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接换种是调整果树品种结构和改换低产劣质单株的有效方法。为克服原来高接中所产生的一些不利因素,现介绍一种“二年接”的方法。采用这个方法,既能使桔树换上新种,又不会造成桔树停产,对根系影响也较少,桔树不会遭受死亡的危险。“二年接”的方法:第一年是搞内膛腹接,每树腹接50~100芽或枝,保留树冠外围结果,并促使内膛腹接枝萌发大量新梢。第二年锯掉外围树冠,进行多头切接培养骨干枝;第一年的嫁接枝到第二年会大量结果,部份枝继续  相似文献   

2.
我县是红桔老产区之一,由于过去实行大歼修剪,树体叶幕层薄,内膛空虚,结果少,产量低,致使每年从内膛主枝上抽生大量徒长枝。过去除能补空的少数徒长枝外,绝大多数都在冬季修剪时疏除。如此每年反复,树体养分损失很大。为了探求利用这部分无用内膛徒长枝结果的方法,我们做了红桔夏梢徒长枝扭枝下垂促花结果的试验。  相似文献   

3.
柑桔扭枝须适度我镇一桔园,由于整形修剪不当,导致桔树树形直立,树冠郁闭,产量低。1993年3月上旬,笔者对该园10年生尾张温州蜜柑实行了拉技,并辅以扭枝(被扭枝直径1.7~3.1cm),试图改善树冠内膛光照。4月上旬发现,被扭枝中有35%的枝皮层破裂...  相似文献   

4.
金堂县20年生以上的柑桔树(以实生红桔为主)普遍表现大枝多,小枝少而纤细,树冠内膛光秃,所结果实中小果多,大小年现象明显;或者由于基本上未行修剪,枝多而郁蔽,树旺而结果少。为此,县果树生产者协会从1984年开始,因地制宜,改常  相似文献   

5.
我县柑橘,尤以椪柑、温州蜜柑,树冠郁密,通风不良,小枝枯死,严重者空膛亮脚,导致产量低、品质差. 鼎城区蔡家岗村小溪镇新堰组樊必初,采取内膛腹接补枝,内膛球果满膛.一举改变了过去平面结果状况.  相似文献   

6.
金啸胜 《浙江柑橘》2000,17(3):26-26,24
树冠高大、内膛空虚的橘树,由于结果平面化,无效空间大,故产量低,经济效益差。通过内膛腹接,改平面结果为立体结果,此法已被生产证明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笔者1995~1996年在本校实习农场调查时发现,早春内膛枝段腹接成活率高达90.4%,但嫁接成活的接芽萌发率仅68.5%,其余成活接芽不萌发,到夏季接芽干枯死亡,严重影响腹接效果。为此进行了不同处理方法促萌比较试验,以期对生产提供一些指导。1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1997年在台州农校实习农场进行。试材为17年生枳砧兴津,冠高约2.8m,树冠上部外围长…  相似文献   

7.
尾张温州蜜柑低产园采用内膛腹接与高接换种获增产张成银(湖北省国营人民大垸农场珠湖果园场433321)湖北省国营人民大垸农场珠湖果园场阎本君,对尾张温州蜜柑低产园,采用逐年分期高接换种与内膛腹接新技术获丰收.他的具体作法是:面积4000m2,株行距4×...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关于温州蜜柑内膛腹接的报道不少,笔者在实践中,对此项技术有些不同看法。 第一,关于腹接的概念。在此处腹接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在树冠内膛(腹部)增接一些其他品种(系)枝条,改善结果状况;二是指具体的嫁接方法。据笔者实践和调查,在实施该项技术时采用腹接(枝接)法效果较好不容置疑,但芽接法也有较好效果,多数桔农采用的是芽接。为使含义确切,“内膛腹  相似文献   

9.
宜昌县龙泉镇法官泉村九组曹文坤,1997 4年春在自家种植的尾张温州蜜柑上内膛腹接6株 柑进行改种试验。嫁接的 柑次年均开始挂果,一个接芽形成的分校最多达30个果。1999年挂果更多,一个接芽形成的枝组最少挂果102个,最多达到310个,且果大质优。具体做法是: 在10年生枳砧尾张中间砧3~4级枝上,每株腹接 柑3~4个芽,春季进行单芽腹接为宜。若在1~2级技上嫁接,发枝过密、大技开张角度小,影响产量;也不宜嫁接在5~6级枝上,因砧木分枝角度大, 柑抽枝直立,挂果后易披垂,不利于管理。春季嫁接后即能萌…  相似文献   

10.
柑桔大树内膛腹接,以恢复立体结果,已成为增产增收的重要技术措施。但大树内膛大枝皮层厚而老化,水分含量少,单芽腹接开砧伤面大,而接穗削面小,影响愈合,导致嫁接成活率不高。有的即使成活了,解绑后也因没有愈合紧密而枯萎死亡。 为提高大树内膛腹接成活率,我们除选择嫁接部位透光、斜生、向上一面外,改原斜切开砧为提皮开砧。1988年10月5日,我们在1株29年生的甜橙大树内膛进行对比试验,共腹接罗伯生脐橙单芽69个,其中采用提皮开砧的56个,斜切开砧的13个。1989年4月9日解绑检查,采用提皮开砧成活46个,成活率为82.1%;斜切开砧的成活6个,成活率为46.9%,前者表现出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澄江两岸是黄岩主要柑桔产区,也是我国优质高产多品种产桔区之一,澄江沿岸41公里,拥有桔园25000余亩,占黄岩柑桔总面积40%多,占全县柑桔总产量70%左右。 但自1967年澄江两岸柑桔园受咸潮水倒灌影响以后,造成近千亩柑桔树枯死和上万亩柑桔园受害,致使近十余年来的柑桔树体生长衰退,产量徘徊不前。1980年冬至1981年春,又出现大面积柑桔树落叶枯梢现象,使柑桔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为此,对澄江两岸柑桔树势衰退、产量和品质下降等原因,进行了探讨。 材料与方法 试材:为50余年生的柑桔树,品种以构头橙为砧木的本地早、早桔和槾桔等;土壤以冲积物和浅海沉积物为母质,质地为砂壤土至粉砂粘土。 方法:将澄江两岸全长41公里的柑桔区划分为五段,每段在南北两岸各设一调查观察点,并在每点上按离江远近划分小区,每一小区内各品种树,又按生长结果状况以及  相似文献   

