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我国植物保护机械中喷杆喷雾机在伸展折叠时采用较多液压油缸进行控制,喷杆两侧操作同步性不易保证、喷杆喷架稳定性较差及造价相对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单油缸和拉线软轴组合机构来联合控制喷杆的伸展折叠,其主要组成机构为反向倍角旋转折叠机构和移动扩角机构。研究了反向倍角旋转折叠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干涉现象,为减少喷杆总体质量对反向倍角旋转折叠机构进行优化设计;同时对移动扩角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分析其运动过程;并建立拉线软轴安装位置的数学模型,采用向量法研究其运动规律;同时以安装位置(x,y,R)为试验因素,以平稳度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求解拉线软轴安装的最优位置;并采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建立喷杆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采用motion运动仿真对喷杆的运动特性和力学特性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拉线软轴安装的最优组合为x=300mm,y=-50mm,R=200mm,此时喷杆平稳度为0.19,运动平稳性最佳。同时虚拟仿真试验表明喷杆大臂和小臂的角速度变化范围均为6~13rad·s~(-1),且数值解一致;喷杆小臂和大臂初速度分别为585mm·s~(-1)及185mm·s~(-1),运动时喷杆小臂速度约为大臂速度的3倍且速度变化规律相同;喷杆小臂相对大臂角位移为-180°~0°成直线分布、马达力受力均匀、转矩弹簧力矩变化为1620N·mm~(-1)、机构能量守恒、运动平稳性最佳,验证了理论分析喷杆大小臂相对位移和向量法计算拉线软轴安装位置参数的正确性,表明机构设计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可为结构简单、总体质量小、控制方便的可折叠式大幅宽喷杆喷雾机的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双铰链结构的客车侧行李箱门的运动和受力进行了分析 ,介绍了作者开发的行李箱门气弹簧支座优化布置软件 .用实例说明通过该软件对气弹簧支座位置进行优化布置后可明显减少司乘人员开关门时所需的作用力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我国树苗栽植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扶苗机构为树苗移栽机植苗系统中的关键机构之一。研发针对我国杨树苗移栽机的齿轮齿条式扶苗机构,可以保证树苗移栽设备的栽植效果。  方法  首先针对长杆式树苗移栽作业,分析速生杨树苗的物理特性,得到树苗的长度、地径变化范围数据,提出一种齿轮齿条式扶苗机构的设计方案,分析齿轮齿条式扶苗机构栽植性能与运动参数的关系,计算其扶苗支撑架的初始位置以及确定扶苗工作行程,利用接触碰撞算法计算齿轮齿条啮合的约束条件和运动参数。使用ADAMS仿真软件建立扶苗机构多刚度接触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探究齿轮齿条模数对扶苗效果的影响,通过扶苗支撑架质心的位移和速度变化曲线分析扶苗运动的准确性,通过传动齿轮转速变化和齿轮齿条啮合力变化验证扶苗机构结构的传动性能。  结果  齿轮齿条模数为9,扶苗效果最佳,此时扶苗支撑架质心在前进方向上的速度波动较小,并且位移变化稳定,位移和时间量近似于线性关系,扶苗过程接近匀速运动,速度为122 mm/s左右;扶苗运动单次工作行程达到599.9 mm,满足了实际需要大于568.4 mm的设计要求;扶苗机构各级齿轮动力传递稳定,齿面最大接触力为512.6 N,远小于材料强度,没有发生跳跃情况和阻滞情况。  结论  齿轮齿条式扶苗机构可以满足杨树苗栽植的扶苗运动要求,实现零速移栽,保证了树苗栽植直立度,并且有效改善了以往树苗栽植过程中的扶苗方式,具有良好的运动稳定性,安全高效。