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1949~2011年CMA-STI热带气旋(TC)最佳路径数据集,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各个等级热带气旋累积气旋能量(ACE)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等级热带气旋ACE的年际时间序列中,热带风暴(TS)一直呈现缓慢发展趋势,其他等级则经历数个峰值,但其趋势不同;各等级热带气旋的平均ACE的年际时间序列中,热带风暴和台风(TY)呈现先减小、再增加、又减小的趋势,强热带风暴(STS)则呈缓慢增长的趋势,强台风(STY)则呈现10年左右的周期变化,而超强台风(SuperTY)则主要呈下降趋势。各月ACE分布中,TS、STS、TY、STY 4个等级的热带气旋均在9月达最大值,SuperTY在9月达最大值。TS、STS、TY的ACE空间分布的高频中心位于南海,STY和SuperTY的高频中心位于125°~135°E、15°~25°N的区域。  相似文献   

2.
2013年第19号超强台风“天兔”于9月22日19时40分在广东省汕尾市沿海登陆,登陆风速为45米/秒,为2013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热带气旋,也是最近40年来登陆粤东最强的热带气旋,同时也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登陆汕尾最强的热带气旋. 受超强台风“天兔”的正面袭击,马鞍山农场受灾严重.台风所到之处,瓦片纷飞,不少厂房、住屋损坏,农作物受淹,通讯、供电、公路中断,林木果树枝断倒伏,橡胶基地受灾尤为严重.据生产部门调查数据显示,受台风影响而造成断倒的橡胶有233014株,全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幸无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3.
对8908、9309、0307、0606、1003号5个台风登陆后的环境场和物理量场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找出其登陆后降水差异的原因,得出热带气旋临近登陆和登陆后的24 h强降水预报方法。结果表明,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暴雨范围和强度与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副高西侧588 dagpm线位置的变化及其是否存在高压坝密切相关。台风影响过程中,当95°~113°E、25°~35°N区域500 hPa有高空槽活动,强降水区范围较大并向北发展,降水强度也较强。台风环流影响广西过程中,其东侧500~850 hPa南风分量中心值越大,出现大暴雨或特大暴雨概率越大,范围越大,强降水范围也越大,而当500~850 hPa南风分量向北推进到广西中北部,强降水区也向北扩展;台风影响广西时,强降水区所处位置与高层200 hPa散度场及低层850 hPa涡度场对应较好。强降水过程中广西及华南地区上空的空气非常潮湿,而相对较弱降水过程中广西及华南地区上空的空气比较干燥。  相似文献   

4.
新昌县台风降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文站1960—2018年雨量观测资料和台风资料,分析了影响新昌台风的降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8年来影响新昌台风个数呈增加趋势,从1960—1969年15个增加到2010—2018年26个;在5—10月均有台风影响新昌,7、8、9月是台风影响新昌的主要月份,分别达22、49、32个;新昌东南部是台风影响过程降雨最严重的地区,台风影响过程最大降雨量可达500 mm以上;在福建北部到浙江南部登陆的台风出现过程雨量200 mm以上的大暴雨概率最大,东部地区可达35%以上。该研究可为提高防灾减灾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对舟山市的台风灾害及其东部海岛台风降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伴随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等因素引起,历史上对舟山有较严重影响的台风占34.5%。台风降雨量大小与台风路径有很大的关系。台风在浙江中部的台州沿海登陆时,舟山东部海岛的降雨量最大。每年台风雨量占年雨量的1/4~1/3,但不同年份有很大的差别。地形对台风降雨量大小影响也很明显。最大台风降雨量出现在桃花岛。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7~2011年海南热带气旋过程的地面站雨量资料,对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所基于FY2D和GMS-5红外亮温资料研发的卫星降水估计产品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无论是6 h还是24h降水,FY2D降水估计产品对海南热带气旋降水的反演精度要比GMS-5降水估计产品高;FY2D和GMS-5卫星估计降水具有估测大暴雨以上强降水的优势,对热带气旋强降水预报业务具有参考性;对6h强降水估计能力的空间分布而言,FY2D降水估计产品估测能力为岛西高,岛东低。GMS-5降水估计产品的估测能力为岛北高,岛南低;登陆海南岛北部地区的热带气旋降水估计技巧比登陆海南岛南部地区的热带气旋高;两种卫星降水估计产品对中小尺度强降水极值估计偏弱。  相似文献   

7.
蔡敏  李劲  林子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721-10722,10735
选取2003~2012年广西北海及合浦县2个基本站气象资料以及相应的气象灾情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合浦县近10年发生的主要气象灾情普查和相应的气象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提出灾害防御建议.结果表明,近10年合浦县发生频率较高的气象灾害主要有热带气旋(台风)、暴雨、雷暴,其次是干旱,低温冷害比较少;在近10年中,合浦县共发生热带气旋13次,占总数的61.9%,暴雨过程5次,占总数的23.8%;气象灾害集中发生在汛期的5~10月,主要是强降水,分别是前汛期暴雨和热带气旋暴雨;雷暴全年均有发生,一般出现在2 ~ 10月,最多是6~9月.  相似文献   

