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本公司A猪场1991年7月47头怀孕母猪发生高烧、流产、死胎、干尸,同时育肥猪625头也发生以稽留高热、呼吸症状为特征的疾病,经湖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诊断为猪弓形体病。一、A猪场情况简介:1991年7月共有生产母猪151头(其中1—2胎母猪72头,3胎以上母猪79头),育肥猪625头。发病时妊娠母猪130头(1—2胎69头,3胎以上61头)。该场猪基本是自繁自养,各类猪群饲喂本场自配饲料。全场有较稳定的饲管措施和卫生防疫制度,饮水采用生活自来水无污染。但场内杂草较多且经常有猫出入和鼠类活动。  相似文献   

2.
2006年5月20日,我镇某猪场饲养85头母猪一星期内先后有5头母猪脱肛。脱肛母猪均为3年以上空胎经产长约二元母猪,体重达200kg以上。  相似文献   

3.
大群母猪高产的几点做法与体会椒江市畜牧公司猪场是一个有20O头长梅杂种母猪的猪场,1994年产杜长梅三元杂种仔猪474胎、6920头,平均每胎产仔14.6头(包括34胎初产),每头母猪年产仔2.37仔胎、34.6头(活仔31.2头,育成29.7头),...  相似文献   

4.
搞好后备母猪的选育和管理是提高和挖掘猪场生产潜力的前提,是猪场稳定、持续、高产的基本保障之一.后备母猪的选育和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选育和引种 1.1 选育 本场有能繁母猪的可遵循如下方法: 1.1.1 仔猪的选择.此选择是根据母猪的系谱从繁殖能力强的母猪群中开始选择,即把血缘明确、产仔数多(12头以上)、断奶仔猪数10头以上、产次2胎到4胎、发育状况良好、产乳能力强的母猪所产的仔猪选择出来.  相似文献   

5.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汪宏云 《养猪》2000,(2):8-9
母猪的年生产力是指每头母猪一年能提供合格断奶仔猪数 ,它是衡量一个猪场综合生产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将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综合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 维持母猪群体的合理结构通常较为理想的母猪群体结构为一、二胎母猪占整个生产母猪的 3 0 %~ 3 5%,3~ 7胎母猪占 60 %,7胎以上的母猪占 5%~ 1 0 %,生产管理水平较好的猪场可以适当多留些高产高胎母猪。猪场的均衡生产 ,应有计划地选留优良的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的选留与配种应符合以下要求 :肢蹄健壮 ,母本繁殖性能良好 ,产仔数 1 0头以上 ,初生重大于 1 2kg ,小母猪乳头、阴户发育…  相似文献   

6.
不同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EZ猪场2005-2011年7年2万多条配种分娩记录发现,胎次对大白和长白母猪的受胎率和配种分娩率影响不大;1-9胎次母猪的受胎率相对比较理想,基本上在90%以上,4-10胎次母猪的配种分娩率相对较高。胎次明显影响母猪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1-5胎母猪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随胎次增加而逐渐增加,第4、5胎时总产仔数达到高峰(长白猪为11.49头,大白猪11.62头),长白母猪7胎时产活仔数明显下降,大白母猪9胎时产活仔数明显下降;为提高繁殖性能,EZ猪场的长白母猪以6胎后、大白母猪以8胎后淘汰为宜。  相似文献   

7.
正常猪场:母猪年产2.2胎,胎产活仔10头以上,每头公猪应保证20~30头母猪的配种,如果猪场没达到以上指标,很有可能是饲养了不少无效公母猪。无效公母猪主要有以下几种:(1)长期不发情的母猪;(2)屡配屡返情的母猪;(3)习惯性流产的母猪;(4)饲养在妊娠舍中,但却不出现返情的母猪;(5)产仔数少或哺乳性能差的母猪;(6)有肢蹄病不能使用的公猪;(7)使用频率很低的公猪;(8)精液质量差,配种受胎率低的公猪等。  相似文献   