本研究对造林机械设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底盘是林业装备的关键部件,底盘技术性能中的越障性能及地形适应性能尤为关键,直接决定了林业装备是否能够上山入林。我国典型人工林具有多矮小障碍、多沟壑等立地条件特点,传统林业装备底盘在复杂立地条件下作业的能力就凸显不足,因此本研究旨在提高林业装备底盘越障性能。方法针对一种林用新型步态六轮变幅轮腿底盘,运用D-H参数法对底盘轮腿机构建立运动学模型。通过空间几何位置坐标变换方法对变幅轮腿底盘单缸控制轮腿与双缸控制轮腿越障能力进行理论计算和分析比较。运用D-H运动学正解方法计算得出双缸的最佳布置位置参数。通过仿真测试、样机测试与理论分析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双缸控制轮腿机构的越障高度始终大于单缸控制轮腿机构。理论分析、仿真分析与样机测试在最大越障高度数值的切合度分别为99.7%和97.8%。底盘轮腿越障高度可达285.9mm, 具有较强的越障性能和地形适应性,其越障能力完全满足我国林业生产对林业装备底盘越障性能的要求,充分验证了理论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结论为解决我国林业装备底盘越障性能较差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双缸控制轮腿机构运动特性、变幅轮腿底盘越障性能及大规模林业机械智能化采伐底盘的研究和发展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1 基本结构及性能 1.1 基本结构 法国格里格尔-贝松HRP7型液压翻转犁(岸上/岸下)包括悬挂架、翻转油缸、止回机构、地轮机构、犁架和犁体,通过油缸中活塞杆的伸缩带动犁架上的正反向犁体作垂直翻转运动,交替更换到工作位置;地轮是丝杠调节耕深的一轮两用机构.悬挂架与工作主机相连,犁体通过犁柱连在犁架上,犁架上安装有地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翻转油缸中缸体与接在犁架上的油缸座相铰接,缸体内有一做伸缩运动的活塞杆,犁架上固定有中心轴,在中心轴外的中心轴套后端与活塞杆铰接,前端穿过并固定在悬挂架横梁上,活塞杆通过与油缸座、犁架连接带动中心轴在中心轴套内做回转运动. 1.2 性能  相似文献   

6.
工农-5型手扶拖拉机配套深翻锄的工作部件是一种挖掘式耕作机构,它能实现土垡原行翻转,适合林业苗圃、茶园、果园等的行间翻耕作业.本文叙述了采用直观、简明的几何综合法进行该机构的设计,详细介绍了根据锄齿工作轨迹的要求用转动中心曲线和相对运动原理设计四杆机构的过程;通过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求出了锄尖的速度和加速度;并初步分析了受力及其平衡,经过轨迹复演检验和田间实测证明耕深、沟底平整度和工作稳定性都达到了设计和农艺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Pro/E软件,建立了牛头刨床六杆机构的虚拟装配模型,并运用Pro/Mechanism模块对牛头刨床六杆机构的运动进行动态分析,得到在切削阻力、惯性等外力的作用下,牛头刨床六杆传动机构在工作行程中各构件在相应连接处的受力情况,并直观地了解到在工作行程中各个连接处所受到的最大力出现的位置,接头A和B所受到的最大力出现在刚有切削阻力作用的位置,接头C和D所受到的最大力出现在切削阻力刚消失的位置,而在以上2个位置,接头E所受到的力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8.
利用拖拉机的牵引力,当体入土时压缩缩弹簧贮存能量,机组耕作到地头拖拉机的液压提升机构将犁体提升后,通过圆柱凸轮机构就能实现双向犁的自动翻转。通过机构设计,运动分析和性能测试,该机构具有设计合理,翻转平稳,运转可结构上有创新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分析并回顾了在给定摇杆两个极限位置及行程速度变化系数的情况下,最小传动角为最大的平面曲柄摇杆机构和空间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问题.提出在空间曲柄摇杆机构中通过建立仿射坐标系解决此类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0.