8.
利用登陆广东省的热带气旋(TC)资料、水稻发育期资料及广东省水稻生育期间TC致灾风险等级及其减产率,借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TC在水稻不同发育期登陆出现的概率。结果表明:水稻TC灾害保险赔付触发值为热带风暴或强热带风暴在早稻和晚稻后期、台风在早稻和晚稻中期或后期登陆;当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在双季稻后期登陆时,水稻TC灾害保险气象指数分别为5、6、7、8,每667 m2赔付金额分别为20、24、28、32元;台风在双季稻中期和后期登陆时,水稻TC灾害保险气象指数分别为6、9,每667 m2赔付金额分别为24、36元。设计水稻热带气旋灾害保险气象指数,为开展水稻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2013年23号台风“菲特”和2015年21号台风“杜鹃”对海盐地区造成大暴雨进行讨论分析。1323号台风“菲特”在浙闽交界处登陆,台风倒槽正好控制浙北地区,对海盐造成特大暴雨,过程面雨量达到了350.0毫米,是海盐县建站以来同期(10月份)降水量最大的一次。1521号台风“杜鹃”在福建莆田秀屿区登陆,海盐受台风倒槽影响同样发生了大范围强降水,因距离登陆地较远,降水没有“菲特”台风影响大,过程面雨量136.7毫米,在同期(9月份)为降水量最大的一次。台风倒槽暴雨对海盐地区造成较大的灾害,特别是在与冷空气结合的时候,更是加剧了台风暴雨的强度。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63~2018年中国《热带气旋年鉴》和雷州半岛6个国家观测站降水资料,分析雷州半岛热带气旋及其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影响雷州半岛的热带气旋频数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最多的年份有8个,最少年份无热带气旋影响,年平均为4.4个;7~9月是热带气旋影响高峰期,7~10月是强热带气旋出现最多的时期;每年平均有368 mm的降水由热带气旋引起,约占雷州半岛年总降水的22%,但呈现0.9/10 a的下降趋势;热带气旋降水变化的空间特征表现为明显的一致性,具体表现为高值区分布在中南部,北部为低值区,最大特征值位于雷州市。时间特征表现为明显的周期性,具有8 a的主周期,主要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第二主周期为2~3 a,主要出现在80年代前。  相似文献   

