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不同工艺杀青对氨基酸组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分析了三种工艺杀青的扁形特种绿茶氨基酸的组分含量,三种工艺杀青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及苏氨酸和茶氨酸、蛋氨酸含量均为蒸汽杀青>锅炒杀青>滚筒杀青,而且蒸汽杀青茶叶具有一种特殊的清香。结果表明,不同工艺杀青方法对氨基酸含量和组分有一定影响,通过工艺技术措施的作用对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及组分进行调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1.叶片过多采摘了露水、雨水叶。叶子表面水分,影响杀青效果。应把叶子薄摊于通风处,散发一部分水,再行杀青。最好不采摘露水、雨水叶。 2.叶片堆积鲜叶堆积过厚,时间过长,未及时杀青,从而使叶子内部慢慢地发生了酶性氧化,叶子红变,干茶就暗褐。  相似文献   

3.
六堡茶属黑茶类,是一种后发酵茶,既有不发酵杀青的加工工序,又有堆沤发酵的加工工序。其传统制法是茶叶初制经杀青揉捻后,必须堆沤发酵,并用松柴明火烘干,从而形成外形色泽黑褐光润、内质汤色黄红、滋味醇厚甘爽、有松烟味的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六堡茶属黑茶类,是一种后发酵茶,既有不发酵杀青的加工工序,又有堆沤发酵的加工工序.其传统制法是茶叶初制经杀青揉捻后,必须堆沤发酵,并用松柴明火烘干,从而形成外形色泽黑褐光润、内质汤色黄红、滋味醇厚甘爽、有松烟味的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随着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茶叶行业清洁化生产逐渐成为趋势。电磁杀青具有低耗能、低污染、环保清洁、杀青效果好等特点,未来具有较强地推广前景。余姚市姚江源茶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研制的电磁滚筒杀青机可以广泛用于山区、丘陵地区的绿茶、青茶、黄茶、黑茶等茶类杀青作业,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所杀出的杀青叶鲜活、色泽翠绿、清香四溢等特点,同时节电省力,是一种理想的名优茶、优质茶杀青设备。  相似文献   

6.
茯砖茶是湖南省的特产之一,它的原料是黑茶。关于黑茶渥堆的机制一直没有定论,综合有关资料,对黑茶渥堆机制有下列三种观点:第一,酶再生作用学说:认为主要是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促作用,引起内含物质的变化。据苏联学者波波夫研究以老茶鲜叶中酶活性为100,经测定,杀青后为0,而在堆积的发酵茶叶中,酶活性又上升到24.8,因而他认为“老茶堆积发酵是由于‘再生’酶作用的结果。第二,湿热作用学说:该学说认为由于杀青,基本上破坏了酶促作用,茶叶在渥堆中经较长时间的堆积和烘焙两个过程,湿热作用引起茶叶内可溶性物质复杂的化学变化,特别是非酶性的多酚类化合物的自动氧化。如苏联学者  相似文献   

7.
正黄花菜是以花蕾为收获对象的特殊蔬菜,其花蕾从植株上采摘下来后,新陈代谢异常旺盛,在3~5h内,因呼吸消耗、酶促褐变、开花、微生物腐败等变质,给菜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采后必须及时杀青。但是,传统蒸制杀青时间长、杀青不均匀、劳动强度大,导致黄花菜杀青成本高、营养损耗严重、质量参差不齐等,严重影响菜农经济效益。因此,开展黄花菜高温短时杀青研究,是探索黄花菜高效快捷杀青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以沙棘鲜叶为原料,探讨微波杀青工艺,以杀青时间、投叶量、微波火力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水平试验及正交优化试验,以沙棘叶微波杀青后POD相对酶活、茶多酚含量及黄酮溶出量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沙棘叶茶微波杀青工艺参数为:投叶量为40 g,杀青时间为90 s,微波(功率1 200 W)火力为60%时微波杀青效果最佳,此时POD相对酶活为1.690%,茶多酚含量为16.981%,黄酮溶出量为2.340 mg/g。  相似文献   

9.
黑茶渥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是我国特有的一大茶类,生产历史悠久,主要产于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其由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其中,渥堆是黑茶制造中的特有工序,也是形成黑茶品质的关键性工序,经过这道特殊工序,使叶肉的内含物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以形成黑茶特有的色、香、味。综述了近10年来黑茶渥堆中微生物、生化成分、酶活性及渥堆调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同时提出了今后黑茶渥堆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正>一、加工过程原料采收→杀青→冷却→脱水→揉制→干燥→包装→成品。二、技术要点1.原料的采收。采摘嫩叶时应防止叶脉受伤,否则溢出的汁液遇空气会氧化变色。采后应立即将其放在阴凉处贮藏。2.杀青。即将桑叶放入100℃热水中烫20秒。杀青的目的是使鲜桑叶中的酶失活,同时除去生青味,使其产生特有的清香,另外也可增强其柔韧性,有利于揉制。3.冷却。热烫后立即将桑叶取出,用冷水迅速冷却  相似文献   

