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辽河流域农村饮用水问题是我国农村饮水问题典型之一。辽河流域水资源量严重短缺,季节性变化大,农村饮用水供水量得不到保障;农村饮水水质污染问题严重,高氟水、高铁水、高砷水、低碘水、苦咸水、污染水(硝氮、总硬度、氨氮等超标)等普遍存在;供水设施落后、多数无净化设施。本文在分析辽河流域农村饮用水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从源头控制污染物、采取适宜的水处理技术、完善供水设施,为改善农村饮水现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辽宁省农村饮水现状调查,全省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811.12万人,饮水水质不安全人口305.07万人。饮水水质主要包括氟超标、砷超标、苦咸水、未经处理的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细菌超标的地下水、污染严重的地下水及铁锰超标等其他水质问题。分析了全省水质不安全现状、水质评价、水质污染因素,提出了农村饮水水质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鲁西南地区高氟地下水分布广泛,是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严重流行区,高氟地下水的形成与地层、地貌、气候及地下水径流条件等密切相关;鲁西南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形势严峻,且多为高氟水导致的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解决鲁西南高氟区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的主要措施有打低氟深水井或修建平原水库积极利用地表水,在无低氟水源区建议采用混凝沉淀法进行饮水除氟,以及加强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确保工程长期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4.
农村饮水安全对策及项目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开封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背景,提出了对策,阐述了项目建设标准、工程规模、资金筹措及建设内容,并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进行了论证分析,对工程费用、单位供水成本费、经济效益、还本年限等进行了计算。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比较明显,能改善农村生活用水条件和饮用水的质量,从根本上消除项目区多年由于饮用高氟水、苦咸水及污染水对居民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进一步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黑龙江省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针对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总体分布特征、不同类型的空间分布特点、不同饮水安全问题(高氟、高铁锰、污染水、水量缺乏等)的成因及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延安市饮水不安全问题的类型及其分布,将全市划分为6种不同类型的规划分区,包括污染区、苦咸水区、氟超标区、水量不足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区和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区,继而因地制宜为不同规划区选择了不同的工程类型,分两个阶段解决延安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最后,提出了延安市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实现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吕振良 《南方农机》2022,(5):84-86,90
为深入贯彻落实甘肃省关于2020年农村饮水苦咸水项目投资对接会的精神,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村饮水安全的要求,全面解决农村苦咸水问题,事关农村居民的基本生存权利,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笔者以武山县为例,分析了武山县南部温泉山区农村苦咸水改造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托温泉片...  相似文献   

