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2014年,在安徽省青阳县皖江特种养殖有限公司进行大口黑鲈苗种培育试验。试验中,试验组用新设计的方法培育鱼苗,对照组用传统方法培育鱼苗。结果表明:经过45 d的养殖,试验组鱼种平均全长61.38 mm,增长5.6倍,平均出塘鱼种3.255万尾/塘,成活率65.10%。对照组鱼种平均全长57.94 mm,增长5.3倍;平均出塘10.27万尾/塘,成活率25.08%;试验组苗种成活率约为对照组的2.6倍。  相似文献   

2.
在模拟生态条件下,采用批量培育亲鱼、药物催产、人工授精、受精卵微流水孵化、鱼苗水泥池和池塘培育的方式,进行了倒刺鲃规模化育苗关键技术试验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为30%的人工饲料,对培育成熟亲鱼效果良好;催产药物配方为5mg/kg DOM+5μg/kg LRH-A2+1 000IU/kgHCG,催产方法适宜二次注射法;受精卵流水孵化适宜密度6万~15万粒/m~3;试验共孵化出倒刺鲃鱼苗120.2万尾,孵化率为90.4%,倒刺鲃鱼种培育成活率平均为92.0%,3a共培育出夏花鱼种110.6万尾。  相似文献   

3.
配合饲料搭配浮萍培育草鱼种高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庆红  李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493-7494
[目的]探索以提高鱼种成活率为前提的草鱼种高产高效养殖模式。[方法]使用全价配合饲料搭配投喂浮萍的养殖方式,在2668 m2的土质池塘投放体长3.3 cm的夏花鱼种36000尾进行草鱼种培育。[结果]经过150 d的养殖,收获体重100 g的大规格草鱼种3240 kg,成活率90%,获利润30184元,投入产出比1.0∶2.7,经济效益可观。[结论]配合饲料搭配浮萍培育草鱼种技术降低了饲养成本,培育出的草鱼种成活率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贵州高寒山区开展以养鲤鱼为主的方式发展池塘养殖,采取投放大规格鱼种方式,投放大规格鱼种3万尾/hm~2,通过精心管理,平均养殖成活率达到80.5%,经过18个月养殖达到上市规格,平均获净利润38.4万元/hm~2。这将是高寒山区发展养殖致富、脱贫攻坚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纳雍县山区用1.07 hm~2池塘开展以投放草鱼为主养殖试验,投放投放大规格鱼种3.3万尾/hm~2,其中草鱼占85%。经过18个月养殖达到上市规格,草鱼平均尾重为1.3 kg,平均养殖成活率达到78%,获净利润45.79万元。发展大面积推广养殖将对解决纳雍县渔业生产、农民脱贫致富起推动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西藏羊八井水产养殖基地设置1个面积为800 m2、2个面积为1 000m2的池塘进行高原斑点叉尾苗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放苗3万尾,经270 d饲养共产斑点叉尾鱼种19 830尾,平均体长21.2 cm,平均体质量216.5g,成活率66.1%,收获苗种4 293.2 kg。结果说明高原寒冷地区利用电厂余热资源,采用流水培育斑点叉尾苗种的试验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池塘循环流水跑道养殖模式下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的适宜养殖密度,在浙江省南浔区菱湖盛江家庭农场开展3种不同密度(每条跑道2. 3万尾、2. 5万尾和2. 7万尾)的大口黑鲈跑道养殖试验,养殖周期4个月。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养殖的大口黑鲈存活率均在90%以上,总增重、平均规格随放养密度增加而减小,饲料系数、养殖成本随放养密度增加而增加;跑道养殖效益以每条跑道2. 3万尾的最高,达0. 90万元/667m~2,2. 7万尾的最低,为0. 65万元/667m~2;跑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总磷水质指标随大口黑鲈放养密度增加略有上升,但整体差异不明显。大口黑鲈适宜在池塘循环流水跑道模式中养殖,每条跑道适宜放养密度为2. 3万尾;养殖水可实现循环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正>采用土池进行美国大口胭脂鱼鱼苗培育,经过40 d的培育,规格达到2.4~2.5 cm,成活率为92.5%;鱼苗经过100 d培育,鱼种规格在25 g/尾;成鱼养殖平均规格577 g/尾,最大个体达650g/尾,成活率为98.6%。养殖试验研究证明,美国大口胭脂鱼很适合北方地区养殖。美国大口胭脂鱼又名巨口牛脂鱼,属鲤形目,胭脂鱼科,是原产于北美洲的大型淡水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9.
2015年,从上海淀原水产良种场引进蒙古鲌水花50万尾,在上海淼鑫水产品专业合作社市外基地珠海市年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进行蒙古鲌鱼种培育及成鱼池塘主养试验,整个过程采用分级放养、逐级筛选的方法,辅以自动投饲、测水调控等技术。结果表明,2015年9月22日,投放平均体长13 cm的大规格鱼种2.7万尾/hm2,经94 d养殖,收获平均规格405.9 g/尾的蒙古鲌成鱼15 423尾,成活率95.2%,收益188 903.3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00∶1.86。  相似文献   

10.
三、大规格鲟鱼种的培育 在匙吻鲟的养殖过程中,必须投放大规格鲟鱼种.因为大规格鱼种适应能力强,有利于提高成鱼养殖成活率.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不论是池塘、湖泊、水库、网箱的养殖方式,投放的鱼种规格必须在15厘米以上.  相似文献   

