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历时3年时间,现在终于可以确认它们就是大黄花虾脊兰了。它们现身永州市尚属首次。"日前,湖南省永州市金洞管理区林业局工程师刘坤兴奋地说。据2016年国际植物园协会中国植物保育国际会议披露,我国极度濒危植物大黄花虾脊兰目前仅发现50株,可谓植物界的"金丝猴"。刘坤介绍,2015年,他们在管理区发现3株疑似大黄花虾脊兰,此后,一直跟踪调查,直至今年4月才拍摄到它们开花的照片,并最后得到中南林科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云南火焰兰分布、群落及种群现状等特征,根据其种群生长和环境情况,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建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标本记录、实地群落及种群现状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发现并确认云南火焰兰分布于云南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发现共有两个分布点,位于海拔1 042 1 135 m的低山山地;(2)原文献记录中海拔500 m左右分布点的元江河谷原生境已变为农业耕作区,其原有分布点的种群已消失;(3)云南火焰兰种群数量极少,仅12株,除1株幼苗外均为成年植株,是典型的衰退型种群;(4)云南火焰兰更新困难,初步研究认为开花不结实是云南火焰兰濒危的直接原因,生存环境苛刻、种子繁殖率低、种群密度小等更加剧其濒危。[结论]云南火焰兰分布地植被群落类型主要为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仅发现12株云南火焰兰,其花而不实,更新幼苗仅1株,自然更新受限。  相似文献   

3.
“大丰麇鹿保护区共有麇鹿种群819头,其中野生麇鹿种群已达52头。目前,我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麇鹿群。”7月25日,江苏大丰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副主任丁玉华高兴地对前往采访的“绿色海疆万里行“采访团的记者介绍说,自从1986年麋鹿从英国回到故乡原生地,为了恢复其野生种群,大丰麇鹿保护区经过多年的努力,已成功放养恢复野生麋鹿种群52头,其中,有20头为野生放养后的麋鹿在野外繁殖。大丰野生麋鹿种群的恢复结束了中国三百年没有野生麇鹿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于2018年6月—2019年12月,采用实测法对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单性木兰(Kmeria septentrionalis Dandy)野生种群资源状况进行详细调查。结果表明,52个分布点内共发现4971株单性木兰野生植株,分布面积共计29.95 hm~2;大部分单性木兰种群在空间上呈零星分布,含有5株以上个体的分布点35个,5株以下分布点17个;大树(胸径D≥5 cm)4046株,幼树(胸径D5 cm)925株。说明木论保护区内的单性木兰野生种群数量稀少,幼树极为有限,自然更新困难,应作为极危(CR)物种进行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5.
基于国内外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霸王岭保护区内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主要措施,为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行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峨眉槽舌兰是我国特有物种,也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为掌握其资源现状,探明其及附生宿主在群落中的地位,连续5年在峨眉山及邻近地区开展野外考察,并于2021年采用典型样方法对其附生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野生种群仅有一个分布区,种群数量不足300株,自然结实率极低,幼苗比例低。(2)附生于该分布区11个分布点8个树种15棵宿主上,附生点常在10 m以上。楠木是其主要宿主,峨眉槽舌兰对其具附生偏好性。(3)所附生群落分布有维管束植物140种,仅峨眉槽舌兰一种兰科植物。宿主楠木是乔木层优势种;峨眉槽舌兰在该群落草本层中占据重要生态位。该群落为热带分布性质,属的分析表明该群落具向暖温带过渡的趋势。建议加强野生种群就地保护工作,建立近地保护种群实施保育研究。  相似文献   

7.
7月上旬,通道县林业局在开展野生珍稀树种调查时,在该县黄土乡和菁芜洲镇的公益林区内发现两处野生楠木群落。经林业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检测,菁芜洲镇境内有株最大的楠木,树高42米,胸径1.32米,冠幅418立方米,蓄积量20.65立方米,树龄600年以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喻勋林教授现场确认后认为,此株楠木为目前湖南省境内发现的最大野生楠木。  相似文献   

8.
<正>8月18日,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工作人员在域内金童山自然保护区发现1100余株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冷杉,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规模资源冷杉集中分布群落,并将我国发现野生资源冷杉总数由原来不足600株扩大到1700余株。 资源冷杉,松科冷杉属,常绿乔木,系珍稀濒危国家Ⅰ级重点  相似文献   

9.
在浙江省境内采集到短茎萼脊兰种野生植株,并对其野生生境、植物学特性与开花结果习性进行了观察研究;通过耐寒性试验、测评,发现在室内绝对低温6.1℃条件下,短茎萼脊兰能安全越冬,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分析,其低温半致死温度为1.7℃;根据杂交试验结果,短茎萼脊兰与蝴蝶兰间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杂交组合坐果率达37.5%~81.25%。  相似文献   

