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丰1号是山东省青丰种子有限公司和山东农业大学杂交选育成功的小麦新品种。2006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06054号),2007、2008年连续两年被列为青岛市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2.
扬麦16号小麦(原名扬00—126)是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育成的春性中熟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2004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引进张家港市,经两年的试种示范,现已成为张家港市小麦当家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3.
《新疆农垦科技》2011,(5):72-72
农十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利用外引优质黑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选育出的富合硒、锌、钙等微量元素的黑小麦新品种一“新春36号”,日前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据自一治区种子管理站品审办负责人介绍,该品种为自治区审定的第一个黑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11年在淖毛湖农场示范推广种植,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洲元9369强筋小麦黄淮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筋小麦洲元9369是山东洲元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小麦育种中心育成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2007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种审字2007040号,是山东省优质专用小麦推广种植项目指定品种,2008年进入河南、安徽两省引种程序,适宜种植区域黄淮海及北方冬小麦区。  相似文献   

5.
刘富启 《中国种业》2022,(1):123-125
中麦8号的亲本组合为核花971-3/冀Z76,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团队于2001年进行杂交,经过多年选育成功的小麦早熟高产品种。2010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津审麦2010002;2016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麦2016017。该品种广适性强,田间落黄好,籽粒外观品质好,早熟高产。  相似文献   

6.
新麦19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C5/新乡3577)F3d1为母本,新麦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强筋、高产稳产、早熟抗寒、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2006年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2007年1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审定证号分别为豫审麦2006001和国审麦2006015。  相似文献   

7.
超高产小麦新品种济麦22号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高产小麦新品种济麦22号原代号984121,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超高产、广适、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其杂交组合为935024×935106。2006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鲁农审(2006)050号。  相似文献   

8.
宁冬11号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品种资源研究室以法国小麦RENAN为母本,国内冬麦[北农2号/北京841]F1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中筋小麦新品种.2007年8月30日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宁审麦2007005.同年11月27日在宁夏科技厅进行科技成果登记,批准登记号为2007061.2008年推广示范面积为3 300hm2,目前为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9.
山东大学夏光敏教授采用非对称性体细胞融合技术,以济南117为母本,长穗偃麦草为父本,育成了耐盐高产的小麦品种。2004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山融3号。  相似文献   

10.
海垦九3号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研所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于2006年5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蒙审麦2006001。  相似文献   

11.
小麦新品种中麦175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麦175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采用系谱法选育的高产、早熟、抗病小麦新品种(原代号:CA0175),其系谱号为CA95W92-1-2-0-5。2007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2007001。  相似文献   

12.
国审小麦新品种皖麦52号高产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飞 《种子科技》2008,26(3):65-65
皖麦52号是安徽省宿州市种子公司用郑州8329与皖麦19号杂交后经系普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皖麦52号;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09。  相似文献   

13.
郑品优9号是以半冬性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6为母本,以春性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豫麦34号为父本杂交,F0代种子经60Co-γ 射线(200GY)处理后按系谱选育成的半冬性、矮秆、早熟、高产、优质强筋国审小麦新品种,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麦20200080)。文章重点介绍了郑品优9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优20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利用本所创造的高产、矮秆小麦新品系CA9614与优质小麦品种中优9507杂交,经5年系谱法选择培育出的优质专用面包小麦新品种.其系谱号为:CD98001-0-1-4.2007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豫麦70号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麦70号(内乡188)是内乡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被确定为全国12个主推小麦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6.
优质面条小麦巴丰一号,原代号为92-14,是内蒙古巴盟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生物育种新技术非配子融合育种方法选育的小麦品种,其受体为永良4号,供体为河套3号和中宁9711及近缘小黑麦833的花粉匀浆。1999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豫麦34号(原名郑农7号)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1982年以矮孟牛为母本,豫麦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集优质、高产、抗病、广适于一体的小麦品种.该品种产量三要素协调,品质达到强筋小麦国家标准,综合抗性好,适宜在黄淮冬麦区中晚茬地种植,199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的育成在国内率先解决了小麦育种工作中"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的矛盾,为我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和品质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品种支撑,是我国小麦品质育种的技术跨越.在该品种的推广过程中,率先实施跨行业联合,实行订单农业,按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模式运作,累计推广超过400万hm2.2002年该品种作为我国食用小麦出口的主导品种之一,实现了中国食用小麦出口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许农5号是许昌市农科所选育的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种,2005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豫审麦2005005;2007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国审麦2007010。在河南省及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区试、生产试验中均比当前黄淮麦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对照品种产量高出5%以上.增产效果显著.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郑农16号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1992年以郑农7号为母本,小偃6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集优质、高产、抗病、广适性为一体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产量三要素协调,品质达强筋小麦国家标准,综合抗病性好,适宜在黄淮南片麦区中晚茬地种植,2003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中麦415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培育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组合是京411/贵农11//京411。2010年12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审定号为国审麦20100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