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大豆制品在提高焙烤食品品质方面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介绍了大豆油脂制品、大豆蛋白制品及大豆副产物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范围、功能特性、营养强化、添加工艺及添加量。大豆制品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不仅能大大改善焙烤食品的品质,延长产品的保质期,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能显著提高焙烧食品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2.
豆渣作为大豆加工副产品,虽然产量很高且赋有营养但多数被废弃,因此亟待深度开发利用。文章主要介绍了豆渣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现状,就营养物质的研究、现代加工技术的运用、在食品中和饲料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豆渣的综合利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杨婧  郑为完  高媛媛 《大豆科学》2012,31(4):635-639
研究了碱润涨预处理和微波强化碱润涨预处理对豆渣膳食纤维化学结构,物理特性以及对豆渣纤维素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碱润涨预处理相比,微波强化碱润涨预处理对豆渣膳食纤维的活化效果更好,二者均没有改变豆渣纤维素的化学组分。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没有经过预处理、碱预处理和微波强化碱润涨预处理豆渣纤维素酯的取代度分别为0.0445、0.0558和0.0681,即经过预处理后豆渣纤维素的反应可及度增大,酯化效率由57.57%提高到了88.10%,且随微波辐照时间的延长,豆渣纤维素酯的取代度增加。经过酯化改性后,豆渣纤维素酯具有较强的油污去除力,且随着酯化取代度的增加,去污力呈增加的趋势,可以应用在洗涤用品中。  相似文献   

4.
赵贵兴  陈霞 《大豆科学》2003,22(4):306-309
以新鲜豆渣为原料,通过L9(3^4)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就影响膳食纤维含量的碱浓度、温度、时间和酶用量四项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确立了制备豆渣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本工艺,湿豆渣经浸泡、碱处理、酶解、干燥和超微粉碎等程序,即得到豆渣膳食纤维,工艺产率为85%,产品纤维素含量是80%,本文还以豆渣膳食纤维为原料研制出大豆纤维系列食品。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利用豆渣并适应人们营养健康需求,本试验将以米曲霉菌发酵后的豆渣制成富含膳食纤维的豆渣饼干。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豆渣、起酥油、白砂糖、脱脂牛奶对豆渣饼干食品感官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豆渣饼干的配方。结果表明:发酵式豆渣饼干的最佳配方(以烘焙百分比表示)为豆渣添加量31%,起酥油添加量41%,脱脂牛奶添加量36%,白砂糖添加量21%。按照此配方生产出的豆渣饼干色泽金黄,酥脆适中,甜度适宜,硬度为33.75 N,内聚性为0.25 Ratio,弹性为0.45 mm,咀嚼性为3.74 Jm,与市场畅销饼干的客观数据接近。各理化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发酵豆渣饼干水分含量为3.60%,灰分含量为1.30%,水分活度为0.73,粗脂肪含量为26.00 g·(100 g)-1,粗蛋白含量为10.63 g·(100 g)-1,膳食纤维含量为6.24 g·(100 g)-1。结果为制备出具良好的市场前景的富含膳食纤维的豆渣饼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坚果果仁的颜色在焙烤过程中能发生显著变化。针对澳洲坚果果仁在不同焙烤条件下的颜色指标(亮度值、红绿值、黄蓝值、饱和度和色调角)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找出焙烤条件与果仁颜色的关系。根据颜色指标的变化规律将焙烤条件大致划分为4个焙烤程度:(1)浅度焙烤。焙烤条件为130℃焙烤10~15 min、150℃焙烤5 min和170℃焙烤4 min,果仁颜色奶白色;(2)中度焙烤。焙烤条件为130℃焙烤25~40 min、150℃焙烤10 min和170℃焙烤6 min,果仁颜色淡黄色;(3)中深度焙烤。130℃焙烤50~60 min、150℃焙烤15 min和170℃焙烤8 min,果仁颜色金黄色;(4) 深度焙烤。150℃焙烤20~30 min和170℃焙烤10~14 min,果仁颜色深黄色。通过建立焙烤坚果颜色与焙烤程度的关系,更好地指导澳洲坚果的焙烤工艺和拓展坚果产品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目前液化已成为生物质原料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提高大豆豆渣的附加值,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大豆豆渣的苯酚液化工艺,液化产物欲用于制备木材胶粘剂.结果表明:在硫酸催化剂作用下,大豆豆渣可以很好地在苯酚中液化.液化过程的4个影响因素中,催化剂对液化效果的影响最显著,其次分别为液比、液化时间和液化温度.在选择的实验参数范围内,液比和催化剂用量越大时,豆渣的液化残渣率越小,即液化效率越高.大豆豆渣苯酚液化的优化工艺为:反应温度150℃、催化剂用量10%、液化时间1.5 h、苯酚与豆渣质量比(液比)为4;在此工艺条件下,液化效率可以达到97.3%.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法提取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恩铭  李惠华  常强  王伟  徐剑 《大豆科学》2011,30(4):680-682
以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提取温度、超声提取时间、料液比对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均有影响;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50~60℃,超声提取时间30 ~40 min,料液比1∶8~1∶12.  相似文献   

