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认真选好种鸽 麦收后购买种鸽,季节比较适宜.但目前市场上种鸽质量差异很大,有的用5年以上的老鸽当种鸽出售,有的用4~5个月的青年种鸽或病鸽当种鸽出售,价格虽然便宜,养鸽户买回去后往往损失很大.最好的办法还是请比较有经验的人帮助购买种鸽,这样才能减少损失,尽快产生效益.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招远市薛家村村民薛大军投资3.5万元,办起了养鸽场,引进良种鸽100对。历时1年,繁殖肉鸽1.1万对,出售育肥鸽和种鸽8500对,盈利5万多元,成了当地养鸽致富户。其主要养鸽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3.
《科学养鸽》2008,(5):122-132
在鸽界.提起詹森兄弟鸽舍及他们培育的詹森鸽系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手中持有詹森鸽的鸽友也不在少数.但是真正能够连续十年购得詹森鸽的鸽友却为数不多。我有幸在今年年初从比利时获得了“詹森兄弟鸽舍十年种鸽配对表”。为了使广大鸽友了解该鸽系的来龙去脉,也为了使拥有此鸽系的鸽友进一步了解您手中那羽詹森鸽是如何配对作出的,我特借《科学养鸽》一隅之地刊出”詹森兄弟鸽舍十年种鸽配对表”(其中包括2008年詹森兄弟鸽舍种鸽中文译名),仅供广大鸽友参考。相信此表对饲养詹森鸽的鸽友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1人工孵鸽技术采用人工孵鸽来代替自然孵鸽,一是使种鸽免去孵化任务,缩短产蛋周期,增加产蛋量;二是避免亲鸽孵化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破蛋、冷死蛋等不利因素,从而提高孵化率和出雏率。正确掌握人工孵鸽技术,可使孵化率从亲鸽自然孵化的68%提高到人工孵鸽的88%,其具体操作技术如下:1.1取蛋应在每1d晚上8时以后,对所有种鸽所产的鸽蛋全部取出,不宜过早过迟。过早时,有部分种鸽未产蛋;过迟时,有的种鸽产蛋后有立即开始孵化的习惯,造成鸽蛋温度上升,对人工孵化带来不良影响。取蛋时须将蛋窝一同取出,以免种鸽恋巢抱…  相似文献   

5.
经验较少的养鸽专业户在市场上购买种鸽时,稍不注意就容易买到年龄较大、种用价值很低的种鸽,造成经济损失,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一下鸽子的年龄鉴别知识:  相似文献   

6.
1提高产蛋率选择产蛋率高的品种与个体,及时淘汰低产鸽、停产鸽、老鸽与病鸽。配合全价优质的饲料和保健砂,尤其是育雏后期快要产蛋的产鸽更应保证充足的蛋白质饲料,日粮中豆类比例不低于30%,不管是使用玉米豆粕型或玉米豌豆型饲料,要保证16.3%粗蛋白,根据种鸽的繁殖力调整种鸽的营养供给,当种鸽  相似文献   

7.
1利用保姆鸽提高繁殖率 种鸽出壳后.一般要到5-6月龄才能配对繁殖,交配后产2个蛋即开始孵化。孵化需18天。出壳到分窝,这样繁殖一对需48天.优良种鸽1年一般可繁殖5.7对乳鸽。如果用保姆鸽代替种鸽孵蛋及喂食,则可大大提高种鸽的利用率,一般在产蛋后10天又可重新产蛋.1年可繁殖10对以上的乳鸽。保姆鸽是用一般的信鸽或草鸽配对后,代替肉用种鸽来孵蛋及喂乳鸽。  相似文献   

8.
2001年3月15日,我市某种鸽场部分种鸽发生以睑部肿胀、流鼻涕、甩头、鼻窦等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根据鸽的发病情况、临诊特征、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鸽传染性鼻炎。一.临床症状鸽病情轻重不等,重病鸽呈现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消瘦,有的拉稀,流稀鼻液,后渐变浓,有的出现甩头现象。眼睑肿胀,头如猫头鹰状,眼鼻有卡他性症状表现,少部分鸽炎症蔓延到气管、支气管,使呼吸发生困难。二.剖解变化剖解典型症状的鸽11只,主要病变为鼻腔和鼻粘膜,呈卡他性炎症。粘膜充血肿胀,表面有大量粘液,窦内有渗出物凝块,有的有干酪样坏…  相似文献   

9.
衡阳地区一养鸽场从事养鸽业已有10年的历史,现有繁育期种鸽500对,后备种鸽300对(其中刚离亲的后备鸽85对),发病期间有哺乳仔鸽300余对。本次疫病只发生在刚离亲的后备鸽中,病鸽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呼吸困难,发病后,曾用过磺胺药和其它多种抗  相似文献   

