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利用2012—2015年江苏省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以及2013—2016年国家冬小麦长江中下游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对小麦新品种‘宁麦26’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该品种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宁麦26’平均穗数476. 6万/hm~2,穗粒数36. 7粒,千粒重41. 9 g,产量6 636. 9 kg/hm~2。相关分析表明,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 5928**、0. 3296**和0. 2497*。产量(Y)与穗数(X1)、穗粒数(X2)、千粒重(X3)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7 583. 99+11. 76X1+116. 44X2+103. 94X3。通径分析表明,穗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Py=0. 6426),其次是穗粒数(Py=0. 4309),千粒重的作用相对较小(Py=0. 3572)。‘宁麦26’的高产栽培技术应在适宜群体的基础上提高成穗率,主攻穗粒数,同时兼顾千粒重。  相似文献   

2.
黄淮麦区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效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研究表明,近期育出小麦品种的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更加接近,之间的换算系数应以0.95为宜;经对新育出的品系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偏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穗数(r=0.3389)>穗粒数(r=-0.3346)>千粒重(r=0.3256);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数,以穗数与之最大为0.6052,其次是千粒重为0.5198,最小的是穗粒数为0.1988;间接通径系数均为负数,又一次说明了三个产量构成因素的负相关性。根据上述分析及本地区小麦生态条件的特点,提出黄淮麦区小麦高产育种策略应增加有效分蘖数,稳定千粒重,挖掘穗粒数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以2010一2012年度国家冬麦区长江中下游组小麦区域试验资料和2012一2013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生产试验汇总资料,对‘镇麦11号'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其产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镇麦11号'的平均穗数为505.13万/hm~2,平均穗粒数为39.31粒,平均穗粒重为1.56 g,平均千粒重为39.78 g,平均产量为6 392.89 kg/hm~2。相关分析表明,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均与产量呈正相关,相关程度依次为:穗粒数千粒重穗数穗粒重。通径分析表明,穗粒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直接通径系数Py=0.5312),其次是穗数(直接通径系数Py=0.4711),穗粒重的作用最小(直接通径系数Py=0.0944)。‘镇麦11号'的高产栽培技术应在保证足够的穗数和穗粒重稳定的基础上,主攻穗粒数,同时兼顾粒重。  相似文献   

4.
贵丰优785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杂交水稻新品种贵丰优785的高产潜力,利用两年区域试验资料,对8个与产量相关的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及通径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结实率与产量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r=0.4845,达到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穗实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的大小依次为:穗实粒数(X6)穗总粒数(X5)结实率(X7)株高(X2)穗长(X4)有效穗(X3)千粒重(X8)全生育期(X1)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来自日本、美国以及中国四川和广东等地的共26份紫苏属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9个相关性状对单株籽粒产量影响的顺序:千粒重、叶片数、穗粒数、总穗数、叶干重、一级分支数、株高、茎干重、叶鲜重。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总穗数(x7)、穗粒数(x8)和千粒重(x9)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3个因素对单株籽粒产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26.8880+0.1056x7+0.0734x8+22.8816x9(r=0.9942**)。通径分析也表明,千粒重(x9)、总穗数(x7)和穗粒数(x8)是影响单株籽粒产量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油用型紫苏属植物的选育过程中应该注意选育大粒、穗多型品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云麦52的产量与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和明确云麦52的各产量相关性状对其产量的贡献大小.[方法]利用2005~2007年度云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相关分析表明:云麦52的产量与小穗数、最高茎蘖数和穗粒数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r=0.726**、0.717**和0.695**),千粒重与产量显著正相关(r=0.491*),退化小穗数与产量显著负相关(r=-0.451*),与基本苗、有效穗和成穗率相关性不显著;而偏相关分析表明云麦52的产量仅与小穗数成极显著正相关(R=0.711**)和千粒重成显著正相关(R=0.641*),其余6个性状相关均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小穗数(P=0.595)、最高茎蘖数(P=0.462)、千粒重(P=0.263)对云麦52产量的贡献较大.[结论]在优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云麦52的推广应用中,云麦52在分蘖期和拔节期增加肥水的供应保证其大穗和高分蘖力的特性以及高千粒重,同时协调发展其他产量相关性状有利于云麦52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对 8 0优 12 18个不同播期进行产量 (y)与有效分蘖 (x1 )、每穗总粒数 (x2 )、结实率 (x3)、千粒重 (x4)间的相关、回归、通径分析 ,结果显示 ,有效分蘖是构成 80优 12 1产量最重要的因素 ,在高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每穗总粒数是构成产量的基础。产量与构成产量因素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849 、0 9784 、0 73 86和 0 95 5 7 。回归方程为y =-2 3 4 9 95 3 +10 0 .45 23x1 +3 8845 7x2 +8 762 62 2x3+3 3 782 19x4,其复相关系数r =0 9982达极显著水平。 4因素对产量的直接贡献率依次为 :有效分蘖 (Py 1 =0 .7867) >每穗总粒数 (Py 2 =0 3 2 0 4) >千粒重 (Py 4 =0 2 3 0 6) >结实率 (Py 3=0 13 3 4 )。并据此总结出 80优 12 1高产优质的栽培措施为早生快发提高有效分蘖和适当早播控制千粒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用了十四个冬小麦品种晚播(10月22日播种),对穗粒数、干粒重、穗粒重、收获指数、单株籽粒产量等五个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所考察的四个性状中均与单株籽粒产量呈正相关,其中穗粒重与单株籽粒产量的相关性最强。通径分析表明,穗粒数对单株籽粒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穗粒数对单株籽粒产量的贡献远大于其它三个性状。  相似文献   

