伤组织诱导的时间最短,其次为叶柄,叶片最晚。子叶节和叶柄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5 mg/L 2,4-D,诱导率分别为98.3%和96.7%;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5 mg/L 2,4-D+0.05 mg/L NAA,诱导率可达88.3%。3) 最适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1 mg/L NAA,分化率为100%。4)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075 mg/L NAA,增殖率为4.68。 5)再生苗移植到添加1.0 mg/L 6-BA的1/2 MS培养基上,生根率92.3%。6)组培苗移栽到珍珠岩∶河沙∶腐殖质(1∶2∶2)的混合基质时,100%成活,且植株长势好。  相似文献   

12.
野牛草成熟胚植株再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成熟胚为外植体,对外植体灭菌方式及影响成熟胚再生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0%酒精处理60 s,75% NaClO溶液(原溶液含有效氯为7%~10%)处理30 min,污染率最低为0.59%.6-BA 0.1 mg/L,2,4-D浓度增至3 mg/L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最高,为80.27%,但愈伤组织结构疏松、呈水渍状.附加5 mg/L硝酸银(AgNO3)或硫代硫酸银(STS)时,愈伤组织诱导率略有降低,愈伤组织结构紧密且表面有颗粒状突起,当AgNO3或 STS浓度为10 mg/L以上时,均不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过程中,3/4倍MS大量元素用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200 mg/L、维生素C(Vc )200 mg/L及水解酪蛋白(CH) 1 000 mg/L可减轻愈伤组织褐化程度.不同诱导培养基所获得的愈伤组织与其植株再生能力有关,以不加任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MS0)为分化培养基,仅在附加STS的诱导培养基中所得的愈伤组织能够形成再生植株,再生率为10%.  相似文献   

13.
紫花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以中牧1号紫花苜蓿的胚轴、叶片、子叶和根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及不同分化培养基、蔗糖浓度对胚状体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间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较大,以胚轴的愈伤诱导效果最好,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92.2%;改良SH+2,4-D2.0 mg/L+BA 0.5 mg/L为最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O1培养基适于胚状体的分化,蔗糖浓度为25~30 g/L时胚状体诱导率最大可达30.4%;MSO培养基是最佳的成苗培养基。  相似文献   

14.
以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其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子叶和下胚轴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其适宜诱导培养基分别为M S+2,4-D2.0(mg/L)+KT0.1(mg/L)和M S+2,4-D2.0(mg/L)+BA0.5(mg/L);子叶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 S+6-BA0.2(mg/L)+NAA0.05(mg/L),下胚轴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05(mg/L);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 S+IBA0.5(mg/L)+NAA0.5(mg/L)。本试验结果可为柠条锦鸡儿的快速繁殖利用及品种改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岷山红三叶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通过对岷山红三叶下胚轴和子叶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获得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2 mg/L 2,4-D+0.5 mg/L6-BA+2%蔗糖+0.6%琼脂,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0.1 mg/L IAA+0.5 mg/L 6-BA+2%蔗糖+0.6%琼脂,芽诱导培养基为:B5+0.06 mg/L NAA+2%蔗糖+0.6%琼脂,每瓶可以长出2~10条茎,将茎转入生根培养基后愈伤继代可持续出芽。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0.05mg/LNAA+1.5%蔗糖+0.8%琼脂。建立再生植株约需160 d。  相似文献   

16.
霸王的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研究建立了霸王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试验体系。以子叶切块诱导的松软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酶法分离出大量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经培养持续分裂形成了愈伤组织,并分化出再生苗。比较了不同培养基和培养密度对原生质体分裂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生质体以2×105个/mL的植板密度,采用液体浅层法培养在附加1.0 mg/L 2,4-二氯苯氧乙酸(2,4-D)、0.2 mg/L 6-苄氨基嘌呤(6-BA)、0.2 mg/L激动素(KT)、500 mg/L水解酪蛋白(CH)、2%蔗糖和0.5 mol/L甘露醇的DPD培养基中,可获得最佳效果,其细胞分裂频率达28.4%左右。转移到附加1.0 mg/L 6-BA、0.5 mg/L萘乙酸(NAA)的MS分化培养基上,获得大量的再生苗。  相似文献   

17.
4个苜蓿品种愈伤组织诱导对光照的响应及再生体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现苜蓿(Medicago sativa)的遗传改良,建立稳定、高效的离体培养再生体系,以甘农1号、巨人、WL324和三得利4个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以下胚轴为外植体,MS、UM、改良HS、改良UM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2,4-D、KT和水解酪蛋白诱导愈伤组织,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建立再生体系,研究光照对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及愈伤组织形态对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不显著,均为100%;光暗交替条件下诱导的愈伤组织褐化率高、生长更快、更旺盛,颜色稍显绿或黄绿相间。在不同光照条件下4个苜蓿品种诱导的愈伤组织,以甘农1号的体细胞胚发生率最高,为20.83%~56.25%,而且光暗交替条件下诱导的愈伤组织更易形成体细胞胚;不同培养基中,UM+0.1 mg/L NAA+0.5 mg/L KT下体细胞胚发生率最高,为56.25%。  相似文献   

18.
新麦草幼穗组织培养及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淑强  王善敏 《草地学报》1997,5(3):201-204
本文通过组织培养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和浓度对新麦草幼穗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附加2,4-D和6-BA的培养条件下,可从新麦草幼穗中获得较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植株再生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以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和不同基本培养基,探讨了马蹄金子叶离体培养的方法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的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有显著影响,出愈率为16%~100%;以MS或B5培养基作诱导愈伤组织的基本培养基效果较好;将子叶接种到MS+1.0mg/L2,4-D+0.2mg/L6-BA的诱导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再用MS+0.1mg/L2,4-D+2.0mg/L6-BA+3.0mg/LAgNO3作分化培养基出苗效果最佳,愈伤组织分化频率高达20.7%。  相似文献   

20.
以结缕草Zoysia japanica的茎尖、茎基、根尖为外植体材料,研究了低温预处理、不同激素配比对结缕草诱导愈伤的影响,结果表明:10 ℃低温预处理3次(即累积30 d)为最佳低温预处理时间;经过3次处理后,3种外植体的愈伤诱导率都明显提高,其中茎基最好,愈伤诱导率达94%,较对照提高了38%,芽分化率为74.47%;以此为基础,在配方为MS+2,4 D(2 mg/L)+6 BA(0.1 mg/L)的培养基上,3种外植体均获得最高的愈伤诱导率,其中茎基最好,为94%;外植体材料中最佳为茎基,出愈容易,且出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