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安丘大姜高产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安丘大姜主产地山东省安丘市进行安丘大姜平衡施肥大田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安丘大姜在供试土壤含速效K较丰富(土壤速效钾100mg/kg以上)施有机肥较多(75 000kg/ha)的条件下,施用钾肥仍具有增产效果,在施K2O为150㎏/ha的基础上,增加到300㎏/ha和600㎏/ha,两个试验点大姜平均增产率为4.57%和13.91%,施用K2O从150㎏/ha增加到600㎏/ha,配施22.5㎏/ha锌肥或硼肥,均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
水稻施钾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土壤速效钾(K2O)低于100mg/kg的水稻土上施用钾肥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水稻施用钾肥以基肥或早期追肥增产效果最好,据试验研究,在桂林市缺钾水稻土上最佳钾肥施用量为K2O152.8kg/hm2,最佳施钾时的水稻产量为7632.3kg/hm2.  相似文献   

3.
高钾土壤冬小麦、夏玉米钾肥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钾土壤上(速效钾含量高于100mg/kg)增施钾肥(K2O)75~225kg/hm2,冬小麦平均增产6 96%,夏玉米平均增产8 38%;1kgK2O平均增产小麦3 00kg,增产玉米4 26kg。不同土壤上同一作物最高产量施钾量以及最佳经济效益施钾量差别较大。在高钾土壤上种植冬小麦、夏玉米,钾肥(K2O)用量在150kg/hm2时,可以保持产量和维持土壤钾素平衡。  相似文献   

4.
芹菜施钾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供钾能力的土壤上芹菜施钾肥的田间试验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耕层速效K含量低的土壤上,芹菜N、P、K配合施用比N、P配合施用增产23.64%。芹菜产量随K素用量增加而增加,但单位K素增产效果则随K素用量增加而递减。经回归统计分析,K素经济效益最佳施肥量为119.95kg/hm~2时,芹菜理论产量为90.17t/hm~2,收入5.41×10~4元/hm~2,K肥成本299.87元/hm~2,收益5.38×10~4元/hm~2;在其它条件基本相同情况下,土壤速效K含量114.38mg/kg时,每公斤K_2O增产芹菜产品104.17kg;而土壤速效K含量167.45mg/kg时,每公斤K_2O增产芹菜产品30.42kg。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性经LSR检验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配比硅钙磷肥和有机肥对甘蔗生长及土壤养分等的影响,为改善蔗区土壤酸化状况及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连作甘蔗的酸化蔗地,设6个处理,即处理A(对照,只施用氮、钾肥)及在处理A基础上配施不同组合硅钙磷肥和有机肥的5个处理,处理B(SiO2450 kg/ha、CaO 300 kg/ha、P2O5225 kg/ha)、处理C(SiO2450 kg/ha、CaO 300 kg/ha、P2O5300 kg/ha)、处理D(SiO2450 kg/ha、CaO 450 kg/ha、P2O5225 kg/ha)、处理E(SiO2450 kg/ha、CaO 450 kg/ha、P2O5300 kg/ha)、处理F(处理B+有机肥7500 kg/ha),测定甘蔗出苗率等农艺性状,收获后测定产量及锤度,取样测定不同部位氮、磷、钾含量,同时取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养分含量。【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处理均对甘蔗分蘖、株高、有效茎及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下同),其中处理E和处理F增产率分别为23.06%和22.53%。在硅钙磷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后对甘蔗蔗茎中氮、钾养分积累效果影响显著,但对磷养分积累效果影响不显著(P>0.05,下同)。当季土壤pH相比对照提高了0.11~0.38,但对土壤养分影响不显著。【结论】在施用氮、钾肥的基础上配施硅钙肥及有机肥能增加土壤中盐基离子数量,减少土壤中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含量,有效减缓土壤酸化进程。施用SiO2450 kg/ha、CaO 300 kg/ha和P2O5225 kg/ha并配施有机肥7500 kg/ha,能促进蔗茎氮、钾养分的积累,同时在甘蔗增产及减缓土壤酸化方面也能获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6.
不同磷、钾肥施用量对保护地番茄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磷、钾肥效试验,研究了番茄磷、钾肥的需肥规律及磷、钾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施用鸡粪14.6t/hm2,氮(纯氮)600kg/hm2,(P2O5)100kg/hm2,(K2O)540kg/hm2番茄产量最高,传统施肥增产7.%,N0P0K0处理增产24.4%.土壤肥力较高时,适量施有机肥和少量磷肥,中后期适当增施钾肥.  相似文献   

7.
