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洪娜  杨绍斌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2):2446-2449
为研究褐鳞环柄菇用于防治桃红颈天牛,用褐鳞环柄菇发酵菌液对桃红颈天牛初龄幼虫进行毒杀试验,处理3d后桃红颈天牛初龄幼虫的死亡率为71.67%;发酵菌液经超声波破碎离心提取上清液,分别配置成体积分数5%、10%、15%、20%的稀释液,对桃红颈天牛初龄幼虫进行毒杀试验,当上清液体积分数达到15%以上时毒杀作用明显,桃红颈...  相似文献   

2.
对湖南省靖州县1~20年生桃园桃红颈天牛幼虫平均密度和桃树受害率进行系统调查,应用5种聚集度指标法和2种回归模型法,比较了不同树龄桃红颈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的差异。结果表明:1~2年生幼龄桃树基本不受桃红颈天牛危害,3年以上挂果后的桃树开始受到侵害;随着树龄的增加,桃树受害率和桃红颈天牛虫口平均密度显著增加,19~20年生桃树受害率达90%以上,平均虫口密度超过2头/株;桃红颈天牛在桃园中呈聚集分布,具有密度依赖性,即随种群密度升高,聚集程度增大,3~15年生桃园桃红颈天牛均呈聚集分布,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16~17年生桃园桃红颈天牛空间分布型趋向于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19~20年生桃园桃园桃红颈天牛均呈聚集分布,此时分布的基本成分均为个体,个体呈现相互排斥现象。应用桃红颈天牛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信息,建立了不同树龄桃园桃红颈天牛幼虫种群的抽样公式。根据理论抽样公式,桃红颈天牛虫口密度越小,抽样数量较多,而在虫口密度较高的情况下抽样数量则较少。根据序贯抽样公式,可将3~20年生桃园抽样样本数量划分成6个区段:3~4年生桃园;5~6年生桃园;7~8年生桃园;9~13年生和19~20年生桃园;14~15年生桃园;16~18年生桃园。  相似文献   

3.
<正>桃红颈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俗称水牛、铁炮虫、木花,是桃树主要蛀干害虫之一。幼虫蛀食枝干基部韧皮部和形成层,易造成树势衰弱,严重时整株死亡。桃树在盛果期后受害更加严重,常给果农造成严重损失。桃红颈天牛在河北省各桃产区普遍发生,严重的果园被害株率达88%以上。本文结合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桃园桃红颈天牛的发生规律,对桃红颈天牛的有效防治方法进行总结。1形态特征桃红颈天牛成虫体长28~37 mm,  相似文献   

