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民合作社“农社对接”,是指合作社到城市社区设立门店开展农产品直供直销,是农产品流通方式的一次重大创新。目前,湖北省“农社对接”已成为拓宽合作社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方便市民生活、保障市场供应的重要途径。为了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加快发展,现就我省“农社对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沈农友 《当代农业》2013,(22):48-48
全国农社对接现场交流会议近日指出开展农社对接,对于做大做强合作社、完善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好五项重点任务:一是继续抓好试点 积极探索农社对接的新模式,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争取覆盖全国大中型城市。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优先选择在人口居住较为集中、基础设施较为健全、距离菜市场较远的社区.开展农产品直供直销试点。  相似文献   

3.
信息快递     
《农家科技》2010,(1):9-9
<正>农业部开展"农超对接"成效初显截至目前,由农业部直接帮扶实现"农超对接"的合作社已达600多家。从一年的试点情况看,开展"农超对接",实现合作社直采、原产地直供,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4.
马凤棋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6):220-224
“农社对接”是指鲜活农产品的生产合作社在城市社区设立直销点或直销店,开展鲜活农产品直销,是一种能够促进蔬菜供应链优化的新型农产品直销模式,包括车载蔬菜市场、社区蔬菜连锁店、蔬菜网络直销、社区支持农业等形式.针对“农社对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完善“农社对接”:政府要加大对“农社对接”的扶持与监督,合作社要加强横向联合,提升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开展社区营销,大力培养营销人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农社对接作为一项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产品供给,做强农业产业,惠及广大市民的枢纽工程来抓,指导成立了以直销为目的的一批联合社,在城市社区发展了一批加盟店、直销店,逐步形成了以基层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种养业为基础,以联合社配送服务为中心,以社区销售店为支点,以“品牌+质量检测体系+标准化生产”为保障的农产品供销产业链。产业链一头连接基层农民合作社,一头连接千家万户的市民,为破解农民卖菜难、市民买菜贵的难题做了有效尝试,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中国农民合作社》2013,(11):F0002-F0002
10月19日,农业部在陕西宝鸡市召开了全国农社对接现场交流会议。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农社对接事关农民利益、市民生活,要强化农社对接的支持保障,推动农社对接持续快速发展。陈晓华指出,中央高度重视农社对接工作,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直供直销提出了明确要求。农业部连续两年把开展农社对接纳入为农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支持开展农社对接试点。一些地方建立了多部门推进机制,探索出了社区菜店、车载市场、高端配送、综合展销店等模式。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参加农社对接的合作社达到1.49万家,建立直销店2.3万个,覆盖社区2.7万个,受益人群7500多万人。前8个月,全国农社对接销售收入达235.7亿元。陈晓华强调,开展农社对接对于做大做强合作社、完善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有着重要意义,是合作社进入流通领域、拓宽发展空间的内在要求,是促进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是农民分享产后环节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省积极支持引导农民合作社在城市社区设立直销店(点),开展鲜活农产品直销,取得了良好成效。据不完全统计,至2013年8月底,全省已开展农社对接的合作社及联合社1165家、开设直销店(点)2598个、总面积达120007平方米、覆盖社区2958个、覆盖消费人群1039.2万人、销售额33.2亿元。其中,进入广州、深圳、珠海、茂名、东莞等5个省定的试点城市开展农社对接的合作社447家,开设直销店(点)664个,总面积达33384平方米,覆盖社区1353个,覆盖消费人群265.6万人,销售额7.47亿元。  相似文献   

8.
"农社对接"是指由农户向社区消费者直供农产品的一种新兴农产品营销模式,因其流通环节少、流通成本低、方便市民消费,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缓解农产品卖难买贵等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分析了"农社对接"在中国农产品物流中的定位,指出其在现阶段仅作为一种辅助的农产品营销模式的主要原因:农产品供应者经营能力有限、传统购买方式仍受青睐、缺乏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监督及物流配送技术支撑等,发展中缺少取代农贸市场的革命性创新机制。同时分析了推进运行模式多样化和实现物流配送标准化对其发展的积极作用,提出建立直销联合体、组建消费团体、完善配送体系,建立行业标准、发展创意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建议、措施,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近日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直供直销的意见》,意见要求加快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大力发展农产品直供直销,减少环节,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农产品保供稳价、农民增收致富、农业现代化建设。其主要措施如下:鼓励农民合作组织组建销售合作联社培育壮大"苏合"品牌,大力推进销售合作联社发展。加强合作联社规范化建设,支持其在市区开设直营店、直销窗口和自营超市。深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产销对接试点,在超市设立合作社产品专区、专柜,探索发展合作社车载菜市场、周末直通车等新型业态。引导基地型农业龙头企业优化产  相似文献   