苏北潮盐土地区水稻磷钾肥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10~2011年水稻"3414"磷钾二因素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苏北潮盐土地区在土壤有效磷达到12.5 mg/kg、速效钾达到86.6 mg/kg时,水稻施用磷、钾肥增产效果不显著;增加用量后会使其当季利用率降低。推荐本地区(土壤有效磷达到12.5 mg/kg、速效钾达到86.6 mg/kg时)水稻磷(P2O5)、钾(K2O)的施用量分别为45 kg/hm2和22.5 kg/hm2,全部一次性基施。  相似文献   

8.
荔枝施用营养型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增产改土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3年定点试验表明:施用营养型酸性土壤改良剂后,荔枝(Litchi chinensis)产量显著提高.东莞篁村点1999年增产11.30~21.80 kg·株-1,2000年增产20.00~26.80 kg·株-1,2001年增产19.90~26.10 kg·株-1;从化佐村点1999年增产2.90~9.80 kg·株-1,2000年增产1.30~5.00 kg·株-1,2001年增产1.70~8.20 kg·株-1.施用土壤改良剂后,荔枝园土壤理化性状也得到明显改善,表现为土壤pH提高,交换性Ca、Mg含量增加.从化佐村点土壤碱解N、有效P(P2O5)和速效K(K2O)含量分别提高50.77%、333%、108%,东莞篁村点土壤碱解N、有效P(P2O5)和速效K(K2O)含量分别提高37.5%、233%、74.8%.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毛葡萄施用氮、磷、钾肥增产优质效应和筛选最佳配方,为毛葡萄生产施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N、P2O5、K2O三者2水平的施用量分别为:100.20、114.30和108.90 kg/ha),测定毛葡萄野酿2号的产量及品质,并对肥料及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在土壤速效N含量为196 mg/kg、速效K含量为414 mg/kg的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毛葡萄产量促进作用较高的施肥处理组合依次为:N2P2K0 (28122.62 kg/ha)>N0P2K2(27819.57 kg/ha)>N1P1K2(25940.69 kg/ha)>N2P0K2(24849.73 kg/ha);P肥对产量影响不显著;N、K肥对毛葡萄有交互作用,N0P2K2的产量显著高于N3P2K2的产量(21970.80 kg/ha);随着K肥量的增加,其产量呈逐渐下降.不同施肥处理间对毛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应结合土壤类型及其有效成分含量,根据毛葡萄不同生育期合理调配N、P、K肥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棉花钾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17个大田试验,研究了湖北棉花钾肥施用效果及钾肥最佳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钾肥棉花增产增收效果显著,16个试验施钾比不施钾增产子棉129~930kg/hm2,平均增产445kg/hm2,平均增产率为16.6%;施钾纯利润平均为2128元/hm2,产投比平均为4.55;钾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平均分别为22.77kg/kg(K2O)和2.74kg/kg(K2O)。根据线性加平台模型确定,棉花钾肥(K2O)最佳用量平均为61.8kg/hm2。  相似文献   

11.
基于“3414”模型对川中丘陵区玉米氮磷钾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川中丘陵区具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上进行了玉米"3414"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增产效应显著,其中,处理6产量最高,处理2产量最低,分别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06.0%和18.6%。基础地力对产量的贡献率为48.55%,表明土壤属于下等肥力。N、P、K对玉米产量贡献大小顺序为N>P>K,增产效果居首位的为氮肥,施用纯N 240 kg/hm2的增产效应达到2826.00 kg/hm2;P肥的增产幅度次之,施用纯P 72 kg/hm2的增产效应达到2542.50 kg/hm2;施用纯K 45 kg/hm2的增产效应为1207.50 kg/hm2。在不同肥料的交互作用中,N×P的交互作用对产量影响最大,N×P>N×K>P×K。施氮量(N)为329.33 kg/hm2,施磷量(P2O5)为99.04 kg/hm2,施钾量(K2O)为50.21 kg/hm2时,玉米产量最高,为6885.94 kg/hm2。玉米产量与N、P、K肥料效应回归模型为三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经显著性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可以为玉米生产施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不同锌肥用量及施用方法对朝天椒预防病毒病及产量的影响,选取潜在性缺锌(土壤有效锌含量0.76 mg/kg)的石灰性土壤,对常规朝天椒品种日本新一代三樱椒,进行3个施锌方法(土壤施锌、叶面喷锌、土壤施锌+叶面喷锌)和4个土壤施锌量(0,15,30,45 kg/hm~2 ZnSO_4·7H_2O)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锌肥各处理产量均高于对照(不施锌肥),各处理较对照增产5.78%~13.25%,产量先随施锌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用量后反而降低;锌肥的施用方法对朝天椒的产量有显著影响,锌肥土施、叶面喷施均可显著提高朝天椒的产量,以"土施+叶面喷施"增产效果最好;不同锌肥用量及施用方法对朝天椒病毒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47.59%~76.12%),全生育期可将病情指数控制在较低范围内。