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植保无人机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主要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实现喷洒作业,可以喷洒药剂、种子等。与传统植保作业相比,无人机植保作业具有精准、高效、环保、智能、易操作等优点。此外,由于植保无人机体积小,重量轻,运输方便,飞行操控灵活,对于不同的地块、作物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因此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近年来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正植保无人机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由飞行平台、导航飞控、喷洒机构组成,按动力来源可分为油动和电动两类,按机型结构可分为固定翼、单旋翼和多旋翼植保无人机(见图1、2、3)。通过地面遥控或导航植保无人机,可以实现药剂、肥料的喷洒作业,还可以拍摄传输病虫信息图像等,具有施药效率高(约为人工施药速度的30倍)、作业安全性强(减少农药中毒风险)、防治效果好、节水省药环保等多种优势。近几年来植保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上获得了快速推广应用,成为了广大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我国植保无人机农药喷洒作业的使用量日益增长,应用的农作物范围也越来越广,尤其在地面喷杆喷雾机难以进地作业地区具有广阔发展应用前景。植保无人机用于低空低量施药作业与传统人力背负喷雾作业相比具有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与有人驾驶大型航空飞机施药相比成本大大降低,并能够满足高效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对于水稻、中后期玉米、丘陵中种植的农经作物等地面机械难以进地进行农药喷雾作业的情况,至  相似文献   

4.
植保无人机作为一项新技术,相比传统人工和地面机械喷洒,具有安全、高效、节省药剂使用量等优点,更适合我国大面积地块的植保作业,从吉林省植保作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吉林省未来发展植保无人机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植保无人机,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该型无人飞机由飞行平台(固定翼、直升机、多轴飞行器)、导航飞控、喷洒机构3个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导航飞控,来实现喷洒作业,可以喷洒药剂、种子、粉剂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植保无人机得到推广应用,以下介绍2款最新推出的植保无人机产品,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植保无人机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实现喷洒药剂作业。无人机植保作业与传统植保作业相比,具有精准作业、高效环保、智能化、操作简单等特点。近年来,植保无人机在智能化方面发展迅速,包括作业信息智能化采集与处理、自主飞行控制、作业路径自主规划、智能化精准喷施技术,是智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装备研发生产与服务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植保无人机农药喷洒作业在亚洲地区(中国、日本、韩国)的使用量日益增长,应用的农作物范围也越来越广,无人机航空植保在亚洲地区具有广阔发展应用前景。植保无人机用于低空低量施药作业与传统人力背负喷雾作业相比具有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与有人驾驶大型航空飞机施药相比成本大大降低,并能够满足高效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对于水稻、中后期玉米、丘陵中种植的农经作物等地面机械难以进地进行农药喷雾作业的情况,中国和日本研发了多种适合于这种地区小农户的植保无人机,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病虫害防治任务;同时,采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施,人机分离、人药分离、高效安全,并能实现生长期全程植保机械化喷雾作业。本文综述了中国植保无人机低空低量航空施药技术的发展现状,从无人机飞行平台、喷洒雾化设备、防治作物和试验研究等方面与亚洲邻国日本和韩国进行了对比,讨论了亚洲地区植保无人机低空低量航空施药技术未来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基于Django的植保无人机飞行监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现有的植保无人机的特点,基于Django架构构建了一个用于监听无人机的各种信息服务器端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听端口数据,采集农业植保无人机实时回传的定位信息、各个传感器以及重要组件的工作状态信息,再将数据解析为无人机的飞行信息(经度、纬度、海拔高度、时间等)以及飞行状况信息(工作温度、飞行速度、倾斜角等),数据解析后保存在数据库中。系统试运行表明,基于Django的无人机监视系统能够实现数据的采集和管理,保障了对植保无人机飞行状态的监测与预警管理。  相似文献   

