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氮磷钾肥对小麦品种扬麦158的产量效应回归分析,建立了效应函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单因素效应,互作效应及三者之间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氮磷钾肥对小麦品种扬麦158的产量效应回归分析,建立了效应函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单因素效应、互作效应及三者之间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3.
扬麦158小麦增施锌肥效应研究简报何建新,张圣凯,阚进(江苏省通州市土肥站226300),(通州市东社乡农技站226322)锌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之一。为了证实锌元素在通州地区水稻一小麦两茬高产条件下的施用效果,我们分别在骑岸镇季庄村和东...  相似文献   

4.
两膜棉能促进麦套春棉增产张乃安,郭翠英河南通许县棉办452270麦套春棉常因小麦的影响,棉苗生长迟缓,伏前桃和伏桃减少,秋桃比例加大,致使产量不高,品质欠佳。通过多年生产调查,采用两膜棉是解决麦套春棉迟发减产的重要途径。1两膜育苗能促早发我县有麦套地...  相似文献   

5.
我县是十万亩以上的重点产棉县,麦棉套种面积常占棉田面积的90%左右。这种耕作制度有三个不足之处:一是小麦播种时要予留棉行,相对缩小了小麦面积,限制了产量的提高;二是棉苗出土后麦棉共生期长,行间荫蔽,光照不足,往往造成高脚苗、丝线苗,苗病普遍,影响棉苗早生快发;三是麦行操作管理不便,难以实现机械化作业。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机械化程度的逐步提高,这种耕作制度必须进行改革。改麦棉套种为麦棉连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一、改棉垄内连年串种小麦为每隔三年拔柴种麦或轮作倒茬我县夏棉麦垄点种和小麦棉垄串种已有八年了。这种棉麦两熟制,造成了土壤恶性循环,给农作物带来了不良影响。如孙杏村乡  相似文献   

7.
灌浆期涝渍害对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主要的弱筋小麦产区,该区小麦生育后期涝渍害频发,严重影响小麦的高产和稳产。为探明涝渍害对弱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优质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3、扬麦15、扬麦22为材料,采用人工模拟涝渍害的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灌浆期涝渍害对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要素、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SDS沉淀值、吹泡仪参数、溶剂保持力SRC和粉质仪参数等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灌浆期涝渍害导致小麦产量显著下降,有效穗数和穗粒数降低是引起扬麦13减产的主要因子,扬麦15和扬麦22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降低导致减产。(2)涝渍害处理的扬麦13和扬麦22的湿面筋含量较对照显著上升,蛋白质含量和SDS沉淀值在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涝渍害处理7 d对供试小麦吹泡仪参数影响较大,扬麦13和扬麦15的L值和W值在涝渍害处理7 d后均显著提升,扬麦13的水SRC较对照显著下降。涝渍害处理7 d对供试小麦的粉质仪参数无显著影响。(3)供试的3个弱筋小麦品种籽粒品质受基因型的影响大于涝渍害。  相似文献   

