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又名于术、浙术、冬术等,具补脾健胃、化湿利水、安胎、止汗等功能。白术喜凉爽气候,怕高温高湿,较耐寒,气温超过35℃停止生长,即进入休眠状态。种子寿命为1年,在15℃以上开始萌芽,幼苗出土后能经受短期霜冻。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根部膨大最快时期。白术忌连作,轮作期要在5年以上,进行规范化种植是确保药材质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15,(6)
<正>张克忠养羊在浙江省景宁县可谓小有名气,他的养羊项目不仅被评为景宁"好青年"十佳创业项目,由他创办的景宁富来草牧业专业合作社还先后被评为丽水市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他养的山羊还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面对危机另辟蹊径高中毕业的张克忠一直从事香菇贩销生意,  相似文献   

3.
白术种苗繁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启发  潘仲平  任达琼  张明生  赵致 《农技服务》2011,28(10):1428-1429
通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了贵州地区白术的种苗繁育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贵州白术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白术在浙南的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要求,将原产浙江中部的中药材白术引入浙南山区种植,并开展白术种栽(根状块茎,下同)培育、生物学特性观察、适宜种植期、种栽大小、种植密度等试验研究,探讨浙南新区的白术规范化种植技术.结果表明,白术在浙江文成山区(海拔650 m)进行种植是可行的,存苗率达80%以上、每667 m2产鲜术660kg以上,达到产区水平;产品质量检测达到2005版中国药典规定的标准,实现了白术种植区南移1~2个纬度,促进中药白术的可持续发展;浙南具备白术育种的自然条件,但播种期以3月下旬~4月中旬、育地应选择在海拔600m以上的新开垦山地为宜;种植时采用80~120个/500 g大小的种栽、株行距25 cm×30 cm种植产量最高;在浙南地区种植时,尽量做到鲜术下种,不须贮藏,时间以12月前后为妥.  相似文献   

5.
白术原产南方,是中药材出口创汇的重要品种之一。经引种驯化和定向培育,筛选出了适宜沂蒙山区种植的白术品种蒙引白术,并结合示范推广,从选种、育苗、大田栽培、采收与加工等方面总结提出了蒙引白术规范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白术的规范化种植提供技术指导,对一年生白术表观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通过测定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白术相关表观指标,探究白术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块根膨大规律。结果表明:一年生白术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生长旺盛期,植株总鲜重、地茎、株高、分枝夹角、根冠比、根直径和根长都达到最大值,块根膨大也主要集中在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7.
陈斌龙 《特产研究》2006,28(3):32-33
为探明白术术栽与白术产量及形状间的关系,通过小区随机区组和大区对比试验,结果6种白术术栽类型中腿形、无茎多芽两种术栽类型的白术产量与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商品白术栽培技术,包括术栽培育、选地整地、术栽栽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商品白术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白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于术、冬术、浙术。具有补脾健胃、燥湿利水、和中功能,主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虚胀。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而以浙江栽培面积最大。一般用种子繁殖,第1年播种培育“术栽”,第二年春季移栽。本试验研究术栽种植密度对白术产量的影响,探索白术栽培的合理密度,为白术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157-8158
研究认为文献记载的古代质量最好的白术应是安徽潜山产的"舒州白术"和"徽州白术",其与浙江的"杭州术"、"越州术"质量相似,均为上品。目前安徽产的"舒州白术"和"徽州白术"只有零星野生分布。亳州有较大面积的白术栽培,但名气没有浙江产的白术名气大;白术指纹图谱研究和化学成分研究显示,徽州产白术和浙江产白术的质量相似,而亳州产白术质量略差。需要加强安徽产白术的对外宣传和"舒州白术"种质资源的保护,并提高亳州地区栽培白术的质量,以发掘安徽道地药材,发展安徽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白术在栽培中常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危害。为减轻病虫害的危害,在重庆开展了白术病虫害种类的调查和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研究。调查表明:渝产白术产区危害较为严重的常见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立枯病、白绢病、铁叶病及根结线虫病等,常见虫害主要有白术长管蚜、小地老虎、大青叶蝉、金龟子及白术术籽螟等。针对调查结果,总结了白术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危害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丽 《河南农业》2019,(25):27-27,35
白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浙术、冬术、于术等,以根茎入药,具有止汗、安胎、燥湿利水、健脾益气的功效,是中医药方中最为常用的一味药,有“十药九术”之说。在我国,白术年用量在1万t左右,同时也是重要的出口中药材,因此种植白术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阿贵 《农家顾问》2007,(6):33-34
白术是一种中药材,别名于术、冬术、浙术,入药部分为根状茎。分布在长江流域各省区,全国各地多有栽培。白术在栽培过程中,容易发生病虫为害,若防治不及时,会造成减产。现介绍白术的几种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科技》2016,(8):159-160
景宁木兰为浙江省独有,雁荡山景宁木兰的扩繁培育,是对景宁木兰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拯救工作,通过人工繁殖和规模栽培,可使景宁木兰得以保护和发展,扩大野生植物的种群,而且还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以增加经济收入。本文从播种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3个方面介绍景宁木兰人工扩繁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白术又名山芥、冬术、浙术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喜凉爽气候,怕高温高湿。白术在气温30℃以下时,植株生长速度随气温升高而加快,如气温升至30℃以上时则生长受到抑制;而地下部的生长以26~28℃为最适宜。白术较能耐寒,在北京能安全越冬。白术对土壤水分要求不严格,但在苗期宜适当浇水。如苗期干旱,幼苗生长迟缓;但在高温季节应注意排水,否则容易发生病害。  相似文献   

16.
景宁木兰濒危原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景宁木兰的种群数量、开花物候、花部性状、花粉流及授粉方式,总结了景宁木兰的花期和花器官构造等特征,分析了景宁木兰濒危的原因,并提出采取人工授粉等措施,以提高景宁木兰的结果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科学评估公益林生态效益。[方法]在景宁县公益林区建立了181个长期监测样地,并进行了植被及相关专项调查,分析了景宁县公益林的森林类型、树种组成、立木株数、平均胸径、生物量、生物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并测算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结果]景宁县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景宁县公益林在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释氧等方面具有更好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测算,2016年景宁县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为93.52亿元。[结论]该研究为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和生态公益林建设成效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浙江景宁县将林业发展作为助推新农村建设的途径。该文在叙述景宁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发展林业使景宁县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果,并指出其具体实施的措施,为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景宁县农业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基于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培育基本准则的认识,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成功证例,并结合景宁县当地的区位、自然、资源禀赋条件,提出了景宁县农业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培育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景宁发展林下经济是在浙江省推广"一亩山万元钱"富民模式的大背景下,为提高林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景宁县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指出了景宁县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种植模式单一、发展规模小、农户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市场风险大等制约因素,提出景宁县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