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蚕桑产业是淳安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现阶段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全县现有2.4万户蚕农从事蚕桑生产,受益农业人口近8万,有桑园4520hm2,年产茧5000t,蚕桑总产值1.45亿元.但由于2000年以前推广的桑品种都是湖桑,且多数种在高山薄地上,树龄老化,单位面积产茧量较低.要提高蚕桑单位面积产茧量,要做强做大蚕桑产业,推广优质高产的桑树新品种是一项关键的措施.由于农桑系列品种可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桑园产茧量和经济效益,淳安县在2001~2003年大力引进推广农桑12、14号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1蚕桑基本概况1.1蚕桑生产 在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的1995年.贵池区蚕桑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桑同面积达到:3800hm2,年发种量突破1万张,年产蚕茧325t。1996~1997年的蚕桑低潮造成了大面积毁桑现象的发生.虽经近几年的恢复性发展,全区桑园面积仍只有440hm2、其中100hm2为低产桑同、110hm2为荒芜桑园。2001年冬以来,共调进桑苗70万株,新发展桑园67hm2。2001年共养蚕4600张,产鲜茧164t。2002年发放春蚕种2700张,比上年春季增加200张,增长8%。  相似文献   

3.
淳安县是浙江省第四大产茧县、浙江省“蚕桑西进”工程的重点县之一。近三年来推广了优质高产的农桑系列新品种桑园3500hm2,且多数为大田连片种植,有力地促进了淳安县蚕桑产业的快速发展。但随着全县蚕桑区域规模扩大,优质高产新品种桑推广力度加大,布局相对集中成片,桑园套种种类增加,桑园小环境变化较大,新型病虫害不断增加,大面积暴发桑树病虫害和桑、蚕病虫害的交叉传播已成为一大隐患。如2004年春季在汾口镇鲁村发现2hm2的桑树生理性流汁病,2005年春季全县又有137.7hm2桑园受到此病的危害,给蚕桑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协。由于生理性流汁…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省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市丝绸部门认真贯彻了省公司经理会议和蚕茧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使我市的蚕桑生产取得较好的成绩。主要表现: 一、今年蚕桑生产情况: 1.广大群众对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很高,桑园面积大幅度增加。今年全市有桑园面积49230亩,比去年33671亩增长46.2%,其中投产桑园40738亩,春播杂交桑种籽2000kg计划今冬明春扩种新桑31000亩,目前,全市已扩种新桑17000亩,种桑养蚕已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5.
新一代桑品种产质量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增加单位面积桑园的经济效益,提高蚕桑产业的竞争能力,桐乡市于1998年引进近年新育成桑品种22个,经3年种植初选,将8个品种的成林桑,于2001—2002年连续2年作产质量、抗性和农艺性状的比较签定试验,筛选出了新一代4个桑树优良品种:丰田2号、农桑14号、农桑12号和育71—1,与荷叶白相比,单位面积桑园产叶量增加22.3%—34.9%,万头蚕收茧量增加5.3%—10.1%,万头蚕产茧层量增加10.5%—14.0%,抗逆性强,农艺性状好,适宜于杭加湖和相应蚕桑地区种植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建德市位于浙江西部山区,目前拥有桑园面积1330hm2,其中66.7hm2以上的连片桑园基地有3个,总面积达到233.3hm2,桑树品种以农桑12、14号和强桑1号等新品种为主。自2008年以来蚕茧市场价格不景气,蚕农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我市近几年桑园失管现象严重,部分蚕桑重点村养蚕环境恶化。建德市农业局蚕桑站从2009年开始,以各个蚕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对连片桑园基地实施统防统治,不仅有效控制病虫害,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还提高养蚕经济效益,促进蚕桑产业向“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2009~2011年,我市连片桑园基地统防统治服务总面积达到1048hm2。  相似文献   

7.
随着"东桑西移"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和国家对云南省蚕桑生产发展的大力支持,云南不断扩大种桑养蚕的数量,每年有3000 hm2新栽桑园,约需3000~5000万株桑苗.  相似文献   