8.
母猪群体流产原因初探李福安黑龙江省鹤岗市畜牧局(154101)1992年春季,鹤岗兴安猪场发生母猪群体流产。该场是新建猪场,饲养35头青年母猪。4~5月期间有29头母猪在产前10天左右发生流产,产出的活胎在48小时内相继死亡,还产出一部分死胎。一、病...  相似文献   

9.
<正>母猪繁殖性能是影响养猪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而母猪繁殖性能的好坏会影响整个猪场盈亏。根据现有养猪场繁殖性能记录,大部分养猪场无法达到最大的繁殖潜力,母猪繁殖问题、疾病问题、饲养密度问题、环境问题等等都影响到母猪的繁殖性能发挥。母猪繁殖性能的目标:每一头母猪年产2胎以上,每胎断乳仔猪9头以上,母猪断乳后1周  相似文献   

10.
20 0 0年 7~ 1 1月间 ,衢州市某农场下属2猪场发生以母猪 (尤为初产母猪 )流产、死胎、木乃伊及仔猪出生后呕吐、腹泻、神经症状 ,继而运动失调 ,四肢外展 ,口吐白沫 ,一般于 8~ 1 2 h后死亡的疫病 ;后经浙江大学动科院按 1 0 %~ 1 5%抽检血清 ,确诊为猪伪狂犬病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  A猪场存栏母猪1 50余头 ,7~ 1 1月间共产仔 85胎 ,其中 3头以上死胎 2 4胎 ,占 2 8.2 % ,其中初产母猪 2 1胎 ,死胎 1 5胎 ,占 83.7% ;另外发现仔猪出生后 2 h,呕吐、腹泻、发抖 ,继而出现神经症状 36头 ,死亡 36头 ,死亡率 1 0 …  相似文献   

11.
《养猪》2005,(3):56-56
据2003年不完全统计广西有300~2000头母猪的规模化猪场114个,出栏商品猪120万头。过去广西每年从粤、湘等地引种猪3000头以上,2004年始粤、湘、黔、海南等来广西引种猪3000多头。广西种猪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据2004年10个重点种猪场统计,平均每场存栏纯种母猪682头,种公猪50头。母猪平均年产2.21胎,窝产活仔10头,21天断奶9.7头,  相似文献   

12.
后备母猪饲养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较合理的母猪群体的胎龄结构为1~2胎母猪占生产母猪数量的30~35%,3~6胎母猪占60%,7胎以上母猪占5~10%。一个新建猪场从第三年开始每年母猪淘汰更新比例为25~33%,繁殖母猪群中应经常保持17%的青年母猪。一般来说猪群平均产次不超过4产才能使猪场保持高水平的繁殖成绩。  相似文献   

13.
2003年8~10月份,禹州市某猪场出现以初产母猪流产,经产母猪产死胎、木乃伊胎、弱胎,仔猪大量死亡为主要症状的病症,经临床观察、尸体解剖、实验室诊断后确诊为猪伪狂犬病与细小病毒病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猪场发病母猪16头,据调查,这些母猪只进行过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疫苗预防注射,没有做过猪伪狂犬病与细小病毒病预防注射。8月初,有两头初产母猪流产,十多天后,经产母猪相继出现产死胎、木乃伊胎、弱胎,其中3头母猪所产仔猪全部为死胎、木乃伊胎,至10月底其余11头母猪产的114头仔猪,92头相继发病,死亡64头,病程3~7天。2临床…  相似文献   