8.
农村饮水安全系统崩溃的脆性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饮水安全系统与当地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密切相关,是典型的复杂系统,系统中某子系统(要素)不符合饮水安全要求,从而导致整个复杂系统的崩溃。根据系统脆性理论,分析农村饮水安全系统的脆性,辨析出饮水系统崩溃的脆性源。以河北省为例,建立农村饮水系统脆性层次结构,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计算主要因素的权重,得到河北省饮水安全系统崩溃的脆性源为氟超标、水量不足、苦咸水超标和地下水污染。研究表明从系统脆性角度评析区域农村饮水安全是可行的,研究成果为保障农村饮水系统安全提供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辽宁省农村饮水现状调查,全省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811.12万人,饮水水质不安全人口305.07万人.饮水水质主要包括氟超标、砷超标、苦成水、未经处理的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细菌超标的地下水、污染严重的地下水及铁锰超标等其他水质问题.分析了全省水质不安全现状、水质评价、水质污染因素,提出了农村饮水水质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高氟水在我国广泛分布,为保障人们的饮水安全,采用沸石处理高氟水.。研究了接触时间、pH、温度、使用次数对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沸石的吸附容量随着接触时间增大而增大,60min后趋于定值;吸附容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pH值4~9之间,随着pH值的增加,除氟效果降低,但在pH值7~9范围内,pH值对除氟效果影响不大;沸石随着再生次数的增多有越用越好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沸石用于农村高氟水处理的可行性。沸石廉价易得、再生费用低、出水水质安全、操作管理方便,是一种保障高氟水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11.
李源富 《农业机械》2024,(1):66-68+71
农村饮水工程是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分析目前农村饮水情况,可知饮水资源主要分为3种,一为地下水,大部分农村地区多饮用地下水;二为地表水;三为苦咸水,这部分饮用水资源需经过水处理技术及净化工艺后才能饮用。本文对农村饮水工程中的水处理技术及净化工艺展开分析,以此在研究中优化技术,提高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质量,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饮用水,确保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2.
水处理技术与水处理设备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解决我国当前农村饮水安全中氟、砷含量超标及苦咸水水质问题,目前,出现了两种新的技术,它们分别是复合多介质过滤技术和电絮凝技术。复合多介质过滤水处理法从设备技术上克服了其他离子交换技术的一些缺陷,经济上可行;电絮凝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它集中了电化学技术的优点,同时具有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等优势。通过对水处理技术方案的对比,为合理选择水处理设备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措施之一。太湖县虽然水资源丰富,但也存在着水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危机,全县有18.15万人饮水不安全。主要存在着苦咸水、水污染、供水水源不可靠等突出问题,其症结在于供水工程不足,水资源保护观念淡薄,农村供水投入不足等。针对存在的问题,从组织领导、规范建设、优化技术方案、精心实施、增加投入、强化管理、水源保护、提高认识等8个方面提出保障太湖县农村饮水安全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超滤技术已经成为全球饮用水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同时也为其应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供了很好的选择。选取浸没式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作为过滤材料,分别以高岭土、腐殖酸配水模拟农村地表水源中季节性的浊度、天然有机物(NOM)污染,研究了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处理效果及膜污染特性。结果表明,浸没式超滤膜对原水浊度有较高的耐受负荷,直接超滤时出水有机物浓度与进水有机物浓度成正比,且跨膜压差随进水有机物浓度的增加呈指数增长,投加混凝剂可以延缓膜污染进程,混凝-超滤出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浸没式中空纤维超滤膜适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宁夏地区地下苦咸水资源量大、水化学类型复杂、矿化度范围广,采用单一的淡化技术难以满足要求,通过对宁夏地区地下苦咸水不同范围矿化度所对应的水化学类型进行分析,并对常用的反渗透法(RO)、纳滤法(NF)和膜蒸馏法(MD)等苦咸水淡化方法进行技术经济计较,探讨出矿化度、水化学类型与淡化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最终确定不同矿化度、不同水化学类型所对应的淡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宁夏地区小于1 g/L的地下水以Ca~(2+)、Mg~(2+)、SO_4~2为主,可通过纳滤进行处理;1~3 g/L的微咸水以Na~+和Cl~-为主,可利用反渗透技术进行处理;3~6 g/L的苦咸水Ca~(2+)、Mg~(2+)、SO_4~2、Na~+和Cl~-含量较高,可采用纳滤+反渗透的工艺流程;大于6 g/L的苦咸水,可采用膜蒸馏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6.
大力发展村镇供水确保饮水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广西村镇供水发展中存在水质状况差、供水保证率低的问题,分析了导致农村饮水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源水未经处理、水源污染以及水资源贫乏。提出了新时期广西农村饮水工作目标重点和解决饮水安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滨江临海的江苏省通州市虽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条件,但出存在着时段性,水质性的缺水危机,农村饮水形势不容乐观,全市农村过半数的人口处于饮水不安全状态,目前存在着苦咸水危害,农村供水水源保证不可靠,水质污染严重,基础设施简陋陈旧等突出问题,其症结在于水资源保护观念淡薄,农村供水投入不足.针对存在问题,从加强领导,区域供水,增加投入,综合治理和强化管理等5个方面提出保障通州饮水安全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1防氟改水工程运行中发现的几个问题 1.1对工程的认识不足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对农村人畜饮水和防氟改水工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由于受益村屯对此项工程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无法发挥工程的最大效益.主要是农民中普遍认为自家的小井水和工程井的深度差不多,是属于同一水层的地下水,吃了多年也没发现出什么问题,而用工程中的水每户还要分摊一部分运行费用,这样子不划算.  相似文献   

19.
1防氟改水工程运行中发现的几个问题 1.1对工程的认识不足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对农村人畜饮水和防氟改水工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由于受益村屯对此项工程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无法发挥工程的最大效益。主要是农民中普遍认为自家的小井水和工程井的深度差不多,是属于同一水层的地下水,吃了多年也没发现出什么问题,而用工程中的水每户还要分摊一部分运行费用,这样子不划算。  相似文献   

20.
高原山区地理环境和恶劣的气候条件以及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规划设计提出诸多技术要求;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山高坡陡、水低人高、输水距离长、工程投资大等众多制约因素.通过以迪庆藏族自治州实施的农村安全饮水为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提出高原山区饮水安全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方面的要点和难点,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