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家政策优化,农药的使用量日渐减少,但是农药残留仍是严峻的问题。清洗等是普通家庭中去除果蔬农药残留的主要手段,研究不同家庭处理方式对农药残留去除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国内残留现状和不同处理方式进行了介绍,包括普通清洗方式、电解水清洗、臭氧清洗、超声清洗,同时也介绍了不同果蔬、不同农药种类清洗方式的较优条件,为普通家庭选择清洗方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对比清水浸泡清洗和一种农残清洗机清洗对青菜上多种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方法]采用QuEChERS方法对载药青菜进行前处理,清洗方案一:施药后不处理;方案二:施药后清水浸泡清洗30 min;方案三:施药后机器清洗30 min.检测清水和机器对农药残留的去除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机器清洗对11种供试药剂在青菜上的农残去除率均高于清水浸泡清洗,平均去除率高18.55%左右.[结论]清洗机对11种供试药剂在青菜上的农残去除率在52.67%以上,且显著高于清水浸泡清洗,为高效去除青菜农药残留提供了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果蔬解毒清洗机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检测清洗果蔬菌落总数和农药残留来衡量清洗效果。选取了8种果蔬,6种方式清洗,用标准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果蔬表面细菌数量,对除菌率进行多重比较;另选4种有农残的蔬菜,以不同的机洗时间清洗,用农药速测卡定性检测农药残留,分析清洗时间对农残的清除效果的影响。【结果】在清洗水量和温度相同条件下,机洗效果优于手洗,机洗3遍,每遍清洗0.5 min除菌效果最好;机洗4 min除农残效果较好。【结论】从去除果蔬表面微生物和农残综合考虑,机洗3遍,每遍清洗1~1.5 min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1、及时清洗拖拉机上的泥土、杂草。2、卸下排气管,清洗里面的污水泥沙。3、清洗空气滤清器。先用柴油清洗滤芯,再用机油浸润,待多余机油从滤网上滴尽后再组装。  相似文献   

5.
不同清洗和储藏方式下戊唑醇在黄瓜中的残留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田间施药后的黄瓜为研究对象,模拟家庭清洗和储藏方式,利用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对不同清洗和储藏方式下黄瓜中的戊唑醇残留进行测定,旨在探究从田间到餐桌,鲜食黄瓜时农药残留的去除方法,为膳食风险评估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清洗方式下清洗15 min后,黄瓜中戊唑醇的去除率达到31.82%~78.79%。其中5%乙酸溶液对戊唑醇去除效果最佳。室温22℃时放置48h戊唑醇去除率达到67.42%。超声波清洗15min后戊唑醇的去除率为76.51%。  相似文献   

