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论述了从创意农业发展趋势、旅游节庆特征和旅游节庆视角下的创意农业开发策略,并提出了有效策略来开发旅游创意农业。主要包括: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调节作用,加快旅游创意农业的培训,注重与当地特色文化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2.
新疆地区水资源总量稀少,气候相对干燥,因此水分蒸发量相对较大。当地水资源使用效率已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面临着严重的用水矛盾,加之农业生产水资源严重短缺,农业用水占据比重相对较大,由此可以看出,在新疆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灌溉用水不但是用水大户,而且还是节水措施应用的潜力大户。本文简单介绍节水灌溉的应用价值,并对农业生产节水灌溉措施的运用进行说明,重点论述了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措施,最终提出节水措施推广应用途径,期待提高当地农业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3.
周磊  刘庆友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39-5141
针对盐城旅游开发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了当地农业文化,并结合其适宜开发的条件,提出5点开发农业文化旅游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发展农业科技园区旅游业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科技园区旅游业,要正确处理科研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要利用重大工程项目,打造旅游品牌,开发自然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依托当地人文资源,提升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5.
在收集资料、野外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拟建的四川营山省级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景观,按照《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进行分类和采用卢云亭先生的"三三六"评价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可分为6大类,25类,56亚类,以碎屑岩地貌景观和构造地貌景观为主;公园内方山、木化石、砂岩洞穴等地质遗迹科研价值高,景观组合好,形成了独特的"方山-洞穴-台地梯田"组合景观;地质公园的建设有助于旅游脱贫,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水资源是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用水矛盾凸显、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比重大的情况下,农业既是新疆的用水大户,也是最有潜力的节水大户。本文就常见的节水措施进行了阐述,探讨了节水措施在新疆农业生产推广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可为新疆节约保护水资源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位于江苏省兴化市的垛田农业系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留下来的宝贵农业文化遗产,当地通过旅游开发的形式实现对垛田农业系统的动态保护,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重新发掘垛田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从而加强了人与垛田之间的联系。但当前的旅游开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致使旅游开发与农业遗产保护目标之间的契合度不高。在对垛田开发的过程中,应当站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更高层面,把旅游开发的盈利目的与保护垛田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资源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完整的产业链,作为西藏的特色资源,也是独特的农业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旅游开发价值空间。西藏食用菌资源的农业旅游还尚未兴起,本文通过分析林芝米林县南伊沟一家以灵芝为主题的产业园,从种植、旅游、养生餐饮等方面,引导西藏当地食用菌旅游的开发与发展,进一步拓宽农业旅游的开发方式,促进西藏农业旅游。  相似文献   

9.
农村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农业旅游开发活动中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对农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农村地区具有较多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开发中若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则可能会很快耗竭当地旅游资源,同时造成当地自然资源不可逆转的损失,妨碍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在农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在依托当地实际旅游资源状况下合理进行旅游开发,避免急功近利,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婧  张培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17(12):109-110
农业旅游管理的根本保障在于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将政府、旅游经营者、游客和当地农民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更好地处理旅游开发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国内农业旅游发展较快,但管理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分析农业旅游管理目标、理念及重难点,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具有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岩石裸露,土壤由地表和地下双重空间流失,导致可利用土壤资源少、生态环境恶劣、人地矛盾尖锐、水资源匮乏、土壤贫瘠等一系列问题.将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工作与旅游资源的发展结合起来,在水土保持基础上挖掘农业的旅游优势,结合地方特色,打造自给自足的休闲农业旅游,转变产业生产方式,寻找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永顺县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古丈县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为例,采取实地调查和量化分析比较的方法,得出当地农民参与旅游开发态度的四个影响素:农民的旅游收入和旅游开发程度,农民的旅游职业选择倾向,旅游开发的负面效应,政府在旅游开发中与农民的矛盾冲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提高贫困地区农民参与旅游开发积极性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江宁农业旅游的发展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南京市江宁区农业旅游的内容和特点,分析了当地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对当地农业旅游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促进当地农业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南方丘陵区农业水资源的特点,为发展农业生产对该区域水资源开发进行探索。根据当地的降水量、河流水系分布等水文特征对农业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减少地下水用作农业灌溉用水,调整农业耕作模式,达到农业生态与水生态相协调的发展方式。对开发过程中造成农业水资源破坏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减少水环境污染和净化水质处理的有效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西双版纳横跨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和贡山-腾冲两个褶皱系,主要旅游地质资源划分为安麻山变质岩地貌和曼典瀑布景观、翠云溶洞群和大中河瀑布及天生桥岩溶地貌景观、勐遮冰川地貌和曼洪花岗岩瀑布地貌景观、勐满地热泉水景观、勐远和易武溶洞群岩溶生态地貌景观五大片区.西双版纳目前旅游重点开发依旧是少数民族异域风情、宗教人文古迹和动植物资源,地质遗迹资源现已经开发有翠云和勐远溶洞、勐满温泉等个别片区内部分景观.笔者在调查西双版纳旅游地质资源的现状,分析其区域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地旅游地质资源的特色及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问题.  相似文献   

16.
黑河流域中西部子水系经过多年不断的治理开发,特别是鸳鸯灌区、洪临灌区等开展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渠系配套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和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不相适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用水需求,应稳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开展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发展高新节水灌溉,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9~0.5提高到0.58左右,缓解了中下游用水矛盾和行业之间的用水矛盾。  相似文献   

17.
对镇江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987-6989
乡村旅游即农业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乡村风貌、农村生活与农俗风情为主要载体,以农业和乡村为旅游资源而开发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镇江市客源市场充裕,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生态环境良好,文化底蕴深厚,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秀美的田园风光,为镇江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推动农业旅游的开发,不仅能推动镇江旅游业的发展,也能改善镇江的旅游产品结构,带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笔者通过镇江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分析,简析了镇江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镇江市的乡村旅游发展缺乏统一规划,旅游产品文化含量低,开发深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同时资金投入不足,旅游项目缺乏,宣传促销不到位。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镇江市开发乡村旅游的一系列对策,即,做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提升乡村旅游产品文化品味,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推介,突出当地旅游品牌特色,打造精品线路,规范管理,加强旅游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农业观光旅游是近年来旅游市场上出现的一项新的旅游产品。然而其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不利于农业观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农业观光旅游的特点、类型和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了现阶段农业观光旅游中与循环经济思想相矛盾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9):102-105
古村落旅游是遗产旅游和乡村文化旅游的一种重要类型,随着古村落旅游的发展,其在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改变落后生存状况的同时也给古村落带来了不同层面的影响,其中破坏古民居建筑、耕地大面积流失、空巢化家庭、文化传承未能延续等是区别于其他旅游资源开发的显著影响。而这些影响归根究底是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导致的。通过选取利益相关者这一角度,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从相关概念界定、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和矛盾以及矛盾产生的原因这几方面展开分析。最后展望利益相关者能协调利益,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古村落旅游的合理开发以及之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雷公山地貌类型与发育过程,分析了雷公山地貌发育的控制因素,并且系统阐明了雷公山地貌对气象、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的影响,以加强对其全面认识,为地质公园旅游、山地旅游以及全域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