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孢蘑菇营养丰富,是世界上栽培规模最大的食用菌。河南省濮阳市发展以双孢蘑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从菇农一家一户生产到专业合作社规模化栽培,发展十分迅速,2014年种植面积已超过200万m2。对濮阳地区双孢蘑菇生产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濮阳地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金山区的气候条件和自然条件十分适合进行食用菌种植,现已形成集中在廊下镇及其周边地区的双孢蘑菇主要生产基地。为促进金山区双孢蘑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现对金山区双孢蘑菇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工厂化生产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以期给其他地区发展双孢蘑菇产业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双孢蘑菇又名双胞蘑、双孢菇,是食用菌的第一大家族,也是我国食用菌中栽培面积最大、出口创汇最多的品种。双孢蘑菇不仅味道鲜美、色白质嫩,而且营养十分丰富,长期食用具有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等功效,市场前景广阔。双孢蘑菇菌丝生长温度6—32℃,孢体形成的温度6—22℃,最适温度14—16℃,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适合栽培。由于受生产周期和栽培方式等的影响,在生产过程中双孢蘑菇病虫害发生率较高,为此,有效预防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是双孢蘑菇栽培成功的关键。现简要介绍几种双孢蘑菇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4.
双孢蘑菇又名白蘑菇、洋蘑菇,是世界上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也是我国食用菌中栽培面积最大、出口创汇最多的拳头品种。双孢蘑菇不仅味道鲜美、色白质嫩,而且营养十分丰富,长期食用具有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等功效,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双孢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买春早 《甘肃农业》2009,(8):105-108
双孢蘑菇又名白蘑菇、洋蘑菇,是世界上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也是我国食用菌栽培中栽培面积最大、出口创汇最多的拳头品种。双孢蘑菇不仅味道鲜美、色白质嫩,而且营养十分丰富。双孢菇菌丝生长温度6℃-32℃,子实体形成的温度6℃~22℃,最适温度14℃~16℃。春季生产双孢菇一般在目光温室中栽培,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双孢蘑菇,也叫白蘑菇、双孢菇。因其美味可口,营养价值高,产量一直排在世界食用菌产量的第1位,占世界食用菌总产量的45%。而全世界生产的3朵双孢蘑菇中,有2朵是我国生产的,我省近年来年产量在30万t左右。种好双孢蘑菇的关键靠的是良种和好的栽培方法。下面介绍双孢蘑菇栽培种制作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双孢菇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双孢蘑菇又名白蘑菇、洋蘑菇,是世界上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也是我国食用菌中栽培面积最大、出口创汇最多的食用菌产品。但由于受生产周期和栽培方式的影响,病虫害发生率较高。现将双孢蘑菇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菇农参考。一、主要病虫害防治原则双孢蘑菇主要病害有褐腐病、褐斑病、细菌性斑点病,其中褐腐病是由一种叫做疣孢霉的病菌引起的。细菌性褐斑病又名细菌性斑点病、锈斑病,病原菌为托拉斯假单孢杆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食用菌生产的一种模式,近年在国内逐渐兴起。文章探讨了横县食用菌产业生产现状,指出横县双孢蘑菇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国内外蘑菇工厂化生产发展形势;分析蘑菇工厂化生产的优势与局限;提出了横县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永春县气候温和,湿润多雨,是泉州市食用菌生产大县,获得"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县"和"全国食用菌先进县"等荣誉。双孢蘑菇是永春县食用菌大宗产品,已有40多年的栽培历史。作为偏低温恒温结实性菌类,永春县双孢蘑菇栽培大多采用竹架大棚内床架式栽培。在自然条件下,安排在秋季栽培,建堆发酵日期在每年的9月下旬-10月上旬,来年4月底5月初采收结束。本文对双孢蘑菇的主要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双孢蘑菇又名白蘑菇、洋蘑菇,是世界上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也是我国食用菌中栽培面积最大、出口创汇最多的拳头品种.双孢蘑菇不仅味道鲜美、色白质嫩,而且营养十分丰富,长期食用具有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等功效,市场前景广阔.双孢菇菌丝生长温度6℃~32℃,子实体形成的温度6℃~22℃,最适温度14℃~16℃,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适合栽培.  相似文献   

