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外三叶草斑潜蝇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trifolii(Burgess)]属潜蝇科、斑潜蝇属。它是斑潜蝇属中11种杂食性昆虫中的一种。它可寄生在各种蔬菜、花卉、观赏植物、杂草和棉花上,并且寄主范围不断扩大。它已分布在世界上的42个国家和地区,并且还在继续蔓延。它不仅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严重时导致落叶、落花,使植物发育延迟,产量降低,使观赏植物和花卉的美学价值降低,从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如商业菊花,三叶草斑潜蝇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85%,另外三叶草斑潜蝇还会传播植物病毒。三叶草斑潜蝇与拉美斑潜蝇(LlllOOyzahuidobrensiJ和美洲斑潜蝇(…  相似文献   

2.
台湾省斑潜蝇种类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邓晓峰  王峻 《植物检疫》1997,11(5):284-289
台湾省斑潜蝇种类及其防治研究进展邓晓峰王峻屈娟(深圳动植物检疫局518010)中国过去有记录的潜蝇科共计有111种,其中台湾有77种[1],9种隶属于斑潜蝇属,分别如下。(1)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trifoli(Burgess)(2)番茄斑...  相似文献   

3.
三叶草斑潜蝇发生动态及检疫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王音  问锦曾 《植物检疫》1995,9(1):10-11
三叶草斑潜蝇发生动态及检疫王音,问锦曾(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北京100094)斑潜蝇是一类形体十分微小、潜入植物叶片中取食的双翅目昆虫。其中有些种类是蔬菜、花卉上的重要害虫,由于体小常常被忽视,直至发生了较严重的危害才引起人们的注意。三叶草斑潜蝇Li...  相似文献   

4.
斑潜蝇(Liriomyza.mik)危害农作物、蔬菜、花卉等有逐年发展的趋势。为对其全面研究,提出控制对策,建立标准饲养与毒力测定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现以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trifolii(Burgess))为例,简介国外有关室内饲养与毒力测定方法。三环境条件与三叶草斑潜蝇的发育关系”’三叶草斑潜蝇寄生于不同作物上,其各发育阶段对温度的敏感性有差异,如寄生在菜豆上,卵、幼虫、蛹最低估计阀值温度分别为8.0、8.9、10.1℃,蛹能承受的最高温度为35℃,但寄生在所有作物上,各个发育阶段有一个共同最适温度范围212~294℃。寄生于…  相似文献   

5.
美洲斑潜蝇及其近似种的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洲斑潜蝇及其近似种的特征比较湖北省植物检疫站(430070)刘元明据报道,斑潜蝇属有338种,其中有23种具有经济重要性,10种具多食性,主要通过潜食叶片为害农业和观赏植物。这之中,美洲斑潜蝇1994年被列为我国检疫对象;三叶草斑潜蝇、拉美洲斑潜蝇...  相似文献   