11.
热带气旋是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从热带气旋登陆位置、移向路径、登陆时间、登陆强度、造成的影响等方面统计并分析了2004—2012年对肇庆地区有影响的热带气旋,为做好今后热带气旋的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是全国遭遇热带气旋次数最多的省份。介绍了2005年18号台风“达维”的登陆地点、影响范围、强度等基本情况;并调查了它对海南垦区橡胶的破坏程度及造成的经济损失。调查发现,已开割树受害率(3级损害以上)50.9%,未开割树受害率33.9%,橡胶种植业经济总损失达24亿元;针对台风“达维”所造成的危害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如产业布局的不合理、科技投入的不足、胶园管理水平低等,提出了灾后重建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49—2010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资料,对影响山东日照及周边海域的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此区域的热带气旋主要集中在7—9月,以8月最多,7月其次,再次是9月;影响日照的热带气旋路径主要有4类;7—9月影响日照及周边海域热带气旋及在定义区内登陆影响此区域的热带气旋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台风降水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1951-2008年安徽省台风、降水及灾情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气候倾向率以及T检验等方法,分析台风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安徽省的台风以登陆闽、浙的台风为主;台风对安徽省的影响以7-9月为主,台风年发生1.7个,年代际变化先减少后增多的趋势;台风持续天数以2~4 d居多;安徽省台风降水南部多于北部、山区多于平原的特征明显;台风暴雨站次以及过程雨量≥100 mm站次呈不显著的年代际减少趋势.台风对安徽省淮北地区农业基本无影响,而对江淮至沿江东部以及江淮之间西北部危害较为严重;台风对农业的影响年际变化大,年平均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和农业经济损失分别占各类气象灾害总损失的3%和6%,近年来台风对农业的危害有加重趋势;另一方面,台风也是一种资源,其充沛的降水对缓解伏旱和高温天气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影响登陆海南岛热带气旋(TC)的基本规律,助力防灾减灾及热带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利用中国气象局1949—2020年TC最佳路径数据集,对影响及登陆海南岛TC强度和路径主要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海南岛TC的数量下降趋势明显,平均每10 a下降4.857个,其中热带低压和台风强度等级以上的TC下降趋势最明显,登陆海南岛TC数量下降趋势不显著, 影响海南岛的TS数量则呈明显上升趋势;(2)6—10月是TC登陆海南岛的频发期,9月达到频数峰值;(3)影响海南岛较弱强度TC的生成源地大部分位于南海东北部海面,较强TC主要源自菲律宾以东至加罗林群岛之间的洋面;(4)TC登陆海南岛后重新入海,平均历时10.8 h。TC登陆海南岛时强度越弱(强),越有可能在穿越海南岛时强度维持(衰减)。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热带气旋年鉴》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2005年"达维"台风登陆海南岛过程与登陆越南大陆过程大尺度物理量场的垂直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达维"经过岛屿过程的结构演变与登陆大陆不同之处在于结构复原现象。登陆海南岛过程及岛上移动初期,水平风场的对称结构以及次级环流被破坏,在岛上移动后期及离岛入海过程,结构复原。"达维"台风经过海南岛过程水汽不被切断,反而由于陆地摩擦加大、辐合增强而导致水汽通量辐合增加,暖心及位涡中心下移,中低层对流在登陆岛屿过程短暂减弱后,在岛上移动阶段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
近30年营口地区暴雨分布特征及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营口地区1984—2014年近30年的暴雨日气象资料,统计分析营口地区暴雨的气候、地理和强度分布特征,并研究产生暴雨的天气形势,按主要影响系统将暴雨分型,分析各类暴雨的天气形势特征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蒙古气旋、华北气旋、江淮气旋、副高后部、台风北上和局地强对流是营口地区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盛夏(7—8月)出现的暴雨最多,占全年的75.41%;营口地区北部和南部是暴雨的多发区,西北部是暴雨的平均强度大值区;营口地区北部是极大强度暴雨的高发区,但东部的极大强度暴雨强度较大;局地性暴雨受强对流影响最多占22.22%,区域性暴雨受江淮气旋影响最多,占27.78%;台风北上型暴雨的强度明显大于其他类型,局地强对流型明显小于其他类型;江淮气旋影响时间最长为7个月,副高后部最短为3个月;蒙古气旋型暴雨对营口地区北部影响大,华北气旋型暴雨对南部影响小;蒙古气旋型和江淮气旋型暴雨平均强度分布较为均匀;华北气旋型、江淮气旋型和副高后部型暴雨都有极大强度营口地区北部大于南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对在抚顺地区造成强降水的热带气旋"利奇马"的路径特点、环流形势及物理量场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累积雨量大等特点;台风倒槽配合高空槽东移是此次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此次降水过程动力条件、热力条件、水汽条件均比较良好。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认识热带气旋对嵊泗马鞍列岛贻贝养殖设施的影响,并为嵊泗贻贝养殖区位合理分布等提供基础资料,利用2000—2018年间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资料、贻贝养殖面积和产量数据、环境要素的海洋实测数据和遥感数据、贻贝养殖区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热带气旋对嵊泗贻贝养殖海洋环境场、养殖区位及面积的变化影响,结合研究海域历史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和风场统计特征、马鞍列岛贻贝养殖区位多年变化结果、马鞍列岛底质类型和岛屿地理分布特点,提出了马鞍列岛贻贝养殖区位选择的建议。结果表明:2000—2018年间共有38个热带气旋进入影响海域范围,年均热带气旋数约有2个,热带气旋活动主要集中在7—9月,8月累积数量最多。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可分2个类型,类型Ⅰ热带气旋9个,以强台风级强度为主;类型Ⅱ热带气旋29个,分为两组,分别以热带风暴和台风级强度为主。海域全年的南东南—东东南向大风稀少,8月期间受热带气旋活动常出现9~11级西西北—北东北向大风。在“梅花”造成的东北向大风和急流海况下,2011年嵊泗贻贝养殖区出现大面积变形损毁。自2011年后,嵊泗贻贝养殖区面积经历了3次恢复与扩增,主养殖区趋于饱和,可在花鸟岛、东库山岛、求子山岛、柱住山岛和三横山岛弧岛链西面海域处尝试开辟新的贻贝养殖区。  相似文献   

20.
应用探空资料、加密自动站、卫星云图资料,对2012年8月3~4日受10号热带风暴"达维"影响的辽宁省台风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台风登陆后进入中纬度西风环流带,产生的暴雨由台风自身暴雨和台风远距离暴雨组成;台风登陆后进入中纬度西风环流带,地面摩擦和西风带高空急流分别从地面和高空消耗台风动能,尤其是西风带高空急流对改变台风的结构和性质起了重要作用;台风登陆后进入中纬度西风环流带,切断了热量和水汽供应来源,并且自身热量和水汽耗散快,因此台风气旋暴雨持续时间短、影响范围小;相反,台风热量和水汽通过低空东南急流以波的形式向北方输送。向北伸展的能量锋区有向东部海上暖湿环境偏移的可能。台风远距离暴雨出现在东南急流上高能高湿辐合区域,降水强度要强于台风暴雨,降水过程持续时间比台风暴雨长;台风暴雨和台风远距离暴雨都是中尺度天气系统,这两者发生在台风气旋和台风向北伸展的低空切变线上。台风暴雨是由台风减弱后的热带低压涡旋云系产生的暴雨;台风远距离暴雨发生在台风向北伸展的低空切变线上,是强对流短时暴雨,因此,判定低空切变线的位置是确定台风远距离暴雨的重要依据。而由于探空资料时效性较差,可以通过地面暖锋过境的时间来判断,台风远距离暴雨发生在暖锋锋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