14.
能繁母猪是养殖猪的重要生产力核心,对猪场的经济效益和产能水平具有直接影响。能繁母猪每年可繁殖2~3胎的仔猪,每胎产8~16头,可显著增加猪场的存栏量和产能,是扩大猪场规模和提高生产效益的关键。规模化猪场需要做好能繁母猪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证猪场的规模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沧州地区猪场伪狂犬病疫苗免疫后伪狂犬病毒的感染情况,对本市13个注射过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苗的猪场进行了猪伪狂犬病的血清学ELISA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阳性率相差较大,沧县、盐山县、黄骅市、肃宁县血清阳性率较高,泊头市、河间市猪伪狂犬病阳性率较低;300头母猪以上的猪场阳性率(54.05%)低于平均阳性率(63.34%),100头母猪以下猪场阳性率最高达72.53%(66/91);1胎阳性率低于平均阳性率,而4胎以上的母猪高于平均阳性率;每年免疫2次的母猪阳性率明显高于每年免疫3次的母猪;30日龄内与31~60日龄的商品猪伪狂犬病阳性率相差不明显,60日龄以上的仔猪阳性率最小,低于平均值;未免疫疫苗的仔猪阳性率最高28.57%(12/42),而免疫2次的商品猪阳性率最低14.58%(7/48)。  相似文献   

16.
《养猪》2017,(3)
国外有结论在仔猪24~26日龄断奶,母猪的生产性能可以得到最大发挥。为验证这一结论是否与四川铁骑力士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猪场的实际相符,现对该猪场2014—2016年母猪的哺乳天数进行统计,分析其不同哺乳天数对母猪下一胎产仔数的影响。统计分16~20天断奶、21~23天断奶、24~29天断奶、30天以上断奶4个阶段,共统计3 849头次母猪本胎和下胎的产仔数,统计发现母猪24天以后断奶对下一胎的产仔数有明显的影响,可以提高总产仔数0.4头以上,在23天前断奶配种的母猪会降低下胎次总产仔数0.23头以上,与24天以后断奶胎均有0.6头以上的差距。从统计结果得出结论,母猪在仔猪24日龄以后断奶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由于多种因素,一些养猪场的母猪产仔数偏低,返情率较高,为此我们于1996年l~12月在本县车墩镇第二牧场及新桥镇供港猪场内使用LRH-A3促排卵激素.以观察该药物对母猪受胎率与产仔数影响。1.试验材料和方法:1.1试验母猪:初产母猪50头(其中枫径猪10头,长大杂种母猪40头),把配种时间相近的待配母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各25头。2~6胎经产母猪227头(其中枫径猪32头,长大杂种母猪195头),同上方法分组,试验组123头,对照组104头。1.2注射激素:供试验组母猪在配种前12,J’时颈部肌注“促排3号”(宁波激素制品厂产,…  相似文献   

18.
由于近两年养猪的市场行情一直比较好,新猪场引进后备母猪的速度都比较快,胎龄结构十分整齐,如果不及早对胎龄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就很容易走进“低胎龄→高胎龄→低胎龄→高胎龄”的恶性循环中去。老猪场则把种母猪看得非常金贵,不到万不得已,不轻易淘汰1头母猪,随便可以发现10胎以上的种母猪,哺乳能力差的母猪,并不注重母猪群的胎龄结构。其实,种母猪群的胎龄结构对于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都非常大,举例来讲,笔者在售后服务时曾在某私营猪场发现这样1头母猪:引进后共饲养了640d,期间经历2次返情2次空怀,从未妊娠。期间共投入饲…  相似文献   

19.
可以认为母猪群是猪场的生产机器,是猪场运营的基石,母猪群繁殖性能的高低对生猪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极大。而母猪繁殖力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品种、胎次、健康状况及饲养管理水平等。许多研究表明,随着母猪胎次的增加,母猪的繁殖性能会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母猪群的胎次结构对指导母猪的淘汰和引种意义重大,具体猪场胎次结构与猪场类型、运营时间以及经营理念等有关。猪场依照胎次一般将经产母猪群分为低胎次母猪(1~2胎),中胎次母猪(3~5胎)和高胎次母猪(6胎及以上)。每个阶段胎次母猪有其自身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管理好母猪群意义重大。文章就低胎次母猪的生理特点、繁殖特点和如何做好低胎次母猪的管理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20.
母猪群其生产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而母猪配种的受胎率、产仔数是决定母猪生产水平高低的两个关键因素。笔者在实践工作中,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措施,使猪场的母猪配种受胎率由原来的85.2%提高到96.5%初产母猪的平均胎产活仔达到9.5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