6.
采用荟萃分析方法探讨加工过程对大米中农药残留的影响,获得的响应比可为膳食风险评估提供加工因子。通过对多个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数据采集、荟萃分析计算,以获得不同加工方法对大米中农药残留影响的响应比及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单一加工方法中,脱壳、碾磨、抛光、浸泡、清洗1次、清洗2次、清洗3次、普通蒸煮和高压蒸煮的响应比分别为0.376、0.310、0.212、0.518、0.450、0.338、0.162、0.356和0.144,其中脱壳、碾磨和抛光的响应比均小于0.4,可有效降低大米中的农药残留量;随着清洗次数增加,清洗对农药残留量的去除效果增强;高压蒸煮对降低农药残留量的效果最佳;而浸泡效果较差。组合加工方法的响应比与单一加工方法响应比的乘积基本一致。所获得的响应比作为加工因子用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可提升大米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并可为大米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以及居民安全膳食引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公路交通要道对汽车轮胎进行清洗消毒早有实施,常见的有清洗、喷药及通过消毒约水池消毒等。以消毒药池消毒轮胎,多用于消毒要求较高的饲养场和隔离场及通行车辆较多的公路口岸和重要疫区的出入通道。特别是在运作繁忙的公路口岸,用消毒池进行轮胎消毒,是快速、便捷、有效处理沾带疫情轮胎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不同清洗和烹饪方式对芥菜和普通白菜中残留2种脂溶性农药(虫螨腈和高效氯氰菊酯)膳食暴露风险的影响,模拟厨房常用5种清洗方式(食用盐水、食用小苏打水、淘米水、自来水、食用醋水溶液)分别清洗芥菜和普通白菜,以及4种烹饪方式(煮、蒸、炒、腌制)烹饪加工后,利用QuEChERS样品前处理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检测样品加工前后虫螨腈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残留量变化,计算加工因子,并根据我国3个代表性人群(儿童、育龄妇女、一般人群)的膳食数据,估算加工前后农药膳食暴露量变化以及对长期膳食暴露风险的贡献率(ADIi%)和短期膳食暴露风险(%ARfD)的影响,评价了清洗和烹饪加工过程对减少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以及降低膳食暴露风险评估不确定性的作用。结果表明:芥菜采用食用小苏打水清洗,普通白菜采用食用盐水清洗,对2种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最好,显著优于自来水清洗;经过清洗、烹饪后,其加工因子(PFTotal)在芥菜中介于0.06~0.24 (虫螨腈)和0.04~0.11 (高效氯氰菊酯)之间,在普通白菜中介于0.05~0.21 (虫螨腈...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了毒死蜱及其有毒代谢物3,5,6-三氯-2-吡啶酚(TCP)在黄瓜腌制加工过程中残留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用水常规清洗能使黄瓜中毒死蜱的残留水平降低34%,清洗后的黄瓜经初腌和复腌2次处理后,其中毒死蜱的残留水平有所升高,3步处理的总加工因子为0.97;清洗对TCP的残留水平影响不大(仅降低2.6%),但经初腌和复腌处理后,其残留水平明显高于清洗前,3步加工的总加工因子为1.63。本研究表明,黄瓜经腌制前后毒死蜱的残留水平无明显变化,而代谢物TCP的残留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生产季节中有针对性收集的配药后遗弃的不同规格、不同剂型农药的包装瓶(袋),按照配药时清洗及不清洗两种方式分别称重,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农药废弃包装物中的残存农药重量,以科学掌握农药包装废弃物中残存农药的比例及与包装物重量的关系,供各地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果、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清洗去除研究是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的保证。臭氧处理技术是去除农药残留的常用方法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用于去除水果蔬菜上农药残留的臭氧处理技术,包括:臭氧产生方式、应用形式以及臭氧与其他方法联合处理技术的应用,综述了影响农药残留去除效果的因素,也介绍了臭氧去除农药残留的同时对果蔬外观、营养等影响,进一步探究了臭氧去除农药残留的作用机制和应用价值,旨在为臭氧清洗技术用于去除果蔬农药残留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考察敌百虫、毒死蜱、氯氰菊酯和多菌灵4种农药在莼菜加工过程中的加工因子,从而优化莼菜的加工过程,分别模拟莼菜加工的清洗、杀青、护绿和储藏4个步骤,考察4种农药的加工因子,并分析每个步骤的相关因素对加工因子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GC-FPD)检测敌百虫和毒死蜱的含量,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氯氰菊酯的含量,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LC-DAD)检测多菌灵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清洗时间的增加,4种农药的加工因子逐渐变小,并在一定时间后趋于稳定;在供试的10 min内,杀青时间越长,4种农药的加工因子越小;护绿和储藏条件的改变对加工因子均无显著影响。综合考虑莼菜品质和农药残留两方面因素,建议莼菜清洗时间为30 min,在不影响莼菜品质的前提下尽量延长杀青时间。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控制农药面源污染,黑龙江省通过建设集中配药服务站,在控制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整个集中配药服务站构成完整、封闭的农药污染处理体系,通过PHYTOBAC系统对药剂配制过程及打药作业结束后剩余的农药残液进行无害化降解处理。同时,集中配药服务站还建有农药包装废弃物临时回收箱,临时回收并保管包装废弃物。统一精确配药、统一清洗农药包装物,统一回收农药残液,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农药包装废弃物中的残余农药。  相似文献   

