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饲用微生物酶的生产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微生物酶的分类、作用机理及来源1.1 淀粉酶。淀粉酶是能够分解淀粉糖苷键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α-淀粉酶、β-淀粉酶、糖化酶和异淀粉酶。 α-淀粉酸又称淀粉1,4-糊精酶,能够切开淀粉链内部的α-1,4-糖苷键,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含有6个葡萄糖单位的寡糖和带有支链的寡糖。生产此酶的微生物主要有枯草杆菌、黑曲霉、米曲霉和根霉。 β-淀粉酶又称淀粉1,4-麦芽糖苷酶,能够从淀粉分子非还原性末端切开1,4-糖苷键,生成麦芽糖。此酶作用于淀粉的产物是麦芽糖与极限糊精。此酶主要由曲霉、根霉和内孢霉产生。  相似文献   

2.
淀粉在玉米青贮料中是一种初级的无细胞结构的碳水化合物,它不能被乳酸菌所利用,这是由于乳酸菌作用的底物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等单糖。Mcdonald等(1973)报道,象α-淀粉酶这样能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发酵促进剂,能够促进乳酸菌的生长,使发酵结果更好。Bolsen(1980)把含有α-淀  相似文献   

3.
1酶制剂类饲料添加剂的主要种类1.1淀粉酶。淀粉酶主要有α-淀粉酶和糖化酶。α-淀粉酶能将淀粉大分子分解为易被吸收的中、低分子物质。糖化酶能将α-淀粉酶分解的中、低分子物质进一步水分解为葡萄糖,被动物吸收。1.2蛋白酶。蛋白酶是降解蛋白质肽链的水解酶,主要有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酶等。1.3纤维素酶。纤维素酶能破坏纤维素的结晶结构,将纤维素大分子水解为低聚糖片断,和将低聚糖物质分解为葡萄糖。1.4B-葡聚糖酶。β-葡聚糖酶能水解葡聚糖等大分子,降低消化道中物质的黏度,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β-葡聚糖酶是酶制剂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4.
王健华  朱宝成 《饲料工业》2005,26(14):17-19
饲料酶制剂为饲料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条件。我国饲料以玉米为主,玉米中含有大量淀粉,通过α-淀粉酶的协调作用,使淀粉预降解,既达到了切断长链淀粉的作用,又减少了黏度,加快了饲料的催化,从而提高了饲料的转化效率,为此α-淀粉酶在饲料酶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为提高α-淀  相似文献   

5.
目前,已知的酶有几千种,研究用酶已达5 000种,生产用酶多达300多种,饲用酶也达20多种。饲用酶的种类按功能分为2大类。第一类是以降解多糖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为主,主要包括α-淀粉酶(直链淀粉酶、支链淀粉酶)、糖化酶(又称葡萄糖淀粉酶)、纤维素酶(C1酶、Cx酶、β-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6.
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方法,研究低温α-淀粉酶经不同温度(60~90℃)处理后对玉米淀粉的作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升高,低温α-淀粉酶对玉米淀粉作用后还原糖释放量和能量的改善程度逐渐降低;但高温处理对低温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较小,80℃处理后酶活存留率仍可保持在80%以上,调质温度为80℃以下时酶活存留率可保持90%以上。  相似文献   

7.
酶在玉米-豆粕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NSP酶、α-半乳糖苷酶、植酸酶、淀粉酶、蛋白酶及复合酶等对玉米-豆粕日粮养分消化率和畜禽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大多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酶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养分消化率和畜禽生产性能,但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进一步推广应用,仍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  相似文献   

8.
刘兴旺 《广东饲料》2015,24(1):42-44
<正>自然界中,对虾需要不停的摄食来维持它的生长,而对碳水化合物的有效利用是满足其能量需要的重要方式之一。研究证实,对虾体内含有α-淀粉酶、葡萄糖苷酶、麦芽糖酶、蔗糖酶、半乳糖酶、几丁质酶、壳二糖酶和纤维素酶等多种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酶类。其中,最重要的是淀粉酶和将淀粉转化成葡萄糖的葡萄糖苷酶(Mac Donald等,1989)。有研究显示,糖源形式、蜕皮周期、激素等因素显著影响甲壳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利用。近年来,人  相似文献   

9.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和淀粉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法测定不同饲用玉米的淀粉含量。所测值分别与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淀粉含量进行比较,并分析该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淀粉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法准确率高、重现性好,实验室操作易掌控,更适用于测定饲用玉米中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10.
1微生物酶的分类、作用机理及来源 1.1淀粉酶 淀粉酶是能够分解淀粉糖苷键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α-淀粉酶、β-淀粉酶、糖化酶和异淀粉酶。  相似文献   

11.
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1-脱氧野尻霉素(DNJ)是桑叶中的一种生物碱,它也存在于其他植物或细菌中,DNJ作为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剂,具有降血糖,抗病毒,抗肿瘤转移等作用。另外,DNJ还是α-葡萄糖淀粉酶的有效的抑制剂。DNJ作为载体,可用于高纯度麦芽糖的酶合成,本文综述DNJ的化学结构。来源及用途。  相似文献   

