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酸碱处理对不同条件贮藏的2种白刺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唐古特’白刺和‘西伯利亚’白刺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酸碱处理对不同温度和时间贮藏的2种白刺种子萌发的影响,探寻促进白刺种子后熟及破除硬实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变温贮藏有利于促进‘唐古特’白刺种子的后熟,破除休眠,显著提高了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率.室温(24~28℃)贮藏2a的‘西伯利亚’白刺种子生活力(80%)和发芽率(74.6%)最高;用70%H2SO4和0.5mol/L NaOH溶液破除种子硬实,显著缩短了种子初始萌发时间和萌发的总天数,其中0.5mol/L NaOH溶液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明显优于70%H2SO4处理.显著提高了2种白刺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青藏高原小麦种子的产量及品质,探究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在恒温条件下,利用不同浓度(0.1、0.2、0.4 mol/L)NaCl、Na2CO3、HCl分别处理小麦种子后进行种子萌发试验,以探讨不同试剂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浸种12 h后对小麦种子萌发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小麦种子萌发率随NaCl浓度的升高先升高后下降。不同浓度Na2CO3浸种12 h后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与NaCl相同,小麦种子萌发率随Na2CO3浓度的升高先升高后下降。不同浓度HCl浸种12 h后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不同,HCl浓度为0.1 mol/L时,小麦种子在10 d内最高萌发率仅为23.1%;浓度为0.2 mol/L时,HCl对小麦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HCl浓度为0.4 mol/L时,小麦种子萌发受到较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3.
种子引发对盐胁迫下向日葵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向日葵食葵品种LD 3939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种子引发处理:(1)用100 mmol/L NaCl溶液对种子引发处理0、4、8、12、24、36和48 h;(2)用0、50、100、150、200、250和300 mmol/L NaCl溶液对种子引发处理12 h。在以上2个处理基础上,研究其对100 mmol/L NaCl溶液胁迫条件下向日葵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引发可显著提高盐胁迫下向日葵种子的吸水速度和吸水量,随种子引发时间的延长和引发浓度的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平均发芽时间则呈相反趋势。用100 mmol/L Na Cl溶液对种子引发处理8 h,或用50 mmol/L NaCl溶液对种子引发处理12 h,可显著促进向日葵种子在盐胁迫下萌发,缩短萌发周期,提高萌发质量,增强耐盐性。  相似文献   

4.
马唐是南方农田主要杂草,对农作物危害很大。本试验以马唐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GA3、KNO3、Na OH、HCl处理马唐种子,打破马唐种子休眠和提高种子活力。结果表明:经GA3和KNO3浸泡处理48 h后,除0.005 g/L GA3外,GA3和KNO3均能提高马唐种子的萌发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其中以0.400 g/L GA3和52.00 g/L KNO3处理打破休眠的效果最好,萌发率达到87%和77%。低浓度Na OH与HCl促进马唐种子萌发,高浓度抑制种子的萌发,马唐种子经6.500 g/L Na OH和2.250 g/L HCl处理后萌发率达到71%和73%。而且经0.400 g/L GA3、52.000 g/L KNO3、6.500 g/L Na OH、2.250 g/L HCl处理后,马唐种子活力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流动水冲洗、不同浓度的赤霉酸(GA3)、硝酸钾(KNO3)、过氧化氢(H2O2)和氯化汞(HgCl2)溶液等方法处理秦岭冷杉种子,对秦岭冷杉种子的萌发特性进行研究,探讨秦岭冷杉种子快速解除休眠、提高发芽率的技术。结果表明,流动水冲洗对秦岭冷杉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酸溶液均可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其中50 mg/L的赤霉酸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对秦岭冷杉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明显,0.1 mol/L硝酸钾效果最好;1%过氧化氢对秦岭冷杉种子的萌发作用效果最佳;不同浓度氯化汞溶液对秦岭冷杉种子的发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荒漠野生白刺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消毒方式对白刺茎段无菌外植体建立的影响及不同激素、不同浓度组合对野生白刺试管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室内种子萌发的实生苗茎段为外植体,用10%Na Cl O消毒15~18 min可以获得理想的成活率;适宜的增殖培养基是MS+0.2 mg/L 6-BA+0.5 mg/L IBA或MS+0.5 mg/L IBA;比较适宜的生根培养基是1/2 MS+0.5 mg/L IBA。