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鲁山县柞蚕生产现状,分析了柞蚕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鲁山柞蚕业发展对策,以期为柞蚕生产效益的提高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鲁山县是河南省柞蚕生产重点养殖基地县,又是全国典型一化性柞蚕主产区。鲁山县柞蚕生产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采用柞蚕茧丝加工制作的“鲁山绸”因材料地道、轻盈柔软、光鲜亮丽,富有珠宝光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作为鲁山县传统“名、特、优”柞蚕产业,在过去曾经为增加山区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和出口创汇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鲁山县柞蚕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鲁山县蚕业生产现状,分析了制约柞蚕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推动柞蚕产业化发展进程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鲁山县柞蚕生产发展实际和历年采取的有效养殖措施,总结出适合鲁山县的春柞蚕养殖技术,包括选用良种、集中孵卵、适时见蚕、精工收蚁、养蚕保苗、选场选芽、移蚕匀蚕、分批养蚕、病虫鸟兽害防治、窝茧采茧、整伐柞坡等内容,以期为一化性春柞蚕的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鲁山县柞蚕生产实际,重点介绍了在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科技研发推广、产业化发展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一、基本情况鲁山县是我国典型的一化性柞蚕主产区,柞坡资源丰富,养蚕历史悠久,是河南省重点柞蚕生产基地县,植柞、养蚕、缫丝、织绸是鲁山县山区人民传统的生产、生活门路。全县有柞坡资源6.67万hm~2,春季柞蚕放养量稳定在4000?kg左右,利用柞坡资源近2.67万hm~2。2008年,柞蚕被鲁山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全县六大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之一。柞蚕产业作为鲁山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传统养蚕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省主要柞树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柞树品种对柞蚕的饲喂效果.[结果]饲喂槲栎的柞蚕发病率比栓皮栎和麻栎高.饲喂栓皮栎和麻栎的柞蚕茧层率都比槲栎高.全龄用栓皮栎和麻栎养蚕的效果最好,用槲栎养蚕的效果最差.[结论]栓皮栎和麻栎是适宜鲁山县区气候和环境条件,是柞蚕喜食、养蚕效果较好的优良柞树品种.  相似文献   

8.
<正> 鲁山县蚕业模范阎清选放养柞蚕已经历了三十多个年头,他从十几岁开始就跟随父亲上山养蚕,既学到了传统的养蚕经验,又学习了科学养蚕知识。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积累了养蚕配套技术,使柞蚕生产高产、优质、稳产。他放养的蚕,每50。克卵量产茧稳定在2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9.
正鲁山县在河南省平顶山市西部山区,素有"柞蚕之乡"的美称。据史料记载,夏代,邑民就把丝织品作赋上缴;汉代,耕蚕相提并论,鲁山绸被视为宫中珍宝;唐宋时期,由兴盛走向衰落;明代又开始恢复发展;清代,鲁山柞蚕达到鼎盛时期,山区人民几乎家家户户养蚕、缫丝,全县有丝织行231家,有丝织机4800台,从业人员10万人,年产鲁山绸26万匹,"一季蚕半年粮,宁舍老婆娘,不舍丝绸行"的谚语彰显蚕业在人们心中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0.
<正> 鲁山县蚕业原种场通过三年来的试验探索,初步获得了放养秋柞蚕的技术,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978年试养1.35斤卵量的秋柞蚕,收茧1.35万粒,平均斤卵产茧1万粒;1979年试养卵量14斤,平均斤卵产茧8300粒;1980年养蚕卵量12斤,在后期严重干旱情况下,仍然有一些试区斤卵产茧1.08万粒的好收成.试验证明,秋蚕的产茧量、重量、质量都有分别接近或超过春蚕生产的典型.下汤公社下纸房社员余廷兴1980年养秋蚕卵2斤,共收茧2.68万粒,平均斤卵产茧1.34万粒,百粒茧重1.3斤.发展秋柞蚕生产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得到  相似文献   

11.
总结鲁山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了鲁山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鲁山县林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鲁山县林果业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综合鲁山县实际,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为发展鲁山县林果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吉林省延边州柞蚕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柞蚕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制约延边州柞蚕产业发展的瓶颈,结合柞蚕生产、科研实际,提出了延边州柞蚕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柞蚕育种研究是柞蚕业生产的生命之源.柞蚕育种研究在我国的柞蚕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柞蚕育种研究的技术进展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柞蚕育种中的重要作用,并论述了柞蚕育种研究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辽宁柞蚕科技与柞蚕产业发展现状,总结、验证了柞蚕科技进步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保证与促进作用,提出今后适应产业发展的柞蚕科技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16.
我国柞蚕(Antheraea pernyi)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柞蚕遗传学研究是新品种选育的前提和基础,品种改良是发展柞蚕业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柞蚕遗传学研究及新品种选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柞蚕生产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概述了柞蚕部分性状的遗传学及育种学的研究概况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柞蚕种质资源方面的研究进展,论述了柞蚕遗传学及育种学今后应重点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张玉芳 《农林科学实验》2013,(24):301-301,303
分析了鲁山县发展水产养殖的潜力和优势,总结了现阶段该县水产养殖采取的主要措施,并指出通过开发改造宜渔滩地、建设名优鱼种基地和网箱养殖基地.可有力地推动鲁山县水产业产业化步伐,成为鲁山县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生产地,柞蚕业的发展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东北地区柞蚕业在发展过程中仍旧面临一系列问题。要促进东北地区柞蚕业的快速发展,需要针对当前问题提出对策,从而借助有关部门的支持维稳柞蚕市场,不断提高生产效益,促进我国柞蚕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探讨东北柞蚕生产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作为全国柞蚕资源大省,有着优越的放养柞蚕的资源、气候特征和地域优势,根据当前的柞蚕发展局势和政策扶持性因素的制约,本文是作者通过在生产一线上针对黑龙江省本地柞蚕发展多年来的历史研究和农民认知度的协调性的基础上,阐述了黑龙江省柞蚕生产的优势,剖析了制约柞蚕发展的因素,提出了更好的提高柞蚕生产的意见和建议,在争取政府扶持力度的基础上,加强技术工种的培训力度和拓展资源链的延伸,使得柞蚕生产在黑龙江省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鲁山县蚕业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鲁山县蚕业生产发展历史、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从蚕业政策、科技转换、项目争取、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提出发展思路,以期为鲁山县蚕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