6.
有害生物——三叶斑潜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德良 《植物检疫》2007,21(2):120-122
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Burgess)隶属双翅目,潜蝇科,斑潜蝇属,三叶斑潜蝇又称为三叶草斑潜蝇。三叶斑潜蝇被列入农业部2006年3月2日公布的《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取代美洲斑潜蝇成为国内检疫性害虫。由于是新人侵害虫,许多植保工作者,特别是基层植保工作者对其形态特征、危害症状、生物学特性、寄主植物、防控措施等都不是很了解。现根据搜集积累的资料对三叶斑潜蝇作一概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6种寄主植物(茄子、芹菜、菜豆、青菜、番茄、辣椒)对三叶草斑潜蝇生长发育、存活的影响和三叶草斑潜蝇对这些寄主的偏好性及其选择性机制。结果表明:三叶草斑潜蝇在6种寄主植物上的生长发育历期从短到长依次是茄子芹菜菜豆番茄辣椒青菜,其中芹菜、茄子和菜豆是其嗜好性寄主;在茄子上存活率最高,辣椒上存活率最低;三叶草斑潜蝇在寄主植物单位面积上的产卵量与植物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呈负相关,在单位面积上的取食斑数与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三叶草斑潜蝇是我国重大入侵害虫之一,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寄生蜂作为膜翅目昆虫的一大类群,在害虫生物防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此,笔者于2021年10—12月在海南省各市县开展三叶草斑潜蝇寄生蜂资源普查时发现一种新的三叶草斑潜蝇幼虫寄生蜂。通过形态学鉴定确定该蜂为膜翅目Hyrmenoptera茧蜂科Braconidae蝇茧蜂亚科Opiina亮蝇茧蜂属Phaedrotoma的一个在中国尚未报道的新种,并命名为斑潜蝇亮蝇茧蜂Phaedrotoma sp.2。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分子进化树结果显示其与亮蝇茧蜂属寄生蜂聚为一类。本研究为后期三叶草斑潜蝇寄生蜂的人工扩繁打下基础,并有助于推动该蜂在田间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三叶草斑潜蝇对不同番茄品种的选择性,研究了三叶草斑潜蝇在8种不同番茄品种上的取食和产卵情况.结果表明,在可选择条件下,三叶草斑潜蝇在不同番茄品种上的取食斑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浙杂205>浙粉202>喜庆红株>金秋福禄>浙杂206>浙杂203>浙杂809>合作903;在浙杂205上产卵量最高,在金秋福禄上产卵量最少.在非选择条件下,三叶草斑潜蝇在合作903上取食斑最多,在浙杂809上的取食斑最少;而在各番茄品种上的产卵量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斑潜蝇隶属双翅目(Diptera)潜蝇科(Agromyzidae)斑潜蝇属(Liriomyza),是一类重要的农业害虫。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果蔬贸易的快速发展,斑潜蝇类害虫传入大陆地区的风险明显增加,植物检疫部门急需该类害虫的快速鉴定技术和方法。本研究针对我国进境检疫性害虫三叶草斑潜蝇(L.trifolii),在检测和检索其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I(mtDNA COI)基因序列并与其近缘种美洲斑潜蝇(L.sati-vae)和南美斑潜蝇(L.huidobrensis)相同基因序列比对的基础上,设计并筛选了其种类识别特异引物,初步实现了三叶草斑潜蝇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11.
邱中良  邱鸿贵 《昆虫天敌》1990,12(3):116-121
本文描述了群聚寄主卵和间隔分布的寄主卵对松毛虫赤眼蜂子代分配的影响。单头雌蜂产卵于群聚寄主卵时,平均每粒寄生卵的子蜂数明显少於单粒寄主卵时的子蜂数,但每头雌蜂所产的总子蜂数和被寄生的寄主卵数随着寄主卵群的卵数增加而增加。表明,雌蜂产卵于群聚寄主卵时能减少在每粒寄主卵中所分配的子蜂数,而增加寄生的寄主卵数目。密度制约是限制每头雌蜂寄生寄主卵数目的因素。在分散的寄主卵中,平均每粒寄生卵的子蜂数随着卵粒间距离增加而增加,但每头雌蜂所产的总子蜂数和被寄生的寄主卵数并没有明显地随着寄主卵粒间的距离大小而改变。可见,在分散寄主卵中,雌蜂的生殖力则是限制每头雌蜂寄生寄主数目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取食对寄生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蜂是调节昆虫种群动态的重要因子之一,其对寄主害虫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寄生蜂摄入的营养、寄生蜂的寿命和生殖力以及其对寄主的搜寻效率等。寄生蜂的营养主要来源于幼蜂体内营养积累和成蜂取食两个途径。其中成蜂取食又包括取食寄主和取食非寄主食物两个方面。某些种类的成蜂通过取食寄主来获得生存和生殖所需的营养,但是大部分成蜂需要取食糖类来作为其主要能源,而且糖类对寄生蜂的生存和生殖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寄生蜂的食物来源、食物营养在寄生蜂体内的分配、取食寄主和非寄主食物对寄生蜂的影响以及寄生蜂在寄主搜寻和非寄主食物搜寻之间的权衡,以期为寄生蜂的饲养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电镜下观察发现,菜豆锈病菌侵染菜豆后,逐步对其超微结构产生影响:寄主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叶绿体变形;叶绿体的片层结构排列零乱;线粒体脊模糊不清,直至叶绿体解体;线粒体空泡化;少数细胞的细胞壁分解;不同细胞的细胞器堆积在一起。同时,病原菌的侵染激发了寄主抗病性的细胞学表现:供试的抗感菜豆品种都表现为在病原菌侵入位点的寄主细胞壁内侧有高电子致密物质沉积;与吸器母细胞接触的寄主细胞壁加厚以及在吸器颈周围有电子不透明物质形成。只是这3种反应在抗病品种中表现得更加强烈。此外,抗病品种中还有一些特有的抗性特征,如被侵染细胞及其相邻细胞的快速坏死,吸器母细胞侵入位点的寄主细胞壁外侧也有一种高电子致密物质沉积,抗病品种中真菌吸器周围聚集含大量线粒体的寄主细胞的细胞质,且吸器外基质比感病品种中的宽。  相似文献   