不添加激素的简化培养基MS0对白刺也有较为理想的增殖和生根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不同梯度盐胁迫下白刺试管苗的生长指标和根茎的抗性生理指标,探讨了白刺试管苗的耐盐特性。结果显示:从白刺的形态生长看,在NaCl浓度为100 mmol/L时,白刺试管苗长势最优,浓度为200 mmol/L时,白刺试管苗长势有所下降,但仍能正常生长。从各抗性生理指标看,NaCl浓度为50 mmol/L和100 mmol/L时,茎叶和根的多数抗性指标值小于对照;NaCl浓度在150 mmol/L和200 mmol/L时,茎叶和根的多数抗性指标值就开始逐渐增加,大于对照。说明Na Cl浓度在100 mmol/L以内时,对白刺试管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甚至提供了白刺生长所需的营养,并未产生胁迫。NaCl浓度大于100 mmol/L之后,对白刺试管苗的生长开始逐渐产生胁迫,但白刺通过自身抗逆性机制调节,在NaCl浓度为200 mmol/L时还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白刺花硬实种子的休眠机制及解除休眠方法,为改进植物硬实种子播种育苗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开展白刺花种子种皮的吸水性、种胚活力及种胚萌发特性试验,分析其种皮和种胚对休眠的影响;测定其种子内源抑制物活性,利用酸腐、碱腐、激素、沸水和机械处理等方法进行破眠,筛选适宜解除白刺花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结果]白刺花种子剥除种皮后2 d即可充分吸胀,而完整种子吸水5 d后才达到饱和;白刺花种胚活力为73.5%,具有相对高的发芽潜力;剥离种皮的种胚发芽率最高,为72.99%,显著高于完整种子和仅具胚的种子(P<005);白刺花胚乳和胚中均含有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其中50.0%胚乳浸提液可使小白菜种子萌发率降至75.85%;划破种皮破眠法可使白刺花种子发芽率达72.42%,其次是98%浓硫酸+300.0 mg/L GA3浸泡12 h处理(发芽率为57.42%).[结论]白刺花种皮的透水和透气性、胚乳及胚中所含的抑制物是影响白刺花种子休眠的主要因素.机械划破种皮、用98%浓硫酸(酸腐)+300.0 mg/L GA3浸泡12 h处理(激素浸泡)软化种皮能有效解除白刺花种子休眠,提高其萌发率,可在植物硬实种子播种育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经聚乙二醇(PEG 6000)渗透溶液处理过24 h的油松种子在Ca Cl2溶液浓度分别为0(对照组),0.1(处理1),0.2(处理2),0.3(处理3),0.4(处理4),0.5 mol·L-1(处理5)条件下进行萌发试验,对油松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几个指标与空白对照进行对比,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处理1的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之外,其余经Ca Cl2溶液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苗鲜质量差异都极显著低于对照处理。且随着盐浓度的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下降。当Ca Cl2溶液浓度达到0.3 mol·L-1时,种子不发芽。该试验处理条件下,油松种子发芽受到抑制,萌发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对3种白刺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耐盐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综合评价不同种类白刺的耐盐能力,比较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其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唐古特白刺绝对发芽率高于小果白刺和泡果白刺。唐古特白刺和泡果白刺在10 g/L NaCl下绝对发芽率最高,小果白刺在5 g/L NaCl下绝对发芽率最高。唐古特白刺相对发芽率最高,小果白刺最低。唐古特白刺活力指数最高,泡果白刺最低;小果白刺种子的活力指数在5~15 g/L NaCl下迅速下降,而唐古特白刺在10~20 g/L NaCl下迅速下降,泡果白刺的活力指数一直较低。高盐胁迫会使种子萌发更晚。通过隶属函数分析显示:萌发期3种白刺种子的耐盐性为唐古特白刺>小果白刺>泡果白刺。唐古特白刺和小果白刺的耐盐极限浓度为2.71%、2.66%,泡果白刺为2.54%。  相似文献   

11.
唐古特白刺种子浸提液对小麦种子发芽及生长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唐古特白刺种子用蒸馏水浸种不同时间(12h、24h和36h),研究其浸提液对‘西旱1号’小麦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刺种子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的发芽质量和幼苗生长均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白刺种子浸提时间的延长,其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抑制作用增强.浸种36h的唐古特白刺种子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的发芽抑制作用最大,发芽率抑制活性达32.3%,浸种24h的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幼根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大,根长抑制活性达12.3%.  相似文献   

12.