9.
豆渣颗粒在卷烟滤嘴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降低吸烟的危害性进行豆渣颗粒在卷烟滤嘴中的应用试验。先将豆渣粉碎、烘干、造粒,而后在滤棒成型机上制成复合滤棒,再与烟支接装。通过对豆渣颗粒表面形貌,烟支烟气常规和烟气有害成分分析,检测结果如下:(1)豆渣颗粒表面呈现出无序多孔状,其表面由大量破裂的细胞壁构成;(2)豆渣颗粒复合滤嘴可以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总粒相物、焦油和部分有害物质,对比原颗粒复合滤嘴下降幅度分别达到了总粒相物3.48%、焦油2.99%、CO 0.92%、B(a)P 18.21%、NNK 5.57%、巴豆醛31.60%、NH36.12%和苯酚12.98%;(3)豆渣颗粒复合滤嘴对比在线对照样可以改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未发酵豆、发酵豆和焙烤豆的香气成分,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可可豆香气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未发酵豆、发酵豆和焙烤豆香气差异明显。从未发酵豆和发酵豆中分别鉴定出30和62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醇类、酮类、烯烃类和醛类,发酵后可可豆香气物质增多。在105、125、145 ℃下焙烤的未发酵豆和发酵豆分别鉴定出47、59、84和71、68、83种,主要为醇类、酯类、醛类、烯烃和吡嗪类,低温焙烤和高温焙烤的可可豆香气差异明显;酮类集中于未发酵低温焙烤区,酸类、酯类和醇类偏向于发酵低温焙烤区,呋喃类和吡嗪类等杂环类化合物指向高温焙烤区。这些香气成分的差异,形成不同处理可可豆之间的风味差异,可可豆香气成分的主成分分析可以作为可可豆不同处理潜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豆渣酱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和真空干燥制备豆渣酱粉,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相对于真空干燥豆渣酱粉,喷雾干燥豆渣酱粉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更好,所以选择喷雾干燥制粉,优化后的喷雾干燥条件为:进口温度180℃,出口温度80℃。制得的豆渣酱粉口味良好、保存期长,具有一定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豆渣的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加热时间、pH及蔗糖添加量对豆渣持水率、膨胀率和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交试验得到豆渣的最佳处理条件为:118℃加热15 min,pH 3,蔗糖添加量为豆渣质量的20%.用改性后的豆渣替代鱼糜制成鱼丸,最大替代量为25%.  相似文献   