在潜在性缺锌的石灰性土壤上,朝天椒锌肥土施结合叶面喷施,具有明显的防病增产作用,七水硫酸锌(ZnSO_4·7H_2O)以土壤基施30 kg/hm~2+叶面喷施7.5 kg/hm~2(分为3次)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深入了解生物有机肥在甘蔗生产上的增产效果及对土壤肥力的培肥作用,为进一步推进广西甘蔗生产提供参考。【方法】设(1)施生物有机肥;(2)施生物有机肥+化肥;(3)施等量灭菌有机肥为对照(CK1);(4)常规施肥(仅施用化肥)为对照(CK2);(5)空白对照(不施肥,CK3)等5个施肥处理,连续种植3年,在收获期测定甘蔗产量、株高、茎粗、单茎重、蔗汁锤度、蔗糖分和还原糖以及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含量等项目。【结果】所调查蔗区约70%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甘蔗平均产量为105694.5 kg/ha,比施等量灭菌有机肥对照处理增产26944.5 kg/ha,比常规施肥(仅施用化肥)处理增产4099.5 kg/ha;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甘蔗蔗汁锤度和蔗糖分分别为23.1%和16.2%,较施等量灭菌有机肥分别提高0.2%和0.5%,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提高0.8%和1.1%。连续3年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比常规施肥(仅施用化肥)处理高;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甘蔗对氮、磷和钾利用率分别为39.3%、12.8%和52.8%,较施等量灭菌有机肥处理提高18.3%、2.2%和21.6%,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15.0%、4.5%和30.8%。【结论】甘蔗种植区连续3年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显著提高甘蔗产量和质量以及氮、磷和钾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深入了解生物有机肥在甘蔗生产上的增产效果及对土壤肥力的培肥作用,为进一步推进广西甘蔗生产提供参考。【方法】设(1)施生物有机肥;(2)施生物有机肥+化肥;(3)施等量灭菌有机肥为对照(CK1);(4)常规施肥(仅施用化肥)为对照(CK2);(5)空白对照(不施肥,CK3)等5个施肥处理,连续种植3年,在收获期测定甘蔗产量、株高、茎粗、单茎重、蔗汁锤度、蔗糖分和还原糖以及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含量等项目。【结果】所调查蔗区约70%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甘蔗平均产量为105694.5kg/ha,比施等量灭菌有机肥对照处理增产26944.5kg/ha,比常规施肥(仅施用化肥)处理增产4099.5kg/ha;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甘蔗蔗汁锤度和蔗糖分分别为23.1%和16.2%,较施等量灭菌有机肥分别提高0.2%和0.5%,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提高0.8%和1.1%。连续3年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比常规施肥(仅施用化肥)处理高;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甘蔗对氮、磷和钾利用率分别为39.3%、12.8%和52.8%,较施等量灭菌有机肥处理提高18.3%、2.2%和21.6%,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15.0%、4.5%和30.8%。【结论】甘蔗种植区连续3年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显著提高甘蔗产量和质量以及氮、磷和钾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施条件下,钾肥的效应及土壤钾素的变化,结果表明:玉米施用氮、钾肥有显著的增产作用,氮、钾对玉米的影响程度为:N>K,钾素的盈余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施用钾肥对抑制土壤钾素的下降作用明显。郑州潮土区建议施钾量(K2O)为112.5kg/hm2,驻马店砂姜黑土区建议施钾量(K2O)为150kg/hm2。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氮(N)、磷(P)、钾(K)配方施肥对鸡骨草产量及化学成分的影响,为人工种植鸡骨草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3414试验设计,以不施肥为对照,设N、P、K不同配方施肥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的鸡骨草药材产量及总黄酮、总多糖、总生物碱和总皂苷含量,并进行产量及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与施肥量的回归分析.