火棘种子发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伟君  马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453-14455
[目的]寻求促进火棘种子发芽的最佳方法,为火棘实生苗的快速繁育提供依据。[方法]以采自西安市某绿化带的火棘种子为试验材料,先用不同浓度的硫酸分别浸种20和30 min进行酸蚀处理,再进行温汤浸种(30 ℃)处理,然后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0、5、10、15 mg/L)分别处理10 min,研究不同处理对火棘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30 ℃温汤处理1 h后直接用15 mg/L的赤霉素处理10 min,火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高达98.3%和98.7%,且随着赤霉素浓度的降低,其发芽势和发芽率也随之减小;用45%浓硫酸浸种30 min、温汤浸种1 h后,5 mg/L的赤霉素处理10 min后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93.3%和98.7%。[结论]45%浓硫酸浸种30 min、温汤处理1 h,再用5 mg/L赤霉素浸泡10 min的处理所获得的种子最易发芽,发芽率最高,是促进火棘种子发芽的最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赤霉素对藏茵陈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赤霉素浓度与浸种时间对藏茵陈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清水处理为对照,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10、20、100、200、500、1 000、1 500和2 000 mg/kg)对藏茵陈种子进行24 h浸种处理。在种子处理的基础上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赤霉素浓度与浸种时间对藏茵陈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赤霉素浓度为1 000~2 000 mg/kg时可明显促进藏茵陈种子萌发,其浓度为1 500mg/kg时藏茵陈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分别达到46.7%和23.0%。和浸种时间相比,赤霉素浓度是影响藏茵陈种子萌发及种子活力的主要因素。对藏茵陈种子处理的优化综合农艺措施为赤霉素浓度1 068~1 532 mg/kg、浸种时间17~22 h。[结论]当赤霉素浓度为1 068~1 532 mg/kg、浸种时间为17~22 h时,可明显促进藏茵陈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温度及浸种时间对山韭和青甘韭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山韭和青甘韭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分别为20~22.5、17.5~22.5℃;在20℃下浸种没有显著提高山韭和青甘韭种子的发芽率,山韭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均在浸种72 h后达到最高,青甘韭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均在浸种12 h后达到最高;综合考虑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山韭种子的最适浸种时间为72 h,青甘韭种子的最适浸种时间为12 h。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药用植物走马胎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探讨了不同浸种时间(0、1、2、3、4、5 d)、不同土壤含水量(70%、50%、30%)、不同播种深度(0、1、3、5 cm)、不同光照条件(全黑、自然光)、不同基质(沙土、肥土、黄土、山苍子壳、黄土∶肥土=1∶1、黄土∶山苍子壳=1∶1)、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6-BA、萘乙酸)对走马胎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走马胎种子浸泡3 d时种子发芽率最高(64%);土壤含水量为50%时种子发芽率最高,为60%;播种深度为1 cm时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其他播种深度;全黑条件下种子发芽率(58%)显著高于自然光(54%);6种基质中发芽率最高的是肥土;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中走马胎种子发芽率较高的处理方式为50 mg/L赤霉素浸泡6 h、10 mg/L和100 mg/L 6-BA溶液浸泡6 h、400 mg/L萘乙酸浸泡12 h。综合考量,将浸泡3 d或用400 mg/L萘乙酸浸泡12 h的走马胎种子播于含水量为50%的肥土基质中1 cm深,保持黑暗条件,可有效提高走马胎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16.
秦立金  徐振军  袁树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01-10602
[目的]探讨乙烯利浸种的促雌效果,筛选其最佳的浸种时间与处理浓度。[方法]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2 0003、0004、0005、000、6 000和7 000 mg/L)对黄瓜种子进行不同浸种时间(8、12和16 h)的处理,观察其对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乙烯利处理黄瓜种子对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性指数均比对照有所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 000与5 000 mg/L浓度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均与对照达到了极显著性差异。以浸种12 h处理5 000 mg/L乙烯利的处理效果最好,其发芽指数和活性指数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70.46和55.87。[结论]在种子期用乙烯利进行处理能抑制了黄瓜幼苗的徒长,促进壮苗,降低株高,增加株茎粗。壮苗指数与G值以处理5000 mg/L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黄芩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不同浸种时间、不同浓度双氧水和不同浸种时间对黄芩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其对黄芩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随着双氧水浓度的提高,黄芩种子发芽率逐渐提高,当双氧水浓度为1.0%、浸种时间为24 h时种子的发芽率最高;随着赤霉素浓度的提高,黄芩种子发芽率逐渐提高,当赤霉素浓度为600 mg/L、浸种时间为24 h时种子的发芽率最高。[结论]赤霉素处理的黄芩种子发芽率明显高于用双氧水处理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8.
东林  李海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100+7206
[目的]探讨植物激素对坚龙胆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以坚龙胆成熟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赤霉素(GA3)、6-苄基腺嘌吟(6-BA)、吲哚乙酸(IAA)及浸种时间对坚龙胆种子发芽情况的影响。[结果]坚龙胆种子发芽过程中以200 mg/L GA3+5mg/L 6-BA+5 mg/L IAA配比并浸种48 h处理的效果最好,种子发芽率达93%以上,种子开始发芽时间和发芽持续时间短,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结论]经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影响坚龙胆种子发芽率的作用大小为IAAGA3浸种时间6-BA;经过植物激素处理可以提高坚龙胆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9.
pH值对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pH值溶液及其不同浸泡时间对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在南方地区通过科学育苗减少土壤酸胁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pH值6.0~8.0溶液分别浸泡绿豆种子6、12 h,观察绿豆种子萌芽及幼苗生长状况.[结果]当溶液pH值为7.5时,绿豆种子萌发速度最快、数量最多,2d后浸种6、12h的发芽率分别为87.5%和92.5%;浸种6、12h,播种4d后分别以pH值7.5和7.0处理的幼苗株高最高.浸种6、12h时,分别以pH值6.5、7.0处理的绿豆幼苗鲜重最高,而均以pH 8.0处理的幼苗干重最高.[结论]在广西贺州地区,适宜绿豆发芽及苗期生长的浸种溶液pH值为7.0~7.5,pH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绿豆的萌发和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