13.
简单介绍豆渣的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对豆渣制取豆渣粉前后的基本成分进行比较,对制取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将制取的豆渣粉混合其他辅料,采用烘烤工艺制作豆渣饼干,为豆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豆渣的处理成本为了降低豆渣的处理成本,提高豆渣利用率,实验将未经处理的豆渣直接添加到小麦粉中进行一种酥性饼干的研制中进行一种酥性饼干的研制。通过实验得到了一种豆渣酥性饼干的配方,湿豆渣与小麦粉的比例37、、黄油3030%、、糖2020%、、食盐00.3%、、膨松剂00.6%、、碳酸氢铵00.6%、、鸡蛋2020%、、奶粉1010%,水22%。。烘烤参数为面火200℃,,底火180℃,,时间12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生产的饼干品质优良良,不仅口感酥脆,还具有豆香味。  相似文献   

15.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焙烤澳洲坚果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比较了原料澳洲坚果和130℃焙烤10、15、25、35、40、50和60 min,以及市售商品澳洲坚果的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差异。分离鉴定得到130℃焙烤澳洲坚果中的23种典型的挥发性物质,包括9种醛类、9种吡嗪类、2种呋喃类和3种其他物质。原料澳洲坚果中的挥发性成分比较少,市售澳洲坚果中的调味料香气含量较高,坚果香气物质较少。随着焙烤时间的延长,焙烤香气逐渐增加,其中吡嗪类和呋喃类的含量在130℃焙烤处理组之间均差异显著。2-甲基吡嗪和3-乙基-2,5-二甲基吡嗪以及2-乙酰基吡咯也能作为进一步指示10~60 min不同焙烤时间之间焙烤程度差异显著的标志物质,用以规范澳洲坚果焙烤工艺和指导焙烤产品品质分级。  相似文献   

16.
对小麦、黑麦全粉的不同阶段酵母和面团、面包中的烷基间苯二酚(AR)含量进行了测定。在发酵和焙烤过程中,AR的含量明显下降。在小麦和黑麦发面酵母的发酵阶段末,AR含量分别下降20%和46%。小麦和黑麦全粉面团中AR的含量分别为512和210mg/g,焙烤后分别为30和0mg/g。在面团中加入不同量人工合成的AR,经过发酵和焙烤后,其含量也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7.
豆渣馒头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波  芦菲  王东玲  孙俊良 《大豆科学》2011,30(6):1011-1016
研究了豆腐渣粉、谷朊粉、酵母添加量对馒头感官品质和质构特性(TPA)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豆渣馒头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环境扫描电镜研究豆渣馒头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小麦面粉85 g、豆腐渣粉15 g、谷朊粉1g、活性干酵母0.6g、发酵时间120 min时制作的豆渣馒头具有良好的品质和口感.电镜分析显示,豆...  相似文献   

18.
以豆渣为原料,并在碱液处理后直接挤压膨化制备豆渣水溶性膳食纤维.以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指标,对物料水分、挤压温度、螺杆转速及氢氧化钠浓度进行了单因素试验.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挤压膨化提高碱处理豆渣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建立了物料水分、挤压温度、螺杆转速三因素的回归模型.确定了挤压膨化碱处理豆渣制备水溶...  相似文献   

19.
豆渣膳食纤维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项目以新鲜豆渣为原料,通过L9(3^4)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就影响膳食纤维含量的碱浓度、温度、时间和酶用量四项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确立了制备豆渣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本工艺,湿豆渣经浸泡、碱处理、酶解、干燥和超微粉碎等程序,即得到豆渣膳食纤维,工艺产率为85%,产品纤维素含量是80%。  相似文献   

20.
以湿豆渣(或豆渣粉)和玉米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技术制备豆渣挤压膨化食品。结果表明:将湿豆渣(或豆渣粉)按1∶4比例与玉米粉混合,添加适当调味料,控制物料含水量在28%左右,采用60℃-160℃-160℃的双螺杆挤压温度,然后将斩切后的膨化物料于200℃烘烤15 min,可制备出膨化率高、口感和外观良好的豆渣膨化食品。若用玉米淀粉替代适量玉米粉,则能进一步改善产品品质。该研究为豆渣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