10.
选种是保持和改良肉鸽优良品种的重要手段,加强选育工作,建立品质好的核心群,是保证鸽场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如果鸽场只顾眼前生产利益,即使饲养的是比较好的品种鸽,如果不进行严格选种,不建立种鸽核心群,不进行系谱记录和种鸽生产记录,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鸽场的品种,结果肯定是品种退化,生产性能下降,商品乳鸽质量下降,在市场竞争中缺乏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葛兆宏 《中国家禽》2000,22(5):41-41
江苏泰州市郊区某养鸽专业户饲养种鸽475只,肉鸽653只,分养在19间鸽舍中。近日鸽群发病,来我校兽医院就诊。1发病情况首先发病于来往市场出售的鸽舍中,并向周围鸽舍蔓延。起初,病鸽表现出精神沉郁迟钝,羽毛蓬松,减食或不吃食,离群呆立,缩颈闭目,翅尾下垂。病鸽的主要症状为拉稀,有的排出黄绿色或黄白色稀粪,有的排出水样粪便,少数排出棕色稀粪。鸽的肛门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发病后期,病鸽出现神经症状,翅腿麻痹瘫痪,跛行或站立不稳,以致不能行走,头向一侧扭曲或伏地旋转,运动失调,反复发作后死亡。部分病鸽从口腔、鼻腔、眼部流出…  相似文献   

12.
乳鸽系出壳后至离巢出售或育种前的雏鸽。乳鸽出壳后,亲鸽自然会精心地抚养其后代,但是在生产中,有不少问题是亲鸽顾及不到的,需要管理人员的细心护理,才能使乳鸽正常生长,使种鸽的生产力提高。  相似文献   

13.
《湖北畜牧兽医》2007,(11):42-42
2007年6月底,广东省广州市郊区某种鸽场(6 000对鸽)发生了新城疫(ND)病情,发病约达1个月,每天死亡1~10只,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鸽主口述:该鸽场2000年建立,每年12月份给种鸽接种1次ND疫苗,青年鸽选用种鸽前再免疫1次ND疫苗,出现此情况后曾用金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等抗菌药物和中草药煮水给鸽喝,但均不见好转,仍继续死亡.  相似文献   

14.
仪征市某鸽场从上海某种鸽场引进3月龄的美国落地王鸽和法国白卡奴青年种鸽各300对,用来杂交改良原有的肉用种鸽。引进场后15天开始陆续发病,随后原来饲养的1200对产鸽也受到传染,致使种鸽群产蛋量下降,无精蛋增多,种蛋孵化率大幅降低,出现大量死胚,同时孵出的雏鸽8日龄全部发病死亡,460只未及时出售的22-28日龄乳鸽80%发病,迫使全部废弃深埋。曾用土霉素、痢特灵、环丙沙星、氟哌酸等抗菌素治疗无效,遂来我站诊断。  相似文献   

15.
乳鸽系出壳后至离巢出售或育种前的雏鸽。乳鸽出壳后,亲鸽自然会精心地抚养其后代。但在生产中,有不少问题是亲鸽顾及不到的,需要管理人员的细心护理,才能使乳鸽正常生长,使种鸽的生产力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一 雏鸽的饲养管理技术 从出壳至28日龄的鸽统称雏鸽(有的地区从出生至t0日龄称初雏,10-20日龄称雏鸽)。雏鸽出壳2小时后,亲鸽便开始用喙给雏鸽吹气、泌乳,再过2小时亲鸽开始哺鸽乳,这时的雏鸽体小质弱,容易死亡,一定要加强管理。首先细心观察,注意避免被种鸽踏伤或冻死。如果初生雏5~6小时仍吃不到鸽乳,要及时查找原因(必要时给雏鸽喂人工鸽乳)。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去年以来,走访了广东省各地的一些养鸽场,发现在养鸽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还存在着一个必需充分引起大家重视的问题,不少鸽场只顾眼前生产利益,不注意种鸽的选育选配,没有做好对后备种鸽的挑选工作,甚至不少鸽场没有建立种鸽核心群,而且有的不考虑本场的鸽子后代是否可以留作种用,就向外单位盲目出售种鸽。这  相似文献   

18.
1场地的选择 对于初养的家庭养殖户来说,一般以养殖100对种鸽为宜,占地面积约35-40平方米,除利用闲旧房舍外,也可搭建部分简易鸽舍。鸽舍用尼龙网遮盖后放养配对前的青年种鸽。生产种鸽采用笼养方式,鸽舍应冬天保温,夏季通风、防暑。  相似文献   

19.
不同保健砂对蛋鸽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选择美国白羽王鸽种鸽60对,平阳杂种蛋鸽100对,分设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种鸽30对和杂种蛋鸽50对。试验组保健砂采用蛋鸽高产保健砂,分设春、夏、秋、冬4种;对照组采用常规蛋鸽保健砂。经6个月的饲养试验,试验组种鸽月均产蛋5.97枚,孵化雏鸽5.93羽,孵化率达99.44%;对照组则产蛋5.93枚、孵化雏鸽5.90羽,孵化率为99.43%。饲喂高产保健砂的试验蛋鸽月均产蛋5.35枚,对照组则为4.76枚,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12.4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鸽大肠杆菌病的诊治薛雄威(广东省恩平市畜牧局,29411)恩平县某鸽场,共有大、中、小种鸽17房4万余只,其中1房后备种鸽2500只,于1993年6月25日首先发病,日死鸽10~20只,至7月上旬,第14房种鸽也发生死亡,随后又传至第12房种鸽群。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