11.
双孢蘑菇是目前世界上栽培范围最广、销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我国双孢蘑菇栽培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四川、山东等省(市),福建省双孢蘑菇的栽培面积、产量及出口量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12.
双孢蘑菇肉质肥嫩,鲜美可口,为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是当前栽培和消费范围最广的世界性商业化生产和全球消费的食用菌。漳州地区是国内双孢蘑菇的主产区之一,2010年漳州双孢蘑菇的栽培面积高达1 400万平方米,产量超过14万吨,产值达7亿元。经过20多年的发展,漳州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双孢蘑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当前"南菇北移"趋势日益明显,为方便其它地区菇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国内外双孢蘑菇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的优势,针对目前国内双孢蘑菇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具有特色的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技术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双孢蘑菇生产研究进展及生产技术体系组建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双孢蘑菇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的优势,针对目前国内双孢蘑菇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具有特色的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技术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日光温室玉米秸秆种植双孢蘑菇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孢蘑菇 ,俗称蘑菇 ,又称白蘑菇、洋蘑菇。其色质白嫩 ,肉质细美 ,营养丰富 ,是目前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食用菌 ,也是我国目前出口量最大、创汇率最高的食用菌产品。我国目前栽培双孢菇的主要原料还局限于稻草、麦秸等 ,限制了双孢菇在玉米产区的发展。河南省是玉米生产大省 ,大量的玉米秸秆因得不到利用 ,秋天大量焚烧 ,既浪费了资源 ,又污染了环境。近年来 ,我们在食用菌产业开发中 ,对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菇从菌种选育、原料加工发酵、出菇场所选用、出菇管理和出菇模式的选用都进行了反复的试验摸索 ,建立了一条北方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菇的…  相似文献   

16.
双孢蘑菇是我国食用菌出口的大宗产品,国际市场十分抢手,价格坚挺,供不应求,但该食菌在长江以北地区栽培面积较小,而在人防工事内栽培双孢蘑菇的面积小。为了更好地发挥人防工事的效益,探讨双孢蘑菇在人防工事内的栽培管理措施,并为以后在人防工事内栽培提供技术依据,我们于1989年夏至1990年春在张家口进行了人防工事栽培双孢蘑菇的技术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将技术要点简报于后。  相似文献   

17.
双孢蘑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有“人类无公害健康食品”之美誉,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发展大田双孢蘑菇是一项时间短、见效快、投资少、效益高的特色产业,生产时间6个月。每667平方米产值1.5万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3。栽培主料为干稻草,种植时间正值秋冬和早春的农闲季节,在常宁市完全可以发展为冬季农业的一个亮点产业。看准食用菌的发展优势和潜力,常宁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决定把发展营养型、环保型、外向型和高附加值的食用菌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  相似文献   

18.
双孢蘑菇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产量最高的食用菌,也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和出口创汇最多的菇类。结合多年深入各地进行技术指导的体会,摸索出一套适合农村推广、农户易掌握的双孢蘑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广西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概况与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登 《广西农学报》2008,23(4):80-81
文章介绍了广西利用秸秆栽培食用菌的概况,其中2007年栽培面积最大的双孢蘑菇(约占食用菌总面积466.7hm2的60%),稻草使用量为68.25万t,占广西稻草年产出量的5.6%;同时提出了广西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并分析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灌南县食用菌产业布局和栽培种类,并对灌南县产量最大、工厂化栽培水平最高的杏鲍菇、金针菇、双孢蘑菇等菇类工厂化栽培技术进行了综述。基于食用菌产业生产方式和技术的变革趋势,分析了灌南县食用菌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灌南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