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台山佛学茶艺队礼佛茶演示解说词山西省忻州地区茶文化研究学会李亚民,薄良玉女士们、先生们:我们今天为您奉献的是五台山佛学茶艺队演示的“礼佛茶”茶艺,希望您能以平和、宁静的心情来领略。佛茶作为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别具风采。佛茶茶艺作...  相似文献   

2.
茶艺的使命与“无我茶会”湖南医科大学茶与健康实验室曹进,赵燕近年来,茶艺与茶艺馆在大陆各地不断出现,各种极富中华民族传统色彩的茶艺表演异彩纷呈,争奇斗艳。装饰一新,民族特色浓郁的茶艺馆在大、中城市都有出现。但出乎茶文化学者、茶艺业业主意料的是,大陆茶...  相似文献   

3.
心香一瓣见真情──记香港茶艺中心理事长叶惠民先生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谢珊珊久闻香港有个茶艺中心,茶艺中心有位热心茶艺事业的茶人──叶惠民。初识叶先生是因了茶,因了他爱茶而与茶有关的一切人和事,因了他为弘扬茶艺不惜时间、金钱和精力的侠肠义胆。记得去年四、五...  相似文献   

4.
茶艺比赛以茶会友茶艺本是中华古文化之一,虽有一段短暂时间受忽略,如今又重新兴旺起来,除中国大陆、台湾、星马近年遍吹茶艺风气外,本港讲究饮茶的风雅之士渐多,昨日更举行茶艺大寒,透过技术交流切磋,将茶艺文化推上新境界。“油盐酱醋茶”各类日常生活必需品中的...  相似文献   

5.
出使新加坡宣传武夷山——“武夷茶艺、茶歌舞旅游艺术团”赴新加坡演出胜利归来武夷山市文化局曾震中由中共武夷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梁继武为团长的“武夷茶艺、茶歌舞旅游艺术团”一行12人,已结束在新加坡唐城商场的12场茶艺、茶歌舞演出,于最近戴誉归来。这次出国...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为纪念陆羽《茶经》问世1220周年,澳门茶艺界在今年4月15至24日,于 于花城公园举办了一系列茶文化活动。其内容包括: 《茶经、茶书、茶具展》:展出《茶经》各种版本、陆羽生平简介、各种茶文化书刊、历代茶具。时间从4月15日至4月24日。 “茶缘茶会”暨茶艺示范:来自澳门、台湾、香港、广州、珠海五地的茶艺爱好者,举行露天茶会。时间为4月15日下午3时开始。 陆羽《茶经》专题讲座:由台湾茶文化专家范增平和香港茶艺专家叶惠民两位教授主讲“《茶经》对中国及世界茶文化的影响”、“《茶经》对中国茶…  相似文献   

7.
澳门举行“澳门茶艺协会周年会庆暨母亲节茶宴”(本刊讯)今年5月10日,澳门茶艺协会在澳门新口岸万豪轩大酒楼举行“澳门茶艺协会周年会庆暨母亲节茶宴”。来自澳门政界、文艺界、饮食界的知名人士和香港、珠海茶艺界以及广东、北京电视台等新闻界人士出席了这次盛会...  相似文献   

8.
茶文化是饮茶之后很长时间后才产生的。那么什么是茶文化呢?王玲女士认为,中国茶文化包括茶艺、茶道、茶礼、精神以及在各阶层人民中的表现和与茶相关的众多文化现象。茶艺是点茶技法和整个饮茶过程的美学意境。茶礼是在饮茶活动中表现人们以茶培养、修炼自己的精神道德,协调人际关系,求得自己思想的自洁、自省,沟通彼此情感的一定形式。茶道是茶艺与饮茶的精神内容、礼仪形式交融结合,  相似文献   

9.
中华茶艺概念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以寿 《农业考古》2002,(2):139-144,159
“茶艺”一词是台湾茶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提出的 ,现已被海峡两岸茶文化界所认同、接受 ,然而对茶艺概念的理解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 ,可谓众说纷坛 ,莫衷一是。近日拜读陈文华先生的大作《论当前茶艺表演中的一些问题》 ,深以为是。下面也谈一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并求正于广大茶文化界人士。一、“茶艺”一词溯源中华茶艺古已有之 ,但在很长的时期都是有实无名。中国古代的一些茶书 ,如唐代的陆羽《茶经》 ,宋代的蔡襄《茶录》、赵佶《大观茶论》 ,明代的朱权《茶谱》、张源《茶录》、许次纾《茶疏》等 ,对中华茶艺记载较详。古代虽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茶艺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渐入人们的家庭日常生活及小型聚会之中。生活型茶艺与表演型茶艺的分殊,使得观看或参与茶艺中的人有了不同的感受,或更亲近了茶,或更远离了茶。文章提出亲近佛法的爱茶者以"简净悟空"的生活茶艺为方便法门,在日常饮茶生活中,艺茶吃茶,感悟禅思想,身心兼修,清净心灵。倡导爱茶者将生活茶艺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便打开了一扇生活茶艺的禅修之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南涧彝族罐罐茶茶艺和糊米茶茶艺,概括提炼出南涧民族茶礼,指出南涧民族茶艺和茶礼要突出南涧本土民族——彝族的民族特色,将民族礼仪、民族风俗、民族音乐、民族服饰、民族饮食、茶的保健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奉献出南涧茶艺的精品。  相似文献   