12.
柑桔内膛腹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嫁接部位的选择内膛腹接在二、三、四级骨干枝上进行,因树龄而异。选择生长旺盛的枝干嫁接,老化、裂皮、病虫为害严重、表皮受损面积大及干枯的枝干不宜嫁接。接口部位应在枝干两侧或上方,接芽和树干基部、接芽和接芽之间间距30~40...  相似文献   

13.
1 引种经过1995年 ,我们从重庆市果树研究所 (原四川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 )引入桔橙七号 (诺瓦桔柚 )接穗进行栽培试验。试验点选在万州区高峰镇黄连村黄连 3社 ,当地海拔 150m ,冬季无低温冻害发生。 1995年秋季在 5年生红桔树 150 0株 (2hm2 )上进行腹接 ,第二年春季换头。多年来观察其物候期和生长结果习性 ,计算产量和进行果实品质测定。2 主要特征特性2 1 植物学特征 桔橙七号生长势较健旺 ,枝梢抽发量大 ,树冠成形快。自然圆头形 ,分枝角度小 ,树姿直立 ,10年生红桔砧高接树高 3 6m ,冠径 3 2~3 6m× 2 8~ 3 1m。…  相似文献   

14.
在湖北宜昌地区温州蜜柑生产实践中可以看到,尾张温州蜜柑内膛腹接宫川、国庆1号等早熟温州蜜柑品种,增产效果是明显的。但是,近两年有些地方的柑农在进行内膛腹接时接了一些脐橙品种,有的同志也很热心于这种作法,并准备积极推广。对此,笔者持有异议,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5.
1多头高接 1.1砧木定形修剪 对需要改接实生栗树嫁接前进行整形改造,骨干枝、侧枝及辅养枝视空间及着生部位疏、截。每株树疏、截枝量的大小,根据树龄、树冠确定。对多年生枝内膛光秃的主、侧枝,需要带木质芽接的枝干,要刮除老皮,刮皮深度以微露韧皮为宜。  相似文献   

16.
刘景然  李玉奎  刘鑫 《河北果树》2010,(5):14-14,18
<正>1多头高接1.1砧木定形修剪对需要改接的雪花梨树,在嫁接前进行整形改造,对骨干枝、侧枝及辅养枝,视空间及着生部位进行疏、截。每株树疏、截枝量的大小,可根据树龄、树冠确定。对多年生枝内膛光秃的主、侧枝,需要带木质芽接的枝干,要刮除老皮,刮皮深度以微露韧皮为宜。  相似文献   

17.
1 清理内膛枯死枝 由于连年结果 ,内膛枝组多数枯死 ,所以在修剪时疏除所有的枯死枝、半枯死枝、病虫枝和细弱枝 ,以便培养内膛结果枝 ,改善内膛光照 ,集中养分 ,清除病源。2 更新复壮骨干枝 老柿树的骨干枝由于连年结果 ,大多表现先端下垂 ,树势衰弱。冬剪时在下垂处对 5~ 10cm粗的骨干枝留背上芽进行回缩修剪 ,可刺激隐芽萌发抽枝。调查看出 ,回缩后每骨干枝可抽生 8 9~ 18 5个各类新梢 ,除先端新梢培养新的骨干枝外 ,其余新梢可逐渐培养成结果母枝。回缩大枝要有计划地分批进行 ,应根据树体大小 ,树势强弱 ,以回缩全树的 1/ 3~ 1/…  相似文献   

18.
油桃树内膛和下部枝组易枯死,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内膛枝组光照不良,有机养分供给不足;树下内膛根系密度大,吸收根营养不良;树体贮藏营养不足,冬季受冻害抽干而枯死。具体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1 高接换优 1.1 春季枝接 3月下旬~4月上旬进行枝接。主侧枝的先端部分及回缩到内膛的大枝采用皮下接,高接树的内膛枝干光秃部位进行皮下腹接,内膛直径在2cm以下的细枝采用切腹接,较小的枝条采用劈接。 1.2 芽接 8月中下旬~9月上旬进行芽接,选取黄金、丰水等优良品种成熟的花芽于1、2年生枝基部嵌芽接或“T”字形芽接,翌年3月份剪砧。 1.3 接后管理 (1)解绑与除萌 嫁接后15~  相似文献   

20.
兰溪市部分新老桔园,使用化肥致使桔树肥害,轻则叶枝枯焦脱落,重则整株枯死,造成长期性产量损失,其教训惨重,下面举几例肥害事故,以兹引戒。 1.1986年10月10日,建设乡西垅村对8年生桔139株,每株桔树挖穴干施氯化铵1.5公斤,过磷酸钙0.7公斤,施后6天,桔叶开始转黄脱落。见此情况即用清水浇桔,浇水后加速叶片黄化脱落。19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