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黄彬红  李晓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7):220-223
“农超对接”需要农产品冷链物流,同时“农超对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但目前农产品冷链物流已成为“农超对接”健康发展的障碍。为此,国家应加大对农产品全程冷链物流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并从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进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改善,促进“农超对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超对接”模式虽然具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着效率较低以及进入门槛高、限制条件多等弊端.为解决“农超对接”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消对接”模式,构建了“农消对接”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进一步减少流通环节,使农户与消费者直接对接,克服信息不对称缺点,使农户与消费者双方获益.  相似文献   

3.
于璐 《河南农业》2014,(1):26-27
随着大型连锁超市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农超对接”作为-种新型模式出现在农产品供应链中.2008年12月,国家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对农超对接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家乐福、沃尔玛等全球零售连锁企业率先作为试点开展了“农超对接”项目,这种做法不仅帮助农民提高了市场的适应能力,促进产业链优化,而且提高农产品安全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本文从几个农产品安全供应链视角对“农超对接”模式进行分析,认为其是优化产业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之-.  相似文献   

4.
“农超对接”是指超市直接向农产品的生产者采购,或农产品生产者直接把自己生产的产品出售给超市.农超对接在国外是普遍采用的一种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在国内是农民销售产品的一种新型模式,开始在发达城市进行农超对接的实践和探索.本研究介绍了石家庄市农超对接发展现状,分析了电子商务背景下农超对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石家庄市全面实现农超对接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超对接”,是指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农超对接””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伴随着国内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大形势“农超对接”这种物流体系中的新模式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马凤棋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6):220-224
“农社对接”是指鲜活农产品的生产合作社在城市社区设立直销点或直销店,开展鲜活农产品直销,是一种能够促进蔬菜供应链优化的新型农产品直销模式,包括车载蔬菜市场、社区蔬菜连锁店、蔬菜网络直销、社区支持农业等形式.针对“农社对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完善“农社对接”:政府要加大对“农社对接”的扶持与监督,合作社要加强横向联合,提升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开展社区营销,大力培养营销人才.  相似文献   

7.
农民合作社“农社对接”,是指合作社到城市社区设立门店开展农产品直供直销,是农产品流通方式的一次重大创新。目前,湖北省“农社对接”已成为拓宽合作社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方便市民生活、保障市场供应的重要途径。为了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加快发展,现就我省“农社对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福建农业科技》2011,(5):75-75
日前,长汀县引进厦门中健农超新农业有限公司"农超对接"项目。该项目在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环节,通过鲜活农产品“超市+基地”的模式,引导大型连锁超市直接与鲜活农产品直接对接。据了解,农产品到超市的销售链中,中间流通环节占到总利润的30%-40%,“农超对接”后有望让农民收益增加,超市利润增加10%左右,而市民购买价格则降低...  相似文献   

9.
大兴蔬菜专业合作社“农社(区)对接”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社(区)对接”的实践 近年来,响应政府号召,以生产西瓜、黄金梨为代表的北京市大兴区骨干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农超对接”,以租赁超市柜台开展直销、向超市供货商直供、以及与超市联营销售等多种方式参与到现代流通营销方式中来,拉近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提高了农产品的新鲜度,拓展了大兴农产品的营销渠道,并进一步提升了大兴瓜果品牌的社会知名度。参与“农超对接”的农民也得到了实惠,农产品销售收入得到增加,现代农业生产意识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0.
农超对接流通模式发展趋势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浩  安玉发 《农业展望》2010,6(1):39-42
在目前农产品流通模式变革、农超对接等新型流通模式兴起的背景下,结合对物美、家乐福以及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详细分析了现有农产品流通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农超对接发展的优势与关键环节。指出应重视发展生产组织、理顺流通中的利益分配、挖掘农超对接的商业价值以及加快信息平台建设。未来发展趋势应以全国统一的信息平台为支撑,农产品流通渠道将逐渐趋于纵向扁平化,流通环节的减少是必然趋势.“农超对接”将会成为与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并行的一种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11.
特色果蔬农产品在北京特色农产品中占据半壁江山,在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京郊特色果蔬农产品的交易途径多样,既有传统的途径,也有紧跟市场需要及消费潮流的新型途径,各种渠道并存,相互补充,保证了京郊特色农产品生产与销售之间的通路畅通。今后,应加强合作社建设,树立品牌意识;继续推广农超对接、农餐对接;适度建设特色果蔬农产品连锁专卖店等。  相似文献   

12.
周至县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方式“农超对接”,让该县万亩绿色蔬菜搭上了通往超市和社区的“直通车”,不仅使市民买到了放心和实惠,菜农们也卖出了好价钱。  相似文献   

13.
李黎 《河南农业》2013,(23):47-50
一、选题背景 “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农超对接”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  相似文献   

14.
环首都经济圈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蕾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9):215-217
目前,环首都经济圈已经具备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基础条件,但农产品物流在整个物流产业发展中占比较小,发展滞后.针对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三对接”构筑环首都经济圈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即通过”农超对接”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效率,通过“农校对接”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科技水平,通过“农企对接”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链整合,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环首都经济圈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谭铁安 《湖南农业》2011,(12):11-11
时下,农产品的“农超对接”悄然兴起,已成为农产品进入市场的一种重要形式。而农业生产资料(农资),是否也可以由生产厂家直接进入农资超市,实现“工超对接”呢?笔者认为,“工超对接”不失为农资进入市场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6.
"农超对接"是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中的新兴模式,该模式不仅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而且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作为"农超对接"模式下的最大受益主体,往往在与超市对接的过程中产生供求矛盾,从而导致农民在生产技术、产品结构、产品加工和产品配送等多个层面上,呈现出力不从心的局面。基于此,本文以山东"农超对接"为例,考察农民在"农超对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对构建规范、合理的"农超对接"经营模式提出针对性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超对接”有利于实现农户、超市和消费者三方共赢.当前荆州市“农超对接”的规模小、品牌少、跨度小.因此,要实现“农超对接”的可持续发展,荆州市要坚持两种经营模式,一是加快合作社和农产品品牌建设,二是政府要提供更多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搞好农产品营销,特别是开展“农超对接”,是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2010年,农业部将全面推广“农超对接”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品牌化建设和小型冷藏库及冷链运输设备建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超市开展配送业务,提升“农超对接”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落实《商务部农业部关于全面推进农超对接工作的指导意见》(商建发[2011]43号)精神,搭建对接平台,推动大中城市连锁超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稳定的产销链条,扩大农超对接规模,促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商务部、农业部定于2011年10-12月在浙江、陕西、辽宁、湖北、四川、河北分六个片区开展“全国农超对接进万村”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
"农超对接"革新了农产品流通方式,对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进行了全新的改革。但是,"农超对接"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仍存在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