10.
两部委“农超对接”模式将获更多财政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商务部、农业部两个部委正在合力重塑农产品流通渠道,主推"农超对接",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这其中,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农超对接"的一只脚,只有与另一只脚——超市,均衡发展,两者才能结合起来走的平稳。必须做强做大农村专业合作社已成共识。  相似文献   

11.
开展农社对接是中央1号文件的明确要求,也是为农民办实事的一项具体内容。湖北作为首批农社对接试点省份,紧紧围绕"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保障城乡居民消费安全、增加农民收入"这一目标,主动创新,深入推进,探索总结了以打造"楚合商城"新平台为突破口的农社对接模式,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取得明显成效。到2013年8月底,我省共有541个农民合作社开展了农社对接试点工作,其中有34个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开展了农社对接;开设直销店1709个,  相似文献   

12.
"农社对接"通过合作社开设社区直销店(点)实现农产品与消费者直接"见面",中间环节比农超对接、农校对接更少,农民和市民得到的实惠更大,因此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当前农产品流通的新型模式,对稳定和发展"菜园子"生产、"菜篮子"消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3.
一、农产品社区直营连锁与CSA模式的兴起背景与发展现状从发达国家农产品发展历程和当前我国的实际看,农产品销售流通模式急需新的发展变革,农产品社区直营连锁和"社区支持农业模式"(CSA)则是在这种背景下的创新,二者均以"农社对接"为基础,以直供直销作为模式创新的共同特征。以"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理念为前提的"社区支持农业模式"(C S A)于2 0世纪7 0年代首先出现在日本。这种模式要求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密切信任与合作,消费者提前预定和支付农产品购买费用,与生产者共担自  相似文献   

14.
正一、基本情况信阳市中心城区常年居住人口超过60万人,浉河区地处中心城区,多年以来承担着中心城区市民新鲜蔬菜、鲜鸡鸭鹅蛋、四大家鱼、鳝鱼、泥鳅、甲鱼等鲜活农产品的供应任务。全区鲜活农产品合作社数量116个,开展"农社对接"的合作社数量12个,主要对接形式为蔬菜平价直销便利店、承包大型连锁超市鲜活农产品区直销直营等。年新鲜蔬菜交易额约为2500万元,年鲜蛋交易额约为5000万元,年水产  相似文献   

15.
杨刚  许益亮  潘茜茜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908-2909,2969
近年来,浙江省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受鲜活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合作社博弈能力不足、冷链储运能力不足、流通领域税费高等因素制约,直供直销推进缓慢。应利用市场的调节作用,通过利益驱动让各利益相关方进行理性选择,自主决策,以实现直供直销多渠道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敏 《新农村》2013,(12):11-12
为破解菜价高而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店三园鸡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积极开展"农社对接"(指农户和消费者达成意向协议书,由农户直接向社区消费者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  相似文献   

17.
探索开展"农社对接"工作,打破"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尴尬,既提高农民收益,也让城市居民买到更便宜的蔬菜。20 1 0年以来,陕西省宝鸡市围绕破解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保障城乡居民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这一主题,积极探索"农社对接"工作。经过四年多的实践,探索出了"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合作社运作、集中配送、  相似文献   

18.
大兴蔬菜专业合作社“农社(区)对接”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社(区)对接”的实践 近年来,响应政府号召,以生产西瓜、黄金梨为代表的北京市大兴区骨干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农超对接”,以租赁超市柜台开展直销、向超市供货商直供、以及与超市联营销售等多种方式参与到现代流通营销方式中来,拉近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提高了农产品的新鲜度,拓展了大兴农产品的营销渠道,并进一步提升了大兴瓜果品牌的社会知名度。参与“农超对接”的农民也得到了实惠,农产品销售收入得到增加,现代农业生产意识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9.
"农超对接",由于实现了合作社直采、原产地直供,降低了蔬菜的生产和流通成本,成为一种"从田间到餐桌"的新型流通方式。但调查中发现,超市对进驻的农产品要求有着一定的标准,需要农户在生产中更加关注农产品的质量与规模。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关于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总体部署,我们立足于解决农民卖难、居民买难的问题,努力探索鲜活农产品产销衔接新机制,建立了“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合作社运作、集中配送、社区直销”的产供销一体化营销新模式,稳定了农产品价格,增加了农民收入,方便了居民生活,实现了利民惠农。2012年,我市被农业部确定为首批农社对接试点市。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