[结果]不同施肥处理下,鸡骨草产量及化学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处理6(N 180.0 kg/ha、P2O575.0 kg/ha、K2O 75.0 kg/ha)的产量最高,为2046.8 kg/ha;处理9(N 180.0 kg/ha、P2O575.0 kg/ha、K2O 37.5 kg/ha)的总多糖含量最高,为2.940%;处理11(N 270.0 kg/ha、P2O575.0 kg/ha、K2O 75.0 kg/ha)的总皂苷含量最高,为1.915%;处理3(N 90.0 kg/ha、P2O575.0 kg/ha、K2O 75.0 kg/ha)的总黄酮含量和总生物碱含量均最高,分别为3.188%和6.209 mg/g.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增产适宜的N:P:K为1:0.064:0.135,单施P肥(69.2 kg/ha)有利于提高鸡骨草总黄酮含量,单施K肥(55.4 kg/ha)有利于提高鸡骨草总生物碱含量,单施N肥(246.0 kg/ha)有利于提高鸡骨草总皂苷含量.[结论]N、P、K肥料对鸡骨草产量及化学成分含量有不同影响,合理配施有利于鸡骨草提质增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土壤调理剂不同施用量对连作木薯地土壤理化性质和木薯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为木薯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试验材料,设置0(CK)、750(A)、1500(B)和2250 kg/ha(C)共4个处理,测定土壤调理剂不同用量处理下的土壤水含率、孔隙度、三相比、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及木薯产量的相关性状.[结果]施用土壤调理剂处理与CK相比,土壤水含率差异不显著(P>0.05).施用土壤调理剂的3个处理均能增加土壤的孔隙度,降低土壤固相比例,增加气相比例,其中以2250 kg/ha用量的效果最佳.调理剂能增加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施用量为1500和2250 kg/ha能显著增加木薯块根长及单株块根重,从而提高块根产量.[结论]土壤调理剂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促进土壤养分有效化,促进木薯块根伸长增粗,增产效果明显,其中,施用量为1500和2250 kg/ha的处理效果相对较优,在广西木薯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2008-2010年在江西省吉安市13个县(市、区)开展42个"3414"晚稻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点土壤有较高的土壤碱解氮含量(116~209 mg/kg),但相对产量(60%~85%)较低,施用氮肥增产效果显著,推荐施氮量为110~210 kg/hm2;试验区土壤速效钾含量为61~119 mg/kg,相对产量为85%~100%,按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划分为中高等级,施用钾肥有较好的增产效果,推荐施钾量为0~130 kg/hm2;试验区土壤有效磷含量为11~31 mg/kg,相对产量为85%~100%,按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划分为中高等级,推荐施磷量为0~80 kg/hm2,施用磷肥效果低于氮肥和钾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施肥后玉米的镉(Cd)污染风险,为指导Cd污染未超标土壤上玉米合理施肥及安全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田试验,在玉米季分别设不施肥(CK)、施入氮钾肥(NK)及氮钾肥配施不同用量钙镁磷肥(NP1K、NP2K、NP3K、NP4K)等6个处理,研究施肥后玉米产量及秸秆和籽实的Cd吸收累积量,分析其与种植后土壤pH、速效磷、碱解氮、速效钾、有效Cd、全Cd等的相关性,并对土壤Cd平衡进行探讨.[结果]氮钾肥施用及氮钾肥配施钙镁磷肥均能显著促进玉米生长(P<0.05,下同).与CK相比,NK处理显著提高玉米秸秆和籽实的Cd含量及其累积量;在氮钾肥配施钙镁磷肥各处理下,尤其当施磷量(P2O5)高于150 kg/ha时,秸秆Cd含量显著低于CK,而籽实Cd含量与CK相当或显著降低;秸秆和籽实的Cd含量及其累积量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籽实Cd含量分别与土壤有效Cd、碱解氮、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速效磷、pH呈显著或极显著(P<0.01)负相关.秸秆Cd含量与速效磷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土壤Cd平衡表明,只有在秸秆全量还田,且高量施用磷肥(P2O5600kg/ha)的情况下,土壤Cd才会累积,且安全年限较长.[结论]在Cd污染未超标土壤上施人适量氮钾肥或氮钾肥配施钙镁磷肥基本上不会构成玉米地和玉米的Cd污染超标风险.  相似文献   

20.
2002-2004年设计安排了芝麻吸钾特点、施用钾肥肥效、钾肥用量和施用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每生产100 kg籽实芝麻需要钾素(K2O)6.24~6.68kg,且不同生育阶段吸收钾素的比例相差很大.钾肥的增产效果因年份不同而异.缺钾土壤,其速效钾含量低于12 mg K2O/100 g土,亩施用K2O 7~8 kg全作底肥,可获得最大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