倾斜圆盘勺式精密排种器充种过程的种子运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倾斜圆盘勺式精密排种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在对倾斜圆盘勺式精密排种器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充种过程种子的运动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种子在充种过程中的运动方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充种过程种子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分种勺边缘侧面导种台上种子的极限充种角和回落角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随着排种器垂直倾角的增大,极限充种角将减小,回落角将增大;随着排种器角速度的增加,极限充种角和回落角都将增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明确华北土石山区不同粒径(1~2 mm、2~3 mm、3~5 mm、5~7 mm、7~10 mm)团聚体结构特征对沟间及沟道侵蚀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种典型褐土为研究对象,通过Le Bissonnais(LB)法对团聚体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初步研究了不同粒径团聚体稳定性特征与人工降雨条件下坡面沟间、沟道侵蚀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石灰性褐土团聚体稳定性大于黄土性褐土;不同粒径团聚体稳定性差异较为显著,较小粒径的团聚体稳定性大于较大粒径的团聚体,其中1~2 mm粒径的团聚体稳定性最好;不同雨强下土壤侵蚀现象差异明显,坡面径流强度和产沙强度均随产流历时的增加而增大,且降雨强度大小对坡面入渗率变化幅度和达到稳渗状态的时间有很大影响。将可蚀性因子(Ki)替换为经修正后的团聚体稳定性参数(Ka),然后将其代入到WEPP侵蚀模型,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不同粒径团聚体的侵蚀预测方程,显示了较好的预测性能,其决定系数均在0.81以上;尤其是2~3 mm粒径对应的预测方程,其沟间及沟道相对误差均小于20%。结论该研究验证了土壤可蚀性参数可以由不同粒径团聚体稳定性表示,并建立了不同粒径团聚体的沟间及沟道侵蚀预测方程,为华北土石山区褐土的侵蚀机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农业机械设计的最佳参数或参数范围,应用计算机的机构运动状态模拟分析方法和多媒体技术,开发了计算机辅助农业机械动态分析的多媒体系统,该系统将机构运动分析参数化,能更大地提高机构运动分析的效率和精确度,还将运动分析方法的全过程生动地展示出来.既可用于农业机械等机械设计中也可作为机构运动状态分析的辅助教学软件.  相似文献   

13.
两种棉花打顶机单体仿形机构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直立式和斜拉式2种仿形机构,为3FDD-1800棉花打顶机单体仿形机构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COSMOSMotion进行运动仿真,求解出2种仿形机构在相同状态下的运动轨迹、受力、位移,对其运动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直立式仿形机构使打顶延迟,受力较大,且不够灵活,工作部件的提升量远大于实际坡度;斜拉式仿形机构受力较小,运动更为灵活,仿形量比接近1∶1,较好地满足了仿形要求,且没有明显的仿形滞后现象。【结论】斜拉式仿形机构比较理想,选择斜拉式仿形机构作为3FDD-1800棉花打顶机的最终仿形机构。  相似文献   

14.
翻转机构是乳牛保定床工作时对牛实施控制的关键工作部件。运用机构设计理论,建立了该机构运动学分析的数学模型,并采用MATLAB程序中的SIMULINK工具箱,完成数值模拟,输出了该保定床的速度及加速度图。研究结果表明,液压驱动的四杆机构工作过程冲击小,运行平稳,能够满足对乳牛实施控制和护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低洼重度盐碱地滴灌垄作模式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滴灌+高垄”模式下盐碱地垄沟栽种的苗木初始成活率高,而一段时间后成活率大幅降低,为研究清楚垄沟苗木死亡原因,开展了“滴灌+高垄”模式水盐运移规律研究。方法田间原土起垄后分别在垄面和垄沟铺设滴灌带,在保证滴头附近不出现大面积明水前提下持续滴灌,根据湿润锋运移和水盐运动情况连续取土样,分析垄体和垄沟盐分运移规律与灌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当灌水量不超过41.4 mm时,水平湿润锋和垂直湿润锋运移距离均随灌水量的增加呈极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增加,垄体滴头下方形成一个高土壤含水量、低土壤盐分区,并且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该区向横向和纵向不断扩大。当灌水量达到84.3 mm时,土壤质量含水率等值线由原来的椭圆形转变为倾斜向垄沟方向,垄面滴灌形成的湿润锋与垄沟滴灌形成的湿润锋搭接,土壤盐分在湿润锋搭接处聚集。当灌水量达100.9 mm时,垄体盐分随着灌水量的增加不断向土壤深层和垄沟迁移,盐分等值线图由双“U”型转变为倾斜向垄沟方向,垄体淋洗下来的盐分向垄沟大量聚集。当累计灌水量为171.6 mm时,垄体和垄坡大幅度脱盐,ECe较初始值降低62.9%。