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南州气候冷凉,作物种类少,主栽作物是青稞、小麦、药材和马铃薯。由于耕作粗放,栽培技术落后,青稞田间草害一直是粮食生产中的一大障碍。杂草不但与农作物争水争肥争光,而且改变农作物田间小气候,有些杂草还是农作物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加快病虫害的蔓延,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依据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规律,浅谈一下青稞田间杂草的防除技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直播单季稻田主要优势杂草种类,分析了直播稻田草害重发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直播单季稻田草害的防控技术,以期为防控稻田杂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田间杂草与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导致马铃薯减产。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危害湟中县马铃薯田的杂草有13科15种,发生较为严重的为密花香薷、冬葵、藜、野燕麦、问荆、猪殃殃、苦苦菜、繁缕等。采取农业措施及化学防除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可有效控制马铃薯田草害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4.
西藏青稞田除草剂初步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农田杂草一般是指农田中非栽培的植物,农田杂草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广义地说,长错地方的植物都可称之为杂草。青稞(Hourdeum vulgare var nudum)是西藏高原主要的粮食作物,属于禾本科大麦属植物,具耐寒、耐旱的特点。青稞在西藏的种植已有悠久的历史,全区种植面积约180万亩,由于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产量一直不高,大面积亩产一般在300公斤。在青稞分蘖初期,杂草大量发生,人工除草浪费大量的劳动力,由于多数年份青稞分蘖拔节期,西藏高原进入雨量充沛期,往往出现前面除草,后面的杂草又疯长的现象,与作物争水、争肥、争光,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选择适宜的除草剂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正>秋播大蒜种植多在9月中下旬,此时气温适宜各种杂草生根发芽。杂草出苗后随着气温的下降,生长缓慢,冬前危害不大,但春季返青后多数杂草生长速度超过大蒜,如若不及时处理后患无穷。但由于大蒜行株间距都较窄,给人工锄草带来一定困难,尤其在地膜覆盖下,膜下杂草难以拔除会把地膜顶起,失去了覆膜作用,其更大的危害是与大蒜争夺养分。因此,搞好大蒜田的除草是高产栽培的一个重要环节。1蒜田草害特点杂草与大蒜争光、争水、争肥,不仅加剧病虫害,而  相似文献   

6.
为了摸清刚察县青稞和油菜田杂草种类及其分布情况,将调查区分为三个区,结果表明,刚察县青稞田杂草发生种类有14种,隶属8个科;油菜田杂草发生种类有21种,隶属11个科。主要危害青稞和油菜田的杂草有薄蒴草、藜、旱雀麦、苦苣菜、密花香薷、微孔草等6种。  相似文献   

7.
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太湖地区麦田草害逐年严重.据郑晓明等调查,本区麦田杂草有21科53种.其发生量以看麦娘和日本看麦娘最多,占70%,其次是繁缕,占15%,蓼草占5%,其他杂草占10%.据三麦苗期调查,一些高产社队麦田,每平方公尺有看麦娘100株左右,折合每亩60万株.杂草严重麦田每平方尺高达300株以上,折合每亩180万株,相当于三麦基本苗的3~6倍.抽穗期调查,一般麦田每亩杂草鲜重850~1100斤,严重田块高达2000斤以上,相当于一季生长较差的绿肥鲜草量.杂草与三麦争水、争肥、争光,助长病虫为害,致使一般草害田麦子每亩减产40~50斤,严重田每亩少收80~200斤.全区近650万亩三麦,发生草害麦田约100万亩,估计由于杂草为害,每年减收三麦达3亿斤左右.麦田草害已成为影响本区三麦生产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当地直播单季稻田主要优势杂草涉及8科19种;分析了直播稻田草害上升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直播单季稻田草害应采取“灭、封、杀”3个主要环节的防控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9.
草害是玉米产量的严重影响因素之一,杂草与玉米争水争肥,为病虫害提供聚集场所,使玉米产量大幅下降。北京怀柔地区玉米田主要发生的杂草有藜科、苋科、马齿苋科、菊科、禾本科、旋花科等杂草,防治杂草要根据其生长特点与发生规律,科学防治,确保玉米种植的高效性,达到增收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吕梁市向日葵田主要杂草种类、发生特点及危害性,并结合多年杂草防除实践经验,总结出以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态防治为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为辅的向日葵田草害综合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