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研究了糯稻12个数量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糯稻单株产量与许多农艺性状有关,和产量性状关系密切的性状有:单株有效穗、每穗实粒数、空秕率、剑叶长和剑叶基角。通过与产量性状有密切关系且遗传力比较高的一些性状的选择,间接地对产量性状进行选择,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影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品质关键农艺性状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29份不同农艺性状的青贮玉米材料组配54个杂交组合用于试验.经相关和通径分析,明确了影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为秸秆产量、茎粗、籽粒产量、节间数、株高、穗位高和苞叶数,建立了以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为依变量的回归方程.通过对影响生物产量的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相关性进行初步分析,发现对生物产量有关农艺性状的选择,并不会...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单株种子产量若干数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是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冬小麦单株种子产量高低与其产量构成性状有关,不同的农艺性状对单株种子产量的作用不尽相同。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冬小麦单株种子产量与其组成因素的9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并把各性状对单株种子产量的相关部分区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一步明确各农艺性状在单株种子产量组成中的相对重要性,从而为冬小麦高产育种提供选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国外22个常规糯稻品系(种)在云南引种的生育期、部分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国外常规糯稻品系(种)基本适应勐海勐混地区的自然条件,其中TSN14、TSN3、TSN18和TSN9表现出较好的农艺性状,667 m2产量分别为554.3、551.9、547.6、537.4 kg,明显高于对照,综合表现好,通过进一步提纯复壮后,申报云南省审定并推广应用,能够利用杂交优势或分子育种作为种质材料应用。TSN15、TSN13、TSN19、TSN7和TSN10的部分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可在下一年继续种植,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宁夏枸杞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枸杞进行了枝长等8个农艺性状与果实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枝长、单叶面积、果节长、每节结果数、第1着果节位5个性状与产量呈负相关;枝数、单果重、冠径3个性状与产量呈正相关。8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都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可以直接用于选择丰产性的性状有枝数、枝长、单果重和果节长,其他4个性状不能用于直接选择丰产性。在可直接选择丰产性的4个农艺性状中,对提高产量作用最大的是枝数,其次是单果重。  相似文献   

6.
油葵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油葵育种中各农艺性状的选择和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对12份油葵材料12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有11对性状相关呈显著性,18对相关呈极显著性,各性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关联。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3个因子,第1个因子与产量有关,第2个因子与植株有关,第3个因子与籽粒有关,累计贡献率达81.740%。  相似文献   

7.
以寒丰不育系(HFA)为母本,突变体寒丰糯(HFwxB)为父本,通过多代杂交、回交转育,育成糯稻不育系寒丰糯A(HFwxA)。HFwxA与HFA比较,除籽粒胚乳呈蜡质状和千粒重降低外,在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花粉不育特性和配合力等方面的表现均基本一致。寒丰糯不育系(HFwxA)表现育性稳定,农艺性状优良,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等特性。利用其配制的杂交糯稻组合,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等特点,其糯米淀粉黏度特性指标值也优于常规糯稻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8.
对261份南方夏大豆材料及其中55份高产夏大豆材料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湖南,通过对夏大豆生育期、株高等农艺性状以及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等产量性状的调控,可以选择出高产夏大豆品种;高产夏大豆在生育期、株高等农艺性状,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等产量性状上趋于一致性,调控农艺性状对育种有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有利基因拓展现代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和改良目标性状,利用15个主要农艺性状对135个太湖流域糯稻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晚熟、株高和穗颈长偏高、着粒密度和产量偏低为太湖流域糯稻地方品种的主要特征。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3.42% ̄35.01%,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穗颈长短、着粒密度等6个性状居前列。主成分分析显示,PC1-PC5能够解释总体70.4%的变异,而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着粒密度、单株有效穗、株高、千粒重、单株产量等7个性状因具有高的特征向量值,为分析太湖流域糯稻地方品种资源的重要性状。以主成分分析中提取的5个公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可将研究材料分为14类,其中第Ⅰ、Ⅸ、ⅩⅣ和Ⅻ类品种有利性状突出,是改良当地糯稻品种的极有用的种质资源。产量构成因子和单株产量的偏相关分析表明,太湖流域糯稻地方品种对产量的贡献主要是单株有效穗和每穗粒数,这也是地方品种亟待改良的重点。研究还发现,同名异种现象十分普遍。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高产优质杂交糯稻新品种黔糯优88增产因素和高产途径,采用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对黔糯优88的全生育期、有效穗、株高、穗长、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整理,分析其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黔糯优88的产量与其余8个性状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有效穗、实粒数、千粒重和全生育期与产量关系密切,有效穗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实粒数和千粒重次之。在黔糯优88推广应用中,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措施以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量,同时注意其与实粒数及千粒重之间的协调,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优质糯稻引种与高产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选择较好的8个外地糯稻品种与当地2个主栽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糯36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糯性好、商品性好,比鄂糯7号增产10.00%,可作主栽品种推广种植;漳龙9104比鄂糯7号增产5.46%,有一定的推广前景.另外,选择品种比较试验中有突出优势的浙糯36进行多因素高产栽培试验和多点试种示范,表现出性状稳定,产量高达8 300~8 536 kg/hm2.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适宜浙江地区种植的粽子专用优质糯稻品种材料,以环太湖地区收集的27份糯稻种质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其田间产量、米质和加工成粽子的食味品质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粽子的受喜爱程度与粽子的气味、软硬适宜度、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绍糯9714的综合得分最高;根据5个主成分得分进行聚类,可将27份糯稻种质资源划分为5类,其中适合做粽子的糯米主要集中在第1类(浙糯优1号、浙糯106、绍糯9714、嘉禾糯1号,具有较好的品相、感官和加工品质,综合评分高)、第2类(皖垦糯1116、太湖糯、澄糯218、镇糯19、苏御糯、糯示02、糯示03、糯示05、香糯833,该类群具有较好的风味品质,但产量和品质较差,综合评分中等)和第3类(皖垦糯1号、糯示01、糯示04、糯示06、糯示07、糯示08、皖垦糯3号、武育糯4819,该类群具有较好的感官品质,综合评分中等),结合直链淀粉含量低于2%、粽子紧实度大于0.9的生产要求,最终筛选出适合浙江省种植的粽子专用糯稻品种材料有绍糯9714、浙糯106、糯示01、皖垦糯3号、浙糯优1号、嘉禾糯1号。  相似文献   

