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行施地佳土壤调理剂与石灰氮不同用量对酸化土壤马铃薯农艺、理化、经济性状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p H值4.09强酸性土壤,施用土壤调理剂石灰氮和施地佳对马铃薯产量有明显增产作用,对强酸性土马铃薯根际土壤有明显的调理改良作用;2过量施用石灰氮,马铃薯经济产量反而会降低;3施地佳150倍液以2 kg/666.67 m2在马铃薯播种前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正>酸化土壤的改良是采取"就地取材、就近生产、就近施用"的原则,根据酸化程度,大面积施用生石灰或土壤调理剂,改革施肥技术,优化施肥结构,减少酸性肥料施用,结合秸秆还田、施用商品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措施,对酸性土壤进行综合改良。一、根据土壤酸化程度科学选择改良产品1.对pH5的强酸性土壤首选氧化钙(CaO)含量80%、汞含量≤2毫克/公斤、砷含量≤10毫克/公斤、镉含量≤3毫克/公斤、铅含量≤50毫克/公斤、铬含量≤50毫克/公斤  相似文献   

3.
酸化是土壤退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持续推进、人类活动的频繁干扰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土壤酸化问题日渐突出。综述了土壤酸化的现状、土壤酸化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土壤酸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酸化土壤的主要改良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土壤酸化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相关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针对浏阳市耕地土壤酸化的现状和问题的剖析,分析了土壤酸化的原因,阐述了土壤酸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提出了土壤酸化改良措施,遏制耕地酸化势头,因地制宜地治理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5.
设置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宜施壮商品有机肥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其在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上的适宜用量。结果表明,试验地基础肥力较高,贡献率在62.98%~89.57%;用宜施壮商品有机肥代替部分甚至全部化肥完全可行;该有机肥与配方肥结合施用优于单纯施用有机肥,主要表现在马铃薯大薯率更高,相应提高了马铃薯的商品质量和商品率;采用Excel拟合的该有机肥用量与马铃薯产量的二次、三次回归方程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通过二次回归方程计算的该有机肥在马铃薯上的最大和最佳用量分别为9 660、7 993 kg/hm~2,马铃薯最高和最经济产量分别为33 314、32 897 kg/hm~2;该有机肥对改良酸化土壤有较好效果,随着用量增加土壤pH、盐基饱和度不断升高,交换性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等盐基离子增加,而土壤交换性铝、有效锰含量逐渐降低,对抑制土壤铝、锰的毒害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南方红壤酸化问题及改良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我国南方红壤酸化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该区域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介绍了南方红壤酸化的现状和危害,总结了近年来红壤酸化加速的主要成因,从无机改良、有机改良、生物修复和生物质炭改良修复酸化土壤等4个方面分析了红壤酸化改良修复技术及基本原理,以期为红壤酸化改良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全面了解浙江省临安市农地土壤酸化状况,为防治土壤酸化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本研究结合耕地地力调查,系统地分析了全市不同利用类型农地土壤的酸化趋势与酸化特征。调查结果表明:在自然与人为活动的双重影响下,临安市农地土壤酸化十分明显,pH<4.5 的强酸性土壤和pH 4.5~5.4 之间的酸性土壤的比例已分别占23.4%和46.6%,其中以茶树、蚕桑和雷竹产业带土壤的酸为最明显。与1982年调查比较,农地土壤pH普遍呈现下降趋势。分析认为,过量施肥和酸雨是引起该市农地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为防控该市农地土壤的进一步酸化,笔者认为除做好合理施肥工作外,应借鉴国内外经验,从推广无机改良技术、有机改良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和施用生物质炭等多方面对农地土壤酸化进行控制与改良修复。  相似文献   

8.
淮南地区农田酸化土壤改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223-224
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淮南市酸化农田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在酸化严重的区域,各种处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壤进行改良,但以磷矿粉改良措施为最佳,其次是生石灰处理,酸化改良效果好,且收益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
兴业县耕地土壤酸化现状及改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兴业县耕地土壤酸化的现状,分析了土壤酸化的危害及引起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提出土壤酸化的改良措施,以期促进该县耕地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0.
对永春县418个茶园耕层土样的调查表明,土壤pH <4.5的酸化型茶园是永春县中低产茶园的主要类型.酸化的成因主要有土壤因素、茶树自身因素和人为因素等;通过生态茶园建设、化学改良、增施有机肥和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改良酸化茶园.  相似文献   

11.
在对安陆市土壤酸化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土壤酸化的原因、土壤酸化的危害,并提出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土壤酸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土壤的酸化进程显著加快,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产生危害。介绍了我国土壤酸化的现状,对土壤自身的物理化学作用过程和农业生产与土壤相互作用的土壤酸化机理、土壤酸化后对植物产生酸毒害程度以及近年来酸化土壤的改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生物炭是一种潜在的改良剂,被誉为"黑色黄金"。为明确生物炭改良苏打盐碱化土壤的效应,设置了田间定位试验,研究生物炭酸化改性后对苏打盐碱化土壤的容重、pH值、含水量、有机质、矿质氮和全氮及玉米产量的影响,探寻生物炭在改良苏打盐碱化土壤的应用价值和潜力。结果表明:苏打盐碱化土壤施用酸化生物炭后,改良效果明显,与没有经过改性生物炭相比,施用酸化处理的生物炭,容重降低0.3%~3.7%,pH值降低0.2~0.7个单位,有机质提高1.1%~2.5%,平均含水量提高0.8%,增加了土壤中全氮和矿物质氮的含量,使玉米产量提高5.1%~7.2%。苏打盐渍土施用2%(20g·kg-1)酸化生物炭时,苏打盐渍土改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土壤酸化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土壤酸化引起土壤肥力低下、有毒重金属含量高,严重影响地上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制约国家粮食安全、农田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土壤酸化的成因及危害、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改良酸化土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浠水耕地地力评价(2006年)及近几年测土配方施肥相关数据,拟就浠水县耕地土壤p H值现状、土壤酸化成因及土壤酸化给种植业生产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良技术对策,以期为该地酸化土壤的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安徽农业科学》2020,(2):20-22
土壤退化已经成为限制土壤生产力的重要障碍因素,而酸化则是土壤退化的重要表现之一。综述了土壤酸化的成因以及酸化对土壤地力、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土壤碳氮代谢的影响,以期为植烟土壤酸化改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耕地土壤的酸化问题及其改良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酸化已经成为制约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比湖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和近年(2006~2010年)测土配方施肥的土壤资料及7个县(市、区)的实地调查资料,分析了湖南耕地土壤的酸化现状、成因及其带来的影响,调查发现湖南省耕地土壤酸化明显,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基于此,从耕地质量的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提出了改良酸化土壤的对策,建议结合改良技术与管理措施,因地制宜地治理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18.
调查了周宁县水田土壤pH值现状,分析土壤酸化的原因,并总结了改良酸化土壤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土壤酸化是影响肥西县柿树岗乡农业生产的重要障碍因素,介绍了土壤酸化的传统改良方法和土壤改良剂的应用,以及施肥与酸化土壤的关系,以为该乡的土壤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高山茶园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从茶园规划、化学改良、耕作措施、施肥、种植绿肥等方面总结高山茶园酸化土壤综合治理技术措施,以促进山区茶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