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阐述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国内外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等,展望了未来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土壤微生物是气候和土壤环境条件变化的敏感指标,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的质量。随着土壤污染面积的扩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受到了极大影响,即许多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多样性降低。总结了近年来几种国内外主要应用于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分别对其发展动态、优缺点及实用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土壤污染生态学中的研究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基于生物或化学的方法和基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方法。综述了重金属污染下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多种经典方法的原理和不足,阐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各种经典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解决精确研究微生物多样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样性在整个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对其多样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受到环境和人为干扰等多方面的影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研究的方法也从传统培养法发展到生化法和分子生物学法。目前青藏高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一些进展,本文从青藏高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等方面简要地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5.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探究林农间作对油茶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采用PCR-DGGE方法研究了油茶林间作大豆、间作花生2种间作模式不同时期对油茶林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处理各时期的土壤微生物种群相似性、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对照处理;间作处理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保持在3.2~3.4之间;间作处理各时期土壤微生物均匀度指数为0.960~0.982;各处理的微生物种群相似性、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与季节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6.
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技术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石油污染土壤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微生物作为土壤中最重要的生物类群,若受到石油污染的影响,其群落结构会发生相应的改变,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于土壤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以及评价石油污染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石油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系统地综述了目前常用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技术及其在石油污染研究中的应用,并对该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晨秋  唐丽  龙春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274-17276,17278
围绕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可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为遗传多样性、功能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4个研究层面;另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研究方法归为3类,即:传统平板培养法、生物化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并分别对各方法进行介绍和评述,最后提出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农田土壤类型、农业耕作方式以及农业植被类型等都是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长期种植不同作物以及实行不同的轮作方式对改变土壤微生物类群及其主要组成有显著影响;植被的破坏可直接导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微生物生物量的下降。以往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仅限于可培养的微生物类群而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分子生态学技术的发展,为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长期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酶活性、群落结构和多样性4个方面的影响,发现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有利于维持和增加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同时,也探讨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进展及其应用前景,其研究结果可为作物高效生产、养分高效利用及农田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从土壤微生物鉴定、微生物生物量及群落结构分析等方面,综述脂肪酸分析技术应用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现状,并对该技术的优点与不足进行评述,提出利用多种研究技术相结合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山西农业科学》2017,(10):1702-1705
转基因技术在提高作物抗逆性、增加粮食产量方面贡献卓越的同时,对包括土壤微生物群落在内的土壤生态系统的风险评估一直存在争议。大多数研究表明,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会引起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但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程度、持续作用时间等都没有定论。综述了外源基因及其表达产物进入作物根际的方式与不同类型外源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并对转基因作物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研究手段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土壤质量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土壤微生物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及优势菌属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土壤质量随环境的变化过程。因此,系统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不仅是防控植物土传病害的关键环节,还是改良土壤质量的重要内容。本文综述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传统生物化学、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高通量测序方法等,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应用原理、优缺点。从土壤微生态平衡的角度,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在土传病害防控中的应用进行展望,提出新的研究内容与思路,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土传病害微生态调控。  相似文献   

1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包括微生物类群多样性、群落结构多样性以及遗传多样性等。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稳定起重要作用,而且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很多,主要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14.
矿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土壤微生物作为稳定生态系统、监测土壤质量变化的敏感指标,其多样性研究在评价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概述和讨论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科学涵义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药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微生物是农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的多样性是农业生产赖以生存的基础。本文主要就农药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采伐和炼山对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为科学造林提供依据。【方法】以37年生马尾松林下土壤微生物为研究对象,运用PCR-DGGE技术对采伐、炼山前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采伐和炼山可导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其中土壤微生物物种丰富度下降13%-47%,多样性指数降低12%~17%,均匀度指数降低0.3%~7.0%;采伐与炼山处理之间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采伐和炼山导致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7.
土壤微生物是植物-土壤系统中比较活跃的组成成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代表着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群落结构的演替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植物类型、植物多样性、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同一植物不同基因型、植物根系分泌物和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探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植物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颖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683-10684,10758
在森林陆地生态系统中,植被和土壤微生物作为其主要成员,在维持林内养分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促进能量循环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森林植被与土壤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作关系.因此,研究二者的关系能够为森林的保护和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提供依据.从森林植被多样性特征、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植被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角度进行了综述,在总结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之上对未来的研究目标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土壤微生物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中蕴含着丰富的微生物,传统的平板培养法分离培养和鉴定土壤微生物只能反映极少数微生物的信息,因此应用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去除以上存在的一些限制性的约束。文章着重阐述了目前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所采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从土壤中DNA的提取、PCR技术、DNA指纹技术、探针技术和基因芯片等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土壤微生物主要通过参与养分元素循环和能量流动等过程来影响桉树生长发育,在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桉树作为世界三大速生树种之一,种类多,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土壤微生物学研究技术手段的限制,桉树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的研究较少,当前对桉树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研究大多处于初级阶段。本研究系统综述了不同经营方式、林分类型和林分年龄条件下桉树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变化规律及研究进展。与桉树天然林相比,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一般较少。与桉树人工纯林相比,桉树混交林能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多样性和活性。桉树林土壤微生物数量一般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加,而外生菌根真菌与内生菌根真菌多样性随林龄的增长而下降。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参与桉树林土壤养分元素循环和重金属污染修复的作用机制,并对桉树林土壤微生物研究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展望。可为维持桉树林土壤健康、促进林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表1参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