9.
利用西藏生产上种植的11个春青稞品种(系)春播的试验资料,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相关显著,其相关系数为:千粒重(r2y=0.7900)>穗粒数(rly=0.6476)>有效穗数(r3y=-0.2119);直接通径系数为:千粒重(P2y=0.6587)>穗粒数(Ply=0.4539)>有效穗数(Ply=0.1847)。根据分析及结合西藏拉萨地区青稞生态条件的特点,提出了拉萨地区春播青稞高产育种应增加千粒重、稳定穗粒数、降低有效穗数(即分蘖数);春播青稞高产栽培应适当降低分蘖数。  相似文献   

10.
为摸清香稻种质资源与骨干亲本材料各农艺性状对其产量的影响,为香型杂交水稻育种提供优质资源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对40份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香稻种质资源、26份恢复系材料和22份保持系材料的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相关分析中,香稻种质资源的单株有效穗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7 2**),恢复系材料的单株有效穗、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532 5**,0.509 1**,0.707 3**),保持系材料的生育期、剑叶宽、穗总粒数和穗实粒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611 6**,0.711 7**,0.563 2**,0.684 2**)。2)偏相关分析中,香稻资源的单株有效穗和千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偏相关(r=0.998 9**,0.639 5**),恢复系的单株有效穗、穗总粒数和千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偏相关(r=0.810 0**,0.520 2**,0.7292**),保持系的单株有效穗和千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偏相关(r=0.863 8**,0.594 5**)。3)通径分析中,香稻资源和恢复系材料农艺性状中的单株有效穗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而保持系材料的单株产量受穗实粒数的直接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大理州10个高海拔粳稻新品系(种)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每穗总粒数(r=0.392 2)、千粒重(r=0.279 7)与产量成正相关,每公顷有效穗数(r=-0.228 6)、结实率(r=-0.144 9)与产量成负相关。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直接作用的大小顺序为每穗总粒数(2.404 7)>每公顷有效穗数(1.254 1)>千粒重(0.893 5)>结实率(0.712 2)。因此在大理州水稻育种与栽培时,应在适宜穗数的基础上,攻大穗,并兼顾千粒重与结实率,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2.
不同来源硬粒小麦单株产量及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来源干意大利、加拿大和墨西哥的12个硬粒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硬粒小麦的单株产量构成因素变化以及对单株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源于墨西哥品系的单株产量极显著高于意大利品种,加拿大品种与墨西哥品系和意大利品种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单株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不同来源品种间无显著差异,穗粒数墨西哥品种极显著高于加拿大和意大利品种,千粒重墨西哥品系则显著低于意大利和加拿大品种.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来源品种的有效穗数与穗粒数和千粒重大多存在着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与单株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千粒重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单株产量均为正相关;千粒重与单株产量间多为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不同来源品种产量三因素对单株产量都有正向效应,产量构成因素对单株产量的间接通径系数既有负值也有正值,说明产量构成因素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促进的关系;有效穗数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在不同来源品种中均较大,说明有效穗数是硬粒小麦品种获得较高产量的基础;墨西哥品系的单株产量构成三因素比较协调.认为墨西哥品系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引种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用了二十个冬小麦品种(系)(大粒型)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所考察的五个性状中穗粒数与小区产量呈负相关,而其四个性状与小区产量呈正相关,其中千粒重与小区产量的相关性最强。通径分析表明,千粒重对小区产量的直接和总通径系数都为最大。本文还讨论了大粒型小麦群体中如何利用和发挥小麦的粒重优势,协调各性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1997-1998年度参加全国旱地区试的16个冬小麦品种产量三因素与产量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三因素都与产量具有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大小顺序为:穗粒数>千粒重>公顷穗数;直接通径系数大小顺序为:穗粒数>公顷穗数>千粒重。因此在选育旱地小麦品种时应注重协调好产量三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取得一定的群体穗数的基础上,以千粒重和穗粒数为重点性状。  相似文献   

