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硼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其功能是稳定植物体内氧化酶系统,参与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和运输,调节水分的吸收和养分的平衡。油橄榄对硼的反应比较敏感,应用硼肥防治油橄榄缺硼病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目前,我省油橄榄种植地区都出现程度不同的缺硼现象,轻者生长不良,影响开花结果,重者整株死亡。为给油橄榄正确施硼提供  相似文献   

2.
一、油橄榄病虫害调查近年来,湖北省各地、市、县都引种试验了油橄榄,我们按照自然区划,选择了恩施、宜昌、郧阳、石首、应城、通城,圻春,随县、汉阳共九个点,作为观察研究的基地。通过调查,初步了解到的病虫害就有39种,其中主要的病虫害有8种。即:青枯病、根腐病、炭疽病,猝倒病、云斑天牛、朝鲜黑金龟子、铜绿金龟子、苹小卷叶蛾。一般病害有:自斑病、溃疡病、木腐病、煤污病、肿瘤病、缺硼症、流胶病、日灼  相似文献   

3.
在陕南汉水流域进行的油橄榄施肥试验表明,油橄榄施肥以NPKB、NKB 和菜子饼在每年采果后及时施入为宜;油橄榄对硼反应敏感,每年结合施肥,给每株施硼200—400克,或花期用0.1—0.3%的硼配溶液喷1—2次,可以解决缺硼问题。  相似文献   

4.
油橄榄是对硼元素较敏感的植物。硼在油橄榄生产上的应用,国内部分引种点都已取得一定经验。但各地对油橄榄缺硼症的介绍多不一致,如云南省在《油橄榄栽培》一书中写道:“植株缺硼时,新生叶尖出现灰色或黄色,有枯梢现象,果实较早地大量脱落,也能形成畸形果。”;广西省林科所桂林试验站在《油橄榄叶黄病》一文中报道:该地缺硼症在每年旺盛生长之后(8—10月)发生。表现在一部分或多数老熟叶上,从叶尖向基部逐渐推进,叶色退绿变黄,变黄部分仅占全叶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极少全叶变黄的。  相似文献   

5.
据国内外报导,采用波尔多液防治油橄榄孔雀斑病是有效的。但经过我们自1975年以来的连续试验观察,是不怎么理想的。于是引起了我们寻找含铜的其它无机药剂,又考虑到油橄榄对硼的需要量较大,而我省有的土壤普遍缺硼,若能将硫酸铜和硼砂混配在一起,既可以防病,又可以根外追施硼肥。这就是我们研究硼铜合剂的出发点。迄今,未见国内外有关硼铜合剂的报导。现把我们近几年的初步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油橄榄是对硼元素较敏感的植物。硼在油橄榄生产上的应用,国内部分引种点都已取得一定经验。但各地对油橄榄缺硼症的介绍多不一致,如云南省在《油撖榄栽培》一书中写道:“植株缺硼时,新生叶尖出现灰色或黄色,有枯梢现象,果实较早地大量脱落,也能形成畸形果”,广西林科所桂林试验站在《油橄榄叶黄病》一文中报导:该地缺硼症在每年旺盛生长之后(8—10月)发生。表现在一部分或多数老熟叶上,从叶尖向基部逐渐推进,叶色退绿变黄,变黄部分仅占全叶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极少全叶变黄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油橄榄的座果率,研究微量元素硼对油橄榄果实产量和质量的作用,我们于1980—1981年进行了施硼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地自然概况本试验在汉中市武乡林场附近的油橄榄园进行。园址位于秦岭南坡脚下,海拔660米。年平均温度14.3℃,一月份平均温度2℃,绝对最低温度-10.1℃,年平均降雨  相似文献   

8.
密云推广板栗施硼技术密云县林业局板栗是密云县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全县现有板栗200多万株,绝大部分栽植于山坡地上,经测定,土壤中硼的含量在0.26ppm以下,是一个严重的缺硼县,而硼则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土壤缺硼,造成板栗空蓬而低产。据县林...  相似文献   

9.
油橄榄(Olea europasa L·)引种海口林场后,1970年以来叶部发生孔雀斑病(Cycloconium oleginumCast·)为害十分严重,72年9月感病指数达71.5%,严重地影响了油橄榄的生长和产量,为了筛选出对这种病害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从而有效地进行防治,在海口林场和云南林学院党组织的领导下,组成了有工人、技术干部和有关教师参加的三结合科研小组,于  相似文献   

