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真菌毒素是由某些丝状真菌产生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毒性副产物,对玉米、水稻、小麦、花生、大豆和油菜等多种粮油作物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严重威胁环境安全、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粮油农产品中的真菌毒素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本文对粮油作物中主要真菌毒素种类及污染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导致真菌毒素污染加重的环境影响因子,提出了粮油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真菌毒素污染防控措施,特别是生物防控技术,展望了真菌毒素污染生物防控的作用模式及类型。  相似文献   

2.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N)主要是由镰刀真菌所产生的一种非甾体类真菌毒素。大量分布于玉米、大麦、小麦、高粱等作物中,对动物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文综述了ZEN的理化性质、毒性危害、检测方法及物理吸附剂对ZEN吸附脱毒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真菌毒素是真菌在其生长环境里所产生的次级毒性代谢产物,其会导致农产品大幅减产,使农产品品质下降,阻碍农产品出口。我国地域广阔,北起黑龙江南至广东各省份都可以种植粮油作物,虽然各地气候差异巨大,耕作方式不同,但作物受到真菌毒素污染的现象十分普遍。它的污染可发生在农作物(例如:玉米、花生、小麦等)的田间生长、收获、贮藏、运输、加工阶段;食品药品(例如:啤酒、咖啡、调味料、中草药等)的加工、储藏阶段。被真菌毒素污染的农产品被人误食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另外用被真菌毒素污染的作物制成饲料,再去喂养禽类、畜类、鱼类等动物,真菌毒素可以由被污染的动物性食品,最终通过食物链危害到人的健康。真菌毒素严重影响着农产品、食品药品的质量安全、品质,给人类和动物造成危害。本文将介绍真菌毒素的种类、危害、检测方法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分析了影响玉米质量安全的几种主要真菌毒素(包括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危害及当前的限量标准,指出了真菌毒素污染玉米的途径及原因,并提出了保障玉米质量安全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真菌毒素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真菌毒素是一类由丝状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可在作物收获前和贮藏期间广泛污染油料作物、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坚果类及其加工品,不仅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而且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也造成严重危害。评述了主要真菌毒素的种类、危害、限量及其生物防治研究现状,介绍了黄曲霉毒素和镰刀菌毒素生防微生物及活性物质的筛选新模型,提出了我国真菌毒素生物防治研究的政策与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6.
<正>玉米在我国的粮食种植领域一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辽宁省范围内,玉米作物占当地粮食作物种植量的70%。但是玉米作物在种植阶段所面临的气象条件变化常常会对其生长状况以及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便将以此为主要研究课题,结合实践经验对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气象条件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玉米种植业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玉米作物种植产量对气象因素的要求较高,一旦遇到大范围极端天气时,玉米粮食的产量将会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辽宁省作  相似文献   

7.
粘虫是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剃枝虫、夜盗虫、五彩虫、麦蚕等。常常会在一夜之间把玉米苗吃光,造成缺苗断垄,甚至翻犁复种,所以及时掌握粘虫发生的情况,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有效防治,对确保玉米高产和丰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玉米种子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升。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粮食型作物,如果种子质量不高将会给农业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种子质量不仅仅局限于种子本身,同时,还包括播种土地内的所有收获的作物。因此,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玉米制种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本次研究主要结合辽宁省开原市玉米种植现状,就玉米制种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国农业种植的主要作物之一,也是饲料生产的主要原料,种植面积较大。病虫害是对玉米种植造成严重威胁的因素,对玉米产量会产生直接影响。要想对玉米的病虫害实施有效防治,就要对玉米种植中的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措施进行控制及选择。本文主要分析了玉米各时期的田间管理要点以及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措施,希望对玉米种植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0.
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玉米是最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耕种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玉米产量也得到了稳步的提升。然而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不仅会严重降低玉米作物的产量,同时还会使得玉米作物的质量大打折扣。因此,人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玉米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最终在提高玉米产量的同时,保证玉米作物的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1.
硒被证实是动物必需的营养元素,环境中硒过量或缺乏均会导致人体和动物产生疾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植物富硒研究多有报道,特别是有关农作物及园艺植物富硒研究资料较多.通过综合相关文献,综述了国内近年来有关农作物和园艺作物施硒的研究现状、作用机理、应用现状以及富硒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基因技术越发成熟,越来越多的转基因作物走上人们的餐桌,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介绍了转基因技术的基础上,归纳了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我国批准进口和生产的转基因作物,阐述了转基因作物对环境安全和转基因食品对人身健康的影响,并对转基因作物的未来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十字花科与豆科作物对微囊藻毒素(MC)耐受性的差异。[方法]以十字花科作物典型作物油菜、小白菜、甘蓝与豆科典型作物黄豆、豌豆、蚕豆为材料,检测它们在不同浓度MC暴露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检测指标包括发芽率、株高、叶绿素等。[结果]十字花科作物中油菜与小白菜受MC影响较大,甘蓝受影响较小,而豆科作物普遍受影不大。[结论]豆科作物比十字花科作物对MC耐受性更强,在受微囊藻毒素污染地区可以优先种植豆科作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十字花科与豆科作物对微囊藻毒素(MC)耐受性的差异。[方法]以十字花科作物典型作物油菜、小白菜、甘蓝与豆科典型作物黄豆、豌豆、蚕豆为材料,检测它们在不同浓度MC暴露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检测指标包括发芽率、株高、叶绿素等。[结果]十字花科作物中油菜与小白菜受MC影响较大,甘蓝受影响较小,而豆科作物普遍受影不大。[结论]豆科作物比十字花科作物对MC耐受性更强,在受微囊藻毒素污染地区可以优先种植豆科作物。  相似文献   

16.
作物多胚现象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作物多胚现象胚胎学、遗传学和应用探索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和进展.并就需深入探讨的某些问题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主要农作物的提纯复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优良品种 优良品种就是在一定的自然栽培管理条件下,具有稳定一致的优良性状的生态类型.它既能较好的利用当地自然栽培管理中的有利条件,又能抵抗和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表现适应性较好、生育期适宜、丰产、稳产、品质好、生产成本低,是农业生产上很重要的一种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18.
黄山市粮经作物品种新布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安徽省黄山市生态条件、农业生产的特点和概况,提出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作物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19.
围绕江苏省特粮特经生产,概述了其产业地位与生产特点,分析了制约特粮特经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明晰了建立多元结合、集约化、生态型的种植模式是推进特粮特经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最后提出了建立特粮特经多元集约种植模式的研发重点:一是实施品种创新,加强地方优异种质挖掘、新品种选育及主体(专用)品种筛选;二是实施模式创新,加强主体种植模式的结构优化及区域主导种植标准化研究;三是实施技术创新,加强综合减投、用养结合、农机农艺配套等关键配套技术研究;四是实施服务创新,加强区域规模化种植模式的技术经济分析及产业配套政策研究。  相似文献   

20.
围绕江苏省特粮特经生产,概述了其产业地位与生产特点,分析了制约特粮特经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明晰了建立多元结合、集约化、生态型的种植模式是推进特粮特经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最后提出了建立特粮特经多元集约种植模式的研发重点:一是实施品种创新,加强地方优异种质挖掘、新品种选育及主体(专用)品种筛选;二是实施模式创新,加强主体种植模式的结构优化及区域主导种植标准化研究;三是实施技术创新,加强综合减投、用养结合、农机农艺配套等关键配套技术研究;四是实施服务创新,加强区域规模化种植模式的技术经济分析及产业配套政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