4.
桃红颈天牛是一种蛀干类害虫,给我县的果农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本文阐述了桃红颈天牛的危害特征、形态 特征、生活习性,提出了详细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5.
为了寻找一种防治桃红颈天牛切实有效的方法.对桃红颈天牛进行了“输液法”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防治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喷雾法”。受刮风、下雨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省时、省工、省力,方便适用,对于防治桃红颈天牛及其它果树林木害虫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成本低、效果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桃红颈天牛施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着重研究了4个线虫品系的线虫对不同树种-桃,杏树上桃红颈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及不同贮藏期-1个月和一年对桃红颈天牛幼虫侵梁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桃红颈天牛为害桃、杏、李等核果类果树,是主要的蛀干害虫。幼虫为害树木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为害部位隐蔽,防治困难。近年来,桃红颈天牛在保定顺平桃园发生频繁,为害严重,加强该虫研究刻不容缓。对桃红颈天牛的分布范围、发生为害特点、生活习性和防治技术等进行阐述,旨为相关研究以及生产上高效防治该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桃红颈天牛雌雄成虫之间的差异,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和昆虫数学形态学手段,系统研究了雌雄成虫各形态学指标。结果表明,雌雄个体间在足间距和触角长度方面差异显著,而体长、前胸背板长和前胸背板宽等参数差异不显著。因此,个体大小(体长)不能单独作为区分其雌雄的参数。在成对性状比较上,桃红颈天牛左右鞘翅宽度在3个数据集(雌性、雄性和雌雄)中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他成对性状在不同数据集中的差异显著性不同。在参数比值上,桃红颈天牛雌雄成虫在鞘翅长/宽、触角各节/触角总长、前足腿节/前足长、中足各节/中足长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此外,桃红颈天牛雌雄成虫身体两侧多个被测参数存在波动不对称性。因此,利用昆虫数学形态学技术可以区分桃红颈天牛雌雄成虫间的差异,并发现多个性状存在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9.
桃红颈天牛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红颈天牛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Red-collaredLongicornandItsControl桃红颈天牛(AromiabungiiFald)是核果类果树桃、杏、李等的重要害虫,遍布我省各地。桃...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桃红颈天牛在汉江河谷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指导桃子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Chemical evaluation of the nutritive value of 7 species of coleoptera larv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7种鞘翅目昆虫幼虫的蛋白质、脂肪、部分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以及蛋白氨基酸的组成,被分析的昆虫种类包括黄粉虫、华北大黑腮金龟、铜绿丽金龟、凸星花金龟、桃红颈天牛、黄星天牛和桑天牛.分析结果表明:7种幼虫均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含量均在41.8%以上,最高的达51.6%.脂肪的含量变化较大,从铜绿丽金龟的14.05%到桃红颈天牛的35.89%.氨基酸含量为24.97%~57.66%;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2.21%(桃红颈天牛)~48.94%(黄星天牛),全部高于FAO/WHO推荐的模式标准.7种幼虫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即蛋氨酸和胱氨酸,其氨基酸分(AAS)在8~60之间.黄粉虫、华北大黑鳃金龟、凸星花金龟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桑天牛、华北大黑鳃金龟、黄星天牛、铜绿丽金龟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亮氨酸;桃红颈天牛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苯丙氨酸.6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分析表明,黄粉虫、华北大黑鳃金龟、桑天牛幼虫含有较高的锌,铜绿丽金龟、华北大黑腮金龟含有较丰富的钙和铁.结果说明这些昆虫幼虫有可能作为良好的食用昆虫或饲用昆虫.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7种鞘翅目昆虫幼虫的蛋白质,脂肪、部分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以及蛋白氨基酸的组成,被分析的昆虫种类包括黄粉、华北大黑腮金龟、铜绿丽金龟、凸星花金龟、桃红颈天牛、黄星天牛和桑天牛,分析结果表明:7种幼虫均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含量均在41.8%以上,最高的达51.6%,脂肪的含量变化较大,从铜绿丽金龟的14.05%到桃红颈天牛的35.89%,氨基酸含量为24.97-57.66%;必需氨基酸占总氨酸  相似文献   

13.
害虫天牛综合高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牛为鞘翅目天牛科害虫,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蒙古和西伯利亚东部。国内分布较广,种类很多。据田间调查,常见的有星天牛、桔褐天牛、桑天牛、桃红颈天牛、长牙土天牛、曲牙土天牛、蔗根锯天牛和葡萄虎天牛等十几种,主要危害柑桔、苹果、葡萄、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观赏桃的主要病虫害桃流胶病、细菌性穿孔病、桃蚜和桃红颈天牛的发生特点,并总结其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从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活习性、为害症状、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总结了林业虫害桃红颈天牛的识别与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洪娜  杨绍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36-17537
[目的]研究条纹毒鹅膏菌液体培养产物对桃红颈天牛幼虫的毒杀活性。[方法]采用PDA培养基(不含琼脂)摇床培养条纹毒鹅膏菌,获得其液体培养产物;将液体培养产物经超声波破碎离心后,配置成不同浓度(5%、10%、15%、20%)上清液;通过定量载毒饲喂法测定条纹毒鹅膏菌液体培养产物及不同浓度的上清液对桃红颈天牛幼虫的毒杀活性。[结果]条纹毒鹅膏菌液体培养产物对桃红颈天牛幼虫的致死率达60%以上;当经超声波破碎处理后的上清液浓度达到15%以上时,毒杀活性明显增强,虫体死亡率达68.33%以上。[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新型条纹毒鹅膏菌源杀虫剂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和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桃红颈天牛、桃球坚介壳虫是危害桃树的主要害虫,严重影响桃树长势。本文总结了这两种虫害的防治技术,以期为果农提供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18.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和桃红颈天牛是桃树的主要病虫害。结合多年桃树栽培的经验,对两种病虫害从危害情况、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和桃红颈天牛是桃树的主要病虫害。结合多年桃树栽培的经验,对两种病虫害从危害情况、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防治天牛一良方树干上面涂药浆天牛食性杂,能为害所有果树。大部分以幼虫蛀食树干或主枝,少数蛀食根系,能使枝条或整株果树死亡,损失严重。其中为害果树最严重的有桑天牛、褐天牛、星天牛、云斑天牛、桃红颈天牛和葡萄虎天牛等。过去在防治天牛时,常采用钩、捉、刮、熏、塞等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