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北地区近年小麦倒伏现象频发,部分年份倒伏面积大且倒伏程度大,严重影响小麦灌浆成熟,降低穗粒数、千粒重,造成小麦产量损失甚至是大幅减产。当地小麦倒伏现象易在灌浆期前后发生,倒伏越早对产量影响越大,如抽穗期、灌浆前倒伏主要影响粒数和粒重,可减产30%~50%,灌浆期倒伏主要影响粒重,一般减产达20%左右,因此防止小麦倒伏是目前当地实现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2.
鲁中地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鲁中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有加重趋势,该病不但能造成小麦大面积减产、降低小麦及麦类制品品质,同时产生的毒素对人、畜健康有害。综述了小麦赤霉病的危害,鲁中地区赤霉病流行的原因和鲁中地区综合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办法,为该地区小麦赤霉病的有效控制提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倒伏是制约小麦生产的关键因素,提高小麦抗倒性有利于提高小麦机械化收获和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和籽粒品质.为了明确倒伏原因、机理及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合前人的研究,总结了小麦倒伏的影响因素、茎秆倒伏机理、倒伏对产量以及籽粒品质的影响.最后,从小麦育种和栽培两个方面,指出提高小麦抗倒性的关键措施以及未来研究方...  相似文献   

4.
以18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调查、对比各品种田间自然倒伏情况及产量,筛选出抗倒性较高的品种,提出2种较快捷的减产率评价方法,明确小麦灌浆后期倒伏亦可导致减产10%以上。同时,研究了参试品种的产量形成特点,并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聚类分析,推荐了适合鲁西南地区肥力中上的水浇地块种植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5.
小麦倒伏原因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敬昌  陈洁 《农技服务》2009,26(9):32-32,43
针对小麦倒伏的原因与类型,分析了小麦倒伏后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的影响,提出了预防小麦倒伏的措施,以期防止小麦倒伏,达到小麦高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生育中后期发生倒伏均会造成减产,倒伏时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大于倒伏程度。从倒伏时期来看,处理间减产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灌浆始期开花期灌浆中期灌浆后期,减产幅度分别为37.29%、29.36%、10.80%和4.26%。从倒伏程度来看,总体表现为倒伏越严重减产幅度也越大。穗粒数减少和千粒重降低是倒伏造成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开花期和灌浆始期平铺处理穗粒数分别比对照减少12.25%和10.04%,倾斜倒伏处理分别比对照减少4.92%和7.28%。灌浆始期倒伏对粒重的影响最大,灌浆中期和开花期次之,灌浆后期影响最小。除开花期外,同一倒伏时期内倒伏程度处理间千粒重差异不明显,产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小麦后期倒伏产量减损评估中,可以将不同倒伏程度的小麦产量损失进行合并分析,倒伏时期可作为评价小麦产量损失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小麦倒伏,会直接影响到小麦的产量,本文就倒伏类型、倒伏原因,倒伏征兆,倒伏预防,补救措施五个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小麦倒伏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8.
正小麦是鲁中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本文指出了如何最大化利用自然降水达到丘陵旱作小麦高产高效的目的,并总结了丘陵旱作小麦田间管理技术。为丘陵旱作小麦生产提供参考。鲁中地区多为山区丘陵及过度区,浇水难和浇水贵的问题是困扰该地区小麦生产中的一个大问题。然而鲁中地区属于半湿润气候,常年降水量相对鲁北地区较多。因而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自然降水,是丘陵地小麦节本高效的关键。本文根据前人研究结果总结了适于鲁中丘陵旱作生产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该  相似文献   