12.
为推动茶道艺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市民高雅的文化生活,促使澳门茶艺文化朝纵深方向发展,澳门中华茶道会筹划举办第四届大型茶艺文化活动《镜海茶缘》之“茶韵琴声画意诗情”茶艺文化日,选址在中西融汇、古色古香的庭园——卢廉若公园进行,免费招待市民。除了由澳门中华茶道会担纲的茶艺茶道节目外,还邀请本澳琴家、诗人、书画冢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茶与诗书画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3.
由沈阳市人民政府、市劳动局主办,和静园茶楼牵头的“首届中国沈阳国际技能交流会”和静园杯茶艺技能大赛于八月八日在和静园茶楼隆重举行。本次茶艺技能大赛,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兴趣。有来自沈阳、新民、辽中和周边城市30余家茶艺馆的专业茶艺师及茶艺爱好者共49人报名参赛。参赛选手年龄最大的37岁,最小的仅四岁。得到市公证处的大力支持。通过茶艺表演和茶叶的品评两大项竞赛,展示了沈阳茶艺队伍的形象和高水平技艺的实力。进而达到提高从事茶艺人员的业务素质,为适应沈阳产业结构调整需求,促进和繁荣沈阳茶艺事业的发展做出…  相似文献   

14.
叶惠民藉茶艺弘扬中华文化怀着一颗赤诚的中国心,他走遍大江南北,甚至孤身深入偏远山区部落,寻找千年古老茶树,为的就是弘扬素有“国饮”之称的“茶”。此生,就与“茶”结下了不解缘!茶艺文化和睦清心启发生命意义钟爱茶艺文化,和睦清心的本质。雅博茶坊董事长叶惠...  相似文献   

15.
周洁琳 《农业考古》2000,(4):111-112
一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风尚进入人们的生活,演变为一种品茗的艺术程式,就是我们常说的茶艺。“茶艺”这一名称,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台湾茶艺界,为了有别于日本的“茶道”而提出来的。因此,认识中国茶艺意象特征,理解茶艺审美情趣,有助于当前中国茶艺的发展与推动,有利于茶文化理论研究的提高。“茶艺”的含义,用台湾范增平先生的话说:“茶艺包括两个方面,科学和人文的。也就是,一、技艺,科学地泡好一壶茶的技术;二、艺术,美妙地品享一杯茶的方式。”(《台湾茶文化论》)通俗的说,就是茶艺内涵包含二个方面:物质与精神。…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外事职业高中在台湾茶艺大师范增平先生的指导下,开展茶艺教育、开设茶艺专业,取得一定成绩,为弘扬中华茶文化尽一点微薄之力。1999年春季,为送第一位中华茶艺小姐赴德国柏林进行茶艺表演,我们向德国驻华使馆递交了有关文件,申请签证,但遭到拒签,原因很简单:“只听说有日本茶道,没有听说过有中华茶艺”。接到这个消息起初感到吃惊和不满,但静心自问越发感到弘扬中华茶文化之必要。茶源于中国,流传到日本后,得到良好的发展,尤其高品位茶文化──茶道,更是以其高雅而广为人知。但在茶的故乡中国,多年来茶文化,尤其是高品…  相似文献   

17.
香江惠民茶     
香江惠民茶江苏人民出版社凯亚一九龙半岛上是压根儿就不种茶,也不炒茶的,历来如此。不料今年三四月间,却破天荒地颖出一种“香江惠民茶”!此乃雅博茶坊的一种创举。其主人呢,即香港茶艺中心理事长、中国国际茶艺会会长叶惠民先生。说来我与叶惠民君睽别久矣,记得那...  相似文献   

18.
紫砂壶是江苏宜兴出产的著名茶具之一。在简约、时尚的生活茶艺中,如何选择一把紫砂壶用于泡茶,是初学茶艺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文章从生活茶艺的角度提出选壶的一些观点和方法,不同于作为艺术品的紫砂壶判断方法。希望爱茶者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把紫砂壶,品茗习茶,乐在茶艺,过上有滋有味又有趣的茶生活。  相似文献   

19.
西欧茶吟     
在今年中法友好年,应法国(里昂)茶文化协会会长北歌女士之邀,由来自十一个省、区的茶友组成的中国茶艺代表团一行36人于11月7日赴法国里昂参加“中国茶文化节”,同时,于同月9日举行国际茶文化协会联席会议。通过这两个活动,东方茶艺始传西欧,功德无量。湖北三位茶友随团参会,一路茶吟,遂得诗词43首。  相似文献   

20.
《农村百事通》2011,(12):8-8
在菜品中加入茶叶、茶汁、茶沫当佐料,对大部分厨师来说不难,但如何适量、爽口并利于健康,则考验厨师的功底。33岁的李洁,就凭这独门绝技,把她在重庆磁器口开的“福和康茶艺素食馆”经营得风生水起。现在的茶艺素食餐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