10.
介绍林芝市巨柏、喜马拉雅红豆杉、墨脱虾脊兰和茎花石豆兰等4个极小野生植物种群的现状,对目前的保护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对其保护拯救的必要性,阐述4个极小种群保护的技术思路。提出就地保护、种苗繁育、近地保护、迁地保护、回归引种和离体保护等保护措施及对策,并对拯救保护的具体目标采取的具体措施作逐一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正>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四五”以来,我国以旗舰物种拯救保护为抓手,持续推进就地和迁地保护体系建设,大量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稳步增长,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近年来,我国系统实施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通过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育培植、放归或回归自然等多种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不同种群野生多花黄精的表型变异规律,运用方差分析、变异系数分析、多重比较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多种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其全分布区选取的9个种群和12个表型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多花黄精的12个表型性状除果实横纵比外,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种群内的变异(36.24%)大于种群间的变异(15.37%),表型性状的平均分化系数为28.84%,种群内变异是野生多花黄精变异的主要来源;各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2.16%,变异幅度范围为4.76%~23.63%,叶片数、全株叶面积、地径、株高、种子千粒重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8.00%、23.63%、16.88%、16.14%、14.75%,表明种子的稳定性高于叶和茎。经度多数表型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随着经度的增加,叶片数、地径、株高、果实纵径和种子千粒重均呈现减小趋势;采用欧氏距离对9个野生种群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种群划分为3类,但表型性状的聚类并不随地理距离上的相聚而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3.
银杏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活化石"之称,目前野生种群极其濒危,据报道全国仅在浙江天目山有野生分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省金寨、岳西山谷中曾有野生银杏分布,但近年调查,这两处野生银杏已绝迹。值得庆幸的是,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在进行资源本底全面调查时,发现有银杏野生种群,散生分布。这一发现结束了安徽野生银杏绝迹的历史,对提升清凉峰、乃至安徽省野生植物保护地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种群现状据全面踏查统计,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在朱家舍、大源、上坦白石崖三处有野生银杏小居群分布,最大居群为12株,共有16株。其中,中幼龄以上个体14株,根径最大达30cm;幼树2株,根径2~6cm。这些银杏零星分布,主要伴生树种为金  相似文献   

14.
“大丰麋鹿保护区共有麋鹿种群819头,其中野生麋鹿种群已达52头。目前,我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群。”7月25日,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副主任丁玉华高兴地对前往采访的“绿色海疆万里行”采访团的记者介绍说,自从1986年麋鹿从英国回到故乡原生地,为了恢复其野生种  相似文献   

15.
2012年4月6日清晨,乐业。我挎上相机进了山,寻访大香荚兰最大野生种群的所在地。我来得正是时候,只见石壁上、树干上、树枝上到处都布满了大香荚兰藤蔓织成的绿网,绿网里,一串串黄色的小花宛如金灿灿的蚕茧。兰草葳蕤、花开正盛,我激动地将镜头对准这片兰草,一次又一次地按下快门……  相似文献   

16.
拯救与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在完成第一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后,为适应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迫切需要,提出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概念、名录和相关的保护措施。本文在回顾我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相关概念形成、物种名录确定和拯救保护计划制定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开展云南蓝果树毛枝五针松等的种群调查分析及拯救保护行动实践,基于国内外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要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拯救保护,既涵盖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等的种质资源保存方法,又涵盖包括种苗繁育、近地保护、回归引种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的种群恢复与重建措施。望本文的归纳总结,能为我国各省区制定并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行动计划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陕西兰科一新记录种—药山虾脊兰(Calanthe yaoshanensis Z.-X.RenH.Wang),该种首次发现于陕西省化龙山,共两个居群、140余株,形态上与肾唇虾脊兰(C.lamellosa)非常相似,两者不同在于药山虾脊兰唇瓣上的褶片为三角形,蕊柱无毛。  相似文献   

18.
3月下旬,舟曲林业局茶岗林场在春季造林时发现野生牡丹种群。茶岗林场场长王建林告诉笔者.野生牡丹主要散生在茶岗林场辖区拱坝河两岸的低海拔灌木林中,数量较少。4月5日,笔者跟随造林队伍.在驼骆坝67林班北坡的灌木林中实地查看了野生特丹的生态特征和生长情况,发现野生牡丹与栽培品种的生物学形态极为相似,大部分已在主枝顶端形成花苞.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在绥宁县李熙桥镇洛口山旅游新村发现一个野生红豆杉群落,总量超过1万株,其中最大一株围径达4.9米。红豆杉是我国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世界珍稀树种。它不仅生长特别迟缓,而且再生能力相当差,地球上野生自然分布极少。红豆杉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从其树皮和枝叶中提取的紫衫醇为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东北红豆杉天然种群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红豆杉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濒危物种。通过对辽宁省现存东北红豆杉的地理分布特征、种群数量以及种群结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天然东北红豆杉仅存60株;在5个区域呈相对集中分布;个体林木胸径分布在6cm以下;种群结构不均衡,通过自然繁育困难。亟待加强保护和人工促进种群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