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河南省小麦生产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河南是中国重要的小麦种植地区,小麦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约占全国的1/4,因此河南的小麦生产和发展状况对全国的小麦生产与供求平衡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笔者利用统计数据,结合生产实际对河南省1949年以来小麦生产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表明:58年间小麦播种面积增加21.24%,总产量增加了8.8倍,单产提高了7.1倍。自1999年以来,河南省优质小麦面积和总产也不断增加,2006年优质小麦播种面积占到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的41.75%,总产量占到河南省小麦总产的39.32%。近年来,随着高产小麦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的改进,河南省小麦高产、超高产面积不断增加,但是河南省小麦单产平均水平还不到6000 kg/hm2,不同区域之间小麦单产水平差别较大,品种潜力没有充分发挥,生产资料投入较高,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作者认为今后应该要大力推广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充分发挥品种的生物学潜力,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加强优质小麦的研究与管理,加强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小麦的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
小麦品种是小麦生产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的历史,根据时代背景和发展状况把河南小麦生产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把品种更替划分为9大世代,并对各个阶段和世代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探索了河南小麦品种演变的轨迹、规律以及对增产的贡献,为今后河南小麦品种繁育、推广、更新换代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河南小麦品种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小麦品种是小麦生产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的历史.根据时代背景和发展状况把河南小麦生产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把品种更替划分为9大世代.并对各个阶段和世代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探索了河南小麦品种演变的轨迹、规律以及对增产的贡献.为今后河南小麦品种繁育、推广、更新换代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是全国小麦的主产区,2010年是全省小麦生产继2004年以来的第7个丰收年,“河南熟,天下足”。河南,再次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河南是小麦品种大省,在生产上能够利用的品种有100多个,在粮食增产诸多因素中,良种贡献率在40%以上,因此合理安排品种布局,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是小麦夺取丰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从"8901"失宠看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月芳 《种子科技》2003,21(6):330-331
“8901”小麦曾经被评为我国优质小麦中的知名品牌。2001年国家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对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5个小麦生产省的122个优质麦品种进行了品质检测,“8901”小麦品质在全国最优,其主要品质指标达到或接近国外优质强筋小麦标准。2002年在全国优质小麦产销衔接会上,与会专家对国内外优质小麦进行评比,结果“8901”以低于第一名美麦1号1分的成绩排名第二。该品种1999年起步,以后连续两年热销,农民种1亩就能增收120元左右,产品供不应求。可到了2002年“8901”突然失宠,其售价竟然跌到了普通小麦水平。从起步辉煌到失落仅四个年头,…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河南优质专用小麦近年来生产发展状况,针对河南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改进措施与建议.以期对河南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河南是我国花生生产大省,面积和总产均占全国的近1/5,花生是河南继小麦、玉米之后的第三大作物,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耕地面积的减少,河南夏播花生面积扩大,选育早熟、优质、高产的花生新品种是生产之需要。驻花一号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早熟、优质、高产为目标,利用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2007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漯河市小麦生产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加入WT0后对小麦产业的影响及优质专用型小麦的生产技术,对入世后漯河市小麦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1)漯河市必须重视优质小麦的生产;(2)改进常规的栽培方法是发展优质小麦的关键技术措施;(3)优化优质小麦品种布局;(4)发展优质小麦必须有政府牵头,采用“订单”农业。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我国小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实现优质专用小麦国产化,提高我国小麦品质的整体水平,国家农业部制定出一系列发展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长期规划和近期部署.其一是明确我国主产麦区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优势区域,合理调整优质小麦生产的布局和品种结构,加快优质专用小麦基地建设,逐步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其二是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的投入,加大对发展小麦生产的支持和保护力度,降低小麦生产成本,提高优质小麦种植收益.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在全球优质小麦及其产品的贸易上占据有利地位,实现我国由小麦进口贸易大国向出口贸易强国的转变.为了实现这一宏伟战略目标,应把握好如下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小麦产量与若干品质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长期以来 ,我国小麦生产一直偏重追求产量。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与麦作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小麦生产已在数量上暂告别了短缺 ,出现了过剩和积压现象 (普通小麦品种及品质差的品种 )。与之相反的是 ,我国每年还需进口相当数量的优质小麦 (90年代以来每年约 10 0 0万t) ,以适应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小麦面粉制品的品质要求。因此大力加强优质小麦的研究与生产 ,既是我国目前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更是中国“入世”后 ,在世界贸易市场上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需要。培育优质品种 ,选择适宜生态地区种植并配套规范化栽培措施 ,使优质与产量达到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豫东平原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路线,选用4个半冬性品种,划分为3个产量水平,进行产量结构变化情况分析、产量构成三要素与产量的回归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水平从9000~9750 kg/hm 2提高至9750~10500 kg/hm 2,种植密度、收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协调增加,有效穗数增幅稍大。穗数(x1)、穗粒数(x2)、千粒重(x3)与产量(y)具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通径分析表明对产量的贡献千粒重>穗数>穗粒数。因此,豫东平原冬小麦超高产栽培,应以提高千粒重为主攻方向,适当增加有效穗数,稳定穗粒数。从而提出豫东平原半冬性多穗型冬小麦超高产栽培“一提三增一稳五防”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2.