11.
细鳞鲴是推广池塘生态混养的优良品种,而夏花鱼种培育是开展大规格鱼种培育的前提,是推广细鳞鲴池塘混养的基础。因此,青浦区于2016年开展了细鳞鲴夏花鱼种培育研究。结果表明,池塘培育细鳞鲴夏花鱼种每667m~2放养密度控制在25万尾,采取"豆浆法"投喂,结合水质调控技术,经35d培育,可每667m~2获得全长3.5cm的细鳞鲴夏花鱼种17.13万尾,成活率达68.5%。  相似文献   

12.
何颖 《湖南农业》2009,(7):18-18
三、大规格鲟鱼种的培育 在匙吻鲟的养殖过程中,必须投放大规格鲟鱼种.因为大规格鱼种适应能力强,有利于提高成鱼养殖成活率.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不论是池塘、湖泊、水库、网箱的养殖方式,投放的鱼种规格必须在15厘米以上.  相似文献   

13.
进行不同培育密度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夏花苗种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28 d的对比培育试验,经过2次拉网锻炼后Ⅰ号池塘(培育密度为180万尾/hm2)、Ⅱ号池塘(培育密度为300万尾/hm2)、Ⅲ号池塘(培育密度为450万尾/hm2)分别共出塘夏花苗种49.1万、82.6万、95.4万尾,夏花苗种平均体长分别为3.08、3.05、2.88 cm,培育成活率分别为81.8%、82.6%、63.3%。培育密度在180万、300万尾/hm2时,异育银鲫中科3号夏花苗种成活率均在80%以上,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金沙江鲁地拉电站建成,为渔业增殖和养殖提供129.45 hm~2水面。以短须裂腹鱼为材料,通过网箱设置、苗种投放和投饲管理,进行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试验,总结裂腹鱼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为电站库区推广养殖提供技术指导。试验结果:投放短须裂腹鱼1龄鱼种34 560尾15.62 kg,体重0.45 g,平均体长为2.77 cm,经12个月培育鱼种30 615尾685.7 kg,尾重达22.40 g,增加21.95 g,增重48.78倍,平均体长达10.06 cm,增加7.29 cm,增长2.63倍,成活率88.59%,饲料系数2.58;投放2龄鱼种16 732尾261.81 kg,体重15.65 g,平均体长为9.89 cm,经12~13个月饲养总产成鱼14 022尾2 046.10 kg,尾重达145.92 g,增加130.27 g,增重8.32倍,平均体长达17.46 cm,增长7.57cm,增长0.77倍,成活率83.80%,饲料系数2.99。结果表明,短须裂腹鱼具有生长快、病害少的特点,网箱培育鱼种和成鱼养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采取丁池塘健康、生态立体养殖法,通过精心饲养,投放主养品种30~60g/尾丁鱼种1.875万尾/hm2,出池平均412.3g/尾,平均产量7 119.3kg/hm2,净增8倍,成活率92.1%;实现总产成鱼13 381.8kg/hm2,投入产出比1.00∶2.93。表明该养殖技术效益高,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无害化鸭粪培育南方大口鲇苗种饵料鱼。结果表明:根据季节、天气、水温、水质等变化因素,提前3~4d,采用3~5d为周期性投施无害化鸭粪培育滤食性饵料鱼,每667m2投放饵料鱼苗80万~100万尾,培育成活率达78%。饵料鱼苗规格达1cm左右时,饲喂南方大口鲇,2cm南方大口鲇苗种经22~25d培育,规格达8cm,成活率达88%以上。  相似文献   

17.
南美白对虾淡化培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圆形小水泥池对南美白对虾进行淡化培育试验,圆形水泥池30m3,其内投放虾苗214.7万尾,平均体长0.5cm,初始盐度14.6‰,以投喂人工饵料为主;共培育10d,出苗153.7万尾,平均体长1.3cm,成活率71.6%。淡化后的虾苗可直接投放于淡水中饲养,省去了池塘淡化标粗阶段,也避免了因此而造成的池塘土壤盐碱化。  相似文献   

18.
陈斓 《云南农业》2004,(5):19-19
放养密度:池塘培育鲫鱼鱼种,亩放鲫鱼夏花8000~12000尾,可养成规格为50~60克的鱼种。在池塘进行鲫鱼成鱼养殖,亩放鲫鱼种1500~1800尾,平均规格50~60克/尾,可养成规格为350~400克的成鱼。品种搭配:鲢鳙数量应占所养鲫鱼数量的10 %左右,鲢鳙投入过早会影响鲫鱼驯化,最佳投放  相似文献   

19.
2009-2011年,进行了花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共催产花亲鱼2 950组,雌鱼平均体质量283.7g,获受精卵约2 761万粒,受精率81.63%,获花水花2 037.66万尾,孵化率89.6%。3年共试验了花夏花培育面积约5.13hm2,收获平均体长为2.5cm的夏花634万尾。此外,开展花冬片鱼种培育试验面积8hm2,经过冬季的生长,翌年4月收获鱼种约60万尾,平均体重22.50g,养殖成活率73.5%。  相似文献   

20.
为给岩原鲤的商品鱼进行规模化成鱼养殖提供充足的优质鱼种,结合生产实践研究岩原鲤的池塘育种方法。采用不同的养殖密度(120万、150万尾/hm2)和不同的饲料配方(饲料蛋白含量分别为34.3%和38.5%)养殖相同规格的岩原鲤鱼种。结果表明:选择3 cm的岩原鲤鱼种,投喂蛋白含量38.5%的饵料经过10个月的养殖全长可达13.5 cm,平均成活率达到91.25%,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