13.
上农香糯已于1987年10月通过市级技术鉴定,是当前上海地区高产、优质的糯稻新品种之一。本文对上农香糯的米粒外观、碾米品质、蒸煮和食用品质以及营养品质进行分析,取得了定量数值,为今后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个糯稻新组合进行品比试验,鉴定各组合在安顺市西秀区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为糯稻新组合的审定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安糯1870比对照增产38.87%,达8 421.35 kg/hm2,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5.
海亚香糯是海南海亚南繁种业有限公司以万冲农家香糯为母本、自育的糯稻中间材料HN23(昌江农家糯稻/雷州农家糯稻)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籼型香糯稻新品种,于2015年7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海南作为早、晚稻种植。该品种株叶形态好、生育期适宜、抗倒伏、抗稻瘟病、生态适应性广、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高产稳产、米质优良(达部颁优质三等食用长粒糯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稻米清香和黏性好。介绍了其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利用籼粳稻特异InDel标记分析云南糯稻品种的籼粳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籼粳杂种优势是实现水稻超高产育种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根据粳稻日本晴和籼稻93-11基因组序列设计的34对特异性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引物,对采自云南省7个地州17个县的181份糯稻品种进行籼粳性分析。通过对这些糯稻品种DNA样品在这34个InDel位点上的籼型或粳型基因频率,确定各个糯稻品种的籼、粳性。结果表明:141份测试品种被鉴定为典型籼稻,18份为籼稻,8份为典型粳稻,13份为粳稻,1份为偏粳稻。主成分分析表明,云南糯稻籼粳分化明显。  相似文献   

17.
赣晚糯7号是从余江糯稻的变异株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籼糯新品种,具有长势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06~2007年参加江西省区试,平均产量为6895.8 kg/hm2,其米质达国优级,糯性好。2008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高产籼糯与高产籼稻品种性状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高产籼稻"满仓515"为对照,对"鄂荆糯6号"、"闽岩糯"、"越糯3号"3个常规高产籼糯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及其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这3个籼糯品种的穗数比"满仓515"多28.3%~56.3%,但总颖花数和库容量分别比"满仓515"少7.7%~20.6%和14.8%~30.4%,最终产量水平比"满仓515"低15.4%~22.1%。说明常规高产籼糯品种每穗粒数少和生物产量低是其产量较高产籼稻品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恩糯2号是以三五糯经5万拉德钴辐射后用系谱法育成的优质高产糯稻新品种,其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米质为国标一级米.阐述了恩糯2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籼糯稻品种的产量构成特征和库源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游月华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5):14-16,33
为了阐明籼糯稻品种的高产限制因子和产量潜力,以原南方主栽的籼糯品种早糯717为对照,分析高产籼糯品种的产量构成特征和库源流特性。结果表明:杂优糯稻组合特优63糯高产的主要原因是生物产量高、库容量大,而未能充分发挥其高产潜力的原因是后期功能绿叶面积下降幅度快,干物质转化效率较低;籼糯稻高产育种,应朝着提高生物产量、提高每穗粒数方向开展,同时还要注重选择后期能维持较高绿叶面积且经济系数较高的株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