8.
<正> 为实现早中晚生桑品种搭配栽植,满足蚕不同发育时期对饲料的需求,以提高蚕桑产量和品质,1997年从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引进农桑系列桑品种进行栽培养蚕试验,其中农桑8号等三个品种表现较好。现简报初步结果。 1 材料及方法 为快速获得桑品种的栽培适应性表现成绩,于1998年1月在贯山乡八村程子钰的老龄桑园(1500株/667m~2),采用锯桩芽接法嫁接农桑8号(早生)、育2号(早生)、农桑12  相似文献   

9.
淳安县是浙江省四大蚕桑重点产区之一.随着省"蚕桑西进"工程的实施和茧丝绸行情的逐步回升,蚕桑生产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全县有30个乡(镇)、610个村、24 300户种桑养蚕.2003年和2004年两年共发展大田种桑1 867hm2.目前全县拥有桑园面积4 250hm2.2004年全县蚕茧产量突破5 000t,产值超亿元,蚕桑已成为该县农民的重要收入之一,并提出了到2007年实现桑园面积6 667hm2,产茧1万t,全行业产值10亿元,即"10110"工程和打造"中国蚕桑之乡",构建中国茧丝绸强县这一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淳安县是浙江省第四大产茧县,浙江省蚕桑西进工程的重点县之一,近年来大力推广农桑系列新品种,以其产叶量高、叶质优的显著特点,赢得广大蚕农的欢迎,但随着大田连片新品种桑面积的不断增加,桑园小气候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使桑园新病虫种类增加,给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5年春季,桑花叶型卷叶病出现较大的面积为害,春叶产量造成一定的损失,开始威胁到蚕桑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于1997年开始种桑养蚕,现有桑园面积470hm2,实际可利用养蚕的桑园340hm2.土壤类似黑钙土,偏碱性.桑树品种有勃椤、792、湖桑系列等,树型养成以无杆或低杆密植桑为主.全年适宜养蚕的时间为4个月左右(6~9月),家蚕品种有菁松×皓月、春·蕾×镇·珠等,张种产量有过45kg以上的饲养成绩.在养蚕生产上,引进了小蚕共育、方格蔟上蔟等技术.通过多年的蚕桑生产实践,取得一些经验教训,为发展蚕桑作出了有益的探索.2004年2月我们应邀对该地的蚕桑生产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2.
2005年茧丝价格一路飙升,淳安县蚕茧收购价晚中秋茧每1kg平均高达28.50元,农户最高已达32.00元。由于利益的驱动,全县蚕农种桑热情高涨,目前又掀起了新一轮发展高潮,2005年冬种桑2000hm2以上。面对如此迅猛发展势头,淳安县要打造中国蚕桑之乡,构建茧丝绸强县,提升产业层次,必须突破产业制约因素瓶颈。1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1.1蚕桑生产因素1.1.1桑、蚕品种推广应用缺少灵活性。一是桑园很大一部分是山坡地,没有100%的实现良田种植。由于桑园连片种植范围广,如品种单一容易误导蚕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给桑病虫防治带来了隐患。二是蚕品种延用…  相似文献   

