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同播量对宝兴鸭茅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小玉  张新全 《草业科学》2006,23(11):58-60
在四川宝兴县鸭茅Dactlis glomerata原种基地进行了不同播期处理对鸭茅种子生产性能的研究并对收获的种子进行了质量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宝兴鸭茅种子生产的最佳播量为2 g/m2,其种子产量最高,为293 kg/hm2,发芽势、发芽指数及发芽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择豆禾比例、施氮量和刈割次数3个试验因子,对海发白三叶与纳雍鸭茅混播草地建立综合管理优化模式,以确定最佳的管理因子,并对混播草地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豆未比例为1:3、施氮量为300kg/hm2、刈割6次时,鲜草产量达73.00t/hm2,粗蛋白质含量达17.22%,粗脂肪含量为5.34%,同时杂草入侵最少,是建植海发白三叶与纳雍鸭茅混播草地最理想的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3.
行距和播量对麦宾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上,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了行距与播量对麦宾草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行距和播量对牧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影响显著,二者对种子产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0 cm行距的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都显著高于15cm行距,30 kg/hm2播量的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它播量处理(P<0.05),播量为15 kg/hm2的种子产量最高。以生产饲草为目的 ,麦宾草播种行距为30 cm、播量30 kg/hm2较为适宜;若收获种子,播量可减小到15 kg/hm2。  相似文献   

4.
选择14个生态牧草品种在滇东南岩溶山地进行种植筛选试验,从牧草的建植速度、干物质产量和适口性等方面进行了3年的观测。结果表明: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弯叶画眉草、劲能多花黑麦草建植速度较快,各供试品种间干物质产量差异较大。弯叶画眉草3年干物质产量平均3 684kg/hm2,显著高于其他供试品种(P<0.05);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和劲能多花黑麦草的产量也较高,分别达2 691 kg/hm2和2 048 kg/hm2。综合各供试牧草的建植速度、适应性及干物质产量等因素,在滇东南北亚热带岩溶山地条件下,放牧草地应选用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牧友鸭茅、海法白三叶等作为草地改良的建群种,搭配劲能多花黑麦草、保利杂交黑麦草、罗亚红三叶等前期生长快的草种作为先锋草种;生态保护应选择弯叶画眉草、纳罗克非洲狗尾草、云南知风草、牧友鸭茅、热浪苇状羊茅和海法白三叶等草种作为生态改良草种。  相似文献   

5.
牧草新品种黔草4号鸭茅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茅(Dactylis glomerata)是贵州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中的重要草种之一,需要量较大,因此选育优质高产鸭茅新品种是贵州鸭茅育种的重要目标。“黔草4号鸭茅”是贵州省草业研究所以地方草种“纳雍鸭茅”为亲本,采用“一次混合选择法”选育而成的牧草新品种,2009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牧草系选品种,编号为“黔审草2009001号”。该品种在2006-2008年贵州省鸭茅品种(系)区域试验中,平均鲜草产量位列参试品种(系)之首,达63 091.5 kg/hm2,分别比对照原始群体(51 040.51 kg/hm2)和宝兴鸭茅(54 695.67 kg/hm2)增产23.6%和15.35%,达极显著水平(P<0.01);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分别为15.78%和5.83%;生长较快,平均生长速度为2.77 cm/d,明显快于对照原始群体(1.91 cm/d)和宝兴鸭茅(2.34 cm/d)。概述了“黔草4号鸭茅”的育种目标、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适宜种植区域,为该品种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垂穗披碱草种子田最佳播种量和行距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试验探讨了在青海省环青海湖地区建立垂穗披碱草种子田最佳播种量和播种行距,试验表明:垂穗披碱草播量为15kg/hm2较适宜,播量与行距的配置为22.5kg/hm2和30cm产籽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氮磷钾平衡施肥对鸭茅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2001年10月-2003年7月在四川宝兴县鸭茅原种基地进行了氮、磷、钾平衡施肥对宝兴鸭茅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平衡施肥可显著提高鸭茅种子产量,其中以氮肥的效应最高,最适宜的N、P、K配比为3:1:2(N 120 kg/hm2 P 40 kg/hm2 K 80 kg/hm2);种子产量与其构成因素存在显著相关,结实率为第一构成因子,相关系数最高为0.863,达极显著水平,对种子产量贡献最大,构成因子相关性强弱依次为:结实率>每小穗种子数>生殖枝﹥每生殖枝小穗数.  相似文献   

8.
黑麦草、燕麦、鸭茅等三种禾草均具有耐寒 ,返青早 ,生长快 ,产草量较高 ,抗病力较强的特性 ,是冬季及早春生长利用较好的饲料作物。在水稻冬闲田土中种植 ,以 1 0月中上旬播种 ,播量分别为 :黑麦草为 2 0~ 2 5kg/667m2 ,鸭茅为 1 8~ 2 0kg/667m2 、燕麦为 3 0~ 4 0kg/667m2 其效果较好。并利用其饲喂育肥牛 ,日增重比对照组增加 2 61g ,而且平均每天比对照多增纯利 1 88元。  相似文献   

9.
以裸燕麦青引3号(Avena nuda L.cv.Qingyin No.3)为材料,研究了播量和行距对株高、生殖枝数、营养蘖数、总分蘖数、叶面积、穗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和行距对裸燕麦生产性状均有的影响.在播量60kg/hm2和行距20cm处理下,裸燕麦株高和叶面积达最高值;在播量120kg/hm2和行距20cm时的生殖枝数和总分蘖数最多,穗最长;在播量150kg/hm2和行距30cm时营养蘖数最多.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青海省海南地区建立多叶老芒麦种子田最佳播种量和播种行距,试验表明:多叶老芒麦播量以14kg/hm2较适宜,行距以45 cm较佳,播量与行距的最优配置为14~21 kg/hm2和45cm产籽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