结论垄作滴灌灌溉对垄体和垄沟水盐运移有显著影响,垄沟盐分经历了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过程,垄沟脱盐较垄体脱盐有延迟性。在此条件下对垄沟进行植被构建时,要避开盐分向垄沟聚集的时段,延迟于垄面种植。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双输送带式栽植器的工作原理,并对钵苗在双输送带上的受力及运动状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抛物体运动模型,并就投钵速度对立苗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论证了所建立的模型,找出了结构参数一定时投钵速度的极限和最佳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摘是林果种植中的劳动密集型作业,果园中的果实采收环境较为复杂,我国采摘机具的行业研究相对薄弱,采摘机器人等高科技装备在当前果园采摘中的实际应用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发展辅助人工摘果装备具有切实的社会和经济意义。方法针对球形带梗果实,以苹果为例提出了果梗锁定—枝果分离的采摘方法,并设计完成了相应采摘器。采摘器整体结构为欠驱动布局,以曲柄摇杆机构为原型设计了果梗锁定机构,构造了固定板、浮动板结构的双板枝果分离机构,利用摇杆滑块机构作为手持驱动单元,利用钢丝和绕线丝轮的传动方法将滑块的输出运动首先传递到曲柄摇杆机构,驱动结构和尺寸对称的两套果梗锁定机构对果梗进行锁定,果梗锁定后继续驱动浮动板向下移动与固定板分离完成摘果。结果分析了驱动单元和果梗锁定机构的几何参数,驱动单元的手柄转动5.5°即可使摘果器完成87°的果梗锁定和50 mm的双板分离动作,果梗锁定机构在锁定果梗时处于反向死点位置,保证了锁定的可靠性。应用Adams软件仿真了采摘器的果梗锁定和双板分离动作,验证了采摘器欠驱动结构的设计可行性,并对输出曲线在锁定果梗过程中的振动情况进行了解释;对采摘过程中的驱动力进行了仿真。采摘器样机实验顺利完成了锁定果梗—枝果分离的顺序采摘动作。结论枝果分离的采摘方法和欠驱动双板分离式采摘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操作性,可用于发展人工辅助采摘机具。   相似文献   

18.
玉米植质钵苗运动轨迹及落地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玉米植质钵苗栽植过程中出现位移及翻转现象,对玉米植质钵苗栽植运动状态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分析玉米植质钵苗翻转状态和玉米钵苗位移变化规律,建立钵苗落地角度和位移变化方程,得到了钵苗角度及位移变化的曲线图。利用高速摄影对钵苗实际运动情况进行分析,表明曲线与理论分析曲线拟合,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当机车前进速度为0.43 m·s~(-1),栽植臂角速度为2 rad·s~(-1)时,得到最佳投苗高度150 mm,钵苗水平位移S=48 mm,落地角度θ=19.3°。为覆土器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二自由度振动筛运动学分析及仿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自由度(two degree of freedom,2-DOF)振动筛试验平台为研究对象,对二自由度振动筛试验平台简化模型的运动规律及筛面上物料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所建立的简化模型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得到影响简化模型及物料运动的关键因素。利用ADAMS仿真软件对单自由度振动筛模型和二自由度振动筛模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单自由度机构筛面倾角有微小的变化,二自由度机构筛面倾角在4°~10°之间变化,两个机构水平位移变化量均为65mm,其位移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单自由度垂直方向位移为7.5 mm,二自由度机构垂直方向位移变化在0~60mm之间;二自由度横向加速度大于单自由度,垂直加速度小于单自由度。  相似文献   

20.
改进末端执行器的采摘成功率是提高采摘机器人采摘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在相同剪切速度和果柄直径下,采用简支梁的剪切方式比采用悬臂梁剪切方式更容易剪断果柄,而通过夹持机构夹住柑橘再进行剪切能实现简支梁方式剪切果柄,因此可在末端执行器增加夹持机构来提高末端执行器的采摘成功率。通过对柑橘的极限挤压试验,得出柑橘在受压面直径为14.12 mm的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极限载荷为14.0 N。据此结果和柑橘相关参数,设计了夹持机构手指,并确定了其对柑橘的最大夹持力不超过102.41 N,同时根据前期研究成果和果柄受力分析,确定夹持机构的最小加持力不得小于3.79 N。由夹持机构运动特点完成控制系统设计,建立夹持机构三维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与验证。制作了夹持机构样机并进行了不同品种柑橘的夹持实验,并将夹持机构安装在末端执行器上,在室外自然条件下进行无夹持机构和有夹持机构的采摘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夹持机构可实现对各品种柑橘的无损夹持,增设夹持机构后末端执行器采摘成功率由70%提升至85%,对末端执行器采摘成功率有显著提升,从而提高了采摘机器人的采摘作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