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籽用西葫芦新品种得瑞8号是以W-11-1-07为母本、ZK6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籽用西葫芦一代杂种。在2013—2014年的多点试验中,得瑞8号籽粒平均折合产量为2 272.5 kg/hm~2,较对照品种瑞丰9号增产6.2%。该品种植株长势中等,短蔓,分枝较少,叶大,节间短。嫩瓜圆筒形,浅绿色。老熟瓜圆筒形,米白皮,单瓜质量2.6~3.0 kg,单瓜产籽437~541粒,千粒重163 g,容重495 g/L。籽仁墨绿,品质好。籽粒含水分5.9%、粗蛋白(干基)376 g/kg、粗脂肪(干基)41.82%。高抗白粉病,高抗疫病。适合甘肃、内蒙古、新疆等地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2.
凤丹牡丹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丰富当地牡丹品种,从安徽亳州引进‘凤丹’牡丹苗木8万株,进行了物候期、生态学、生长特性观测和牡丹籽产量测定。结果表明:其移栽成活率为97%,保存率达94%,引种适应性良好,三年生苗少量开花并结果,五年生苗达到高产期,牡丹籽、牡丹籽油产量分别为5 700、1 254 kg/hm~2,产值达262.2万元/hm~2,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10个籽用西葫芦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调查籽用西葫芦的生育期、坐果数、籽粒性状等指标,筛选出适宜第6师105团种植的籽用西葫芦品种2个,分别为晋西葫芦6号和三禾819,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2008-2009年,调查了咸宁紫云英、余江大叶籽、信阳紫云英、安徽大叶青、丰城青秆籽5个品种的生长特性、植株养分、鲜草产量、鲜草所能提供的养分含量和种子产量,以筛选出与湖北省早稻配合种植较好的绿肥品种.结果表明,5个品种紫云英茎、叶特征类似,叶色和叶形略有差异;盛花期信阳紫云英和安徽大叶青较早,丰城青秆籽最迟;信阳紫云英和安徽大叶青鲜草产量较低,分别为27 667 kg/hm~2和28 117 kg/hm~2,显著低于丰城青秆籽(40000kg/hm~2)和余江大叶籽(42 100 kg/hm~2),但信阳紫云英种子产量(340.0 kg/hm~2)较高;各品种鲜草所含的氮、磷、钾养分总和为279.3~351.5 kg/hm~2,其中余江大叶籽最高,达351.5 kg/hm~2,显著高于信阳紫云英(279.3 kg/hm~2).结合各个品种特征,可以认为余江大叶籽、咸宁紫云英及丰城青秆籽作为早稻绿肥效果比信阳紫云英和安徽大叶青更好.  相似文献   

5.
桦甸市退耕还林地套种籽用西葫芦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退耕还林地幼树尚未成林之前的2~3年之内套种籽用西葫芦,是解决农民还林后耕地减少,短期经济收入下降,化解"林农"矛盾的一条有效途径。在退耕还林地内套种籽用西葫芦,主要栽培技术即套种方式、选地与整地、适区选择优质高产品种、播种时间、种植方法、合理施肥、田间管理、采收及晾晒。为区域农民致富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棉花是精河县的支柱产业,但随着棉花市场价格持续下滑,植棉效益下降,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势在必行。2014年,精河县引进示范种植籽用西葫芦80公顷,平均每667米~2产量120千克,667米~2收入达到640元。2015年,籽用西葫芦在精河县推广种植面积达2 867公顷,平均每667米~2产量120千克左右,葫芦籽单价按15元/千克计算,667米~2收入可达到1 800元。随着当前市场对籽用西葫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籽用西葫芦的市  相似文献   

7.
籽用西葫芦白雪公主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籽用西葫芦新品种白雪公主是以QS9916为母本、QS9901为父本育成的杂交种.2007年在民勤、金昌井灌区进行的多点试验中,折合平均产籽量2024 kg/hm2,较对照品种山西X8增产18.4%,该品种籽粒含粗蛋白466.9 g/kg、粗脂肪405.3 g/kg、棕榈酸12.41%、硬脂酸5.86%、油酸44.03%...  相似文献   

8.
正昌吉市自然条件适合种植籽用西葫芦。近年来,该市进一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积极推广种植优良籽用西葫芦新品种,促进农民增收。2014年,全市籽用西葫芦种植面积达到2 000余公顷,平均667米2产量200千克左右,按照市场收购价20元/千克计算,667米2平均收入4 000元,纯收入近2 000元。在西葫芦生产中,昌吉市农机部门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在田间地头和农民一起研究推广农机化生产技  相似文献   

9.
籽用西葫芦是良好的保健食品,特别适合在吉林省白城市大面积种植,白城市具有发展籽用西葫芦的自然资源优势。本文介绍了白城市籽用西葫芦的发展优势,总结了其栽培技术,包括选地与整地、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查苗补苗及铲趟、肥水管理、人工辅助授粉、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白城市籽用西葫芦栽培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戈壁日光温室基质栽培西葫芦新品种的引|进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台县开展了戈壁温室基质栽培西葫芦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商品性均一的情况下,杜兰特的综合表现优于其他品种,生长势好,瓜条形状均匀,单瓜重482.5g,单株产量4.37 kg,折合产量148 398.0 kg/hm~2,较对照品种冬秀3号增产4 987.5 kg/hm~2,增产率3.48%。分析认为,西葫芦品种杜兰特适合在河西戈壁日光温室基质栽培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