11.
茶多酚氧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进行茶多酚酶(PPO)促氧化、碱性氧化、酸性氧化试验,结果发现:茶多酚在3种氧化条件下均可氧化并形成茶黄素(Ts);酶促氧化形成茶黄素的含量比化学氧化形成量低。在双液相体系中茶多酚进行碱性氧化和酸性氧化,茶黄素形成量较接近。并就儿茶杯素氧化方法对茶色素制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用太阳晒干、杀青晒干、机械烘干和烘房烘干加工的八角干果,试验结果表明:(1)干鲜率高低顺序为太阳晒干>杀青晒干>机械烘干>烘房烘干,SSR测验差异极显著。(2)太阳晒干和杀青晒干颜色棕红色,机械烘干和烘房烘干经15天后,由黄褐色转为棕褐色,气味芳香。(3)芳香油含量高低顺序为机械烘干>太阳晒干>杀青晒干>烘房烘干。机械烘干与杀青晒干、烘房烘干差异极显著,杀青晒干与烘房烘干差异显著,其余差异不显著。(4)水分含量高低顺序为太阳晒干>杀青晒干>机械烘干>烘房烘干。太阳晒干与其余3种方法差异极显著,杀青晒干与机械烘干差异不显著。生产上,阴雨天气时采用机械烘干可达到商品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鲜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r(Fr.)Sing.]杀青方法及干燥工艺,比较了不同杀青方法和干燥工艺对金针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漂烫、蒸气和微波杀青处理15 s均可以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热风干燥温度50℃、装载高度1.0 cm时金针菇干燥速度较快,品质较好;采用DSC法测定金针菇菇柄和菇帽的共晶点分别为-16.5、-18.8℃,共熔点分别为-1.7、-1.4℃;不同杀青处理冷冻干燥过程中金针菇水分含量变化情况不同,冻干22 h时,水分含量为漂烫杀青鲜样蒸气杀青微波杀青;不同干燥工艺得到的金针菇品质分析中,冻干样品品质最好,其次是变温热风干燥样品;综合成本因素,变温干燥是处理金针菇经济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绿茶的加工,可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3个步骤,其中的关键环节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  相似文献   

15.
省级名茶“清淮绿梭”属绿茶类,是桐柏县经作站茶叶技术人员根据绿茶的制作原理和名茶色、香、味、形俱佳并有自身特色的质量要求,通过反复实践操作和对比总结研制而成的。该茶以梭状、扁形为外形特点,制作采用“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炒烘结合,变温整形干燥”的办法,工艺流程包括:鲜叶——杀青——整形——干燥等几个主要工序,每个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绿茶的加工,可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3个步骤,其中的关键环节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以便达到绿茶的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一、绿茶品质的形成和杀青过程的主要化学变化 绿茶产品花色较多,其种类有炒青、烘青、晒青、蒸青之分,外形有长、扁、圆、针、卷、片之别,其品质的形成,无论制成哪一种绿茶,都是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个过程。绿茶在干燥过程因工艺操作不同,可制成长条、圆柱、扁条、弯曲等各种不同形态的绿茶,而绿茶初制的化学变化主要取决于杀青阶段掌握正确的温度以钝化鲜叶中酶的活性之后,使鲜叶中的化  相似文献   

18.
近五年茶鲜叶杀青工艺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青是绿茶加工重要工序之一,是形成绿茶特有"绿汤绿叶"性质关键所在。在概述鲜叶杀青工序前提下,主要介绍了滚筒杀青、热风杀青、蒸汽杀青和微波杀青等4种杀青方式以及杀青设备研制方面的进展,最后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对杀青工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农村新技术》2009,(8):63-65
乌龙茶属青茶类,是半发酵茶。初制工艺比较复杂,技术要求也较高。前阶段用红茶工艺加工,经过晾青、晒青、摇青和做青4道工序。后阶段用烘青绿茶初制工艺加工,经过杀青、初揉、初烘(毛火)、复揉、复烘(足火)5道工序。乌龙茶制法综合了红茶和绿茶的工艺特点,其品质既有红茶的甘醇,又有绿茶的清香,品饮后回味甘鲜、齿颊留香、神怡身轻,给人特殊的享受。根据其制法和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20.
以不同微波杀青时间处理白茶花,经感官审评和主要成分理化分析表明:不同微波杀青时间对白茶花的感官品质有极显著影响;对白茶花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糖、黄酮含量以及清除羟自由基、清除DPPH自由基和总抗氧化能力有极显著影响;对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影响。白茶花经微波杀青180s的感官品质最优,外观黄绿紧结,汤色绿黄明亮、熟香,滋味熟略甜,花底黄绿匀整。微波杀青150~180s更有利于白茶花内含成分的保留,其中可溶性糖和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在不经微波杀青时其含量也相对较高;微波杀青180~240 s的白茶花抗氧化能力较强,且微波杀青180 s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因此,以微波杀青180 s进行白茶花杀青更有利于白茶花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