9.
倒伏对冬小麦病害发生情况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小麦发育中后期倒伏后病害发生情况和进行减产量化评估,采用木棍将小麦小心压倒人工模拟大风造成小麦倒伏的方法进行不同倒伏时间和不同倒伏程度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小麦病害、早衰、成熟时间、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在开花期至灌浆期间发生倒伏,主要加重纹枯病和白粉病的发生,病情均为3级,倒伏时间越早,小麦越易早衰和成熟期提前,病情指数与对照的差异也越显著。平铺和倾斜倒伏都使小麦穗粒数减少、千粒质量明显降低而导致大幅度减产,对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的影响都是开花期灌浆始期灌浆中期灌浆后期,平铺倒伏处理依次减产25.9%、21.1%、10.1%、4.0%,倾斜倒伏处理依次减产9.1%、7.6%、5.0%、1.9%。从倒伏程度对小麦病害、早熟、成熟时间、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看,都是平铺倒伏的影响大于倾斜倒伏。故在小麦中后期倒伏产量减损评估时,宜将倒伏时间作为重要依据,其次还应结合倒伏程度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李文  王永文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8):33-33,47
小麦是凤阳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每年因倒伏造成小麦产量损失影响较大。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和不同倒伏的程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倒伏发生后通过药剂处理和喷施叶面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倒伏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偃师市是河南省小麦生产的高产地区,栽培历史悠久,管理水平较高,小麦产量一直居领先地位。近年来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偃师市的小麦出现了倒伏现象,给全市小麦实现更高产带来不利影响。为此,特就发生倒伏的原因及预防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小麦开花后,大风是极易造成小麦倒伏的一种自然灾害,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强度的人工模拟倒伏试验,研究不同倒伏时间与倒伏角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为风险互助的灾害程度认定和补偿金额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试验表明:倒伏产生早,倒伏角度大,对产量影响就越大。以小麦开花后10d、倒伏80°对产量影响最大,比CK减产175kg/667m2,减产48.05%,收益减少274.75元/667m2。产生倒伏的小麦除了开花25d、倒伏40°经济效益为正值外,其余全部为负效益。  相似文献   

13.
小麦倒伏是小麦高产的最大障碍,小麦倒伏后,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水分、养分运输受阻,籽粒秕瘦。倒伏减产的程度与倒伏发生的时间有直接关系,小麦倒伏一般发生在抽穗之后,倒伏越早对产量影响越大,如抽穗开花倒伏可减产30%~50%,灌浆期倒伏一般减产20%以上。防止小麦倒伏是小麦高产的关键措施,小麦倒伏除本身品种特征特性外,栽培因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小麦拔节初期倒伏,又称茎倒伏、灌浆期前倒伏或早期倒伏,在全国的各大产区都是常见的现象。尽管初期倒伏对于单位面积产量影响不大,但对于那些面积较大的产区会造成较大的损失。由于倒伏现象处于小麦快速生长的初期,只要找准原因,有针对性地展开补救,还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的。一、小麦拔节初期倒伏危害简析小麦倒伏,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倒伏,如果得不到补救,其危害都是严重的。首先,影响产量。这是最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小麦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日益突出,倒伏已成为小麦持续获得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因素。分析小麦倒伏的原因,探讨预防小麦倒伏的有效措施,对于促进小麦生产再上新的台阶具有重要意义。一、小麦倒伏的类型及对产量的影响1.小麦倒伏的类型。小麦的倒伏可分为根倒和茎倒两种类型。根倒即小麦倒伏时一侧的根断裂连根歪倒;茎倒即小麦倒伏时其茎秆倾斜或折断匍匐于地面。根倒  相似文献   

16.
小麦倒伏是影响产量以及籽粒品质的重要因素,有效缓解克服小麦的倒伏问题,对于小麦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从小麦倒伏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小麦倒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小麦防倒伏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倒伏是影响我国小麦产量的重要原因,本文针对倒伏问题,提出了7个措施来防小麦倒伏。  相似文献   

18.
景泰县高产田小麦倒伏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景泰县高产田小麦倒伏情况,分析其倒伏原因,并就预防倒伏提出应对措施,以为提高小麦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小麦产量的不断提高,小麦倒伏现象在各地不断发生,造成大面积减产和收获困难。小麦倒伏现象一般发生在中后期,以抽穗至收获前发生较多,而造成小麦倒伏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前中期技术措施不当。尤其是春季化控防倒.对防止高产麦田后期倒伏及产量的促高保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寿县小麦倒伏对产量结构的影响及防止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寿县近两年小麦倒伏情况,进行倒伏与未倒伏产量结构调查比较,分析了倒伏的原因,提出了防止倒伏的途径,以期为寿县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