15.
运用相关和通径分析方法,对2006~2012年山东省审定的38个高产小麦品种产量及其构成三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产量三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及产量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近7年间审定的高产小麦品种产量水平比较稳定;简单相关分析,千粒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产量呈不显著正相关,单位面积穗数与产量呈不显著负相关,相关程度为:千粒重〉穗粒数〉单位面积穗数;偏相关分析,产量三因素均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三因素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产量三因素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大小顺序为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穗粒数。分析结果表明,在目前的土壤肥力和种植条件下,山东省小麦高产品种选育,应在稳定当前较高单位面积穗数的基础上,注重对粒重的选择,兼顾对穗粒数的选择,但同时一定要注意三因素的相对协调。  相似文献   

16.
对2011-2012年度黄淮南片小麦预备试验的248个小麦品种(系)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系数大小为,千粒重>有效穗>穗粒数;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千粒重>有效穗>穗粒数;偏相关分析,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构成因素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都为正值。黄淮南片高产小麦的选育应保持适宜的穗粒数,增加千粒重,稳定有效穗数。  相似文献   

17.
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1950—2015年河南省6个代表地区(安阳、商丘、郑州、南阳、信阳、洛阳)生产上主导小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小麦3个产量构成因素中,6个地区有效穗数、千粒重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有效穗数、千粒重、穗粒数;通径分析与相关分析结果相一致。以郑州地区为例,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方程为Y=-528.837 0+8.424 6X_1+9.887 2X_2+8.061 7X_3。在河南地区小麦3个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是影响实际产量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为千粒重,而穗粒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主要数量性状对湖北省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产量的影响规律,采用相关、通径、主成分和回归分析方法,对2011-2013年湖北省棉花区域试验67个棉花品种的产量及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数量性状中的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苗期病指(97.09%);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单株铃数(r=0.31)、衣分(r=0.32)、霜前花率(r=0.37)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果枝、病指和铃重因子;前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2.14%。建立了棉花产量与生育期、第一果枝节位、单株铃数、铃重、衣分的多元回归方程,达极显著水平,可用此回归方程来预测产量,回归系数代表该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程度,表明铃重是影响产量的最主要因素。通径分析表明进入回归方程的5个数量性状的直接通径系数的绝对值大小排序为单株铃数(Py8=0.452 2)铃重(Py9=0.368 6)衣分(Py12=0.325 9)第一果枝节位(Py4=0.173 3)生育期(Py1=0.169 9),表明棉花育种和栽培必须保持结铃性和铃重同步提高,同时兼顾衣分和生育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云麦52的产量与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和明确云麦52的各产量相关性状对其产量的贡献大小。[方法]利用2005~2007年度云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相关分析表明:云麦52的产量与小穗数、最高茎蘖数和穗粒数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r=0.726**、0.717**和0.695**),千粒重与产量显著正相关(r=0.491*),退化小穗数与产量显著负相关(r=-0.451*),与基本苗、有效穗和成穗率相关性不显著;而偏相关分析表明云麦52的产量仅与小穗数成极显著正相关(R=0.711**)和千粒重成显著正相关(R=0.641*),其余6个性状相关均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小穗数(P=0.595)、最高茎蘖数(P=0.462)、千粒重(P=0.263)对云麦52产量的贡献较大。[结论]在优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云麦52的推广应用中,云麦52在分蘖期和拔节期增加肥水的供应保证其大穗和高分蘖力的特性以及高千粒重,同时协调发展其他产量相关性状有利于云麦52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旱地小麦品种七性状对产量影响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分析,旱地小麦品种的生育期、每公顷最高茎数、容重与产量的相关性较强;穗粒数和千粒重是影响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两者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9.568165和9.949188;旱地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的负相关性较强,协调两者的关系是该区小麦育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