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生态敏感性分析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依据。以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建成区为例,选取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坡向、高程、水域缓冲区和植被覆盖指数等6个因子,将研究区划分为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低度敏感区和非敏感区等5个等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因子叠加法完成研究区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并建立空间分布图。研究表明:富阳区建成区生态敏感性总体较高,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低度敏感区和非敏感区等5个等级敏感区面积比例分别为7.14%,18.95%,33.98%,20.17%和19.76%。在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类型生态敏感区土地利用策略,为今后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为例,从土壤保持重要性、水源涵养重要性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等3个方面分析构建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分析了阜平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及其区域规律。结果表明,阜平县的生态用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划分为4个级别,分别为极度重要、高度重要、中度重要以及轻度重要。通过计算可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度重要及以上级别的生态用地面积是236 650 hm2,其比例达到了总面积的93.7%,其中高度重要区和中度重要区所占比较大,极度重要区所占比较小。  相似文献   

3.
以溪洛渡镇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实地勘察以及矢量数据,选取海拔、植物郁闭度、土壤侵蚀、地类、坡度、坡向、石漠化7个评价指标作为评价机制,并通过AHP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最后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法进行叠加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溪洛渡镇生态敏感性呈阶梯状,自北向南呈现敏感度递增趋势;南部、东南部以及西南部为中高度敏感,北部沿金沙江区域多为轻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及高度敏感区所占比例总和为99.92%,说明溪洛渡镇的总体生态敏感程度相对较高;造成生态敏感性的主要因子有石漠化、郁闭度、土壤侵蚀、海拔。该研究结果可对金沙江流域周边城镇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态修复方案的建立提供借鉴性的理论探索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苏州向南沿太湖开发的新发展战略驱动下,以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为例,采用理论分析法和频度分析法结合AHP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指标体系,确定了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的生态敏感性等级为极度敏感区,生态敏感性指标中水源地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极度敏感,遭遇水旱涝等灾害可能性大小和历史遗迹高度敏感,重要岸线保护区、淡水养殖比例和矿藏资源开发力度是中度敏感。未来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要结合空间生态服务功能的异质性规律对照生态敏感性级别对生态敏感区/因子进行适当保护,以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永续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依据乐东独特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相关生态敏感性研究,建立乐东县生态敏感性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 GIS,对乐东县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乐东县整体生态敏感性偏高,东部、北部地区高于西部、南部地区。其中高度敏感区和极敏感区占全县总面积的53.85%,中度敏感区域占总面积的21.00%,轻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占总面积的25.15%。依据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将乐东县划分为3个生态功能区。  相似文献   

6.
眉山市生态市规划中生态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四川省眉山市为例,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生态因子评分法,针对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并通过多因子加权求和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眉山市极敏感区占全市总面积的15.83%,高度敏感区占17.22%,中度敏感区占47.72%,轻度敏感区占19.22%。并根据不同敏感区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遥感影像图为数据源,结合实地调查和社会经济等数据,依据该州的生态环境现状,建立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在GIS支持下,对该州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黄南藏族自治州的生态敏感性为中度敏感水平,该州西北地区敏感度最高;其中高度敏感区仅占总面积的1.24%,中度敏感区域占总面积的57.35%,轻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占总面积的41.41%;依据评价结果将黄南藏族自治州划分为4个生态功能区。  相似文献   

8.
阜平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用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分析了阜平县土地利用的自然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阜平县的荒山荒坡景观类型突出,荒坡地居景观类型的统治地位,为阜平县土地利用景观基质,县域景观格局优化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荒山荒坡地景观的转变;林地分布不均匀,景观的生态价值和水土保持作用有限;景观生态受人为干扰较大,土地利用类型单一,不利于区域发展和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生态敏感性评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为了明辨北京市城市边缘区的潜在生态发展区域,指导区域生态保护和开发。【方法】以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带为研究区域,根据其现状生态问题选取自然地理、气象、人类活动、生物多样性4类指标共计14个影响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北京市二道绿隔生态敏感性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明确生态敏感区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结果表明:北京市二道绿隔整体生态敏感性较低,轻度敏感区面积占比高达47.3%;中度敏感区、不敏感区分别占总面积的28.3%、10.1%;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占总面积的5.2%、9.1%,是重点保护区域。【结论】在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生态敏感性分区提出保护与发展的可行性建议,以期为北京市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尹玉洁  王璟  曹星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655+20825-20655,20825
对城市生态敏感区保护与利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展开分析,提出合理规划城市生态敏感区,将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相结合,引导城市空间健康有序发展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探讨了生态城市开发建设的指导思路,即依据城市生态敏感区在整体城市中的区位定位、地域面积,以及敏感区保护级别进行梯级开发,由此提出了旅游休闲绿地、相关展会、产业园区、新城组团4种保护和建设模式,同时结合已成功实施的案例进行阐释,以期为未来城市生态敏感区的规划提供切实可行的生态、经济效益双赢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