9.
正运用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的植保作业,具有作业效率高、省水省药、人机分离、克服地形不便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发展非常快。根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的统计,我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从2015年的2300多架,激增至2017年底的13000多架。同时数据显示无人机植保的施药方式只占到机械化施药方式的3%。因此,无人机植保的市场是非常广阔和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农业农村部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无人机在植保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农业植保无人机无论是在便利性还是在喷洒效果方面都具有更显著的优势。目前无人机喷洒系统主要采用分档式调节流量的喷洒技术,这种技术在一段飞行速度区间使用同一档位进行喷洒作业,喷洒均匀性有待提升。通过设计变量喷洒系统的主控电路、隔离电路等完成了变量喷洒平台的硬件搭建工作。针对飞行速度对喷洒均匀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提高植保无人机喷洒均匀性的PID流量控制算法,通过调节占空比实现了变量喷洒系统的软件功能。在无人机飞行速度从1 m/s增加到5 m/s的过程中,设计了分档式算法和PID流量控制算法的变量喷洒对照试验,通过水敏纸的雾滴图像信息来分析喷洒作业的效果。结果表明,在飞行速度从1 m/s增加到5 m/s的过程中,经过流量PID调节的植保无人机喷洒覆盖率整体波动范围较小(范围在20.9%~24.4%之间),相比之下分档式植保无人机的覆盖率波动范围略大(范围在20.1%~29.8%);同时验证了变量喷洒系统软硬件的可行性,该变量喷洒系统实现了喷洒流量随飞行速度自动调整的功能,提升了喷洒的整体均匀性,能够满足小面积作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精准农业航空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农业航空植保作业服务商和终端农户提供沟通和服务的桥梁,推进农业航空标准的建立,推动科研院校的成果转化,对全国植保无人机实施跟踪和监管,促进农业航空市场规范,普及农业航空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实现农药化肥施药零增长。【方法】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方法,结合我国农业航空的发展状况与农业航空服务的特点,设计1套"互联网+"精准农业航空服务平台体系架构。采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应用技术以及HTML5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精准农业航空服务平台的底层架构设计、服务作业流程设计、用户界面设计以及数据库设计等。【结果】建立了精准农业航空服务的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包含植保服务管理、作业效果评估管理、无人机检测管理、植保无人机监管、大数据应用等系统功能。它具有良好的平台特性、用户特性、大数据特性和扩展性。【结论】平台的体系架构能满足农业航空植保用户、植保服务商对植保作业服务简化操作的需求,同时实现了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数据进行信息化有效管理的目的,并且通过数据分析与挖掘等技术手段提供多种增值服务,实现精准农业航空服务生态圈的有效良性循环,让农业航空更好地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无人机不同喷液量对大豆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方法]以背负式静电喷雾器常量喷雾为对照,研究植保无人机喷施不同喷液量5%精喹禾灵EC对大豆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结果]5%精喹禾灵EC制剂用药量为1 050 m L/hm2,植保无人机喷液量为7 500~12 000 m L/hm~2时对大豆安全,植保无人机喷液量为9 000、10 500 m L/hm~2时对夏大豆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较好,与背负式静电喷药450 kg/hm~2时效果相当。[结论]试验结果为无人机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棉花脱叶是棉花全程机械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脱叶效果最终会影响棉花采收的质量和效率,为进一步提高田间作业效率和提升棉花采收质量,植保无人机喷洒脱叶剂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分析无人机喷洒脱叶剂过程中,无人机施药必须关注的技术要点,希冀进一步推广完善植保无人机喷洒脱叶剂技术,为植保无人机棉田施药示范推广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植保无人机旋翼对雾滴分布的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植保无人机旋翼对雾滴分布的影响。[方法]将植保无人机机体分别固定在4种不同高度下,比较旋翼工作与旋翼不工作2种状态下的雾滴分布情况。[结果]旋翼降低了雾滴沉积量,但雾滴分布更加宽泛,小型旋翼无人机作业高度在2.0 m处,雾滴沉积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可为制定植保无人机操作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植保无人机防治烟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无人机农药喷洒效率率是人工的31倍,相对于电动喷雾器作业防效提高7.03个百分点。无人机喷洒均匀,药液覆盖度趋势为顶叶上二棚叶腰叶下二棚叶。从药液分布情况来看,无人机可满足植保作业的喷洒质量,作业均匀性、穿透性优于人工作业。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选取无人机的主要飞行参数为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及喷洒用量为变量,利用3WDM4-10型植保无人机开展飞行作业,利用水敏纸测定作业过程中的雾滴量,并借助雾滴分析仪和理论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和喷洒用量对飞行作业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喷液流量对雾滴沉积均有影响。其中,飞行高度在一定范围内对雾滴沉积效果影响显著,飞行速度及喷雾流量在一定范围内对雾滴沉积效果影响不显著;在飞行高度2.0 m、飞行速度5.0 m/s、喷洒用量15.0 L的飞行参数下,雾滴密度为42.62个/cm2,此效果更加适合实际的作业要求。该研究可为以后的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一、农业植保无人飞机的发展现状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拥有将近18亿亩基本农田,每年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农药喷洒作业,为了解决我国农业现状的困境,植保无人机应运而生。植保无人机喷洒一亩农田仅需一两分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若是按2015年植保无人机总作业面积共计1152.8万亩次计算,无人机植保比例不到总耕种面积的百分之一,反观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农用航空作业占耕地面积比例分别达到了百分之五  相似文献   

18.
植保机械(施药机械)的种类很多,由于农药的剂型和作物种类多种多样,以及喷洒方式方法不同,决定了植保机具也是多种多样的。从手持式小型喷雾器到拖拉机机引或自走式大型喷雾机;从地面喷洒机具到装在飞机上的航空喷洒装置,型式多种多样[1]。应根据防治对象和喷雾作业的要求,正确选择喷雾机(器)的类型、喷头的种类和喷雾机的尺寸。如大田防治病虫害时,选择液力式喷雾机,圆锥喷头。除草时应选用喷杆式喷雾机,扇形喷头。  相似文献   

19.
采用Lab VIEW实现植保无人机变量喷洒过程的地面PC监控系统,并通过蓝牙实现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监控系统.经调试,该系统在PC机和手机中实现了喷洒流量的在线调节以及实际流量、飞行参数和地面监测点风场数据等信息的实时检测.该系统性能良好,功能实用,能满足变量喷洒地面监控系统的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低空喷施作业过程中,水稻冠层雾滴沉积的分布规律,本研究在水稻冠层叶片正反面分别放置了雾滴测试卡,收集植保无人机喷洒过程中的雾滴信息。本研究使用清水代替农药来模拟喷施过程,利用雾滴沉积分析软件i DAS分析雾滴测试卡,得出植保无人机雾滴在水稻冠层的分布结果。试验结果表明:(1)植保无人机有效喷幅内旋翼下方区域的雾滴覆盖效果最好,而远离旋翼的位置,雾滴覆盖率较差。雾滴冠层覆盖率为54.86%。(2)水稻冠层雾滴扩散比为0.38,平均粒径范围处于110~140um之间,粒径大小适合用于植物病虫的防治。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植保无人机雾滴在水稻冠层方向的沉积分布情况,对于利用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提高药剂利用率、降低农药化肥污染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