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鹤北林区位于小兴安岭东麓,苗圃在营林生产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随着苗圃农药的广泛使用,农药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不仅能控制病虫的发生,抑制杂草的生长,也减轻了作业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苗木的单产。但由于苗圃使用农药方法不正确,苗木受药害的程度越来越严重,甚至造成新播苗木的绝产和留床苗死  相似文献   

2.
随着鹤北林区棚户区改造的全面开展,林区生态绿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虽然鹤北林区的生态绿化建设在森工林区名列前茅,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通过深入分析和总结,提出了黑龙江省鹤北林区生态绿化建设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北林区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北林区目前水稻生产现状,提出了提高北林区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技术措施,即:建立高台苗床地,采用大棚育苗、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绥化市北林区绿色食品肥料及生物肥料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绥化市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站重点抓了绿色食品肥料及生物肥料应用技术这项工作,在应用原有绿色食品肥料及生物肥料的基础上,又引进了新的绿色食品肥料及生物肥料,进一步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通过肥料对比试验,确定每一种肥料在绥化市北林区不同作物上施用的最佳用量、施用方法和施用时间,为绥化市北林区发展绿色食品生产筛选出优质的肥料,通过示范和推广增加了北林区作物的产量,提高了作物的品质,并改善了土壤的活性等。总之,进行这项工作,必将促进北林区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按照绥化市北林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生态特点,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归纳总结了露地西瓜标准化栽培技术,目前已大面积应用于北林区的西瓜产区。  相似文献   

6.
通过绥化市北林区大豆根腐病的发生情况,总结出了发病原因、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绥化市北林区在大豆生产中防治根腐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生产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为进一步提高绥化市北林区农田水利建设,解决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对绥化市北林区农田水利建设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在资金、技术水平以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其农田水利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促进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全面提高北林区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绥化市北林区大豆根腐病的发生情况、发病原因、综合防治技术以及防治效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绥化市北林区在大豆生产中根腐病的问题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利用绥化市北林区气象站1958~2007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对绥化市北林区50年来的气温、降水和积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绥化市的平均气温和积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年降水量略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龙甜四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选育的优质薄皮甜瓜品种,绥化市北林区从2000年开始引进试验、示范,从品种抗性、适应性等方面作了大量试验、示范。目前,绥化市北林区年应用面积达到3万亩,占全区总种植面积的70%以上,成为北林区露地及保护地首选品种。根据多年栽培实践经验,总结龙甜四号栽培技术要点供大家在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绥化市北林区位于黑龙江省黑土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降雨充沛,为大豆优势产区,也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大豆作为绥化市北林区三大主栽作物之一,提高大豆产量,改善大豆品质,一方面有利于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长时间以来一直高度重视玉米生产工作,并且在玉米高产栽培方面做出了相应的实践探索,现阶段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本次研究工作中,综合分析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玉米栽培工作的实际情况,针对高产栽培模式进行了探究,希望可以为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开展玉米栽培工作提供技术参照。  相似文献   

13.
绥化市北林区地处黑龙江省腹地,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产粮区之一。玉米是北林区的主栽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均在5.67万hm2以上。提高玉米产量,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1选地与整地  相似文献   

14.
<正>东经125°、北纬46°,在素有塞北江南之称的黑龙江绥化市,我们开始了台湾味丹回访万里行的第一站。绥化市北林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草食畜牧基地、农牧产品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金秋9月,正是北林区水稻、玉米、辣椒、土豆收获的季节。近几年,台湾味丹肥料在北林区的销售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且销售量较大。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效果让农户如此热衷于味丹肥料?经过几天的实地测量,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景象着  相似文献   

15.
绥化市北林区地处黑龙江省腹地.位于东经126°25'-127°23',北纬46°19'-47°09'之间,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产粮大区.近几年来,北林区为扭转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局面,高度重视处理好农业发展和保护自然生态的关系,着力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工程的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亚麻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中南、西部地区,是由农户分散零星种植.通过精耕细作、苗间喷洒除草剂、结合后期人工拔大草,一般都可收到理想的灭草效果.至1998年以来,黑龙江省黑河、大兴安岭地区的国营农场、森工系统亚麻面积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北安、嫩江农管局及大兴安岭、通北林区等高寒地区亚麻已发展到3.3万hm2,占全省1/3左右,成为我省新兴的亚麻原料基地.但这些地区人少地多,而亚麻属适合大规模连片种植的作物,仅靠苗间一次施药往往不能控制后期杂草.经2000~2001年多点调查:北部新麻区有1/3~1/2杂草危害严重,尤其近两年在亚麻开花前持续干旱后期连续降雨的条件下,许多麻田草苗齐长,甚者杂草高超过亚麻,给收获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7.
根据北林区1953~2006年历年地面气象观测数据,采用一元回归方法,定量分析了绥化市北林区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研究期内该区气温升高,和热量相关的其他要素均有较明显的与增暖相对应的变化;降水年总量变化不大但各月略有不同变化,暴雨日数明显增加;日照时数有所减少;空气相对湿度稍有降低。并针对这些变化,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的主栽粮食作物,水稻生产在全区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优质水稻生产已成为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关注点。平衡施肥技术在优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已成为重中之重的技术措施。实践证明,这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一步提高了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水稻的生产水平,尤其是在提质增效方面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寒地黑土区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以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为例,作为产豆大县的绥化市北林区2015年至历史最低点,种植面积仅有5.1万亩。可以说,大豆生产已经步入了发展的低谷,如何发展大豆生产,重振豆经济,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的成因调查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马铃薯主产区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马铃薯生产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指出了马铃薯晚疫病产生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了合理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