14.
正读者Q小姐:一块口香糖粘在了我的衣服上。我尝试用肥皂、洗衣液和洗洁精清洗,都难以清理干净。请问衣服粘上口香糖后,该如何处理呢?A博士:网上有传言称,用鸡蛋清能去除衣服上的口香糖,这是真的吗?对此,A博士决定用科学实验进行验证。按照网友介绍的方法,A博士首先准备好了鸡蛋清和一个小牙刷。然后,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最佳清洗方法,提高芹菜的食用安全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自来水、食盐、食醋、小苏打和果蔬清洗剂对田间芹菜样品 (以下简称田间样品) 及实验室模拟芹菜样品 (以下简称实验室模拟样品) 中吡虫啉残留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各种清洗方式对田间样品及实验室模拟样品中吡虫啉残留均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其中,田间样品去除率分别为自来水18%~46%、食盐溶液42%~75%、食醋溶液39%~68%、小苏打溶液14%~42%和果蔬清洗剂溶液29%~75%,去除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食盐溶液 = 果蔬清洗剂溶液 > 食醋溶液 > 自来水 > 小苏打溶液。实验室模拟样品去除率分别为自来水35%~63%、食盐溶液13%~31%、食醋溶液23%~42%、小苏打溶液13%~40%和果蔬清洗剂溶液25%~44%,去除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自来水 > 果蔬清洗剂溶液 > 食醋溶液 > 小苏打溶液 > 食盐溶液。以去除率为评价依据,清洗液的清洗时间、温度、质量分数和浸泡次数对去除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去除芹菜等蔬菜中吡虫啉残留,降低膳食摄入风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1 原料选择1 1 黄豆 要求无霉烂、无虫蛀、颗粒饱满。1 2 辣椒 选择辣味比较浓的红辣椒为好。晒干、碾成细辣椒面 ,越细越好。1 3 佐料 花椒、大蒜、五香粉、食盐等。一般配比黄豆 10kg ,辣椒面 1kg ,食盐 5 0 0 g ,其他佐料适量。2 制作方法先将黄豆清洗 2~ 3遍 ,用温热水浸泡 5~ 6h ,使豆粒完全膨胀并能脱去表皮。然后将膨胀脱皮的豆粒放在锅里用大火煮 ,煮至用手捏豆粒能成细末状为宜。煮好后捞出稍沥干水 ,并及时放到蒸笼里蒸 1h左右。蒸好的豆粒要及时趁热用无毒的塑料袋或其他能密闭的容器装好 ,放在干燥、吸热的地方发酵。…  相似文献   

17.
1、洗洁精:代替汽油、煤油清洗零部件效果很好,特别是橡胶制品,洗后不变形不发胀。 2、牙膏:柴油机的三大精密偶件需要研磨时,牙膏是极好的研磨材料;仪表灯上如有轻微划伤,也可用牙膏擦拭。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乙酰甲胺磷及有毒代谢产物甲胺磷在辣椒酱加工过程中的加工因子,从而优化辣椒酱的加工过程,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GC-FPD)分别检测辣椒酱加工中清洗、自然发酵和灭菌3个步骤中2种农药残留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流动水冲洗后,乙酰甲胺磷和甲胺磷的加工因子分别为0.71和0.58;自然发酵过程中,经发酵微生物作用,有部分乙酰甲胺磷降解为甲胺磷,乙酰甲胺磷和甲胺磷的加工因子分别为0.68和1.17;灭菌过程对2种农药残留量的变化影响不大。综合考虑辣椒酱的品质和农药残留两方面因素,建议尽量适当延长辣椒的清洗时间,在不影响辣椒酱品质的前提下,发酵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剂,加强对2种农药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农药学学报》2012,(4):462
何雄奎,男,1966年出生于湖北省通城县,毕业于德国霍恩海姆大学,获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中心主任、国际标准委员会ISO/TC 23/SC 6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分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全国植保机械与清洗机械  相似文献   

20.
列当(Orobanche spp.and Phelipanche spp.)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危害严重的根寄生杂草,防除列当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正确地采集和预培养列当种子是获得正确防除列当研究结果的前提。列出了大田正确采集列当种子的方法,以及对采集到的种子进行过筛提纯、加洗洁精和吐温20清洗后,再表面消毒和预培养,并通过发芽试验检验此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经过处理的向日葵列当、瓜列当种子的发芽率最高分别为54.4%、59.1%。此方法可以应用于列当的采集和预处理过程中,可为列当研究和防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