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为选育对目的害虫毒力高,生产性能稳定的菌株,收集了101个苏云金杆菌株,经初选、复筛和营养细胞酯酶分析,从中选出82038(galleriae 酯酶型)、83002(dendrolimus 酯酶型)、83016(galleriae 酯酶型)3株优良菌株。用3菌株与生产菌株7216—13对舞毒蛾、杨尺蠖、柳毒蛾和杨扇舟蛾进行毒力测定表明,除对杨扇舟蛾毒力较低外,对其它几种害虫均有80%以上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是松林的主要害虫,利用松毛虫病毒进行生物防治的试验研究工作正在我国各地开展,现将我场马尾松毛虫病毒的初步试验情况整理如下: 一、试验内容 1.室内不同型病毒稀释液对松毛虫的毒杀效果比较;  相似文献   

3.
应用白僵菌Bbfj菌株、苏云金杆菌(Bt)粉剂及其不同配比的混剂对马尾松毛虫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混剂防效好于白僵菌Bbfj和Bt单剂,而且有一定的速效作用;筛选出Bbfj与Bt粉剂以2∶1比例混合防治最适,大规模防治平均效果达90%以上。Bbfj与Bt混合防治是快速而持续控制马尾松毛虫的有效手段,为探索配制马尾松毛虫复合微生物杀虫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呼和浩特市大窑林场自然死亡的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幼虫体分离Bacillusthuringiensis菌株Bt-S04,通过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反应并与菌株Bt-k01进行对照,Bt-S04其精氨酸酶、尿酶和水杨苷反应均为阴性,菌膜反应和蔗糖发酵反应均为阳性,与苏云金杆菌松毛虫变种有差异。室内采用针叶给毒法,测定了Bt-S04和Bt-k01菌株对落叶松毛虫2龄幼虫的毒力,其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5.493×106(1.349×106~1.698×107)CFU/mL和7.227×105(3.111×105~1.399×106)CFU/mL,Bt-k01对落叶松毛虫2龄幼虫的毒力是Bt-S04的7.6倍,致死中时间是其1/5。经紫外光照射2 h后,Bt-k01和Bt-S04活菌率分别是5.4%和8.2%,微胶囊化后菌液成活率分别是72%和76.3%,表明微胶囊剂的抗紫外线能力增强了。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毛虫生物防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毛虫是一种严重危害马尾松、湿地松等松树的害虫。本文介绍了对马尾松毛虫有很好防治效果的白僵菌、苏云金杆菌、多角体病毒等几种生物防治药剂,并详细介绍了运用这些药剂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技术、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还对生物防治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 应用微生物防治森林害虫是害虫综合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发掘当地病原微生物资源,在1982-1984年对多种病原微生物(特别是苏云金杆菌) 进行系统调查研究过程中,于1983年12月8日从甘南县绿色林场罹病落叶松毛虫幼虫体中分离得到苏云金杆菌一新菌株-GN128。经紫外线照射筛选、毒力测定、比较分析和防治试验初步认为GN128菌株在黑龙江省是防治落叶松毛虫的优良乡土菌株。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对B_3等4个不同白僵菌的菌株进行工厂化生产,分别观测各菌株在各个生产阶段的表现性状和生长特点及菌粉质量;并对马尾松毛虫进行室内死亡速率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及大面积生产性防治。已筛选出适于我区扩大生产和应用的高毒白僵菌B_3菌株。B_3菌株在生产过程中表现出孢子萌发快,菌丝生长旺、产孢时间短、菌粉质量高等优良性状,在施菌处理后,对马尾松毛虫的前期感染死亡率(室内5天内,林间15天前)显著高于广激、广单、瓯单。试验表明、B_3菌株是具备对马尾松毛虫感染快、作用迅速、僵虫出现早等优良性状的高毒白僵菌株。  相似文献   

8.
苏云金杆菌是目前产量最大、杀虫效果较好的微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防治。通过广泛收集,并对31株苏云金杆菌进行了发酵菌数和营养生长速度测定,结果发现,发酵量高的菌株其生长速率也快,其中CT-87表现最好,13天菌落直径达到85.67 mm,其次是CT-81和CF1274、CF1263,生长最慢的是CF1271,菌落直径只有23.21 mm,仅为CT-87菌落直径的27.1%。针对杨小舟蛾进行的毒力初筛结果显示,CF1262、CF1263和CF1269等3株菌株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48 h杀虫校正死亡率都在95%以上,其中CF1263毒力最强,达到100%。5株高毒菌株对杨分月扇舟蛾的毒力相对偏低,48 h校正死亡率最高的CF1263菌株也仅达到69.2%,其他菌株均在40%以下,表明菌株对不同目标害虫的毒力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对CF1263和CF1269两株高毒菌株进行了抗性比较,结果表明,CF1263菌株在温度适应能力和抗紫外线方面较CF1269有相对优势。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对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幼虫的毒性与苏云金杆菌的不同亚种,同一亚种的不同菌株以及发酵培养基组分有相关性,而在发酵过程中培养基全氮、有机碳、碳氮比例的消长规律与对昆虫的毒性未见一定的相关性。在发酵过程中,同一菌株在同一培养基中的菌数与试虫毒性成正相关;而不同菌株在同一培养基或同一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中菌数与对试虫的毒性无关。因此,单纯以活孢子数为指标评价苏云金杆菌不同菌株和不同发酵条件下的杀虫活性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0.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传播的主要媒介昆虫之一,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本文通过比较6株不同来源白僵菌对松墨天牛的毒力,筛选出致病性最好的菌株与3种高分子材料混合制备成微胶囊,比较不同微胶囊在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ichuanensis)体表的附着力以及室内对松墨天牛的侵染效果。结果表明:分离自松墨天牛感病虫体的菌株B2在生长性状和对松墨天牛的致病力上均优于其他菌株;海藻酸钠微胶囊对川硬皮肿腿蜂体表附着率达63%以及室内试验中对松墨天牛的侵染率达60%。本次研究证明了利用天敌昆虫携带病原真菌微胶囊防治蛀干害虫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正> 白僵菌生物杀虫剂,多年来对保护森林资源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它除防治松毛虫以外,对其它害虫毒杀效果如何?1992年我们分别对杉肤小蠹虫、枣尺蠖、茶毛虫、泡桐大袋蛾等害虫进行了室内毒杀效果生物测定。  相似文献   