8.
熊飞  张琛  余徐润  周亮  王忠 《麦类作物学报》2013,33(6):1270-1276
为从微观角度了解小麦胚乳淀粉体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强筋小麦徐麦30、中筋小麦扬麦11和弱筋小麦扬麦13为材料,利用显微技术研究了小麦胚乳背部和腹部淀粉粒的大小、数量和发育等特性。结果表明:(1)小麦胚乳淀粉粒粒径在颖果发育前期增加速率较快,而在发育后期增加较慢。同一品种腹部大淀粉粒粒径长度高于背部。品种间大淀粉粒粒径表现为扬麦13>扬麦11>徐麦30,小淀粉粒径表现为扬麦13>徐麦30>扬麦11。(2)在小麦胚乳发育过程中单位面积大淀粉粒的数量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小麦胚乳大淀粉粒数量表现为徐麦30>扬麦11>扬麦13。胚乳细胞中小淀粉粒数量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前期增加速率较快,后期较慢,品种间大小淀粉粒总数量均表现为扬麦13>扬麦11>徐麦30。(3)不同专用小麦成熟籽粒背部和腹部淀粉粒的形态及分布存在差异。同一品种腹部大淀粉粒数量较多,小淀粉粒数量较少,而背部小淀粉粒数量较多,大淀粉数目较少。三种专用小麦相比,弱筋小麦扬麦13小淀粉粒的数量最多,且排列疏松;而强筋小麦徐麦30小淀粉粒数量较少,且与蛋白体紧密结合,质地致密;中筋小麦扬麦11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9.
选取近年来国审以及省审的16份优质小麦品种,通过大田种植并根据其综合性状表现,筛选出适合江苏淮河以南地区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结果表明,16份小麦品种虽然抽穗期相差较大,但成熟期相近。产量以扬麦系列的品种相对较高,镇麦系列的品种产量相对较低。其中实际产量超过550 kg/667 m2的有7个品种,分别为扬麦15、扬麦24、扬麦13、瑞华麦518、扬麦23、明麦133和扬麦28。依据粗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对16个参试品种进行分类,属于强筋的共有5个品种,分别是宁麦资126、农丰88、镇麦10号、镇麦12号和镇麦168;属于中强筋的共有4个品种,分别是扬麦13、瑞华麦518、国红3号和镇麦15;其余7个品种均为中筋小麦品种,分别是隆麦28、扬麦15、扬麦23、扬麦24、扬麦28、光明麦1311、明麦133。以上结果说明江苏淮河以南地区优质麦生产应以强筋和中强筋品种为主。综合生育期、产量、品质和抗性等,适合江苏淮南地区生产的优质小麦品种为扬麦13和瑞华麦518。  相似文献   

10.
赵伟杰  钟应山 《江西棉花》1995,(1):40-40,37
棉麦两熟简化栽培的关键技术赵伟杰,钟应山,陈金书,沈孝东(湖北省新洲县农业局431400)棉麦共生期长,灾害频率高,棉花、小麦套作在生产上常表现出争时间、争地力、争投入的矛盾,影响了产量的提高。自一九八五年起.我县首先在丘陵棉区方杨乡试验,麦后直播鄂...  相似文献   

11.
以扬麦14为材料,分析了不同播期下小麦梭条花叶病对扬麦14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梭条花叶病对11月上旬播种的扬麦14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最小,同时采取必要的栽培措施可以降低小麦梭条花叶病对扬麦14有效穗、实粒数及粒重的影响,说明适当延迟播期是减低危害且能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扬麦系列品种的淀粉糊化特性及Wx蛋白缺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扬麦系列品种(系)的淀粉品质特点,为生产应用和淀粉品质的改良提供依据,测定了扬麦系列品种(系)及国内部分其他小麦品种(系)的RVA参数,并分析了它们的Wx蛋白缺失情况及其对RVA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扬麦系列品种(系)的峰值粘度和稀懈值极显著高于供试的北方小麦;低谷粘度和最终粘度显著高于北方小麦和南方小麦;反弹值显著高于南方小麦.扬麦系列品种(系)的Wx-B1缺失比例较高,为18.18%.Wx-B1缺失的扬麦系列品种的峰值粘度和稀懈值显著高于不缺失Wx-B1的扬麦系列品种, 而其它RVA参数差异不显著,但部分Wx-B1不缺失的扬麦系列品种(系)也具有较好的淀粉糊化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扬麦系列小麦品种的饼干加工品质,明确弱筋小麦育种程序中简单实用的品质评价指标,以26个扬麦系列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籽粒和面粉的理化品质及其曲奇和酥性饼干的品质,并进行理化品质与饼干品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明,26个扬麦小麦品种曲奇饼干的直径为15.03~18.50 cm,厚度为15.99~23.10 mm...  相似文献   

14.
中熟棉新品种豫棉13简介孙长法,杜法颖,武吉德,马克彬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乡棉花原种场453731罗景隆,陈运生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豫棉13(原新七12一3),为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乡棉花原种场与河南省农科院协作从373一58x158一4的杂交后代中系统选...  相似文献   