14.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常见害虫之一,在菲律宾包括3个种,即Cnaphalocrocis medinalis、Maras-mia patnalis和M.exigua。根据1989年雨季在吕宋岛两个不同地区的调查,共记载了15个初寄生和2个重寄生性天敌,其优势种主要寄生2或3龄幼虫,杀死寄主在5龄之前。用值k和Bellows(1981)的密度制约模型分析表明,幼虫寄生作用是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的一个直接密度制约死亡因子,这种作用属补偿不足(b<1),并具有时滞效果。讨论指出,在调查时应避免使用某一时刻寄生率,来评价寄生性天敌的作用,而需要综合考虑寄主密度及随时间而变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西瓜花叶病毒(WMV-2)两株系寄主的病生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沈阳农大植保系植物病毒研究室提供的WMV-2两株系WMV-2(1)和WMV-2(2)为试材,它们除寄主范围及在某示植物上有症状反应的差异外,亦导致其寄主的病生理反应不同。如接种到西葫芦叶片后,株系的强弱差别亦能反应到叶片叶绿素含量多少。光合作用强度、电导率及过氧化物同工酶活性等指标上,试验初步观察到WMV-2的两个株系其寄主病生理上,存在某些可以分辨的差异,WMV-2(1)对西葫芦叶片内叶绿素的破坏程度、降低光合强度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的程度等均大于WMV-2(2)。由此,作者等初步认为这些病生理指标可作为区分西瓜花叶病毒株系较好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不同温度下转换寄主对桃蚜生态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5种温度、4组寄主与蚜源组合处理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转换寄主后的桃蚜的影响。同一寄主间移植的桃蚜在有效积温、发育起点温度、生殖率、死亡率、寿命以及抗逆性上与不同寄主间移植的桃蚜有明显的差异;寄主对桃蚜生物学、生态学特征有明显的影响,表明长期生活在一种寄主上的桃蚜获得了一定的专化性。若将其移植到另一种寄主上,则会表现出种种不适反应,但这种反应还未进化至型或寄主生殖隔离。  相似文献   

17.
潘务耀  唐子颖 《昆虫天敌》1994,16(3):123-126
本文介绍从日本冲绳输引花角蚜小蜂到中国广东省防治松突圆蚧并取得完全成功的输引程序,对害虫种类的鉴定,害虫和引进天敌生物学的研究,输引过程中的检疫处理,林间应用技术的研究解决等重要环节的做法和技术关键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广东稻瘟病菌的遗传宗谱与致病性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不同病圃同一套寄虫主的田间表现及其穗颈瘟分离菌株的遗传宗谱和致病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稻区稻瘟病菌的小种分布类型不同,对品种的致病性也存在差异。将已经过RFLP和PCR技术进行DNA指纹分析,并划分为不同遗传宗谱的稻瘟病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的致病性与其遗传宗谱类型、生理小种类型、寄主及采集地点存在密切的关系:(1)同一遗传宗谱、分离自相同寄主、鉴定出来的生理小种类型又较接近的菌  相似文献   

19.
寄主植物对棉铃虫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研究了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übner)在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上的变化。结果表明:(1)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幼虫发育天数差异较大,其顺序是:棉铃(14天)=人工饲料(14天)<扁豆(16天)<番茄(19天)<青椒(23天);(2)所有供试害虫均含有17种游离氨基酸,谷氨酸、甘氨酸和精氨酸是主要组成成份,第3龄期的差异比较显著;(3)多功能氧化酶和羧酸酯酶的活力随幼虫发育逐渐减小。3龄时期幼虫的活力较高于其他时期,取食青椒的棉铃虫酶活力高于其他4种植物。上述结果说明,幼虫第3龄期可能是解毒的关键时期,代谢过程是多酶系的复合反应,酶活力的变化与棉铃虫的生长发育不成正比,多功能氧化酶是重要的解毒酶,羧酸酯酶作为水解酶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玉米矮花叶病毒的株系鉴定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从白草(Pennisetum flaccidum Griseb)花叶病株上分离到1个引起玉米矮化花叶症的新毒株。病毒粒体形态、大小、内含体形状,传染方式、传毒介体和传毒特性,体外抗性,寄主范围等生物学特性与MDMV-B相似,血清学上相关;白草花叶病毒分离物可侵染Paspa-lum dilatatum和Bromus rubens而不同于SCMV;根据在鉴别寄主忻粱7号和Atlas高粱上症状反应的显著差异可与MDMV-B相区别。据此认为它是MDMV的1个新株系,称为MDMV-G。1984年测定结果,玉米、高粱和谷子都感染MDMV-B和G,二者总的比例相近,山西各地均有分布,但高粱上G多于B,而玉米B多于G。白草是G株系的主要越冬寄主,广泛分布在山西省玉米、高粱栽培区,且自然感染率较高,对玉米和高粱的生产是个潜在的威胁,应予注意。白草在我国分布广泛,G株系的重要性可能不限于山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