12.
<正> 松毛虫在河北省是松林的一大害虫。为此,多年来进行了不同防治方法的研究,近年来又相继开展了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的研究。而在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发现松毛虫体内寄生天敌昆虫种类很多,并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种群  相似文献   

13.
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usTsai etliu)在北方分布较广,是松林的主要害虫之一。我所在学习外省经验研究利用昆虫病毒防治松毛虫的过程中,最近在本地区发现了油松毛虫多角体。经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鉴定,初步认为是油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通过用于室内和林地防治试验,证明对油松毛虫有较高的杀虫效果,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微生物杀虫剂。一、病原体的发现1977年8月,我们用从建平县富山公社鱼山子林地捉的2龄左右的油松毛虫幼虫,分放在用松毛虫死虫水、棉铃虫病毒和洗衣粉水等14种不同材料处理的松枝上,在室内进行观察。8~20天后,各种处理的试虫几乎全部死亡。根据显微镜检查,在每种处理的死虫中都发现了多角体,其中最多的占89%,最少的也有33%。分析结果,与试验处理无关。随后,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杨树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Y-S-Y12对人参锈腐病的生防作用,进行室内外抑菌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室内抑菌率达到95.13%;菌株的发酵浓缩液对菌丝生长抑菌率为69.41%。Y-S-Y12菌株的发酵浓缩液(含活菌)田间对锈腐病的防效达到75.79%,人参Panax ginseng苗成活率比对照增加了51.82%,小区人参产量比对照增加了154.73%。Y-S-Y12菌株及其发酵浓缩液对6种植物病原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Alternaria brassicicola,Botrytis cinerea,Rhizoctonia solani,Cytospora chrysosperma,Fusarium moniliforme)菌丝生长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在较广的温度和p H值范围内均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中20℃、p H6.18条件下的抑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5.
粉蝶虫疫霉可感染包括马尾松毛虫在内的大量农林害虫,其分生孢子可引发林间害虫种群流行病。该研究测定了温度、湿度、光照对该真菌分生孢子产量、弹射数量等的影响,高湿环境有利于分生孢子弹射,15—20℃、100%相对湿度条件下产孢量最大,25—30℃产孢高峰期出现最早。  相似文献   

16.
赤眼蜂的繁育与释放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眼蜂是一类很有利用价值的天敌,可寄生在鞘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双翅目、半翅目所属24个属220种昆虫的卵内。该技术是一项生物防治害虫技术,是利用赤眼蜂对害虫虫卵的寄生从而控制害虫数量、达到防治目的,防治效果可达到70%以上,是大面积防治玉米螟和松毛虫及其它各类较为理想的措施。该技术包括赤眼蜂不同产品、放蜂量和最佳放蜂时期及方法等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松毛虫(Dendrolimus sp.)是中国森林发生面积最大的食叶害虫。为了更好地对松毛虫进行防治,筛选出经济、高效、实用的防治措施,选取昌图县付家林场4块标准地,在早春通过采用绑胶带、毒绳等措施进行松毛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胶带、毒纸绳和毒麻绳3种材料阻隔松毛虫上树数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防治效果依次为毒麻绳毒纸绳胶带,以用胶带防治效果最差;不同部位绑2圈毒纸绳处理和绑1圈毒麻绳处理是防治松毛虫效果最好的2种方法。综合防治成本因素,建议在昌图县使用绑1圈毒麻绳处理的方法防治松毛虫。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单用菊酯类农药使害虫很快产生抗药性的问题,1989年3—4月间,应用25%菊乐合酯乳剂在金华、武义等5县进行了飞机超低量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和大面积推广。防治结果表明,每亩用药量7、9、11毫升,对3—4龄和5龄松毛幼虫虫防治效果达96.5%以上,且药效稳定,成本略低于菊酯类农药,可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9.
<正> 对抗马尾松毛虫松树种的研究,是森林害虫综合防治工作的一项营林技术措施。在过去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于1972年对海南松进行引种造林,观察其抗虫能力;1979年5月初又分别在室外1.5米高左右的海南松、火炬松、湿地松和马尾松幼树上套1.6米高的铁纱笼饲养马尾松毛虫,并在室内用小铁纱笼以四种针叶进行对照饲养。其结果说明不同松树种的针叶作饲料,不仅直接影响马尾松毛虫幼虫的生长发育,还能影响其后代的繁殖。如火炬松针叶饲养的马尾松毛虫雌雄比为:室外套笼饲养的为15.38%;室内的为12.5%,比其他三种针叶饲养的比例均低,且雌蛾的怀卵量明显减少,平均每个怀卵量为38粒,最少的仅13粒,且卵的胚胎发育尚未完全,全部卵粒青色。相反马尾松针叶饲养的雌蛾卵粒绝大多数为粉红色。由此可见饲料不同对马尾松毛虫的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学聘  陈倩 《林业科学》1994,30(4):320-324
四株表达苏云金杆菌δ-内毒素蛋白基因的大肠杆菌对林业主要害虫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ius),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alker),舞毒蛾Lymantriadispar(Linnaeus),杨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Erschoff)幼虫作用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该四株对上述四种昆虫均表现较高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