针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川、渝麦区育种方向及审定品种与生产实践需要之间的矛盾,从生产发展、市场经济和人民需要出发,分析了当时审定小麦品种较多而推广应用较少的现象,总结了小穗小粒红皮种推广速度慢,农民不愿种植,大穗大粒白皮种推广速度快的原因。提出了“选育商品型高产优质抗病大穗大粒耐穗发芽白皮小麦新品种”的育种新方向。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培育出了‘绵阳25’、‘绵阳26’、‘绵阳27’、‘绵阳28’、‘绵阳31号’、‘西科麦1号’、‘西科麦6号’等白皮小麦新品种,这些品种成为了四川省小麦第6次大更换的当家品种。为四川省和中国的小麦育种、小麦生产及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以上品种的推广种植,表明白皮小麦品种在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不亚于红皮小麦品种,而在商品价值、推广速度方面明显优于红皮种。由此认为,突破传统红皮小麦品种容易选育审定的束缚,将市场经济、人们需求、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选育商品型高产、优质、抗病、大穗大粒耐穗发芽小麦新品种将是西南麦区小麦育种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优质专用弱筋小麦靖麦11号选育及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永生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154-156
弱筯小麦新品种靖麦11号是通过人工杂交系统选育成的优质旱地小麦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性状。连续两年在云南省地麦良种区域试验中居首位,增产显著。日前通过栽培研究,正采取合同预约生产、合同供种、以加工利用促进原料生产的技术路线推广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钻石模型”的河南省烤烟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产业集群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一个显著的经济现象,烤烟产业集群化发展不仅是烟草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也是提升烤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运用“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机会与政府等方面分析河南省烤烟产业集群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即加大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烟叶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快实施烟草科技创新工程、实施龙头卷烟工业企业带动战略、完善烟叶生产政策支持体系等,以促进河南省烤烟产业集群的发展和烤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探讨建国以来山东省小麦品种Glu-1的亚基特点及其多样性,并有针对性地筛选含有优质亚基的亲本。用SDS-PAGE法对山东省建国以来推广的主要品种及其亲本的HMW-GS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山东省小麦品种及骨干亲本在Glu-A1位点主要为两种等位变异类型“Null”和“1”;Glu-B1有“7+8”、“7+9”、“14+15”、“17+18”、“6+8”5个等位变异类型,但主要以“7+8”和“7+9”为主;Glu-D1有“2+12”、“2+10”、“5+10”、“4+10”、“4+12”、“2+11”6个等位变异类型,以“2+12”为主。在3个位点中,Glu-B1位点的多样性最丰富,其次为Glu-D1位点,Glu-A1位点的多样性最差。Glu-1的多态性指数从50年代的高点开始下降,在60年代达到最低点,之后缓慢上升,在90年代达到最高点,当前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山东省小麦品种及其亲本缺少优质亚基组合,这为山东省小麦品种的改良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geography of finance in the globalising knowledge‐based economy,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lifer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More specifically, the paper aims to examine the “locational structure” of financial services in such an econom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uneven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Europe. In doing so, the paper engages with the concept of “space of flows” and several other theoretical approaches concerned with the geography of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 and finance. It argues that while such approaches provide a useful starting point, they need be developed further in order to inform an understanding of both the nature and the dynamics of the “locational structure” of financial service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oint is illustrated in the case of Ireland, focusing on “domestic” banking institutions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ervices operating there.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while “space of flows” provides a useful metaphor for approaching the geography of financial services and other 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the conceptual and analytical emphasis should shift towards the “flows of value” that ultimately impinge upon the fortunes of cities and regions.  相似文献   

17.
There is a ne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relating to the evolving economic structure of regions, in particular factors concerning deindustrialisation and the growth of services. In order to unpick the dynamics relating to contemporary regional evolution, this paper examines regional employment in the UK's services sectors from 1971 to 2005. The analysis utilises the statistical technique of multi‐factor partitioning to examine the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employment change in the UK service sector. Overall, differing growth trajectories in services employment across regions appear to be the result of the different underlying industrial structures observed within the regions themselve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a region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employment change in services, with related variety being of greater consequence than specialisation. This suggests that diversity, or urbanisation, effects have a greater influence than specialisation effects on “lighter” industries than “heavier” industries.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within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s are evident in the analysis, and there is evidence of convergence across the regions for all sub‐sectors examined. It concludes that in an increasingly services‐dominated economy, diversity and related variety have some weight in explain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paths.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近10年来河南省推广的黄淮南片麦区新育成小麦品种的情况,揭示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对2005—2014年适宜河南省推广的63个国审小麦品种的产量及主要性状指标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河南省推广的国审小麦新品种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增长7.6533 kg/hm2。主要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公顷穗数>穗粒数>株高>千粒重。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千粒重>穗粒数>株高>穗数。产量三因素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都为正值:千粒重>穗粒数>穗数。根据分析结果结合河南省生态条件及当前的栽培习性,小麦育种和高产栽培应注重公顷穗数与穗粒数的协调,将大穗和大群体有效结合,稳定千粒重,同时注意三因素的协调发展,从而达到高产目标。  相似文献   

19.
小麦是中国第三大粮食作物,是人类所需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其品质的优劣和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业经济及食品行业的发展。研究和改良小麦蛋白质品质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以国内外发表的论文为基础,分析了中国小麦蛋白质品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遗传模型、主要影响因素以及蛋白质性状与其他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讨论了小麦蛋白质品质现状问题和优质小麦选育的方法建议,以期为优质小麦改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