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覃德斌 《种子》1999,(1):76-77
为了加快我区杂交水稻发展的步伐.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制种成本.提高我区杂交水稻的市场竟争力.从1995年起到1997年.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为期三年的攻关时作.进行了2000多公顷高产制种示范竞赛.共有20个项目县(市)参加.其中每点超高产试验6.7公顷以上.高产示范33公顷以上.经过三年的实施.普遍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益。1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竞赛成绩喜人,效益突出超高产试验三年实施而积3H公顷.主要是博优、枝优、特优、金优系列组合.平均产达到5930切从l。。’,总产13O多万kg。比1995年增产593、。而上高产示范三年…  相似文献   

2.
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质量之我见浙江省种子公司许德信我省常年种植杂交水稻在900~950万亩,制种面积10~12万亩。虽然一贯坚持“省提、地繁、县制”的良繁体系,但是由于长期应用老亲本,加上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变化,近几年来制种产量和质量与兄弟省比较差...  相似文献   

3.
宿县地区种子公司为安徽省大型杂交水稻制种骨干企业,从1980年开始杂交水稻制种,制种面积稳定在300公顷以上。随着农村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原来的计划经济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基地建设,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完善“公司+基地...  相似文献   

4.
浙西南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属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该县从1976年开始开展杂交水稻制种,90年代开始起步进入浙江省十大种子公司行列,新世纪初发展成为浙江省三大制种基地之一,2005年成为全省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实现了杂交水稻制种重心从浙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制种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安徽省绩溪县种子公司(245300汪良余程文娟胡玉堂杂交水稻制种的成败,决定于制种产量和质量。如果说产量是制种的效益,质量则是制种效益的保证,是杂交水稻制种的生命。十几年来,我们在杂交水稻制种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  相似文献   

6.
如何提高杂交水稻汕优组合的制种产量浙江省义乌市种子公司(322000)浙江省种子公司(310016)周维明许德信由于珍汕97A抽穗不整齐,柱头外露率低,花时长且当天开花时间迟等原因,制约了制种产量的提高。因此,无论是杂交早稻组合还是杂交晚稻组合,汕优...  相似文献   

7.
四川是杂交水稻产种大省,常年制种面积2万~3万公顷,产种6500万~9000万公斤。除省内生产用种和贮备种外,每年调出3500万~4100万公斤水稻种子,销往15个省的350多个县和东南亚国家,种子外销量比5年前扩大了5倍多,水稻种子市场占领份额扩大...  相似文献   

8.
绥宁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省绥宁县地处湘西南边陲.被袁隆平院士题为“中华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县”。全县辖25个乡镇.348个村,总人口35万,水田总面积2.1万hm^2.其中从事杂交水稻制种的11个乡镇.122个村.总面积0.7万hm^2。杂交水稻制种是绥宁县的优势产业.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于杂交水稻生长.并且年制种产量高.是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优势区域。  相似文献   

9.
<正>浙江省遂昌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属于国家生态示范区,是浙江省主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年制种规模在700hm2以上,约占全省杂交水稻制种3/5。2007年根据国家政策开展种子体制改革,种业公司脱离农业部门  相似文献   

10.
梅佐有  龙刚 《种子》2001,(1):67-68
黔东武陵山区杂交水稻大面积制种,近9年连续获得高产稳产,每公顷2.7t左右,局部最高单产达5.25t/hm^2,关键在于抓好组合不断更新;推广一期父本制种;调整花期和播差;加强田间管理;采取措施提高异交结实率等技术环节,确保大面积制种平衡增产。  相似文献   

11.
9516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优良杂交水稻恢复系。具有恢复谱广、恢复力强、花粉量足、容易制种、杂种优势强等特点。由其与协青早不育系配制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协优9516,于1999年3月通过浙江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尹设飞  雷云娟 《种子科技》2010,28(11):26-27
<正>浙江省遂昌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属于国家生态示范区,是浙江省主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年制种规模在1万亩以上,约占全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的3/5。2007年,根据国家政策进行了种子体制改革,我县种子公司脱离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在新形势下,属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种子管理站如何加强对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的管理,确保农业生产源头安全?我们对此进行了探讨,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穗萌动种子变质的研究浙江省瑞安市种子公司(325000)吴陈济,戈加欣在浙江南部沿海地区,杂交水稻制种往往因后期无法躲避台风久雨的侵袭而造成大量种子穗发芽。据观察,穗萌动种子一般年景达10%左右,最好年景也在3%以上,严重年份达40%以上。穗...  相似文献   

14.
烯效唑浸种对杂交水稻秧苗的作用浙江省金华市种子公司李玉珍,张志富浙江省金华农科所郑赛生,张尚法多效唑在我国农作物生产中应面积已达700万公顷,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因其在土壤中不易降解,对后茬作物产生“二次受控”现象,故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应用受到局...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制种除杂保纯技术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330045)贺浩华刘宜柏贺晓鹏杂交水稻的杂种优势,一靠组合自身的核质互作结果,二靠制种纯度来保证。纯度低的杂交稻只能是“杂而不优”。因此,在杂交水稻制种全过程中,必须抓好田间除杂保纯工作。1把好父母本种子...  相似文献   

16.
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制种结实率的途径和技术江苏省盐城市种子公司杨勤,孙锦馀近几年,盐城市汕优63制种产量一直在2400公斤/公顷徘徊。究其原因。主要是结实率低,一般为35%左右。围绕提高异交结实率的技术措施,虽然各制种单位作了很多努力,但结实率仍忽高忽...  相似文献   

17.
万育麟 《种子》1995,(2):44-45
1当前贵州省杂交水稻生产中的主要问题1.1推广面积停止增长自1985年左右以汕优63为主的一批优良组合推向生产后,全省杂交稻种植面积从1987年开始迅速增长,1992年全省种植面积达56.6万公顷。从1986年至1992年的7年中,杂交水稻的面积由11.4万公顷发展到566万公顷。这7年的年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制种产业衰落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焕银 《种子科技》2008,26(3):31-32
杂交水稻制种是介于杂交水稻育种和杂交水稻粮食生产之间必不可少的环节,为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提供充足种源,它已成为种植业中一项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产业。我国每年需要杂交稻种子2.3亿公斤,全国每年制种面积约150万亩。新沂市自上世纪70年代就开展了杂交水稻制种工作,至今已有近30年的制种历史,制种面积由当初的几百亩发展到后来的万余亩,制种组合10多个,年产种200万公斤,销往全国10多个省份,成为江苏省小有名气的制种基地。然而,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来,新沂市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开始走下坡路。笔者对其原因作简要分析,仅供同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江南  林青松 《种子》1995,(2):46-46
10多年来,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对沪州粮食生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沪州杂交水稻制种单产一直较低,种子长期不能自给,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对沪州杂交水稻制种低产的主要原因及其在高温伏旱条件下获取制种高产的可行性进行探讨。1沪州杂交水稻制种低产的主  相似文献   

20.
种子是农业生产不可代替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业科学技术的载体。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种子质量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安全。杂交水稻制种田是水稻种子的生产车间,加强杂交水稻制种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抓好产前检验、产中检验和产后检验是保障杂交水稻制种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