15.
施磷量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给优质小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以强筋小麦中优9507、中筋小麦扬麦12号、弱筋小麦扬麦9号为材料,在缺磷土壤(速效磷含量4.10mg/kg)上研究了施磷量对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淀粉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强筋小麦中优9507在施磷量(P2O5)0~144kg/ha,中筋小麦扬麦12号和弱筋小麦扬麦9号在施磷量(P2O5)0~108kg/ha范围内,籽粒产量随施磷量增加而增加,继续增加施磷量,籽粒产量则呈下降趋势。中优9507与扬麦12号清蛋白含量施磷处理均高于不施磷处理,扬麦9号施磷则降低了清蛋白含量;增施磷肥后中优9507球蛋白含量下降,扬麦12号先下降后上升,而扬麦9号球蛋白含量有所上升;在上述施磷量范围内,醇溶蛋白、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随施磷量增加而增加,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总淀粉含量均随施磷量增加而下降,继续增加施磷量,醇溶蛋白、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下降,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总淀粉含量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小麦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的遗传机制,以扬麦16、镇麦168、扬麦20和扬麦22为亲本构建四亲本RIL群体,利用小麦15K SNP芯片构建其遗传连锁图谱,并对小麦籽粒脱水速率QTL进行定位。结果共检测到12个与小麦籽粒脱水速率相关的QTL,分布在1AL(2)、2AL、3BS、3BL、4AS、5BL、6DL、7AL、7BS、7BL和7DS,其中 QDR-yaas-6DL、 QDR-yaas-1AL.1和 QDR-yaas-3BL脱水速率增效基因仅来自扬麦16,可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8.1%、7.6%和2.8%; QDR-yaas-1AL.2, QDR-yaas-2AL, QDR-yaas-4AS和 QDR-yaas-7DS脱水速率增效基因仅来自镇麦168,可解释表型变异的3.6%~4.2%; QDR-yaas-5BL脱水速率增效基因仅来自扬麦20,可解释表型变异的5.4%; QDR-yaas-3BS和 QDR-yaas-7BS脱水速率增效基因来自扬麦20和扬麦16,可解释表型变异的3.2%和3.8%; QDR-yaas-7AL和 QDR-yaas-7BL脱水速率增效基因来自镇麦168和扬麦16,可解释表型变异的4.8%和5.9%。推测扬麦16、镇麦168脱水速率快的特性遗传于扬麦158。本研究结果将为小麦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性状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棉花是大英县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0.67万hm2以上,人均植棉收入158元。近年来,为了提高棉田经济效益,降低植棉风险,广大棉花科技人员,充分利用棉田前期、中期、后期有利的光热条件,大力开展棉田综合利用,改麦(油)后棉为麦棉套作,实行“彻底改制,规范改制,科学改制”。为了克服粮棉争地矛盾,在小春播种小麦时,采用人力机播或挖沟点播,使“种子、密度、肥料”三不减以增加小麦基本苗,使小麦产量不减。利用预留行种植短季作物,提高棉田复种指数,实现全年增收。据1998年县棉办统计,全县预留行面积4…  相似文献   

18.
棉地套种大有可为──彭泽县丘陵棉地一年五熟高产栽培试验总结吴爱国(彭泽县农牧局经作站332700)我县丘陵棉地总面积七万余亩,占全县棉花面积三分之一,多年来因灌溉条件差,土壤肥力低等多种因素制约着棉花产量和棉田效益,为了探索丘陵棉区棉花间作套种栽培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小麦对低浓度NaHSO3的响应及其机理,以京411和小偃54及其单粒传杂交后代稳定优选株系6号、7号和10号及扬麦14号和16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小麦光合性能对低浓度NaH-SO3的响应。结果表明,低浓度NaHSO3对小麦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在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极显著增加京411和扬麦16的Pn,显著增加扬麦14的Pn,而对其他基因型小麦的Pn影响不大。从小麦光合性能指标看,被低浓度NaHSO3促进指标和程度较多的基因型是京411和扬麦16,受影响程度较大的指标是气孔导度(Gs)和非荧光化学淬灭(qN)。推测,低浓度NaHSO3可能通过增加小麦叶片气孔导度和增强PSII的光保护能力来提高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县小麦套种夏棉已有10年的历史。两熟面积一直稳定在20万亩左右。夏棉品种已由中棉所10号更换为中375。目前麦套夏棉仍处发展趋势。夏棉的生育特点既不同于一熟春棉,也不同于麦套春棉。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简述如次。1、适期播种。据山东省气象局农气研究室分析,夏棉播种至初霜≥0℃积温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