10.
油橄榄是世界上以自然状态的形式供人类食用的木本植物,一次栽种,百年受益。介绍海口林场油橄榄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海口林场发展油橄榄产业有利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文章分析了油橄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方面对海口林场油橄榄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油橄榄蚧壳虫(Saissetia oleae)是为害油橄榄的一种主要害虫,近几年来在我所及海口林场发生较为严重,同时并发烟煤病。受害严重的植株生长势减弱,新梢抽发受到影响,并引起局部落叶,从而影响结实及果实质量。防治油橄榄蚧壳虫已成为当前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在我所油橄榄园应用氟乙酰胺进行了防治油橄榄蚧壳虫的试验。我们于1972年8月26日用浓度1500倍  相似文献   

12.
油橄榄在桐口林场定植三年,已开始发生几种病虫危害。为了早作预防,及时消灭,防止蔓延扩散,特简要介绍几种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供作参改。 一、根腐病 根腐病是一种统称,可由寄生物和非寄生物引起,往往由于根部的严重腐烂导致植株的枯萎死亡。桐口林场的油橄榄苗已开始发现此病。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油橄榄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油料作物,在我国云贵、两广地区均有广泛种植。扦插育苗、移栽定植是油橄榄常用的种植技术,具有栽种成本低、成活率高等特点。但是在扦插育苗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许多技术要点,尤其要注意油橄榄原产地(地中海)与昆明海口林场之间的环境差异。以昆明市海口林场为例,与地中海原产地的环境条件进行了简单对比,分析了在海口林场培育油橄榄的技术难题,对油橄榄扦插育苗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以及环境调控措施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昆明市海口林场地区气候、土壤成分的分析,以及对油橄榄原产地的对比,得出昆明地区油橄榄生长的优劣条件,提出了油橄榄在昆明地区扦插控制条件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缺硼杉木苗叶、茎组织内部变化情况和生理生化特性,对其进行了切片观察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缺硼病苗叶组织和整组织均发生显著变化,叶绿体超微结构受到破坏;病苗叶各叶绿素含量增加,蛋白质含量下降,脯氨酸含量上升,全株可溶性总糖含量不变,而新生组织可溶性总糖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6.
应用新农药防治油橄榄孔雀斑病,从1975年开始,在昆明市海口林场连续进行了三年的试验。三年中,每年都选用了一些新农药进行试验。1977年,我们选用下列新农药(表1)对该病作防治试验。不同品种及浓度的药效比较防治试验仍选择在卡林尼奥油橄榄品  相似文献   

17.
目前,油橄榄繁殖以扦插育苗为主。但嫁接育苗具有苗木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提早开花结实等优点。为了摸索油橄榄嫁接的较好方法,适宜的砧木和适宜的嫁接时期,我们在1976年进行了油橄榄嫁接比较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用的接穗系从四川省林科所,云南省林科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林科所及本所试验林场采集成年树上一、二年生的枝条。供嫁接用的砧木为本所林场播种培育的一、二年生实生苗(包括油橄榄实生苗,  相似文献   

18.
为大力发展油橄榄,必须培育出大量苗木,目前主要是采用扦插育苗。在生产实践中,常常出现扦插条愈合后不易生根的现象,特别是佛奥品种这种现象较多。因为在缺硼条件下,油橄榄往往枝条抽不出来,形成丛枝病,若用硼砂追肥可以促进抽梢,那么,硼砂能不能促进生根呢?为了促进愈合条生根,以提高生根率,我们在一九七六年、一九七七年先后多次采用硼砂处理插条愈合组织,结果使愈合条生根率比不用硼砂  相似文献   

19.
十月六日到十月十一日在省林科所玉蝉林试站召开了全省油橄榄经营管理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我省十四个地区、市的四十一个县林业局、林场、苗圃、公社贫下中农、学校,粮食局的代表共118人。与会代表和全国人民一样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哀悼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逝世,无限崇敬地缅怀领袖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决心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化悲痛为力量,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在发展油橄榄工作中作出优异成绩,以实际行动悼念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  相似文献   

20.
汉中地区自1962—1978年,成片栽植油橄榄达2万多亩,目前已有1,000余株开花结果,总产量8,000多斤。其中引种最早的汉中县褒河林场和城固县柑桔育苗场,在1977年分别获得亩产(鲜果)842.3斤和1,040斤高产基础上,于1978年又获较大幅度增产,前者总产鲜果,1,210.3斤(平均亩产1,286.5斤),比1977年增长34.5%;后者总产鲜果4,645.2斤(平均亩产1,720.4斤),比1977年增长39.5%。更为可喜的是1973年新栽植起来的油橄榄园(城固县油橄榄场1,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