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详细介绍了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资源、生物资源、林地资源、旅游资源、环境资源,分析了保护区保护与管理面临的挑战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促进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孙瑞江 《乡村科技》2023,(11):115-117
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是甘肃省的一座生物宝库,更是植被稀少的西北地区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结合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情况,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制订灾害预防策略、加强对河道的治理及强化科研检测等方面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以期保护好西北地区的绿色屏障。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益林的现状,指出了公益林建设和管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公益林保护建设的措施及对策建议,以实现国家公益林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代子林 《北京农业》2012,(12):171-172
以具体的数据简述云南省文山州国家级公益林的现状并作出客观分析,提出文山州国家级公益林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波      赵阳    齐瑞    曹家豪    陈学龙    刘婷    高本强    单立山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37(2):43-50
为揭示紫果云杉天然林群落草本植物对海拔梯度的响应,以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紫果云杉天然林为对象,调查分析林下草本植物的物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 结果表明,1)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紫果云杉天然林群落下共有草本植物57种,隶属于26科48属,以菊科(Asterac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禾本科(Poaceae)植物为主,且重要值均较大;2)林下草本植物的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随海拔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规律,并在海拔2 915 m处达到最大;3)不同海拔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相似系数较低,且随海拔差异的增大,相似性系数逐渐减小,相邻海拔之间随着海拔的升高表现出不规律的变化;4)海拔与林下草本物种丰富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Simpson优势度、Pielou均匀度均呈负相关关系。综合研究得出,洮河自然保护区天然紫果云杉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受海拔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针对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及其生态系统特点,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需水主体划分为河道、旱地植被和城镇生态需水3部分,采用Tontana法、水量平衡方程及标准定额法,计算了自然保护区自产水资源总量为14.4×10~8 m^3,生态功能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为2.26×10~8 m^3,适宜生态环境需水量为3.528×10~8 m^3。依据洮河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和环境数据,结合选取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分析得出洮河自然保护区域内水资源可支持的最大人口数为7.1×10~5人。结果表明,本区域内水资源在满足自身人口需求的同时上还能作为洮河乃至黄河流域的战略储备水资源库;在未来30年,流域IWSD分别为0.107、0.052、0.049,水资源可较好地支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闫静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3,(10):161-163+167
本文分析了当前兰州市国家级公益林管理现状,并基于投入资金不足、补偿标准偏低、宣传力度不够且形式单一、组织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提出了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宣传引导、强化专业队伍建设、落实管护责任等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兰州市国家级公益林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0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甘肃洮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珍稀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洮河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自然保护区最直接最有效和最重要的保护对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笔者作为保护区的一名技术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对保护区的高效保护和管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分布情况、发生趋势、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当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承德市国家级公益林补偿基金管理情况,分析了国家级公益林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有计划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公共管护费用比例、对补偿基金实行分别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金寨县公益林区划建设的背景、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意义,以及主要的生态区位,全县现已实施公益林184 767.06 hm2,其中国家公益林127 387.07 hm2,省级公益林57 380.00 hm2,主要分布在淮河一级支流史河、西淠河、二级支流长江河、竹根河等河流的源头两岸,梅山、响洪甸水库周围,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范围,该文根据公益林的林分现状提出了相应的经营技术措施,同时对公益林的资源管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对福建省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近10 a(2003-2013年)发表的学术论文采用常用统计方法及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将其科学研究特征与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发表论文量表现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229篇高居第1位,明显高于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则明显低于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论文总量与建区年限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经营面积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其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年限呈显著正相关。主要研究方向的论文分布极不平衡,在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方面所占的比重较大;其论文的平均影响因子均小于1,且各保护区基金论文比例皆低于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3.
中央财政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对各地的生态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现行的补偿制度还不尽完善,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要保护、经营好国家级公益林,充分发挥国家级公益林的综合效益,实现国家级公益林可持续经营,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协调好严格保护和促进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创新补偿制度,完善补偿机制,逐步改补助为补偿,以实现补偿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博乐市公益林资源状况及管护责任制落实情况,并总结了国家级公益林公共管护现状,进行了公益林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部分工作人员(30人)为样本,以调查问卷和小型座谈会的方式,对保护区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保护区的相关情况、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等进行调研。深入分析调研数据认为: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体管理水平较高,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依据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并结合中国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政策有待日趋完善的现实,从不同层面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改进策略,认为:保护区需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工作人员的培养,保护区需要发展多元化经济,国家急需出台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并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出台全国性湿地资源保护法、拓宽湿地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渠道、明确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清晰湿地资源权属等),相关部门需要增加湿地保护资金的投入。  相似文献   

16.
以2004年青海省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实施为背景,分析了集体和个人公益林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青海省集体和个人公益林管护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用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理论,分析了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容量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主要参考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区基本空间标准,用面积法对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空间合理容量进行了估算,并结合实际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提高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容量的方法,提出了对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行生态旅游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祁婧 《乡村科技》2023,(7):115-117
林业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科学的林业资源管理机制,可解决长期以来林业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以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在概述林业资源管理及其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分析林业资源管理中存在的整体规划不足、资金不足、管理机制不完善、技术落后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加强林业资源管理整体规划、加大林业资源管理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林业资源管理机制、创新林业资源管理技术等解决措施,以期提高林业资源管理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杨忠兴  尹五元  艾建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746-9748,9764
[目的]研究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方法]结合线路调查、样地调查和文献调查法,研究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的现状;采用参与式乡村评估法和问题树分析法,分析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其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保护对策。[结果]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维管束植物共214科,1 012属,2 779种(包括亚科及变种),其中,蕨类植物有41科91属261种,裸子植物6科6属14种,被子植物167科915属2 504种;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林下种植行为、生境破碎化、采伐林木、非木质产品的采集利用、畜牧业发展、社区居民对保护区的认识不够、外来人口较多;可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管理、严格执法等措施来保护保护区的野生植物资源。[结论]该研究为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同时又处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析了贺兰山国家级自然生物多样性及其重要性,并提出贺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为其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以利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