13.
蚕桑生产是淳安县传统优势产业,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有效解决农村中、老年劳动力出路的重要途径.该县30个乡镇都有蚕桑生产,共有2.36万户种桑养蚕农,约占全县总农户的五分之一.全县拥有桑园3733 hm2,其中连片大田种桑面积1800 hm2,建成了唐村、浪川两个67 hm2蚕业示范园区,2003年饲养蚕种10.3万张,生产蚕茧4208 t,蚕茧产值7370万元,蚕桑产值10533万元,蚕茧质量连续7年名列浙江省前茅,"千岛湖"品牌茧2003年度被浙江省技术监督局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14.
姜建伟  方盛平 《蚕学通讯》2004,24(4):41-41,48
蚕桑生产是淳安县传统优势产业,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有效解决农村中、老年劳动力出路的重要途径.全县30个乡镇都有蚕桑生产,共有2.36万户种桑养蚕农,约占全县总农户的1/5.拥有桑园4 520hm2,其中连片大田种桑面积2 800hm2,建成了唐村、浪川和梓桐3个千亩(66.7hm2)蚕业示范园区,2004年饲养蚕种12.16万张,生产蚕茧预计5 000t,蚕茧产值1亿元,蚕桑产值1.3亿元,蚕茧质量连续8年名列浙江省前茅,"千岛湖"品牌茧被浙江省技术监督局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15.
雪岸镇是如皋市的蚕桑重点乡镇之一,养蚕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桑园素质较差,667m2桑年平饲养蚕种只有2.5张,年平均产茧一直未能突破100kg,严重制约着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自1998年开始,该镇利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机,在努力扩大桑园种植面积的同时,狠抓了以推广种植育71-1桑品种为主的丰产桑园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桑园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至2003年底,全镇已拥有桑园620hm2,年产蚕茧130.58t,667m2桑园年平均产茧已达140.4kg,其中已建成667m2年平产茧175kg的桑园370hm2,占总面积的60%,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桑园养鸡的发展前景及技术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青 《蚕桑通报》2012,43(3):58-59
蚕桑产业在桐乡有着悠久的历史,曾是桐乡农业经济的支柱。但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蚕桑产业逐渐萎缩。2011年全市实际投产桑园面积为8537hm2,饲养蚕种25.8万张,全年蚕茧产量2.37万t,产值4.36亿元,平均产值3400元/667m2。为了进一步加快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高桑园经济效益,增加蚕农收入,近年来我市探索发展桑园养鸡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桑园养鸡是一种对桑园进行立体开发的模式,能有效利用桑园的剩余空间,实现"以叶养蚕、以园养鸡、以鸡肥桑"的桑园循环综合利用目标,成为促进蚕桑产业发展和提高蚕农收入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队近年来.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种桑养蚕,蚕桑生产逐年发展,一九八○年,全大队桑园面积二百二十亩一分七厘,养蚕一千一百四十六张,产茧四万四千九百四十斤,收入六万七千一百零六元,去年又扩种桑一百三十九亩三分三厘,新老桑园面积达三百五十九亩五分,养蚕二千五百张,产茧八万五千八百一十八斤,收入一十三万一千四百六十八元.产量产值都比八○年翻一番.去冬今春落实了生产责任制水田包干到户,生产队也把集体桑园包干到户,这样不但不挖桑,而且社员还利用自留地种植桑园五十三亩七分,种一亩桑以上的就有六十户,全大队桑园面积目前已达四百一十三亩二分,种桑养蚕达六百户.  相似文献   

18.
常山县是浙江西部的一个山区县,土地资源与气候条件适宜种桑养蚕.历史上,常山蚕桑规模较大,1994年时,桑园面积达到15 000亩,养蚕20 000多张,农民茧款收入1 200万元.20世纪90年代末,因茧价过低,桑园受毁严重,桑园面积一度萎缩于千亩之下.近几年来,随着种桑养蚕效益的提高,农户开始恢复发展蚕桑生产,新种桑园1 000多亩.为引导新种桑地区蚕桑生产健康稳步发展,笔者认为下列几个问题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四川蚕业》2015,(3):33-34
<正>嘉陵区是传统的丝绸之乡,种桑养蚕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5个市级蚕桑基地乡镇,是南充五大优质蚕茧基地之一。2009年以来,嘉陵区依托"东桑西移"和"蚕桑百万工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稳步推进蚕桑产业发展。截止2014年嘉陵区有桑园2万余亩(1333.3 hm2),年产茧123万kg,蚕茧总产值4140万元。近年来,嘉陵区加大综合开发利用力度,发展"桑-粮"、"桑-经"  相似文献   

20.
<正> 启东市现有桑园面积3800 hm~2,主要桑品种有育71-1、农桑8号、湖桑32号、新一之濑、桐乡青、育151等,其中育71-1的栽植面积1130hm~2,农桑8号930hm~2,湖桑32号1300hm~2,其余品种的面积较少。这些桑品种的丰产性状在生产中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探索和了解各桑品种的有关性状,探讨不同桑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我们对育71-1、农桑8号、湖桑32号等几个主要桑品种的性状进行了比较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