12.
1.1 淀粉酶。淀粉酶主要有α-淀粉酶和糖化酶。α-淀粉酶能将淀粉大分子分解为易被吸收的中、低分子物质。糖化酶能将α-淀粉酶分解的中、低分子物质进一步水分解为葡萄糖,被动物吸收。  相似文献   

13.
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饲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但因含有许多抗营养因子,对其饲用价值产生不利影响。这些因子主要有蛋白酶抑制因子、血球凝集素、皂苷、致甲状腺素、植酸、抗维生素因子、致过敏因子、α-半乳糖苷等。这些因子的性质、抗营养作用及去毒方法,人们已有所了解。由于α-半乳糖苷对动物的影响报道很少,就此作一介绍。1 α-半乳糖苷结构、分布及特性α-半乳糖苷是由半乳糖、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的支链属在蔗糖的葡萄糖一侧,以α-1,6糖苷键连接一个或两个半乳糖构成的低聚糖,又称低聚半乳糖,主要有棉子糖、水苏糖和毛蕊花糖,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14.
饲用酶制剂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玉言 《饲料工业》1992,13(7):12-15
<正> 一、饲料酶制剂的分类酶存在于生物体内,活细胞尤其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以及动物体消化腺细胞是各种酶的主要来源。饲料中常用的酶有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脂肪酶、果胶酶等。前三种酶的应用效果颇佳,应用较广。 1.淀粉酶系能够分解淀粉糖苷键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α-淀粉酶、糖化酶、异淀粉酶等。  相似文献   

15.
蜂蜜中蔗糖转化酶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蜂蜜中含有蔗糖转化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等多种酶类物质。由于淀粉酶的测定比较简单,其含量可以间接地反映出蜂蜜中其它酶的含量,因此目前对蜂蜜中酶的测定仅规定淀粉酶的指标,即用哥德法测定淀粉酶直。蔗糖转化酶在蜂蜜的酿制过程中把花蜜中的蔗糖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不但如此,  相似文献   

16.
选择96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仔猪,分别饲喂普通玉米、膨化玉米、普通玉米加酶及膨化玉米加酶为主要能量原料的饲料,研究了膨化与加酶玉米对断奶仔猪血液指标以及胰腺组织和小肠内容物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膨化和加酶处理玉米以及二者互作对断奶仔猪血清葡萄糖和尿素氮浓度均无显著影响。膨化和加酶处理均可显著提高仔猪断奶14d时十二指肠和空肠内容物的淀粉酶活力。对断奶28d时胰腺和小肠各段内容物淀粉酶活性均无影响;在整个试验期,未见到膨化和加酶处理的互作。  相似文献   

17.
α-淀粉酶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α-淀粉酶分布十分广泛,遍及微生物至高等植物。其国际酶学分类编号为EC.3.2.1.1,作用于淀粉时从淀粉分子的内部随机切开α-1,4糖苷键,生成糊精和还原糖,由于产物的末端残基碳原子构型为α构型,故称α-淀粉酶。现在α-淀粉酶泛指能够从淀粉分子内部随机切开α-1,4糖苷键,起液化作用的一类酶。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酶对动物生产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纤维素酶是由绿色木霉和黑曲霉等微生物产生的多酶复合物,它不仅含有纤维素酶,而且还含有半纤维素酶、囊胶酶、淀粉酶和酸性蛋白酶等。因而,纤维素酶一方面促进纤维素降解为葡萄糖及其它一些低聚糖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可提高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矿物质的消化吸收率,对动物的生产起促进作用。一、纤维素酶与草食动物的生产性能纤维素酶对草食动物的促生产作用,主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不同升温速率、α-淀粉酶添加量及膨化玉米比例下玉米粉糊化特性变化,并建立运用DSC技术研究淀粉糊化度。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对糊化起始温度影响不大,总平均起始温度在66.37℃左右,而峰值温度、结束温度、峰面积、峰高指数及热焓值随升温速率有显著增大;α-淀粉酶添加组与全玉米粉相比,糊化参数均显著增大。α-淀粉酶添加比例升高,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先升高后略有降低,α-淀粉酶添加量比1∶25时,峰面积、热焓值显著增大;膨化玉米比例下降,糊化温度参数波动不大,但峰面积、热焓值极显著的增大。建立热焓值与膨化玉米回归方程,相关性显著(R2=0.9825)。即DSC分析技术可作为研究玉米淀粉糊化度测定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复合酶制剂是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选用特殊微生物菌株经发酵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化学产品,是多组酶种的复配产物,含有多种活性。其成分包含有细菌内切木聚糖酶,细菌内切β-葡聚糖酶,蛋白酶,α-淀粉酶及纤维素酶等。由于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后提高了饲料的消化能值,释放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